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最後一子(求月票 )

「到底誰人,膽敢攻我大城!?」

「是,是太平軍——」

「太平軍。!」

「太平軍早死,汝等勿要在此招笑!」

應國北域關附近的守城戰將王川寧被吵鬧的聲音吵醒之後,憤怒率領大軍踏上城牆的時候,見到的,正是那古老的太平軍戰旗在風中狂舞。

在太平軍的前方,數名戰將一字排開。

一柄一柄兵器舉高。

於是,太平軍鼎盛時期的鋒芒,在此展露一角,兵器放平,燕玄紀怒聲之中,王川寧手腳冰涼。

我?

面對鼎盛時期的太平軍一道鋒芒?

甚至於,並不僅僅是鼎盛期的太平軍,這些老將們的境界都比起當年更強,氣血體魄不足,但是此刻,是比起【哀兵】更強烈的一種情緒涌動在他們的心中。

這必將會是太平軍的最後一戰了。

無論勝負,此戰之後,他們都將會從戰場上退下。

太平軍這三個字,或許終究會被席捲到這歲月的一角,最終會被人所遺忘,但是在這之前,在你我的榮光被時代所淹沒之前,尚且有此一戰!

此戰,不可敗!

只是一日不到的時間,這一座城關就被攻破。

應國將軍王川寧被原世通當場斬殺,士氣大振,太平軍連連克敵之後,

不再如尋常那樣,封鎖後方,佔據城池,而是猶如一柄利刃一般,直接朝看東都的方向殺過去。

在這個時期,頂尖名將和一線兵團在前方對峙。

其餘的二線兵團不得不前去鎮壓起義軍,而現在,這一支同樣是頂尖兵團的太平軍,猶如長驅直入,幾乎沒有多少可以阻攔他們的人。

在捨棄其他諸多思考事情的情況下,只需要數日就可以直接突入到東都門下。

這種消息飛速傳遞到了皇宮之中。

姜高坐在皇宮的大殿當中,證證失神,他已有數日不能睡着,即便是休息也只是短暫閉着眼晴,前方一卷卷卷宗鋪開來,上面都有用硃砂寫出來的,紅色的文字。

代表着的,正是整個天下最緊急,最爲十萬火急的軍情。

這種級別的軍情,就和十萬軍級別的戰場一樣。

在以前的時代裡,是十年時間裡面都沒有幾次的。

但是現在,卻是以一種極高的頻率,不斷出現。

「報!!」

「秦玉龍將軍爲越千峰所敗,不得不後撤五十里,固守于山川之間一一「軍隊損失十之三!」

「稟報!」

「偷襲鎮北城的亂軍失敗,鎮北城中仍有將軍駐守!」

「報一—!

「太師姜素欲要後撤,秦皇李觀一進軍,太師姜素被秦皇牽制,不能夠回撤援助!」

「報,軍情急報!」

「將軍太叔逸斬朝廷使臣,自立爲將軍,稱王!」

「報一一個個消息,幾乎是不停歇地被傳遞進來,疾馳進入了應國皇宮當中的斥候和精騎幾乎是連綿不絕,爲了讓這些情報的傳遞更爲迅疾,姜高甚至於直接將皇宮大門打開。

然後將原本防止刺客的諸多篩選措施都停下。

一切都是爲了讓整個應國的情報傳遞更爲迅速,

魏懿文說如此不可,如此,則陛下之安危,不能夠保證;姜高卻只是道,天下已經到了如此的情況,消息處理哪怕是遲了一次,都將會影響到了整個大局。

豈能夠爲了防備莫須有的刺客,而將天下和家國放在後面?

於是盡數將皇宮大門拆去。

情報得以絡繹不絕地傳遞進來,然後以諸多文臣謀臣爲核心,幫助姜高處理了這些情報,再以同樣快的的速度傳遞出去,只是,天下疲至此,已經不再是一個人能夠改變局勢的了。

即便是姜高已經如此拼命。

擡起頭看去,眼前尚未處理的卷宗和情報,仍舊堆積如山,非但是沒有絲毫的減少,反倒還是比起之前,數量更多了些!

魏懿文的眼袋明顯大了不少,即便是姜採都有些疲憊,此刻抱着卷宗,

就只是坐在紅柱旁邊,靠着這支撐着應國皇室大殿的柱子小睡。

只是,支撐着這皇宮和皇室威儀的,是柱子還是人?

姜高沒有去吵醒他們,只是放輕了腳步,慢慢走出去了,看着天空,如今天色已是有些昏沉了,夏日的夜空,就算是入夜,天也還帶着些微的亮藍色,隱隱看得到天空雲海的輪廓。

姜高數日沒有休息,此刻看看天空,證證失神。

這威嚴的,華貴的皇宮,像是一座鎖,鎖住了遼闊的天空,也鎖住了姜高,他安靜站在這裡,宮殿安靜寂靜,仍日繁華,卻莫名有一種蕭瑟之感讓他想要沉浸在這種情緒當中,遠離現世。

背後傳來了腳步聲。

「」..·陛下。」

姜高回頭看,看到魏懿文站在身後,老丞相的臉上頗有疲憊,在這之前,魏懿文對於身子的保養養護,其實頗爲看重,白髮裡面多少還有黑髮,

髮絲也帶着一種瑩潤的光澤。

自有一種雍容華貴,養尊處優之感。

而現在,也不過只是纔過去了十幾天的時間。

這老人的頭髮就已經全部花白了,頭髮猶如火焰燃盡之後留下的白灰,

臉上的皺紋每日多刻出幾道,這半個月的時間,似乎是老去了十多年的時間。

耗費心力太重。

一日卻過一春秋也。

魏懿文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猶如烈火烹油,現在之所以還可以支撐着,只不過是因爲還有這天下的大事支撐着,還有一口氣,堵在胸口,不肯下去!

一旦此事過後,就算是大應國暫且保存下來了國祚,沒有最差的情況,

沒有被秦皇擊破,那他也已經沒有多少壽數了,恐怕長則月餘,短則數日,

就會溢然長逝。

他忽然明白了當年姜萬象的狀態和心境。

死則死矣。

唯恨餘願未成,身軀已朽。

姜高道:「魏相熬了許久,不好好休息一下嗎?」

魏懿文道:「陛下猶自如此,老臣怎敢說疲累?」

姜高沒有說什麼客套的話了,他只是看着遠處,手掌揹負身後,

道:「朕在之前,只作爲太子,只是覺得,解決一件事情,就只是一件事情,一處戰場的勝利,就是勝利。」

「如今才發現了不對。」

「這天下遼闊,竟然只是一處戰場就是如此地耗費心力,鎮北城,北域關,南部戰場,這些都是這巨大戰場的一個部分,一處勝利,一處失敗,只能夠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最終的勝負。」

「這天下猶如人之呼吸,是隨着時間不斷變化的。」

「也唯獨此刻。」

「朕才知道,戰場不只是戰場,還有民間,還有江湖,還有地勢和時局;而如此層層疊疊累加起來的,繁複立體之狀態,纔是真正的戰場。」

「每一日,每一處戰場,都有着種種不同的情報。』

「來自於百姓,來自於過去,來自於敵人,來自於戰場,甚至於後勤」

「這些情報,本已是極多極繁複。」

「而其中的每一處情報,彼此之間有影響,有干擾和配合,而其個體,

又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戰局和天下的走向,無數信息情報,匯聚起來,要在極爲短暫的時間裡做出判斷。」

「做出的判斷又會影響到之後的情報。」

「極消耗腦力啊—」

姜高伸出手,拈着鬢角的頭髮,本來的黑髮之中,已經多出了許多白色的頭髮,他神色複雜,隱隱自嘲:

「這種以整個天下爲戰場,以未來走向爲結局的大兵團,長戰線,多區域作戰。」

「古往今來,從不曾有過。」

「只是這十幾日的時間,朕就好像要被徹底耗幹了,想來即便是名將,

一生之中,也無法支撐幾次這等級別的大戰消耗吧。『

「李觀一啊李觀一,他怎麼能夠在這個年紀,就有掀起這等波濤的能力呢?!是武道傳說麼?」

「是他修成武道傳說才立下這樣的功業,還是說正是在立下如此功業的過程中,才成就了傳說的尊名。」

「才十幾天啊。」

「我這大應國,就已經有了那幾分大廈將傾的蕭瑟。

魏懿文緘默許久。

這個老臣垂首,道:

「陛下,臣有一句話,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姜高道:「卿但說無妨。」

魏懿文呼出一口氣,終於說出來,道:「陛下,遷都吧-——」

姜高住,看着這個白髮蒼蒼,似在十幾天裡面耗盡了剩餘壽數的老者,魏懿文臉上帶着苦澀,道:「如今兵馬皆被調動,只剩下了東都城當中的這些禁軍。」

「這等禁軍,沒有太大的力量了。」

「聽老臣一言。」

「兵家所言,天時地利人和。」

「秦皇一開始就把握住了天時,抓住了我大應最衰弱的弱點,導致我等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當中,短短半月多些,死地皆起狼煙烽火。

「陛下,唯有遁逃,方纔可以有那一線生機。

『留得大勢,未必不能夠東山再起!」

姜高看着老臣,忽而輕笑起來,道:

「卿等,盡心竭力,朕知道;卿等,和父皇他君臣相得,朕也知道;而卿等因爲遠兒的事情,對於朕和父皇心中抱有一種愧疚之心,朕更是明白。」

『朕知道你希望我大應國尚且可以存續下去。」

「但是,失去了百姓,失去了土地和宗廟,失去了都城,那樣的存續算是什麼呢?不過只是苟延殘喘罷了。」

姜高微笑道:「朕也是大應的皇帝。」

「就算是死,也要和社稷共存亡。」

「休息的時間差不多了,魏相,我們繼續回去處理卷宗罷。」

魏懿文猛地轉身,這老臣幾乎是控制不住了,聲音提高道:「可是,陛下,此刻東都城裡禁軍和御林軍加起來不過只有兩萬人,但是,那太平軍,

可是足足有近十萬人!」

「陛下,十萬人啊,懷揣哀兵之志,謀臣武將齊齊奮勇,廝殺過來,我們,我們攔不住的!!!」

魏懿文是名臣,也算得頗有計謀。

但是,正因爲是名臣,有計謀,所以此刻覆盤過去這幾年,才能夠意識到,此刻在那太平軍當中的那個謀士之可怕。

那幾乎是能夠名列千秋最強謀士前十的位置上。

他更知道,當闊別天下二十二年的太平軍,捲土重來的時候,會進發出何等燦爛的光輝,展露出何等強大的戰意和鋒芒。

不要說是以兩萬軍對十萬人。

就算是真的有十萬禁軍。

卻也缺乏和太平軍兌子的名將,絕對不是對手。

皇宮禁軍,就算是說破了天,那也只能夠算得上是二線兵團的精銳,可此刻迴歸天下和戰場的太平軍,別的不敢說,攻東都的這一戰,是定然毫無半點疑問的一線頂尖兵團。

那是足以八千人衝碎兩萬禁軍的恐怖存在。

而現在,有八萬人!

加上七王阿史那重組的兩萬鐵浮屠。

兩萬禁軍,打這個陣容?!

根本打不過啊。

在得到情報的這三天裡面,魏懿文不曾閤眼,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擊敗,不,甚至於不能夠說是擊敗,是拖延,對峙這等陣容。

他也算得是天下名士,苦思冥想了不知道多少個想法,計策,但是這等,堪稱是巨大到了絕望的力量差距面前,所謂的名士計策,沒有半點的意義。

這纔是魏懿文絕望之下,提議【遷都】的原因。

姜高看看這老臣,道:「打不過,就不打了嗎?」

「趨利避害,這是謀臣的道理。」

「卻絕對不是君王的抉擇。」

魏懿文愜住。

姜高緩步前行,帝王的袖袍翻卷,眉宇疲憊,但是在這種疲憊之中,仍舊有一種堂皇的從容感覺,道:「若是勝的話,我等尚且還有後來可言,可若是敗——..」

「君王死社稷。」

「理所應當。」

「就以朕的死,來開啓太平時代的惟幕。」

脊背筆直的姜高,和拱手行禮,老淚縱橫的魏懿文擦肩而過了,他的鬢髮落下,神色坦蕩,平靜有力,恍惚之間,旁邊有那龍行虎步的老邁君王似的,道:

「亦是,與有榮焉!!!」

魏懿文張了張口,卻是哽咽。

這等氣魄和決絕的君王,如果是之前出現的話,他將會何其地欣喜,何其的驕傲,但是在這個絕境出現這等君王,卻又根本回天無力,只會讓心中越發悲痛,越發痛苦。

並不是姜素,賀若擒虎,宇文烈不強大,這三位在過去的太平時代裡面,都有着追逐天下第一的可能;也不是應國的疆域不夠遼闊,數萬裡疆域,當得起中原的堂皇大國。

更不是此刻的姜高氣魄不夠堂皇正大。

姜高已經在這等壓力下高速蛻變了。

在過去的任何一個時代,這一些人的組合,都是足以削平天下和亂世,

開闢一個時代的人物,他們很強大,堪稱青史第一流的強橫。

只是這一次,他們遇到了更強的對手。

這一次的天下一統,四海太平,不是弱者和弱者之間,靠着欺辱孤兒寡母,背棄主君,欺瞞世人的所謂登基稱皇,而是最爲堂皇浩大的君王,以頂尖的神將,一流的兵團。

以最浩蕩磅礴的姿態,狠狠對撞,分出勝負。

自有壯闊的豪氣。

可是敗北的一方,卻又何等不甘。

姜高回到了大殿之中,他看着從四面八方送來了的一卷卷卷宗,上面正是這天下各處的軍情情報,兵家的基礎,說起來就是兌子,只是此刻,應國已無能爲力了。

這無數的情報,這來自於各處的情報,彼此聯繫,彼此配合,而每一個都足以影響到天下走勢的情報匯聚在一起,猶如一道一道鎖鏈,猶如亂世千千結。

姜高看着這許久,感知這等壓抑的氛圍。

即便是魏懿文這樣的名相,也無計可施。

即便是姜採這樣的縱橫家,也無能爲力。

姜高握着劍,忽然起身,這把君子劍自劍鞘之中飛出,劍光肅殺凌冽,

猛然劈斬下來了,劍光將桌案,以及桌案上的情報就這樣當中劈斬開來,

一股肅殺之氣猛地散開來。

這裡的謀士,臣子,姜採,魏懿文都被這一股烈氣衝擊,似乎有針刺在他們的皮膚上,一股麻麻癢癢的感覺散開來了,讓他們的頭皮發麻,讓他們一下緊繃,看向中央。

身穿蒼龍紋皇袍的姜高眼神沉靜:「事已至此,已再無半點轉圜餘地卿等辛苦,之後的事情,就交給我。」

「朕已有決斷。」

「傳朕的旨意—.」

東都城,是整個中原的大城,城池雖然不如那陳國的江州城那樣的富麗奢華,卻也是巍峨肅穆的,這一日,應帝姜高親自下令,召集百姓。

而後,令百姓鎖門,出城而去。

百姓們都住了。

姜高站在本來祭祀天地的地方,他的旁邊,姜採捧着一個托盤,上面放着玉璽,姜高站在高處,看着遠處,密密麻麻的百姓,他輕聲道:「秦國的太平軍不日將抵達這裡。」

「這裡會有一場大戰,但是此戰乃我們之間的戰爭,無關於百姓,諸位,請先離開這裡,等到大戰最後結束的那一天,等到不再有刀兵的時候,

你們再回來!」

「等到天下太平的時候,你們再回來!」

姜高的聲音藉助國家的氣運遠遠傳開來了。

他讀史書,知道青史之中,守城的時候會征討百姓,婦孺去守城,最後甚至於會去吃百姓之血肉,皆是爲了守住城池,姜高不知道,到了絕境的時候,自己會不會這樣做。

他知道自己不過只是個尋常的人,

但是,他可以提前規避這個可能性。

你我之爭,無關百姓。

姜高呼出一口氣,然後他的右手搭在左手上,就朝看這人海,朝看這百姓,彎腰深深一禮,嗓音哽咽,卻大聲道:「姜高,德薄之人,能有此位,

皆爲僥倖。」

「卻上不能夠保家衛國,下不能安定黎民。」

「諸位同鄉,抱歉———」」

「我終究,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

東都百姓知姜高之善,知之前那些事情都是姜遠做的,因爲要遠離故土,故而痛哭,卻還是被姜高勸說,引導看離開了這裡。

東都城中,只剩下了原本衛兵一萬,禁軍兩萬。

而在他讓百姓離去之後一日,太平軍已抵達了附近。

姜採,魏懿文看着眼前的姜高。

他把那種用最上乘的綢緞,用金絲繡出來的皇袍退去了,只穿着一身甲冑,外面罩着墨藍色文武袖的戰袍,手掌握在一柄長槍上,手指緩緩拂摸長槍。

指腹感受到了這兵器傳來了的,鋼鐵肅殺的氣息。

他忽而恍惚。

想到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

那個事後,孃親還活着,他還是少年時,姜遠還是個單純的孩子,父親讓兩個孩子坐在他肩膀上,然後握着長槍,大笑演武。

世事輪轉啊想要享受什麼,先要揹負着職責。

「世人說因果,可是我看來,皇室子弟的因果,其實是顛倒了的,朕已經提前將皇室子弟的尊崇地位享受盡了,之後,只需要履行【因】,履行職責就可以了。」

姜高握住了兵器,握住了姜萬象之槍。

轉身,袖袍翻卷。

他看着姜採,看着魏懿文,這個曾經的溫潤君子,後來的弒親君王,此刻的氣度卻更加的不同了,他輕聲道:「兵家的規則,不過只是兌子罷了。」

「現在四方都在兌子,他們多出了竇德等人,也多出了之前的太平軍,

但是兌子,兌子,我大應國,卻也還有一個棋盤外的棋子,他們還不知道啊。」

太平軍的旌旗在大地上鼓盪,如同浪潮,而在這巍峨的東都城上,姜高親自踏上了戰場,旌旗在四方翻卷,飛鷹傳遍了四方。

應國大帝姜高下令各路兵團,各依過去命令,攔截竇德等諸多的流軍。

即便是君王戰死。

也請諸位,繼續馳騁於戰場之上。

君王可死,社稷不可死!

姜高可亡,家國不可亡!

「朕,將親自爲一子。」

「爲諸君,開闢前行之道路!」

穿着戰袍和甲冑的帝王親自踏上戰場,站在了東都城之上,他將百姓盡數放走,然後率領最後的禁衛前行,那蒼龍旗在他的頭頂狂舞着。

「天下名將兌子,尚且還有我這一子!」

「未入局中!」

「來!!!」

第437章 勝!(求月票)第524章 烈烈之心,赤帝之銘!(求月票)第511章 當爲滅國之戰(求月票)第353章 秦王破陣樂(求月票)第489章 與子同袍(求月票)第561章 養百姓第151章 陳玉昀,死!第284章 入江湖豪邁第41章 家書抵萬金第425章 神兵之主,世外三宗(求月票)第546章 兄,弟(求月票)第140章 氣數爲假,命由我定!第435章 一頭還一頭,一報還一報!(求月票)第185章 踏山破寨!第561章 養百姓第244章 術士之首重逢,銀髮傳說終至!第505章 皇!(求月票)第19章 且踹翻這天下第420章 天下風雲變化日,當是祥瑞明珠來(求月票)第131章 意氣風發,千古風流第471章 歸江南,當得寶(求月票)第464章 赤帝秘藏,霸主秘境(求月票)第136章 霸王絕式,誅殺司清!第275章 學宮論道,不過一介匹夫!第122章 南嶽山髓,再見姑姑第31章 當修最上乘第113章 終見故人第350章 亂世之中,不過是王殺王,王見王!(求月票啊)第306章 千年之約,騰龍,駕霧,入西域第440章 諸事之秋,當封何位(求月票)第122章 南嶽山髓,再見姑姑第493章 又是太平一日(求月票)第437章 勝!(求月票)第332章 霸業以定四方,當得神射將軍(求月票)番外·陌上花開篇(一)第268章 第二封聖旨第314章 風雲初起,破軍夢碎,黃金彎刀騎兵(求月票)第451章 王從何處來(求月票)第473章 赤帝決意,秦王入關(求月票)第182章 武道傳說,赤霄劍鳴第531章 請天下赴死(求月票)第155章 神兵之寶,夜半客來第36章 逆斬入境!第402章 武道傳說之境?(求月票)第293章 天下大勢第一!第13章 白玉佩第292章 跨越天下,抵達江南第339章 破軍謀,兵戈起(求月票)第396章 古今天下第一,局勢逆轉(求月票)第387章 青袍客留贈,天下第一當歸(求月票)第109章 車輿之內,兩人對坐論天下第39章 亂世之約第103章 入陣見麒麟番外·陌上花開篇(一)第396章 古今天下第一,局勢逆轉(求月票)第347章 威震西域(求月票)第291章 抉擇,誰敢攔我?!第146章 鬼市之令,二十四將;提腳叩關,最強體魄第63章 往日種種,一劍劈開!第324章 克其城!(求月票)第137章 赤霄長鳴,死敵相見第365章 以此烈焰,落子天下!(求月票)第537章 帝(求月票)第313章 大勝,斬斷枷鎖(求月票)第280章 當年兩人,如今兩人(感謝暖陽巨白銀盟)第149章 體魄無上,心境無敵第235章 開江湖前路,不遜諸子第88章 薛神將,戰而勝之!第491章 天下動,北伐,北伐!(求月票)第267章 都城之中,王當見王第322章 攻城, 衝鋒!(求月票)第500章 喜迎王師!(求月票)第296章 西域之行,天下之爭,再見老大哥(求月票)第385章 神將榜之變更,第一神將決意(求月票)第204章 陳國公秘境,得道者多助第121章 武道傳說,不滅神功第128章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第46章 入境契機第558章 傲(求月票)第277章 書生膽氣大,道宗徐步來第231章 破軍謀主,天下豪雄,世之大才歸於江南第449章 天策諸事,即刻赴約的機會(求月票)第441章 九鼎,其之三!(求月票)第366章 千古毒士第一(求月票)第16章 赤龍將歸第446章 王(本卷完)第406章 皇帝老將死,秦武當加封(求月票)第47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月票)第292章 跨越天下,抵達江南第440章 諸事之秋,當封何位(求月票)第234章 第五位武道傳說!(求月票)第251章 李觀一和釣鯨客第210章 馬踏江湖!第39章 亂世之約第556章 決勝之刻!(求月票)第340章 當名動天下,你我之約(求月票)第368章 突破,滅國神將李觀一(求月票)第317章 你也配?!(求月票)第461章 風雪大,秦王來(求月票)
第437章 勝!(求月票)第524章 烈烈之心,赤帝之銘!(求月票)第511章 當爲滅國之戰(求月票)第353章 秦王破陣樂(求月票)第489章 與子同袍(求月票)第561章 養百姓第151章 陳玉昀,死!第284章 入江湖豪邁第41章 家書抵萬金第425章 神兵之主,世外三宗(求月票)第546章 兄,弟(求月票)第140章 氣數爲假,命由我定!第435章 一頭還一頭,一報還一報!(求月票)第185章 踏山破寨!第561章 養百姓第244章 術士之首重逢,銀髮傳說終至!第505章 皇!(求月票)第19章 且踹翻這天下第420章 天下風雲變化日,當是祥瑞明珠來(求月票)第131章 意氣風發,千古風流第471章 歸江南,當得寶(求月票)第464章 赤帝秘藏,霸主秘境(求月票)第136章 霸王絕式,誅殺司清!第275章 學宮論道,不過一介匹夫!第122章 南嶽山髓,再見姑姑第31章 當修最上乘第113章 終見故人第350章 亂世之中,不過是王殺王,王見王!(求月票啊)第306章 千年之約,騰龍,駕霧,入西域第440章 諸事之秋,當封何位(求月票)第122章 南嶽山髓,再見姑姑第493章 又是太平一日(求月票)第437章 勝!(求月票)第332章 霸業以定四方,當得神射將軍(求月票)番外·陌上花開篇(一)第268章 第二封聖旨第314章 風雲初起,破軍夢碎,黃金彎刀騎兵(求月票)第451章 王從何處來(求月票)第473章 赤帝決意,秦王入關(求月票)第182章 武道傳說,赤霄劍鳴第531章 請天下赴死(求月票)第155章 神兵之寶,夜半客來第36章 逆斬入境!第402章 武道傳說之境?(求月票)第293章 天下大勢第一!第13章 白玉佩第292章 跨越天下,抵達江南第339章 破軍謀,兵戈起(求月票)第396章 古今天下第一,局勢逆轉(求月票)第387章 青袍客留贈,天下第一當歸(求月票)第109章 車輿之內,兩人對坐論天下第39章 亂世之約第103章 入陣見麒麟番外·陌上花開篇(一)第396章 古今天下第一,局勢逆轉(求月票)第347章 威震西域(求月票)第291章 抉擇,誰敢攔我?!第146章 鬼市之令,二十四將;提腳叩關,最強體魄第63章 往日種種,一劍劈開!第324章 克其城!(求月票)第137章 赤霄長鳴,死敵相見第365章 以此烈焰,落子天下!(求月票)第537章 帝(求月票)第313章 大勝,斬斷枷鎖(求月票)第280章 當年兩人,如今兩人(感謝暖陽巨白銀盟)第149章 體魄無上,心境無敵第235章 開江湖前路,不遜諸子第88章 薛神將,戰而勝之!第491章 天下動,北伐,北伐!(求月票)第267章 都城之中,王當見王第322章 攻城, 衝鋒!(求月票)第500章 喜迎王師!(求月票)第296章 西域之行,天下之爭,再見老大哥(求月票)第385章 神將榜之變更,第一神將決意(求月票)第204章 陳國公秘境,得道者多助第121章 武道傳說,不滅神功第128章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第46章 入境契機第558章 傲(求月票)第277章 書生膽氣大,道宗徐步來第231章 破軍謀主,天下豪雄,世之大才歸於江南第449章 天策諸事,即刻赴約的機會(求月票)第441章 九鼎,其之三!(求月票)第366章 千古毒士第一(求月票)第16章 赤龍將歸第446章 王(本卷完)第406章 皇帝老將死,秦武當加封(求月票)第47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月票)第292章 跨越天下,抵達江南第440章 諸事之秋,當封何位(求月票)第234章 第五位武道傳說!(求月票)第251章 李觀一和釣鯨客第210章 馬踏江湖!第39章 亂世之約第556章 決勝之刻!(求月票)第340章 當名動天下,你我之約(求月票)第368章 突破,滅國神將李觀一(求月票)第317章 你也配?!(求月票)第461章 風雪大,秦王來(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