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歐帝三拳

秦清和李玄都並未第一時間入城,陸雁冰作爲打前站之人,先一步進入皇城。

畢竟她曾在太后謝雉身旁待過一段時間,又曾在青鸞衛都督府任職,對於皇城更爲熟悉。

皇城中的禁軍已經投降,當陸雁冰穿過承天門進入皇城之後,立時就見到了司禮監的掌印大太監楊呂。

雖然楊呂是天人造化境的大宗師,陸雁冰不過是初入天人境,但陸雁冰代表的是李玄都和秦清,所以楊呂主動行禮道:“見過五先生。”

陸雁冰抱拳還禮道:“龍老人伏誅,老師傅功不可沒。”

魏廷的慣例,文臣中地位尊崇之人被尊稱爲“老先生”,宦官中地位尊崇之人則被尊稱爲“老師傅”,陸雁冰好歹是在朝廷混過幾年,對於這些規矩還是十分熟悉。

楊呂笑道:“不敢居功,不敢居功。”

陸雁冰與楊呂並肩而行,只覺得快意無比。

放在當年,她做青鸞衛的右都督,見到這位大內首宦,要主動行禮,以下屬自居,就算拋開朝廷的身份不提,以境界修爲而論,她也不過是個晚輩,沒資格與楊呂這等人物平起平坐,可如今兩人不僅僅並肩而行,甚至楊呂還稍稍落後了半步,給了陸雁冰很大的面子。

陸雁冰很明白這些是從何而來,皆因她是李玄都的師妹。

人是需要感情的,沒有真正能夠太上忘情之人,李玄都也不例外。

李玄都是個孤兒,沒有父母兄弟姐妹,對他來說,師父即父,師兄即兄,她這個師妹便與親妹妹無異,而且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親妹妹,感情深厚,哪怕日後陸雁冰做出種種忤逆行徑,李玄都仍是原諒了她,還像過去一樣待她。

正因如此,旁人都不敢小覷陸雁冰,這與陸雁冰本身的能力無關,哪怕她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姑娘,也是如此。

在楊呂的引領下,陸雁冰徑直往天寶帝的書房行去。

事實上,在李玄都和秦清的眼中,這位小皇帝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所以秦清接見魏廷的文武百官,李玄都見了儒門的大祭酒、山主,最終派了陸雁冰來見小皇帝。

陸雁冰在事前就詢問過李玄都,到底要怎麼處置這位末代帝王,是準備讓他主動禪位?還是讓他死得無聲無息?

李玄都的回覆是,都不必。

李玄都的想法很簡單,新朝廷是否穩定,不在於一個皇帝名號,而是人心所向。如果秦清建立的朝廷能夠爲天下蒼生謀求太平,人人安居樂業,那麼休說是一個末代皇帝,便是把大魏的歷代皇帝都搬出來,也沒什麼意義。反之,如果秦清建立的新朝廷倒行逆施,人心盡失,那麼就算沒有天寶帝,也會有無數的徐家子孫被人推出來,殺不勝殺。

秦清的想法與李玄都並不相同,卻也殊途同歸。

因爲王朝更替總要講究法統,所以纔有那麼多的禪位,不過秦清不是權臣得位,他一直否認自己是大魏的臣子,這次出兵更是在檄文中明言要推翻大魏朝廷,而非遮遮掩掩的清君側。換而言之,秦清建立新朝,法統必然不能來自於大魏,而是要往前追溯。

從徐氏皇族的大魏朝廷往前推移,分別是特穆爾皇族的金帳、趙氏皇族的大晉、李氏皇族的大齊,金帳不必多說,第一個排除在外,關鍵就在於大晉和大齊。

秦清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一直在大晉和大齊之間搖擺不定,大晉太過軟弱,名聲不好,而且大魏是伐金帳繼大晉,從這一點上來說,大魏是繼承了大晉的法統,秦清再去繼承大晉的法統,便有些不合適了。大齊強則強矣,可難免讓人聯想到如今的齊州和李家,秦清相信李玄都的操守,可如果李玄都不在世後,有人藉機生事,也是麻煩。

不過李玄都將“傳國璽”交給秦清之後,秦清徹底堅定了一個想法,那就是繼承李氏皇族的大齊法統。

原因很簡單,還是在於“傳國璽”。

歷代帝王皆以得“傳國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

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千餘年,忽隱忽現,待到大魏太祖皇帝起兵驅逐金帳時,已經杳無音信。

有傳言說大齊哀帝火燒玄武樓之後,傳國璽便不知所蹤;有傳言說大晉幼帝被金帳大軍追到南海之濱,抱着傳國玉璽跳海而亡;也有傳言說金帳將“傳國璽”帶回了草原王庭,大魏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兩代帝王之所以數次北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追回傳國玉璽。

其實“傳國璽”落在了儒門手中,根據社稷學宮的記載,“傳國璽”來到社稷學宮的時間正是在火燒玄武樓後不久。

換而言之,大晉、金帳、大魏三代都是沒有“傳國璽”的。

如今秦清得了“傳國璽”,便意味着他可以越過沒有“傳國璽”的大晉、金帳、大魏三朝,直接繼承擁有“傳國璽”的大齊法統,更何況這枚“傳國璽”還是由有“齊王”之稱的李玄都親自交給他的,更多了幾分名正言順的意味。

既然秦清要繼承大齊的法統,那麼大魏的末代皇帝便無關輕重了。 www⊙ тt kán⊙ C○

當楊呂引領着陸雁冰來到御書房,不必楊呂吩咐,那四個負責看管天寶帝的宦官便主動退下,陸雁冰也示意其他人止步,只有她和楊呂一起走入御書房中。

天寶帝折騰了一天一夜後,已經沒有多少氣力,此時正坐在書案後面,閉目休息。

聽到腳步聲,天寶帝猛地睜開雙眼,目光落在陸雁冰的身上,驚詫道:“陸卿!?”

天寶帝是認識陸雁冰的,畢竟陸雁冰曾有一段時間跟隨在謝雉身邊,只是那時候的天寶帝還是個小小少年。

陸雁冰沉默了片刻,開口道:“陛下,這是我最後一次稱呼你爲‘陛下’。”

天寶帝的臉色立時白了,可雙眼卻是通紅,是那種想要殺人的血紅顏色。

陸雁冰接着說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是叫徐翊厚。”

“大膽!”天寶帝下意識地怒斥道。

在他的記憶中,已經很久沒有人直呼他的名字,便是太后謝雉,也只是稱呼他爲“皇帝”或者“皇兒”,而不是直呼其名,以至於這個名字都有些陌生。

楊呂想要開口說話,結果被陸雁冰擡手阻止。

她笑了笑:“帝京城已破,你降是不降?”

雖然天寶帝早就已經有所猜測,但聽到陸雁冰親口說出這個消息,還是心頭一震,忍不住道:“你、你說什麼?”

陸雁冰說道:“你的大臣們打開城門恭迎王師,大軍已經入城。”

天寶帝陷入沉默之中。

過了良久,天寶帝咬牙說道:“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字字泣血。

陸雁冰無動於衷,沉聲說道:“徐翊厚,從即日起,你不再是皇帝,限你於三日內,攜帶妻子家眷,立刻離開皇宮,我已經在內城爲你準備好住宅。因爲你不曾主動投降,所以取消原定的公爵待遇,以庶人百姓視之,宮內一應財物,不可擅動分毫,日後你要自食其力,養家餬口,希望你能好自爲之。”

天寶帝仰天大笑:“朕哪裡都不去,朕出生的時候就在這皇宮之中,這是朕的家,你們這羣奪人家產的強盜,想要搶走皇宮,不如先把朕殺了。”

楊呂輕聲道:“五先生……”

陸雁冰臉上的笑意漸漸淡去,擺了擺手:“無妨,還是個孩子。”

不成想,天寶帝仍不肯罷休,又伸手指着陸雁冰,罵道:“李玄都是吃人的惡虎,你就是他身旁的一隻倀鬼,你們這對無君無父的兄妹終有一日會被萬人唾罵,遺臭萬年!煌煌史書之上,千秋萬代之後,自有人仗義執言!”

陸雁冰有些不耐煩了,語氣轉冷:“大掌教念你過去多年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並無實權,所以不把魏廷的一應罪責算到你的頭上,你若聽命行事,尚能保住一條性命,若是你再發癡發癲,拒不配合,歷朝歷代的亡國皇帝,便是你的前車之鑑!到時悔之晚矣。”

楊呂也道:“陛下,老奴也勸你一句,想想那些前車之鑑,哪個不是身死族滅,就連妻妾女兒,也要淪爲他人玩物。遼王、齊王二位殿下,慈心仁厚,行事光明,不願也不屑行此等之事,故而寬恕陛下,不以刀斧加身。雖然陛下不能帶走宮中財物,但皇后妃嬪的嫁妝,還是不動分毫,僅憑這些,陛下也可以吃穿無憂。皇后那邊,老奴都已經安排好了,只等陛下過去,就可以動身出宮。至於住宅,雖然不大,但考慮到陛下家眷衆多,也是一棟三進的宅子,算不得委屈陛下。”

天寶帝哪裡聽得進去,反而是朝着兩人奔來,揮拳欲打。

結果被陸雁冰一把抓住手腕,動彈不得。

天寶帝大吼道:“你有種就殺了朕!”

陸雁冰心中涌起一股戾氣,一把抓住天寶帝的衣領,然後朝他當胸連打三拳。

雖然陸雁冰有所留手,但天寶帝還是被打得差點背過氣去。

陸雁冰鬆開天寶帝,看着他委頓在地,譏諷道:“朕,朕,狗腳朕!”

天寶帝捂着胸口,面色蒼白,說不出話來。

楊呂眼觀鼻鼻觀心,聽若未聞,視若未見。

陸雁冰冷哼一聲:“給臉不要臉,提溜出去。”

立刻從門外走進兩個宦官,一邊一個擰住天寶帝的雙臂提了起來,拖着走了出去。

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零一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四十四章 斥退如師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八章 父子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六章 軍陣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懷千歲憂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五十四章 屍墓初現第八十七章 才俊之士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二十七章 破陣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鸞山雲媗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州再無大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聽雨讀書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十九章 小兒女第九十八章 身在殿內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一百零一十九章 夜航船第九十三章 來客登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八章 西域夷女第二百零八章 楊柳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五十章 鬼城鬧市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九十二章 相顧言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二百三十六章 先後出手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七章 青陽教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一百二十八章 言語誅心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一百二十九章 浩浩佛城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覆盤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後殘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七十八章 黃金佛頭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
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零一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四十四章 斥退如師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八章 父子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六章 軍陣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懷千歲憂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五十四章 屍墓初現第八十七章 才俊之士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二十七章 破陣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鸞山雲媗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州再無大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聽雨讀書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十九章 小兒女第九十八章 身在殿內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一百零一十九章 夜航船第九十三章 來客登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八章 西域夷女第二百零八章 楊柳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五十章 鬼城鬧市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九十二章 相顧言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二百三十六章 先後出手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七章 青陽教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一百二十八章 言語誅心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一百二十九章 浩浩佛城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覆盤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後殘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七十八章 黃金佛頭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