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問題娃下

061、問題娃(下)

這可真是一個意外的新狀況,九重天仙界竟然“關門”了!虎娃也能聽懂句芒的意思,他指的是那處帝鄉神土被封閉了,仙家不得往來出入,就連曾得到太昊天帝指引的修士,如今若求證地仙成就,亦無法再飛昇前往九重天仙界了。

帝鄉神土“關門”,其實就相當於暫時不存在了,無法到達的另一個時空,與外面的人是毫無關係的。假如永久封閉,那麼就相當於徹底消失,包括這片仙界以及仙界中的仙人。虎娃忍不住繼續追問道:“爲何會有這種事情?”

句芒的神情罕見地嚴肅,若有所思道:“我也無法回答你,但爲何就不能有這種事情呢?世間本無帝鄉神土,爲太昊天帝率先開闢,可接引仙家飛昇,如今就當它迴歸原始,繼續沒有就是了!”

虎娃:“可是那些飛昇的仙家呢?”

句芒:“他們還在帝鄉神土中,飛昇登天,本就一去不回,已不在人間。九重天仙界對你而言已無,對他們而言仍是實有。”

虎娃:“那些飛昇的地仙也就罷了,他們本就離不開帝鄉神土。但在人間歷天刑而飛昇的真仙呢?他們如果願意,不是可自如出入帝鄉神土嗎?”

句芒:“他們仍然在帝鄉神土中永享長生,和以前沒什麼兩樣。但若有誰不願意留下、不能留下或者主動離開,那麼帝鄉神土對他們而言,就相當於從眼前消失。總之一句話,對於真仙而言,九重天仙界如今只能出不能進了,一旦離開就回不去了。”

虎娃:“那麼人間曾得太昊天帝指引的仙家,他們若踏過登天之徑後,又該飛昇何處呢?”

句芒有些不耐煩道:“你究竟是叫虎娃還是問題娃,幹嘛操心這麼多事?”

看這位仙童皺眉做出小大人的樣子,感覺卻是說不出地好玩,甚至有些調皮滑稽。虎娃忍住笑意道:“我這不是操心,只是疑惑,懇請仙童解惑,亦多謝仙童解惑!”說着話還躬身行了一禮。

句芒的臉色這才重新變得好看了,繼續答道:“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太昊之前,並無帝鄉神土,情況不是一樣的嗎?他們可以像你一般,留在人間繼續修行,以期歷天刑而成就真仙。也可以另求指引,飛昇別的帝鄉神土。

太昊亦不欠人間什麼,難道非得永遠打開九重天仙界嗎?若誰有怨言,讓我給遇到了,見一個便收拾一個,好好敲打敲打!”

虎娃:“我倒不是這個意思,人間修士亦不該有怨言。若真有這種人,他們也最好別讓仙童您給碰上。可是據我所知,巴國都城中還留有建木大陣,亦爲通往九重天仙界門戶之徑。若又修士已求證地仙,先前卻未得太昊天帝指引,可沿建木而登臨九重天仙界。

但如今您說九重天仙界關門了,假如在巴國的國祭大典上,再有地仙這麼做,結果又會如何?他們是會飛昇失敗,還是會因此當場殞落?”

句芒微微點頭道:“嗯,你關心這個問題,我倒是不意外。巴原上的建木大陣是太昊留下的登天之徑,太昊做事豈會那麼不講究?假如再有地仙沿建木登天,不會失敗也不會殞落,但他們去的不再是九重天仙界,而是軒轅天帝所開闢的崑崙仙界。”

虎娃:“怎麼會是這樣?”

句芒:“怎麼就不能這樣呢?應該是太昊與軒轅商量好的。……虎娃啊,你是從巴原來的,本尊還在巴原閉關吧,那就多關心一點巴原上的事情。再過三個月,中華天子所派出的使者會就到達巴原,你猜是誰,他的使命又是什麼?”

虎娃:“中華天使當然是去冊封巴君的,但我不知是何人,還請仙童指教。”

句芒騎在牛背上搖頭晃腦道:“是鯀,世人稱他爲崇伯鯀!他不僅僅是去冊封巴君的,還要同時冊封山水君與仙城君!”

虎娃今天可謂一次又一次被句芒的話給震驚了,連忙追問道:“怎麼會是崇伯鯀大人,山水君和仙城君又是怎麼回事,難道中華天子在巴原上要同時冊封三位屬國之君嗎?”

誰代表中華天子去正式冊封巴君,便等於在拉攏巴原勢力中佔據有利地位。在此之前,丹朱已經率先下手了,他派了盧張乘雲輦、持禮圭跑去冊封巴君。雖然此事未成,但也等於正式和巴國搭上了線、建立了聯繫,帶回了巴君少務的意見以及巴原的種種情況。

對於丹朱而言,盧張並沒有完成任務;對於中華帝國而言,盧張此行還是立了大功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少務以及虎娃、侯岡等人送他的功勞,不在於去的人是誰,而在於是誰首先去做了這件事。

但是另一方面,丹朱的手未免伸得太長了,或者說重華的手伸得太長了。丹朱所奉的命令,是巡視四嶽及九黎,中華天子並沒有讓他去管巴原的事,丹朱是在重華的建議下擅做主張。

盧張回到帝都平陽後,受到了天子帝堯的嘉獎,帝堯同時也嘉獎了丹朱等人,接下來就該商議冊封巴君的具體事宜了。這事本身其實沒什麼好商量的,以巴國之強盛以及它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當然是要給少務最高規格的冊封。

在朝堂上真正需要決定的是——派誰爲中華天使?既然是冊封最高規格的屬國之君,中華天使的地位當然不能低,先前的禮官盧張是遠遠不夠格的。天子帝堯親自去則不可能,但爲示誠意,也應派出國中爵位最高的重臣。

中華帝國從廣義上看,是以天子所控制的中華之地爲中樞,包含周圍各部族與各屬國的大聯盟。各部族伯君皆是天子臣屬,有很多人亦在朝中爲官,伯君的爵位分五等,這其中有很多講究,侯岡也曾對虎娃做過介紹。

一般說來,每個部族的君首爵位最高就是第三等,只要部族仍然存在、享有封地,這個爵位就是世襲的。比如當年的伯羿、伯鯀,包括如今的侯岡,以部族君首的身份接受冊封時,身份都是第三等伯君;而與侯岡氏相鄰的濟丘氏,其君首受封的伯君爵位是第五等。

在中華帝國,各部族君首雖可繼承伯君爵位,但想繼續晉爵卻很難。伯羿屢立大功,連續晉爵兩次,如今已是第一等伯君。但這是這種爵位的晉升是不世襲的,只屬於伯羿本人,假如在伯羿之後,其繼承人成爲下一任部族君首,冊封的伯君爵位仍是第三等。

假如哪個部族,想讓君首的世襲爵位得到晉升,那更是難上加難,百年間也難得遇見一次。除非是這個部族已經發展壯大到讓中華天子不得不提升其整體地位的程度,同時周圍其他各部族也都認可這種地位的提升。

部族在國中的地位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若想改變,那就全體族人一起去創造更重要的歷史。

崇伯鯀也是由第三等伯君做起,屢立大功晉升爲第一等伯君,再後來……已經沒有更高等的爵位給他了,所以纔會被稱爲“崇伯”。這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爵位,只是象徵其地位在其他一等伯君之上,大家心裡都能理解,但又沒辦法說得太清楚。

崇伯鯀所立的功勞一點都不比伯羿少。伯羿是一名戰將,手持神弓所向披靡,但崇伯鯀卻擁有更多的政績、受到民衆讚譽。更重要的是,崇伯鯀代表了顓頊後人這一支勢力。

按照歷代中華天子的繼位傳統,帝位在少昊和顓頊後人之間輪流,也是在以炎黃聯盟爲基礎的政權內部尋求某種平衡。崇伯鯀很可能成爲下一任中華天子,他不僅受到了民衆的擁戴,也受到了很多部族勢力的支持,這種人若有才幹,想不立功都難。

在商討冊封巴君事宜時,朝堂上必又爭論。對於中華帝國而言,在目前統治範圍能夠輻射到的疆域內,只有兩個不確定的地區,一是九黎,二是巴原。偏偏這兩個地區各部族的整體勢力都很強大、很重要,皆是值得爭取的盟友。

去年帝堯派丹朱南巡,途經四嶽部到達九黎之地,其實就是給丹朱一個機會,而丹朱抓住這個機會收服了九黎諸部,伯羿和重華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明眼人也許都能看出來帝堯的這個目的,但派使臣南巡也讓人挑不出毛病,丹朱也確實是立了大功。

既然南巡九黎派出的是丹朱,接下來正式冊封巴君,是無論如何也沒法再派丹朱去了,就連少昊後人這一支勢力的使者都沒法派,否則會招致強硬的反對。假如帝堯真的這麼做,就連瞎子都能看出他不公正了,難免使天下各部非議其居心。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派出一位足夠份量的中華天使,非崇伯鯀莫屬。崇伯鯀甚至不需要自己說話,朝議中協商出的結果也只能是派他。

帝堯很明智,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挑起爭議,直接任命崇伯鯀爲中華天使,特賜軒轅雲輦。但是在冊封的具體細節上,司徒大人重華卻提出了另一哥建議,那就是“順便”多辦點事情,再冊封兩位伯君或者是國君,因爲巴原上的勢力並非一股,而是三股。(。)

021 闖關下018 遊學下040 投桃007 功成而弗居上011 無爲下002 天帝之秘016 丹朱所求下057 拌嘴010 敖廣化龍044 什麼人下009 馳騁畋獵下066 赤望丘的命令下071 金玉滿堂下079 吃人061 空山無賊上062 賞寶上001 緣法相還下037 既知即行031 樊君的朝會下026 燃燈015 丹朱之禮下018 遊學下005 看不透的重華020 傳承與希望上062 心計下025 服常上043 衆人察察下019 自取上074 受國之垢上031 妖族下057 釣山賊下040 賣劍的老漢上074 流寇的絕境下063 心目中的英雄上014 悟道的軌跡下044 什麼人上065 誰之事下028 先天地生上025 中華之三皇五帝下072 山川巨圖上061 空山無賊下073 太上不知有之下005 虎煞不發威上064 走眼上018 禍兮福之所倚上014 講理的人下006 謀其正下012 再講理下070 迎天城上048 虎娃弄權下021 衆獸山之變下045 攔錯人了上022 命煞與離珠上064 白馬歸來030 淮瀆君017 倉頡上073 有點事問你上043 兵馬未動下037 既知即行065 落葉如奔雷上075 大天尊039 人有多大065 天子事026 善御外物上062 鎮元大仙030 水火下005 三千大道下002 聖人008 虎娃的寶貝下073 太上不知有之下008 尋人048 你這樣不好001 你看見了什麼上017 天子家事下015 信言不美下064 擊鼓登堂下072 山川巨圖上052 必固與之上067 宗鹽與青鹽015 理與禮上027 賊出沒上033 宴席與刀鋒下002 誰是誘餌016 字爲言之文上065 誰之事下004 人間煙火044 動怒的娃下081 炎黃子孫069 射金烏076 師徒問論上009 馳騁畋獵上028 奇異的古藤下037 身不由己上016 狂奔的犀渠下004 幸會彭山上059 大動靜上014 講理的人上021 飛昇之前053 廢棄之地下057 三人行上
021 闖關下018 遊學下040 投桃007 功成而弗居上011 無爲下002 天帝之秘016 丹朱所求下057 拌嘴010 敖廣化龍044 什麼人下009 馳騁畋獵下066 赤望丘的命令下071 金玉滿堂下079 吃人061 空山無賊上062 賞寶上001 緣法相還下037 既知即行031 樊君的朝會下026 燃燈015 丹朱之禮下018 遊學下005 看不透的重華020 傳承與希望上062 心計下025 服常上043 衆人察察下019 自取上074 受國之垢上031 妖族下057 釣山賊下040 賣劍的老漢上074 流寇的絕境下063 心目中的英雄上014 悟道的軌跡下044 什麼人上065 誰之事下028 先天地生上025 中華之三皇五帝下072 山川巨圖上061 空山無賊下073 太上不知有之下005 虎煞不發威上064 走眼上018 禍兮福之所倚上014 講理的人下006 謀其正下012 再講理下070 迎天城上048 虎娃弄權下021 衆獸山之變下045 攔錯人了上022 命煞與離珠上064 白馬歸來030 淮瀆君017 倉頡上073 有點事問你上043 兵馬未動下037 既知即行065 落葉如奔雷上075 大天尊039 人有多大065 天子事026 善御外物上062 鎮元大仙030 水火下005 三千大道下002 聖人008 虎娃的寶貝下073 太上不知有之下008 尋人048 你這樣不好001 你看見了什麼上017 天子家事下015 信言不美下064 擊鼓登堂下072 山川巨圖上052 必固與之上067 宗鹽與青鹽015 理與禮上027 賊出沒上033 宴席與刀鋒下002 誰是誘餌016 字爲言之文上065 誰之事下004 人間煙火044 動怒的娃下081 炎黃子孫069 射金烏076 師徒問論上009 馳騁畋獵上028 奇異的古藤下037 身不由己上016 狂奔的犀渠下004 幸會彭山上059 大動靜上014 講理的人上021 飛昇之前053 廢棄之地下057 三人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