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

陸雁冰自小不喜歡讀書,所以不喜歡旁人說話的時候引經據典,可李道虛和李玄都兩人都有這個習慣,陸雁冰又不敢忤逆兩人,只能乖乖聽着,久而久之,也明白一些儒道義理。

此時李玄都所說的這段話出自儒門,意思是父親如果有了敢於直言的兒子,就不會做出不仁義的事情。所以當父親做出不義的事情,做兒子的不應一味順從父親,而是應該向父親抗爭,同理,君王有不義之舉時,做臣子也不應當順從君王,同樣要抗爭。聖人講孝道,要孝,但不一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時就要孝而不順。若是不顧實際而一味盲從,陷父母於不義,是爲不孝。

在這裡,李玄都把李道虛比作父親,他是兒子,對應了兩人的關係。最是倡導孝悌的儒門都不贊同愚孝,認爲仁義還在孝順之前。如果兩人都不肯退讓,那麼終究要走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

不過也許是陸雁冰的反應太讓李玄都失望,也許是李玄都壓根就沒想把陸雁冰牽扯進來,總之李玄都只是略微提了一句之後,便不再糾纏此事,轉而說道:“以前我覺得錢俗氣,談錢更是俗不可耐。可到了今日方知錢是天底下第一等大事,不僅僅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就是一國,手中無錢也是處處爲難。”

陸雁冰早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很早之前她便開始攢私房家當,縱然比不得秦素,與囊中羞澀的李玄都相比,卻是富有太多。這也是她過去總覺得李玄都有些幼稚的緣由,當然,哪怕是現在,她也覺得這位師兄有些太過理想,想當然耳,可無奈李玄都成事了,那就另當別論。

此時聽李玄都如此說,陸雁冰自然十分贊同,說道:“錢往何處來,又往何處去,這裡頭有大學問。老爺子振興清微宗,也離不開一個‘錢’字。”

“見微知著,由小見大。我們再四處轉轉,瞧瞧如今帝京城裡到底是怎樣的光景。”李玄都說道。

陸雁冰繼續領路。她很想問李玄都打算什麼時候動手,可在李玄都提及李道虛的態度之後,她便不敢問了,覺得自己還是不知道爲好。

其實李玄都也在等,一則是等秦素那邊的消息,二則是等寧憶那邊的消息。

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如果大事開大會,很容易出現上秤千斤重的局面,如果有人在會上提出問題,就不能視而不見,衆目睽睽之下,必須解決問題,不能再去推諉、拖延、調和、斡旋,十分棘手,容易無法收場。

比如說李玄都諫言李道虛之事,雖然李玄都到底說了什麼只有李道虛和李玄都知道,但當時清微宗人人都知道李玄都要勸諫李道虛這件事,那麼李道虛便無法裝作沒有這回事,只能給出一個明確態度,偏偏李玄都提出的問題並非杜撰胡說,而是清微宗確實存在的問題,就算李道虛是仙人,也很難解決,又不能直接把提出問題的人殺掉來自欺欺人。於是李道虛罕見動怒,並召集三十六堂主共同討論此事,最終以李玄都被逐出師門而結束。

從這一點上來說,李道虛行事始終是合乎規矩,並未憑藉武力就肆意行事。李玄都也是合乎規矩的,求仁得仁。

李玄都自己就曾做過類似事情,自然心知肚明,不會重蹈覆轍。決定大事,首先要定調,然後通氣、摸底,由上而下地依次打招呼,最終形成一致意見,方纔不會出現紕漏。

雖說如今帝京形勢並不等同於決定大事,但也有幾分相通之處。李玄都早已定調,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與各方勢力互相通氣、摸底、打招呼,這也是秦素、寧憶、張白晝、上官莞、慕容畫等人正在做的事情,包括李玄都親自來見小皇帝,也是這般用意,而小皇帝基本表明了自己站在李玄都這邊的態度。

現在李玄都只等着各方的反饋,如果大多數意見一致,也就是儒門、百官、各方豪強都認可了李玄都的定調,那麼就到了李玄都動手的時候,這便是大勢所向,李玄都就是順勢而爲。縱然還有反對聲音,也擋不住滾滾大勢。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要將對手置於死地,越快越好,不易生亂。若是陷入僵持境地,難免生出許多變數。

這些思量,李玄都自然不會對陸雁冰說,能明白的人不說也明白,不明白的人說了也不明白。李道虛就是明白之人,不必秦素開口,他就已經知道秦素的來意是什麼。

所以現在這段時間是李玄都難得的閒暇,他纔會有如此閒情逸致。

離開這片商市之後,兩人便到了人市,顧名思義,這裡是買賣奴僕的地方,所謂賣身爲奴、賣身葬父,就在這裡來。一般來說,大戶人家都用家生子,也就是家中奴婢生的子女還是奴婢,是爲家生子。就算買人賣人,也是招呼人牙子上門。還有一些罪奴,也就是官宦人家獲罪之後罰沒爲奴,則是朝廷專門的衙門負責。所以這人市中多是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主動賣身。

至於那些拍花子的,還有幹採生折割營生的,都是不赦的罪,朝廷容不得,抓到就是一死,尤其是採生折割一行,一旦抓到直接凌遲處死。

所謂拍花子,就是人販子,人牙子只是中間人,人販子卻是拐人搶人。

至於採生折割,“採”就是採取、蒐集;“生”就是生坯、原料,一般是正常發育的孩童或者弱女子。“採生”時,往往利用種種騙術去引誘婦女孩童,亦有的使用迷藥“拍花”。一個動手,幾個人同時放風,得手後立即開溜。有些時候,採生其實還有另一重意思:那就是將活人殺死,收採生魂供驅使之用。殺人的時候有一整套的法術儀式,將人殺死之後,其魂魄就被收在葫蘆中,隨時供主人驅使作祟。

“折割”即刀砍斧削。簡單地說,就是抓住正常的活人,用刀砍斧削及其他方法把他變成形狀奇怪殘疾,再扮作一家人,四處行乞,作出種種可憐狀,撈取錢物。

皁閣宗只是擺弄屍體,收集人死之後三尸所化的“鬼”,魂魄還是歸於天地,這些終究是死物。這些人卻是擺弄活人,殺活人採魂,使魂不能歸於天,魄不能歸於地。不說朝廷,便是江湖宗門也容不得這類人,將其視作魔道之流。當年李玄都和胡良曾遇到過此事,不過不是行乞的那種,而是採集生魂的那種,結果被胡良一刀一個砍了腦袋,無一全屍。採生折割和菜人是李玄都生平所見最爲殘忍之事,與其相較,江湖仇殺和青鸞衛的酷刑都不算什麼了。

李玄都目光掃過這些百姓,腳步不停,臉上更是看不出喜怒。

陸雁冰陪在李玄都身旁,知道這位師兄最喜歡以霹靂手段行菩薩心腸,所以肯定不是來買人的,多半隻是瞭解情況而已。

至於瞭解情況之後又作何打算,那就不是她關心的事情了,她可不操這些閒心,若不是李玄都執意過來,她才懶得來這邊,畢竟這兒不是青樓,人人都是蓬頭垢面,有什麼可看的?

李玄都想得更遠一些,如果耕者有其田,無田之人還能做工養活自己,誰又會賣身爲奴?想要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生計二字,百姓通常將生計叫作“活路”,找“活路”,便可見一斑,秦清的遼東模式雖然有許多弊端,但也並非不能推行。

便在這時,一個聲音打斷了李玄都的思緒:“李先生?”

李玄都回過神來,循聲望去,卻是個女子,而且還是個熟人。

平心而論,以容貌而言,這位女子不如秦素,可是如果用一個成年男子的目光來看,這位姑娘無疑是很出彩的。她身材高挑,婀娜體態玲瓏畢露,尤其是一雙長腿,纖細筆直,很是奪人眼球,幾乎到了想不注意都難的地步。

沈霜眉。

刑部督捕司的捕頭。

督捕司與青鸞衛的前身青衣司、儀鸞司屬於平級。督捕司中人被授予世襲恩蔭軍職,又效仿前朝的“魚符”制度頒發四級魚符,根據顏色不同,又分爲“玉白”、“金紫”、“銀緋”、“銅青”。

沈霜眉的腰間位置懸着一枚“金紫魚符”,以黃金鑄成魚形,再飾以紫金。表明她是刑部督捕司主事,正六品實授職官,品級不高,但是位卑權重。

兩人自中州一別之後,已經有近三年沒有見面了,沒想到會在這裡見面。

“是我。”李玄都笑了笑,“沈姑娘,許久不見了。”

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如果李玄都還是平日裡清平先生的模樣,沈霜眉還真不敢上前相認,不過今日的李玄都故意改變了氣態,倒是與天寶六年那個落魄李玄都十分相似了。

沈霜眉又望向陸雁冰,認出了這位曾經的青鸞衛右都督,有些忌憚。

陸雁冰上下打量着沈霜眉,並不放在心上。

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一百七十章 中州北陽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一百零一十八章 九月初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終章(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章零四章 四師兄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二百零七章 以一敵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三百一十三章 隻手擎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二十六章 以一敵衆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章 旗開得勝第三十三章 荊楚總督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十章 百花會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天光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二百一十章 玄陰屠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元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五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員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一百八十章 太平客棧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八十八章 月下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五章 暗子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六十六章 夜訪丹霞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一百零一章 聖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四十四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五十二章 目中無人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七十一章 身份第八十一章 客卿第七章 所謀甚大第二百三十四章 固有一別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五十六章 太清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盜女娼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
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一百七十章 中州北陽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一百零一十八章 九月初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終章(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章零四章 四師兄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二百零七章 以一敵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三百一十三章 隻手擎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二十六章 以一敵衆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章 旗開得勝第三十三章 荊楚總督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十章 百花會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天光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二百一十章 玄陰屠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元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五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員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一百八十章 太平客棧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八十八章 月下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五章 暗子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六十六章 夜訪丹霞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一百零一章 聖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四十四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五十二章 目中無人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七十一章 身份第八十一章 客卿第七章 所謀甚大第二百三十四章 固有一別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五十六章 太清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盜女娼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