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試驗場上。
李海與張桐並排站着,而在他身後,則站着不少百戶、千戶。
這些人都身着便服,可一個個都十分強壯勇武,一看便是軍人,此時的他們正小聲議論着眼前的這門巨炮,雖然他們不懂炮,但是他們看到過重型火銃發射時的場景,自然知曉這發炮很是複雜,一般人根本玩不了。
這不,就在他們議論的同時,八人組成的炮兵小隊開始了操炮前的準備。
按照李江親自編寫的炮兵操練手冊,他們一步步操縱着,大約五分之一刻鐘後,總套程序便已完成了。
隨着炮兵小隊旗手舉起紅旗,衆人的目光瞬間聚集到了那門炮的炮口位置。
“預備……放!”
“放!”
“轟……”
隨着一聲巨大的炸雷般聲音想起,啥時間,整個試驗場上地動山搖,耳旁久久響着那震耳欲聾的迴音。
但衆人並未關注這些,他們都將目光投到了那對面的崖壁上。
“這門炮最大射程大約有三裡,有限殺傷射程則爲二里,給!這是千里鏡,你們自己看看威力!”這時候方國民開口了,他也不知從什麼地方掏出了一跟管子,遞給了身後的李海。
“這是……”李海還在爲巨大的炮擊聲發愣,聽到方國民的話時,他看了一眼方國民遞過來之物,倒是有些不明所以。
“這是什麼?”
“你拿着這端放到眼前看看……!”方國民說着,指了指千里鏡細的那一端。
李海聽到此話,一頭霧水,他並未見過千里鏡,更不知其功能與神奇之處。
畢竟這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哦!不應該稱之爲千里鏡的東西要到明末時期纔會出現,此時離鄭和下西洋還沒有多久,這東西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不過,李江穿越之後,這東西就被研製了出來,雖然每一架千里鏡的凹凸鏡片都需要人工打磨,且廢品率極高,但架不住李江砸錢,自然有不少。
也許有人會說,這玻璃李江都已經量產了,爲何這千里鏡所需的凹凸鏡片沒有量產。
其實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凹凸鏡片比普通玻璃可要難的多,李江一時之間根本做不出來,他只能找天然水晶去打磨,儘管這樣成品不是很多,但在李江刻意要求下,他麾下的各船船長都裝備了。
再說此時的李海,他疑惑了片刻,隨之接過了方國民手中之物,仔細打量了一下之後,他試着將千里鏡細的那一端放到了眼前。
一瞧!
不禁嚇了他一大跳!
“這這這………怎麼這麼清晰,那是幾裡之外的景象嘛……好神奇!”李海驚訝得話都說不利索了,實在是這東西太過神奇了,這簡直就是神器呀。
“這是千里鏡,能夠將遠處景象放大!只是因爲條件有限,僅僅只能看清五里範圍內的景象,再遠就看不清了!”這時候張桐爲之解釋道。
“千里鏡?嗯……這名字倒是起的貼切!”李海也不愧是在這西洋呆過許多年的,他可不像那些酸儒,只知道之乎者也,對於格物這一方面,他深有感觸,因爲在這西洋,隨時都能接觸到一些由天方乃至是西歐的一些小玩意,自然他也知道有一種東西,能夠將遠處物體放大,比如水晶鏡片,能夠放大那種。
當然,此時這種東西頗爲稀少,基本上很難看到,就算能夠看到,也買不起。
“呵呵……大統制已經說了,在李參將離開前,此物可以當作禮物送與宣慰司!”這時候,一旁的張桐又接着說道。
對於李江的這個決定,作爲侍從官,張桐其實很不理解,這千里鏡一看便是軍國重器,爲何要將之送與他人了,就算對方乃是舊港宣慰司,那又如何,吾等爲漢華王國,又不是一個國度。
正所謂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此話放在國與國之間關係上,是絕對合適的,因爲國家與國家之間只有利益。
可他哪知道,李江不是不懂這些,他作爲一個穿越者,如何不懂技術優勢,但這千里鏡技術層面太淺,與其讓對方研製出來,還不如送一個給對方,就當欠一個大人情。
再說,這段時間,那些商人到處都在運送移民到東陽港,儘管這樣做並沒有惹到舊港宣慰司,但舊港宣慰司畢竟乃是西洋的大明“代言人”,若是不盡量搞好關係,這移民的生意恐怕很難做下去。
而且,李江其實還有一層考慮,此物他送給舊港,是打算讓舊港代爲送給大明那位陛下,以便能夠更好的與大明搞好關係,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也更容易悶聲發大財。
至於那位舊港宣慰司的施二姐會不會這樣做,李江覺得他肯定會的,因爲此時舊港宣慰司處境艱難,急需大明在背後支持,否則她也不會這麼急着與漢華王國聯盟。
…………
拿着千里鏡,李海又看了好一會,直到他把崖壁上那用石灰畫出的圓圈看透測了,這才依依不捨的準備還給方國民。
但這時方國民卻笑着道:“此物剛剛張侍從說了,大統制將會送與你帶回舊港,李參將便收下吧!”
“來來來……李參將,看看這門炮,還有這些炮彈,這可是實打實的鐵炮彈,一顆就有幾十斤之重,對於一般夯土城牆,轟塌,此炮根本不在話下!還有對付那些艦船,若是炮多,也可……”這時候方國民帶着衆人來到了操炮的炮兵小隊前,指了指那門炮,又指了指旁邊用木箱裝的鐵質炮彈,隨即說道。
“方主事!這門炮好是好!就是有一點不怎麼滿意!”
“哦……有什麼不妥?”方國民聽到李海如此一說,頓時回頭道。
“唉……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此炮威力大,射程遠,不管是攻城還是海戰,都是極佳火器,可就是……太貴了!”李海滿臉苦笑,看着眼前這門青銅巨炮,說道。
聽到李海如此一說,方國民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