第77章 白陽丹陣

白陽丹需要三十六種元氣調和,這是姜元辰自行研究出來的白陽丹丹方……氣丹的煉製最難的一步是什麼?元氣的採集!

既然氣丹的修士不好辦,那麼就將元氣的採集請其他修士來做好了。請陣修構建元氣大陣收集元氣,然後請器修進一步精煉元氣,丹修來負責最後的元氣調和,而符修負責丹藥的封禁。

將丹藥作爲貨幣,涉及到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時間。丹藥因爲是服用的東西,所以在時間上有着很多要求,有一些丹藥甚至只能夠存在一刻鐘的時間,不能夠沾染外界元氣。而白陽丹因爲丹氣渾圓一體,保存時間有着三百年之久,但是爲了讓這種丹藥能夠更久的保持,就需要用符修的禁法在丹藥表面留下一層符文延長時間。

丹士們自己也會這種禁法,但是姜元辰爲了時間上的加速,便從師門這邊尋找符修來幫忙。

荀陽沉吟道:“你如此一來,也就是將白陽丹方暴露出來了,甚至按照你的這個點子,日後白陽丹的丹方恐怕還要進一步推廣到其他門派吧?”

“不錯。”姜元辰難得忐忑起來,小心措辭:“這種體系推廣出去,我太虛道宗當有一場大功德。而且,保密工作做得好的話,九仙門聯合推行丹藥,打上自己的標誌也可。”

是啊,大功德啊。將靈石重新埋回大地,至少大地靈脈的消耗會減慢。荀陽昔年曾經寫過一本推演道門未來的論述,也就是陳灝所知道的那篇文章,兩千年後靈州不存!因爲靈石的再生遠遠比不上消耗!

因此,荀陽按照那份文章的論據演算理論,再度算計姜元辰的這個貨幣體系。元氣丹雖然省時省力,但是無節制從天地間採集元氣也不長久。最後會造成天地元氣的稀薄。最多也就是支撐三千年罷了,如果能夠在靈州多種植靈植,使得天地間的虛空元氣和大地中的地脈進行循環,或許能夠維持到五千年。這便是極限了,因爲這是完美利用九州界目前所有資源,並且將天地多餘消耗元氣降低至最小的可能。

但是元氣總是在不斷減少的。修士吞吐天地靈氣。死後元氣歸返天地,天地得到的元氣恢復也僅僅是七成到九成,還有一部分是徹底回不來了。這也是爲什麼一個個世界的本源在不斷消耗,最後慢慢墜入歸墟的緣故。

“可以一試,但是這種涉及門派傳承的事情——”皺眉,這種事情實在不好決定啊。

“您當然可以做主了!根本不需要通知三位真人吧?”姜元辰連忙道:“僅僅是白陽丹,而且還是找師門中的修士來研究一種快速凝丹的辦法,只需要選擇一處隱秘山谷便是了。失敗了,也沒什麼影響。”

話雖如此。荀陽思考一陣。看姜元辰一臉期待,點頭同意。罷了,且給他一個機會,若是失敗了也是一個歷練教訓,成功了也可以在三國之地暫時看看這個實驗的可行性。

“童兒,你去找楊陵過來。”荀陽招呼自己的隨身道童把楊陵帶來,接着笑道:“不過爲什麼是丹藥?如果是符修符籙的話,或許更方便?”

“師叔。弟子是丹修啊。”姜元辰悠悠道。

是啊,姜元辰是丹修。所想的辦法自然對氣丹一道有大好處,日後氣丹一脈或許也有一場大興。千百年後,那些後輩修士仍然可以提起這位中興氣丹一脈的前輩。而往近了說,這也是爲他圖謀的一場大功德。

“況且,符修的符籙需要選擇那種符籙?這點,肯定需要九仙門聯合發行吧?雖然比白陽丹方便。但是材質呢?符籙是刻畫在符紙上面還是樹葉,再或者是獸皮以及靈玉?靈玉的成本太高,獸皮和樹葉極難長久,即便是符紙也需要專門的材料吧?”姜元辰掰扯道:“而如果是學着氣丹道一樣凝氣成符,這種手段能夠施展的又有幾人?”

“山河印!”荀陽微微一笑。他可是符文的大家:“用山河印將天地元氣強行成形,或者煉製特殊的寶印專門刻錄符錢就是了。”

“又回到最初的問題了。”姜元辰一嘆:“山河印有九面,如今一面落在雷州神道,還有幾面遺失在外,九仙門內部就不會通過這個計劃,因爲有人不利!而選擇新的法印雕刻,這跟我的氣丹白陽陣有區別嗎?況且,符文的效用是什麼?僅僅是好看的符籙,還是可以攻擊、防禦的符籙?如果是利用等價符籙來跟丹藥進行交換,弟子認爲很多人會選擇丹藥而不是符籙。”

丹藥渾圓一體,保質期比符籙還要強一些。你能夠讓一張普通黃紙刻畫的符籙保持一百年?不說紙張,便是上面的紋路至少出了一點差錯,那麼符籙也就廢了。

“沒有一點使用價值的符籙不過是依靠門派的信譽來附帶價值罷了。誰會將自己日後的財富交給這些日後有可能毀滅的宗門身上?除非是天門道纔有可能吧?”姜元辰道:“反而是丹藥就不同了,白陽丹的本質就是一道純陽之氣,可以幫助修煉,可以取代靈石的一部分功效。”

靈石有什麼用?修煉吞吐靈石,或者佈陣煉器所用。但是下品靈石用來煉器、佈陣又能夠持續多久,還不如換成白陽丹,然後用九折的價格專門去買法器以及佈陣中的旗幡陣器。

“所以,你這個計劃只能夠在三國之地小規模進行。”荀陽斷言:“諸大宗門恐怕不會任由你掌控!”

“嗯,弟子也想到了。所以纔在三國之地的散修身上做文章。畢竟放到大門派,連弟子們使用丹藥修煉都有限制,也只能藉助這些素質不高的散修作爲最初的實驗者。”

“玄明拜見掌教師叔。”

荀陽還要說什麼,忽然聽楊陵在門外求見,便道:“進來吧。”

荀陽將姜元辰的計劃跟楊陵說了一下:“你跟他一起去看看,順帶將玄沖和玄玥也帶上。你們四個各自領門中四位丹器符陣的玉液級別修士去白陽山脈中的離塵谷構造丹陣。”

說完,荀陽將自己修改過的丹陣交給姜元辰二人:“就按照這幅陣圖鋪就。”

符有符陣,丹修同樣也有所謂的丹陣,但是這種大陣是氣丹一道的特權。佈置一個巨大的丹陣來不間斷吞吐靈氣按照一定的程序自發成爲丹藥,這是氣丹道的專利。太虛道宗也有兩個氣丹大陣,一個是普通的解毒丹陣。一個是最低等的補氣丹陣。即便是外行修士只需要催動大陣,自然會吞吐天地靈氣抽取需要的元氣凝成丹藥。

白陽丹需要三十六種元氣,這種丹陣的規模就很大了,姜元辰自己設計的那一份陣圖經過荀陽的改良之後精簡許多,但也讓四大弟子帶着十六同門在離塵谷忙活三天時間。

楊陵負責陣法的模型構建,林子軒雕刻所需要的各種玉柱和爐鼎,木青漪負責符文的演化,而姜元辰反覆推演三十六種元氣的合成以及調節火焰程序。

“可以了!”三天之後,一座方圓三十丈的大陣出現在谷中。三十六根玉柱高低不齊排列在大陣邊緣。地面有精金鋪就。微小的符文銘刻在精金鐵管連接玉柱和中央爐鼎。

“開始吧!”姜元辰鬆了口氣,一行人站定自己的位置。先是四位陣修在楊陵的帶領下運轉大陣,三十六根玉柱上面的符籙放光,三十六道靈光抽取谷內元氣送入精金鐵管。

這時候就看出來爲什麼三十六根玉柱高低大小不一了,因爲需要的元氣分量不同。有的元氣要求分量多,有的元氣要求分量少,所以三十六根玉柱大小不同,儲存的元氣量也不同。

而因爲三十六種元氣調和的先後順序也不一樣。所以連接玉柱的金管也長短迴路不一。先調和的便是直管,後調和的便是彎管。在玉柱吸收元氣關閉後。元氣流入金管進入中央爐鼎化作液態。

沒錯,這種精金靈管本身便有着淬鍊元氣的效用,這是器修的職責,控制導管中的元氣淬鍊液態元氣流入金爐。直管元液先流入金爐,然後關閘放彎管元液,最後姜元辰和四位丹修負責控制爐火調和元液靈丹。

一天之後。爐中丹液翻滾,姜元辰雙手掐動靈訣:“開!”

金爐大開,一朵白色蓮花飛出,其中蓮蓬飛出一百零八顆丹丸,又被木青漪爲首的弟子們施展禁法封印。姜元辰托起丹藥的蓮花被木青漪震碎。一朵朵蓮瓣承載一枚白色丹丸化作胎衣封禁,還在丹藥表面打入一枚太虛道宗的純陽印,

“如此一來,可保持六百年藥效。”木青漪將丹藥收入玉瓶中,品鑑後對姜元辰等人道。

“雖然比我等五人煉丹要快,但一天也頂多出一百枚嗎?”

“剛剛是第一次試手,接下來試試這個氣丹白陽陣的上限。”林子軒想想:“楊師弟全力吸收元氣,在第一波元氣吸收之後再度吸收一份元氣量封入玉柱中儲存,應該能夠節省一部分時間。”

第一次測試丹陣運行,第二次測試的是最大上限,同樣是一天時間過去,一朵巨大蓮花從爐鼎飛出,上面飛出三百一十二枚白陽丹,這就是這個丹陣的極限,甚至姜元辰等人因爲小心操控其中磅礴法力也精神大耗。

林子軒和楊陵在一邊商議一陣,兩人就着陣法的運轉上限以及材料的質量問題討論。

“二百到二百三十顆,這個範圍可以作爲平常日常使用的限制。將丹陣分爲三段,聚氣、凝液、成丹。在凝液的時候事先準備好下一波的元氣儲備,在成丹的時候完成凝液的過程,這樣可以減少時間的消耗。”林子軒將最後結果跟姜元辰商議,姜元辰算計一下道:“如此一來,需要十爐丹藥修整一次?”

“不錯,爲了丹陣能夠長時間的運行,需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丹爐的檢查。同樣,你不是也要清洗一下丹爐中殘留的丹氣嗎?”林子軒是煉器大家,在材料方面有着絕對權威。

“那就如此吧,三國之地至少需要轉動丹陣好幾年呢!”姜元辰嘆道:“若是九國聯盟的人這時候去搗亂,專門用靈石換取白陽丹,我們也不好辦呢。”

尤其是九國聯盟的人專門將丹藥寄存在三陽丹行,然後又刻意集中起來去取丹藥,姜元辰恐怕沒那麼多丹藥兌換。

“白陽丹的煉製就交給幾位了,至於我還是去煉製青陽丹吧。”姜元辰將丹陣的控制權交給幾位丹士,便匆忙回去煉製青陽丹。青陽丹的丹陣要求太高,姜元辰目前也刻畫不出來,更別說讓人修改,所以仍然需要自己來煉製。

不過姜元辰想的也有些多了,青禾道掌門和周老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出來自家未必能夠拿得出來那麼多丹藥作爲兌換,所以接連開了好幾場拍賣會,並且玄辰還從龍淵寶庫裡面拿出來很多東西拍賣將丹藥重新收回來,勉強維持住這個薄弱的新生貨幣體系。(……)

第273章 三天法神第44章 醫修藍湄第308章 帝朝之亂第17章 太極聖人第138章 丹成之劫第132章 天帝之爭第45章 鳳凰梧桐第206章 天神道種第65章 功過評說第118章 引蛇出洞第221章 煉神返虛第190章 紫微治天地第75章 真武降世第26章 二入陽溟第75章 真武降世第152章 姜氏天琊第175章 六路破敵第290章 九州落五仙第102章 龍姬祈命第23章 鴻蒙元胎第46章 太歲翻身第256章 水河地門第84章 天興陰陽第117章 道行之論第304章 本心持道第31章 紫微星斗第318章 相由心生第280章 天殺星宿轉第123章 紫微宮議第273章 涳姆道君第82章 古道觀人第40章 風雲聚龍角第18章 五行寂滅第212章 仙書考驗第164章 瘟毒劫數第33章 幽冥世界第193章 法劍之爭第37章 青恆仙子第47章 太虛託孤第96章 虛空諸界第90章 你來我又往第51章 風起雲動第94章 歸來九州第32章 星斗藏天第21章 太羲辰王第64章 殺機初起第242章 水舞長姬第99章 諸人煉劍第198章 仿製天書第55章 百草遭劫第113章 柳暗花明第291章 九州風起第171章 乾坤寰宇第137章 候選之謀第301章 紫微道宮第3章 內憂外患第117章 紫幽見聞第90章 翻盤又逆轉第314章 老道論法第171章 帝國之分第83章 陰陽教主第122章 太陰真水第41章 年節小聚第118章 天盤鎮靈第120章 畫承天地法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42章 天元之道第169章 前往國都第52章 大羅星空第211章 水德龍脈第144章 代天行權第58章 四對一人第6章 天絕傳人第165章 古巫蹤跡第92章 劍道大興第168章 未來之爭第40章 仙帝斷輪迴第135章 廣寒琴聲第39章 元陽神君第148章 諸番磨礪第139章 情報打探第209章 佑生聖嬰第12章 混沌之體第187章 七心聖道第12章 夢樓秘書第312章 人心詭異第209章 佑生聖嬰第72章 分頭行動第16章 靈虛道人第42章 自作聰明第7章 水月洞天第149章 赤霄滅海第303章 九皇妖王第16章 榮公登天第126章 遊子歸家第116章 琉璃玉像第114章 塵緣了卻第172章 結髮問道第180章 業火焚三界第153章 再奪鰲首
第273章 三天法神第44章 醫修藍湄第308章 帝朝之亂第17章 太極聖人第138章 丹成之劫第132章 天帝之爭第45章 鳳凰梧桐第206章 天神道種第65章 功過評說第118章 引蛇出洞第221章 煉神返虛第190章 紫微治天地第75章 真武降世第26章 二入陽溟第75章 真武降世第152章 姜氏天琊第175章 六路破敵第290章 九州落五仙第102章 龍姬祈命第23章 鴻蒙元胎第46章 太歲翻身第256章 水河地門第84章 天興陰陽第117章 道行之論第304章 本心持道第31章 紫微星斗第318章 相由心生第280章 天殺星宿轉第123章 紫微宮議第273章 涳姆道君第82章 古道觀人第40章 風雲聚龍角第18章 五行寂滅第212章 仙書考驗第164章 瘟毒劫數第33章 幽冥世界第193章 法劍之爭第37章 青恆仙子第47章 太虛託孤第96章 虛空諸界第90章 你來我又往第51章 風起雲動第94章 歸來九州第32章 星斗藏天第21章 太羲辰王第64章 殺機初起第242章 水舞長姬第99章 諸人煉劍第198章 仿製天書第55章 百草遭劫第113章 柳暗花明第291章 九州風起第171章 乾坤寰宇第137章 候選之謀第301章 紫微道宮第3章 內憂外患第117章 紫幽見聞第90章 翻盤又逆轉第314章 老道論法第171章 帝國之分第83章 陰陽教主第122章 太陰真水第41章 年節小聚第118章 天盤鎮靈第120章 畫承天地法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42章 天元之道第169章 前往國都第52章 大羅星空第211章 水德龍脈第144章 代天行權第58章 四對一人第6章 天絕傳人第165章 古巫蹤跡第92章 劍道大興第168章 未來之爭第40章 仙帝斷輪迴第135章 廣寒琴聲第39章 元陽神君第148章 諸番磨礪第139章 情報打探第209章 佑生聖嬰第12章 混沌之體第187章 七心聖道第12章 夢樓秘書第312章 人心詭異第209章 佑生聖嬰第72章 分頭行動第16章 靈虛道人第42章 自作聰明第7章 水月洞天第149章 赤霄滅海第303章 九皇妖王第16章 榮公登天第126章 遊子歸家第116章 琉璃玉像第114章 塵緣了卻第172章 結髮問道第180章 業火焚三界第153章 再奪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