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二次和談

在問這話的時候,李玄都也是心思幾轉:“大天師與我說這些清微宗秘辛,恐怕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意有所指。若是讓一個與太平宗沒什麼關係的人去太平宗出任代宗主大位,太平宗上到下必然不服,江湖上也多有議論。可如果清微宗和太平宗同出太平道一脈,我曾是清微宗弟子,卻是與太平宗有關係了。就像當年武宗皇帝絕嗣,世宗皇帝作爲武宗皇帝的堂弟,以旁宗入繼大統。從太平道那邊論起,我與沈大先生可以算是同宗,我入主太平宗就像世宗皇帝以旁宗入繼大統,有法理可依。大天師特意點明此事,應是支持我出任太平宗的代宗主了。”

想到這兒,李玄都心思稍定幾分,他算不得君子,既然想要實現自身抱負,他最缺少的就是各種助力,此時有太平宗這個絕佳助力放在眼前,他當然要牢牢把握,甚至要主動進取,而不是百般退讓。至於大天師的心思,也不難猜。他若能幫李玄都登上太平宗的代宗主之位,李玄都必要感念他的恩情,再加上李玄都與李道虛鬧翻之事,多半就站在了正一宗這邊,畢竟如今的李玄都已經不可是個無關輕重的小卒子了。

就在這時,稚童又道:“正道之中,以正一宗爲首,數百年來衆所公認。正一宗之次,便是清微宗。更其次是太平宗、慈航宗、靜禪宗。李先生出身於清微宗,應當知道,一個宗門的建立到興起,那是一個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過程,幾十代人花費無量之心血、無量之努力積累而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邪道這邊也大抵如此,無道宗和補天宗姑且算是兩棵常青樹,長盛未衰,可在近二百年前,邪道霸主是皁閣宗。陰陽宗在江湖上崛起,不過是近百年的事情,雖然興盛得快,可底蘊還不及無道宗、補天宗,更不用說我們諸多正道宗門了。”

李玄都點頭稱是。

稚童話鋒一轉:“只是陰陽宗是陰陽宗,地師是地師,不可一概而論,地師除了直接掌控陰陽宗之外,還間接掌控了牝女宗、皁閣宗,以及無道宗、道種宗的部分,說他是邪道五宗之主也不爲過。自古以來,江湖上不乏智謀絕頂、境界高絕之人,以一己之力在江湖中出人頭地,揚名立萬,稱霸一時。只是從無一人能一己之力壓服天下各大宗門。於是地師以此爲鑑,扶持皁閣宗,拉攏牝女宗,滲透無道宗,爲的就是整合西北五宗,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將西北五宗和遼東五宗合併歸一,盡數聽他號令。十宗歸一之後,實力之盛,更甚當年的皁閣宗。其後便是第三步,他會向正道啓釁,並非今日奇襲大真人府這般小打小鬧,也不是玉虛鬥劍這種君子之爭,而是你死我活且無所不用其極的正邪大戰,將正道十二宗悉數吞併,他便是道門大掌教,江湖之主。最後第四步,以江湖之力,倒灌廟堂,改天換日,到那時候,便是天下地下,唯我獨尊。”

李玄都壓下心中驚懼,說道:“先前的西京之變,便是地師意欲整合西北五宗的第一步,如今已經失敗,接下來地師會如何行事?”

稚童道:“地師雖然失敗,但卻真正未傷元氣,從這次偷襲大真人府就能看出一二。只要找到機會,再對澹臺雲發難,也未必不能。這種權謀之爭,未必要憑藉境界高低,你境界再高,也只能讓人怕你畏你,此乃霸道而非王道。皇帝不是天下第一人,爲何能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

李玄都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天下太平時,朝廷能給出的名利極多,所以各路高手都爲朝廷效力。如今亂世,朝廷衰微,能給出的名利少了,所以爲朝廷效力的人也就少了。地師拉攏旁人爲他效力,當然不能一味靠着武力高絕,若是沒有共同理念,終究還是要許之以利,或是實打實的金銀錢財,或是封官許願。”

“看來李先生是深諳此道。”稚童笑了笑:“不管地師如何家大業大,也不可能聚攏如此多的高手,更不可能餵飽他們。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用未來許諾,只要大業可成,地師做了皇帝,追隨他的人自然也是王侯將相。到那時候,正一宗、清微宗的家業,都被地師用來論功行賞,祖宗也好,基業也罷,無數先輩付出的無量之心血,都成了一場空。李先生,你我之輩,忍將先輩功業,付之東流?”

李玄都輕聲自語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稚童道:“正是。那時候只怕他做了皇帝之後,還想要渡過地仙天劫,駐世長留,這便是人心不足了。自古以來,皆是如此。哪怕是英雄豪傑之輩,也絕少有人能逃得出這個窠臼。正因爲如此,我們不談爲了天下蒼生,只是爲了自保計,也要阻止地師。”

李玄都贊同道;“大天師所言極是,往小了說,是爲了祖宗基業,往大了說,是爲了避免天下之間殺機四起。只是晚輩境界低微,資歷淺薄,怕是難有大用,只能謹奉大天師教誨驅策。”

“李先生過謙了。”稚童擺手道:“想要對抗地師,非要聯手清微宗不可,可是正一宗與清微宗之間成見已深,兩宗之間需要一箇中間人。”

李玄都道:“大天師應該知道,我上次返回清微宗,向師父進言,險些落得一個裡通外敵的罪名,最終還是被逐出清微宗,若是再提此事,怕是真就坐實了這個罪名,要徹底恩斷義絕了。”

稚童道:“師徒、父子、君臣,長幼有別,尊卑有序。儒家之人常說一句話,天下間無不是的父母,也無不是的君父。你以徒弟的身份面對師父,以兒子的身份面對父親,以臣子的身份面對君王,在道義上天然弱勢,對了也是錯了。所以你不能以弟子的身份去勸諫,要以朋友的身份去見李道兄。”

李玄都已經明白了稚童的意思,只是話不說盡,沒有在這個話題上深究下去,轉而說道:“大天師在白帝城一事上勝了地師一手,地師反過頭來又是奇襲大真人府。如此一來一去,算是打了個平手。這本也不算什麼,但江湖中卻不知道白帝城的內情,無知之徒不免會說:‘地師勝過了大天師。’縱使我們知道其中內情,可是經此一戰,地師的名頭又是大盛,都說元聖吐哺天下歸心,尋常江湖中人可不管你什麼正道邪道,更不管蒼生大義,畏威而不懷德,哪邊風大便倒向哪邊,誰更強大便追隨於誰。”

稚童點頭道:“李先生所言,不無道理。這也是貧道來尋李先生商議的用意,當務之急,是反擊地師,讓江湖中人知曉,正道不曾怕了邪道,天師也不弱於地師。可是僅憑正一宗之力,想要反攻地師,談不上十拿九穩,猶有風險。”

李玄都心中明白,繞來繞去,又繞回了原點,關於清微宗的話題是繞不過去了。

李玄都輕嘆一聲:“既然大天師如此擡舉晚輩,晚輩自是責無旁貸,請大天師直言便是。”

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一百三十八章 風波暫定第五十八章 入蜀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一百五十九章 紅衣宦官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一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二十六章 又見故人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十章 三招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一百八十七章 化身第七十九章 蘇靈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十六章 招魂見鬼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聚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六章 賢內助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五章 請神之術第五十七章 異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孫鵠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六十九章 金帳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白帝城頭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二十六章 招魂見鬼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二十六章 招魂見鬼第一百四十三章 擊退強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六十八章 相會天蒼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佩劍第九十二章 七殺弒神第三十三章 好好讀書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絕學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八十四章 血神經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影成三人(上)第十一章 從心所欲第七章 母子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
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一百三十八章 風波暫定第五十八章 入蜀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一百五十九章 紅衣宦官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一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二十六章 又見故人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十章 三招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一百八十七章 化身第七十九章 蘇靈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十六章 招魂見鬼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聚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六章 賢內助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五章 請神之術第五十七章 異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孫鵠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六十九章 金帳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白帝城頭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二十六章 招魂見鬼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二十六章 招魂見鬼第一百四十三章 擊退強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六十八章 相會天蒼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佩劍第九十二章 七殺弒神第三十三章 好好讀書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絕學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八十四章 血神經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影成三人(上)第十一章 從心所欲第七章 母子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