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李江思索王振時,此時的王振在幹啥了?
此刻,大明皇宮之中,作爲司禮監太監兼任東廠廠督的王振正聆聽着麾下幾名得力心腹的密報。
這些人都是東廠的探子頭目,他們手底下的情報力量一點也不比錦衣衛弱,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究其原因,還是因爲朱祁鎮是個聰明人,他雖然放開了對錦衣衛的各種束縛,但是同樣也爲錦衣衛的脖頸增加了一道鎖鏈,這便是東廠。
他希望能夠借東廠的手來制衡錦衣衛,以達到全權掌控帝國情報力量的目的!
可他卻並不知曉,此時的王振已經非常有野心了!
作爲一名宦官,他要的不是什麼皇位或者其他,而是權力與財富。
換而言之,那就是享受!
王振過慣了苦日子,他不想這一輩子再過苦日子了,所以自從他擔任司禮監太監以來,就一直謀求着更大的權力與更多的財富。
不過,他非常小心,他深知朱祁鎮對於宦官力量的警惕,所以一直做的十分小心,根本就沒有透漏出一絲一毫的馬腳。
所以,他的權力一直沒有增加多少,但是所收受的財富卻增加了數倍,而且他都不是以自己的名義來收受的,而是以自己某名乾兒子來辦事的。
這樣一來,一旦事情不妙,他王王振便可以輕易將其推出去,達到脫身的目的。
不得不說,此方時空的王振在朱祁鎮發生巨大變化之後,也變得更加小心了。
皇權乃是宦官最大的依仗,一旦他失去了朱祁鎮的信任,他就什麼都不是,因此對於朱祁鎮的服侍,他極爲小心。
“督主!怎麼辦,那三個老頭一直沒有離開府邸!而且還暗地裡與那些人密謀着什麼!咱們的人雖然潛入到了他們身邊,可始終不能靠近!”
“繼續監視!咱們做的事情都是陛下親自交代的,必要時可以隨時進行抓捕!所以你們都睜大雙眼了!不能讓這些傢伙給察覺了!”
“督主請放心!咱們曉得!此事小的們必當十二個時辰一直盯着!”
其實,對於盯着三楊,這幾名探子頭目都是心存疑慮的,畢竟那三位雖然失勢了,可畢竟是三朝閣老,都是朝堂當中赫赫有名的重臣,而他們東廠儘管是皇帝陛下的爪牙,但畢竟這不是明朝中後期,東廠與錦衣衛這種見不得光的力量,也對此頗爲忌憚。
但這畢竟是自己督主交代下來的任務,聽說還是皇帝陛下親自過問的,所以他們也不敢怠慢,只能派遣手底下的人不間斷的盯着,甚至派了探子潛伏到了這三楊的府邸進行監視着。
.........
王振是朱祁鎮的爪牙,而三楊卻是朱祁鎮的敵對着,或者說,如今的敵對着,在朱祁鎮登基之初,三楊是對此頗爲期待的,可最終朱祁鎮親政之後,隨着威望的迅速攀升,三楊漸漸發現他們心目當中的小孩早就不是那個單純的小孩了,而是真正的皇帝,甚至到了此時,他們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左右皇帝的決定了,即使是建議也不行。
甚至到了此刻,他們已經不得不去擔任沒有實權的太傅,少保之類的官職了,這讓他們三人極爲痛心,但是他們卻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切。
所以這段時間,當恩科結束之後,他們三人經常聚在一起秘密商議,決定繼續上書,準備告老還鄉。
他們非常清楚朱祁鎮並不是真正要他們的性命,而是想要他們主動退出朝堂,以削減他們在朝堂之上的巨大威望。
因此,他們三人決議,在接下來一個月之內連續上書請辭,不僅他們三人請辭,他們決定拉着朝堂之上不少大臣請辭。
只不過,並不是一起,而是分隔數月向陛下進行請辭,這樣一來既可以達到目的,又不會讓天下人爲之非議。
.........
一個月之後,當第十八分請辭的奏摺送到朱祁鎮面前時,他看了一眼跪在身前的王振,立即道:“去給那三個老傢伙宣旨吧,讓他們告老還鄉,各自賞賜宅院一棟,金銀各一千兩,絹布三千匹,奴婢十人!去吧!”
“是!陛下!”
最終朱祁鎮經過三楊十幾次的請辭,終於同意了!
而此時的王振更是極爲興奮,他知道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
.........
隨着三楊請辭告老還鄉,很快接下來的數月之內又有好幾個重臣請辭,而不少勳貴也開始低調行事,漸漸淡出了衆人的視眼當中。
與此同時,一隊快馬攜帶者一份聖旨也快速離開了京師,朝着南方而去。
南方,兩廣承宣布政使司府。
王驥作爲布政使正在聽取着麾下官吏的彙報。
“啓稟大人!剛剛瓊州府知府來報,說是在港口當中發現了一艏艦船,船上都是一些大秦人,這些人請求大明能夠收留他們,並且能夠劃定一塊地盤給予他們經商!”
“哦.......大秦人?是不是那漢華王國所稱呼的西歐人!”王驥一聽麾下官吏之人,不禁一愣隨即說道。
王驥此前當了短時間的南洋大臣,又在這兩廣承宣布政使司上當了這麼久的布政司,而這兩廣又是與海外各國交往最爲便捷,最爲頻繁的地方,所以對於海外所謂的大秦人,還是知曉的。
只不過,因爲奧斯曼帝國的阻燃,對於真正的大秦,他們也只是從漢華王國一些商人嘴中聽說過不少有用的信息,據說這些信息還是當今漢華王國的大統制傳出來的,他還稱呼所謂的大秦人爲西歐人,甚至王驥還收藏了一幅所謂的西歐各國輿圖,知道大秦也不是昔日千年之前的大秦了,而是分裂成了許多個小國。
“不錯!大人!他們自稱佛朗基人!還說自己是......什麼哈納斯國王的使團成員.....!”
“佛朗基?書吏!將那份西歐各國輿圖給本官拿來!”
“是!大人!”
很快,書吏就將輿圖拿了過來,王驥看了看,目光落在了葡萄牙這個小國之上。
這份輿圖上面都繪製了此時西歐各國音譯的名號,其中佛朗基一詞赫然可見,但被李江寫明瞭,佛朗基,又號葡萄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