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

陸夫人帶着沈長生先一步離去,只剩下李玄都三人。李玄都向夥計要了一隻全羊,看着也遲獨自將全羊吃了個乾淨。李玄都什麼也沒有吃,到了天人造化境之後,李玄都終於開始辟穀,不是說以前的李玄都不能辟穀,而是沒有必要,如今的李玄都已經不需要以血食彌補氣血了,畢竟他走的不是人仙一途,對於氣血並沒有那麼看重。

待到也遲吃完之後,三人離開客棧,往城外走去。相較於城內的熱鬧,城外的人煙就要少上許多,尤其是偏離了官路大道之後。楚州自古就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說法,指的就是山多水多田少,驛路自然也不能像北地那樣平鋪直敘,少不得要繞幾個彎,避山躲水,曲曲折折,頗有些江南園林曲徑通幽的意味,在這種情況下,走驛路就不是很好的選擇了,反倒是從山水間直接插過去會更近一些。

正因爲如此,李玄都等人沒有走大道官路,更沒有騎馬乘車,而是直接走在荒郊野外,權當是遊山玩水,也算是稍稍放鬆片刻。

李玄都沒有父親,也有三個父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他不同的教導。這三個父親分別是:張海石、李道虛、張肅卿。他們既是父親,也是老師。男孩最早的的老師就是父親,他會下意識地模仿父親的舉止行爲,便是言傳身教中的“身教”二字。這三人教給李玄都許多,可他們之間的道理並不完全相同,甚至還有互相矛盾的地方,這就讓李玄都身上有三人的影子,卻又不與哪一個人完全相同。

在李玄都看來,張海石教他修身,李道虛教他齊家,張肅卿教他平天下,循序漸進。並非是說李道虛不懂得平天下,或是張肅卿不懂得齊家,而是李玄都只認可三人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全盤接受。最起碼,李玄都與李道虛在平天下的做法上就有極大的分歧,難以調和。

不過在修身這方面,李玄都既不認可李道虛,也不認可張肅卿,二人都太過極端,且不說內在,只看表象,李道虛坐視髮妻身故,終日在八景別院中枯坐不出,而張肅卿爲了心中理想大義,置家人安危於不顧,都不是李玄都所認同的。在這方面,還是張海石最爲合乎李玄都的觀念。

張海石雖然是道門之人,但在修身一事卻是信奉儒門禮教。聖人有言:“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也就是親親相隱,對自己關心相愛的人,尤其是父母血親,即便他們有了過失,也不忍苛責追究,興師問罪,而動了包庇迴護的惻隱之心,歸根究底是一個“仁”字。 李道虛信奉的是法家,不論親疏,大義滅親。張肅卿雖然信奉儒家,在這一點上卻有所缺失,未能做到。

張海石曾對李玄都說過,人是一張弓,開弓沒有回頭箭,所以事前要思一個“慎”字,太上道祖有言:“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可射出那一箭之後,就要一個“果”字,既是行必果,也是果決果斷,不能猶豫,不能遲疑。事後,將弓恢復原狀,不要把弓一直拉滿,因爲弦會繃斷,所以要講究張弛有度,該張則張,當馳則馳。

李玄都自從北邙山以來,輾轉遼東、金帳,幾乎沒有半分歇息,這次返回太平宗,他走得並不急,甚至對於太平宗的暗流涌動也沒有太過在意,他想要讓自己稍微鬆弛一下。只是世上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李玄都想要躲開麻煩,可偏偏總是遇到麻煩。

在臨海縣城外三十里外有一座八龍山,在山腰位置有一座荒廢多年的寺廟,這裡曾經供奉佛門的八部天龍,卻沒有佛陀菩薩,不知何人所建。此時寺廟前的空地上,一名披甲士卒正在烤着冷硬的乾糧。如今這個天氣,什麼乾糧都被凍得石頭一樣,想要硬啃,非要硌掉牙不可。

在他身後的寺廟中,坐着兩位身着青色官服之人,負責看押一名凡人,準備前往臨海縣,然後走海路前往齊州,最後押送往帝京。

犯人衣着還算整潔,但是臉色蒼白,萎靡不振,顯然是受了不輕的傷勢。在他的胸口位置、小腹位置、眉心位置,還分別刺有一根三寸長的金針,讓他無法運轉氣機。

這是兩名押送者中女子的手筆,她精通各種暗器手段,出神入化,臻至化境,而這三根金針也是不俗,專門封人氣機,算得上一件寶物。

女子看了囚犯一眼,輕聲說道:“都督,有人來了。”

另一位看守是這個中年男子,身着青鸞衛官服,頭戴無翅烏紗,也算是一個熟人,正是青鸞衛都督府右都督“大奔雷手”丁策。

丁策緩緩起身,望向門外。

那個正在烤乾糧的小卒子已經被人敲暈過去,來這三人,兩男一女,正是李玄都一行人。本來李玄都和秦素都會刻意藏匿氣息,不會輕易被人發覺,無奈帶了一個也遲,也遲在王庭的時候,只需要聽從老汗一人的命令,自由自在慣了,從不刻意隱蔽行蹤,他的渾身血氣猶如一盞明燈,隔得老遠就被別人發現。

自從天寶二年以來,丁策就與李玄都之間有過多次衝突和暗算,不過丁策從未親自出面,換而言之,丁策只見過李玄都的畫像,卻沒有見過李玄都的本人,這些年來,李玄都歷經大起大落,無論是相貌,還是氣態,都變化許多,丁策竟是沒能認出李玄都。至於秦素,在江湖上大名鼎鼎,無奈行蹤飄忽不定,偶有幾次露面,還都是戴着面具,更爲神秘。更關鍵的一點,也遲的金帳人相貌,讓丁策先入爲主,想到了與金帳關係密切的西北,而不是遼東。

面對三位不速之客,丁策和女子都凝神戒備,那女子首先發問道:“來者何人?青鸞衛辦事,不相干的朋友速速讓路,免得傷了和氣。”

丁策沒有認出李玄都,李玄都同樣沒有認出丁策,但是他認出了那名囚犯,不知先生楚雲深。

秦素也認出了楚雲深,不由得思緒萬千。那還是她和李玄都第一次見面,那時候的她修爲平平,李玄都境界未復,結果兩人遇到了追殺而來的韓邀月,無奈之下,兩人只好求助於楚雲深,由楚雲深出手擊退了韓邀月。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兩人之間開始了一段維持至今的緣分。

秦素又看了李玄都一眼,李玄都沒有急着上前相認,而是擡了擡手,招過也遲,說道:“你不是想要看一看中原的江湖嗎?他們是青鸞衛的人,可以滿足你。”

也遲問道:“青鸞衛是什麼?”

李玄都道:“青鸞衛是天子親軍,相當於老汗的怯薛軍。”

也遲眼睛一亮,上前一步,對丁策二人說道:“我叫也遲,來自金帳,早就想要見識下中原江湖,正要會一會各路高手。”

話音未落,也遲就大步上前,走進寺廟之中。

丁策臉色一沉,怒喝一聲,這一聲卻不平常,夾雜着肉眼可見的藍色雷勁,彷彿滾滾雷音,轟鳴之聲,響徹不絕。

也遲的腳步微微一頓,只覺得身上一麻,轉瞬就恢復尋常。若是其他人,就算是天人逍遙境的大宗師也不能如此輕描淡寫地接下丁策的一喝之威,無奈也遲走的是人仙一途,體魄強橫,哪怕李玄都的劍氣都敢硬接,更何況是區區雷音。

反倒是這一聲怒喝,讓李玄都辨認出了丁策的來歷,笑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位應該就是青鸞衛右都督,‘大奔雷手’丁策了。”

也遲迴頭問道:“右都督是個什麼官?”

李玄都回答:“青鸞衛左都督相當於大都尉,還有一位右都督相當於副大都尉,他相當於第二都尉。”

也遲戰意空前高漲。

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望仙台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元齋第八十章 十殿明官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零九章 萬劫佛光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章 鬥毆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二十章 半個岳母第二百章零四章 四師兄第八十二章 平安縣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一百章 小紫府第一六十一章 許諾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十四章 冒乞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一百零六章 再提舊事第九十九章 宮官教誨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九章 密謀第十章 勒合蔑第二百一十七章 升座第九十八章 身在殿內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四章 燕清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夫妻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劍足矣第八十四章 客棧之禍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五十六章 太清山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一百九十四章 險之又險第二十九章 霸王夜宴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三十六章 拖延第二百零一章 陰陽倒轉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二百四十一章 恩仇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玉良緣第十六章 齊王殿下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一五十四章 九九重陽第一百七十九章 晉州晉陽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四章 燕清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二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
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望仙台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元齋第八十章 十殿明官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零九章 萬劫佛光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章 鬥毆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二十章 半個岳母第二百章零四章 四師兄第八十二章 平安縣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一百章 小紫府第一六十一章 許諾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十四章 冒乞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一百零六章 再提舊事第九十九章 宮官教誨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九章 密謀第十章 勒合蔑第二百一十七章 升座第九十八章 身在殿內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四章 燕清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夫妻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劍足矣第八十四章 客棧之禍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五十六章 太清山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一百九十四章 險之又險第二十九章 霸王夜宴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三十六章 拖延第二百零一章 陰陽倒轉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二百四十一章 恩仇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玉良緣第十六章 齊王殿下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一五十四章 九九重陽第一百七十九章 晉州晉陽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四章 燕清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二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