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六朝古都

第三十章 六朝古都

“咳咳咳……”徐清自從那天掉在江裡,便受了風寒,這幾日趕路過來,由於荀雪兒等人的細心照顧,高燒已是退了,但仍舊是咳嗽不斷,疲軟無力。

“徐清醒了,”徐琪似乎一直守着,盯着徐清,見他一醒,便去扶他,奈何她身小力不足,徐清一隻手也擡不動,忙去拍醒了其餘三女。

“徐大哥,”

“少爺,”

“徐郎,”

三女如是的喚到,便是起身撩開車窗,叫車伕拉住驢子。徐清前些天頭疼,馬車顛簸,於是三女換驢拉車,又買了一輛寬敞的四輪車,這才令徐清好受一些。

徐清睜開眼,看見四女都是一臉焦急,笑了笑道:“嗯,我想喝口水。”

“喝”字剛處,“口水”二字還未脫口,徐琪便一溜煙地把茶壺提出來,說,這是你最愛喝的老薑紅棗茶。

其餘三女笑着道:“徐琪這兩天可是十分聽話,”

“好,好……”徐清連說兩個好字,笑着問:“我們走到哪裡了?”

“昨日住店時,聽客人說,前面就是江寧,”小月回到:“可是,今日在路上又遇見人說,前面是金陵。”

“我和小月怕走錯了,去官家問路,官家卻說前面是升州。”黃詩梅接着道:“就在剛纔,還有一個小屁孩打這裡過,說還有一日路程,就到白下。”

“呵呵呵咳咳……”徐清笑了笑,用雙臂撐起自己來,徐琪又馬上在徐清背後塞棉被。徐清安然靠着道:“你們不知,這金陵、升州、江寧其實是一個地方,倒是白下一稱,我沒聽過。”

“哦,原是這樣……”四女相視一眼,這時,車門外有人說話道:“車怎麼停了?是主公醒了?”

“是,剛醒,”車伕回道,先說話那個人又吩咐道:“

燒點洗腳水,主公醒來肯定要用的。”

“喏……”

聽聲音,徐清自然知道是牛吃草,只是聽腳步,車門外還有一個腳步聲,卻爲說話。

牛吃草又說了:“主公,方便進來嗎?”

“進來吧,還有一位客人是誰?”徐清緩緩問到。

“是老杏林,”說着,牛吃草撩開車窗,看見衆女在,也就沒踏上車,只是在車下道:“這位老杏林行醫三十餘載,救人無數,我請來給主公看看。”

“哦,”徐清這才轉向那醫者,倒稱得上道骨仙風一般,徐清問:“不知閣下何許人也?”

老杏林道:“老夫只是山野俗醫,無名之輩也。少通醫術,但治病救人多,故老而愈精矣。”

“哦,咳咳……”徐清心想,這中醫向來是越老越準,唐朝中醫雖發展不高,看這老杏林行醫三十載,經驗應該是足的,於是道:“勞煩閣下了……”

“不敢不敢……”老杏林看徐清面色,又問了許多話,待徐清起來,有摸摸額頭,探探脈搏心跳,其實這和後世的差不多,沒有聽診器罷了。不久,老杏林寫下一方道:“客人天佑,病已經自愈大半了,多服溫水,勿吸冷風,再煎服此方,即可痊癒。”

“哦好,多謝了,”徐清對牛吃草也道:“勞煩。”

牛吃草忙擺手道,哪裡哪裡。老杏林又回道,此去二十餘里,就是金陵,方中之藥在哪裡齊備,可明日再吃吧。

說完,老杏林轉身離開,牛吃草忙趕過去給錢,可老杏林堅決不要,快步離開了。到一角落出,老杏林全身一抖,所謂白髮鬍子全部掉落,變成了一青年道士模樣。要是袁天罡在此,說不定大吃一驚,此青年道士,正是李淳風是也!

他換了裝束,嘴裡嘟囔道:“無命之相,此人是天災,還是天福?”李淳風一轉身,束起道袍就往遠處去了。

至於徐清等人,拿了藥方也不疑有他,反正藥店抓藥的藥師能夠看得出藥理作用,不可能剛纔那老杏林把全金陵的藥師都串通了吧?

三女得知藥在金陵,不由得急令馬車伕驅車,一行人便朝金陵去了。

金陵,就是南京,只不過唐朝的“南京”,卻是蜀地的成都。而金陵,作爲六朝古都,在唐朝似乎被刻意打壓,官方名稱叫做升州。

雖被不被重視,但金陵畢竟是東晉宋齊樑陳朝的都城,幾百年來都十分崇文重教。

到了明清時期,華夏一半以上的狀元的家鄉,就在這龍蟠虎踞的金陵,時人稱之爲“東南第一學”。

歷史上,凡是異族入侵,漢民族遭受滅頂之災的時候,都會選擇在金陵休養生息,哪怕是懦弱的南宋,不想北伐,也要定其爲陪都,以安撫人心。到太平天國,民國時,定南京爲都也有“驅除韃虜”一層意思在裡頭。

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慼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爲最。”

徐清一行人驅車而入的,就是這麼一座有着光榮歷史的古城。

巍峨的城牆上書“升州”二字,牛吃草一馬當先,去尋找寬敞乾淨的住店。從前在錢塘、鎮江,還有揚州住店時,那些客棧酒樓都只是“張家酒樓”“餘大媽客棧”之類的名字,這金陵城裡頭的卻不同,店名都帶着文氣,不愧是有“天下文樞”的美譽。

看那街上的客棧,差一點的叫做樸玉軒啊,好一點的就是什麼騰飛閣、步雲樓了。牛吃草知徐清喜靜,挑了一件繞開主街,叫做“芽鈴館”的客棧。

芽鈴館中,一樓賣酒,坐的都是散客,或坐或立,端一碗酒,用手死死罩着眼前一碟下酒菜,要是想吃,便空手拈來。

徐清等人上二樓,二樓兩進走廊,通向後面的宿房。前面是茶亭,坐的都是體面人,面前的菜也不用罩着了。

安頓好了之後,小月和黃詩梅相約出去買藥,荀雪兒在房裡帶孩子。徐清耐不住,帶着徐琪在前頭的茶亭就坐,點些茶點酒菜。

剛坐下,樓梯口砰砰砰上來幾人,徐清偏頭一看,見是幾個書生,手裡拿了一卷書冊,喜不自禁的走到另一桌面前。徐清把頭偏向另外一側,耳朵卻在聽他們說話。

“哈哈哈,獨樂不如衆樂,今日忽得徐公一新作,攜來與諸位共賞!”一名學子拿着那捲書,指着對衆人說道。只是說話之時,不肯把書放在桌子上,只肯緊握手中,讓他人遠觀。

當下有人問道:“哦?徐公,是真作嘛!”

拿着書卷的書生回到:“怎麼不是,上邊有上官遊韶,陳公翊立的評語,餘杭,錢塘那些學子早就爭相傳頌,倒誦如流了!”

一個書生聽是如此,如酒鬼聞到了陳酒芳香,忙道:“快給大家……”可轉眼,又如老酒鬼一樣,懷疑起這酒的真假:“不,不對啊,徐公的作品向來是先過我金陵,再傳去蘇杭的,這次怎麼反了?”

另有幾人同意道:“是啊是啊,從來都是他們拾我等餘慧,這次怎麼先出在他們那裡了。”

拿書卷的書生露出一個你這就不懂了的表情,道:“此事還有一個說法,傳說徐公從滄州南下,去餘杭遊玩,遇到陳公翊立舉報文會,故而留下此篇。”

跟着拿書卷書生來的還有幾人,其中一個學子唉了一聲道:“我說諸位,徐公的文章,大家都是讀過百遍不止,此篇文章是不是真的,有大家一起評判,豈會有錯?”

那懷疑的“酒鬼”隨即拍了一下胸脯道:“然也!諸位在此,就是蘇杭那些書生一起僞作,又豈能談的過我們的法眼?”

“哈哈哈,”衆人一併大笑,都看向拿這書卷的書生,請到:“快解開卷,共賞文章,共賞文章!”

“好……”拿書那位一個好字拉長了聲音,一手解開書卷,慢慢展開,說了一句:“諸位,聽我念來……”

“西湖遊記,”拿書那個把徐清在西湖文會上寫的一篇小品文緩緩念來,其聲氣勢如虹,其情引人入勝,換句話說這人的嗓子,那是天生做朗誦的。加上徐清抄的那一篇西湖遊記淡然閒適,得小品文之精髓,衆人聽來都是閉上眼睛感受。

三百餘字音畢,聽着仍感餘音繞樑,讀者只覺脣齒留香。

“善!”

終於有一人擺脫出來,說了一句,又問:“諸位,此文可是徐公文章?”

“這,”有一個人回過神來,也是理智一點了,他保持懷疑道:“此文確實是上等佳作了,蘇杭那些東西作不出來的,可此文不像徐公之文體啊。”

另一個人附和道:“聽兄一言,我也有疑惑了,徐公寫文,向來將就對仗工整,從其所著《徐子》一書即能看出來。”

“去去去,爾等俗人,徐公之精神,豈是我等能揣測?古人云張弛有度,文武之道也。徐公寫大文章用駢驪文,寫這小品文,自然是隨興而爲了。”

“是是,倒是我等僵化了。”

“唉,只是徐公率性而爲,落筆就是上等佳作。我等搜腸刮肚,窮經皓首亦不能做出一句,何日,何時才能追見徐公項背?”

衆人一聽這話不由得哀聲嘆氣起來。

忽然,那拿書的書生眼前一亮:“諸位無須悲嘆,豈不聞徐公所言,做人嘛, 最重要的是開心 ……”

“哦?此話是徐公所說?”一人問道,不光他在問,徐清也一臉黑線心裡同問,這話是不錯,可我什麼時候教過別人?

顯然有人懂了什麼,也是跟着道:“是啊,徐公還說,人生苦短,應當及時行樂,還去讀什麼書?”

“哈哈,你們都不知道,徐公還說,身體與魂魄,總要放一個在牀上哩!”

“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徐公。”

“不是親妹,索然無味——徐公。”

他們一個一個仿造拿徐清出來僞造名人名言,一開始還好,到後來,那叫一個不堪入耳,徐琪聽見,睜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的看着徐清。特別是那一句,“不是親妹,索然無味”,徐琪似乎頓時想清楚了,原來你遲遲不娶我,就是因爲這個啊?

看着徐琪的牙齒磨得直響,徐清吞了吞口水,心道:只要說得有點道理的話,在後面加上一個名字,就像這樣——尼采,就成了名人名言。

“咳咳,諸位,徐公堂正君子,豈會說汝嘴裡那些污穢之語?”

爲了名聲,徐清決定站起來與這些僞造名言的惡勢力做鬥爭!

第二十五章 詭運(1)第九十五章 順風耳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一章 剿匪(1)第二十八章 江中米粉第三十三章 何爲華夏第二十八章 詭運(4)第四十九章 桃源仙境第一百章 徐清地主第二百三十章 請病假第六十二章 荀小二第九十四章 天有二日第九十七章 南皮第八十一章 窖藏第三十七章 言商(3)第四十二章 村老第六十四章 管仲之才第五章 嘿吼嘿!第二百三十一章 臣是心病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二百一十一章 京觀第一百九十二章 如何亂敵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迴歸第四十二章 胡家與盧家第四十九章 不過是賤民罷了第六十三章 紅山鎮第二章 剿匪(2)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四十八章 再來算一帳第二百二十六章 兩起蝗災第二百三十九章 武舉(7)   能第二百四十二章 武舉(10)第七十一章 縣伯府重逢荀雪兒(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桃源仙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徐清謀反?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迴歸第一十三章 風雨大作第二百三十八章 武舉(6)第四十一章 赴宴(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言商(5)(補發咪咕)第九十章 新包裝第一百三十章 玄武大將第四十五章 回程風波第二十一章 太上皇第十九章 少爺和老爺第一百五十七章 七品主簿第三十一章 詭運(7)第四十章 家大業大(第三更!!!)第九章 秦王飲鳩第五十九章 暗河第二百二十八章 滄州的信第七十一章 又被彈劾第百零一章 公侯萬代(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怎麼軟了第十九章 水鬼第八十八章 頭號狀元第一百九十三章 入草原第八十八章 查倉第一百七十三章 徐清獻劍第六十二章 劉龍劉虎第四十九章 桃源仙境第三十三章 詭運(9)第二百二十五章 滄州的發展第五十七章 燧發huo槍第三十章 詭運(6)第一百零五章 考功員外郎第七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一百五十六章 魏冼來了第一百章 新官上任第十七章 小聚一下第三十章 詭運(6)第一百九十九章 見太子第三十八章 螺族第五十一章 陳知縣第三十五章 言商(1)第五十一章 馬尼德回來第十八章 餘震(2)第二百二十二章 敢不敢吃第四十三章 欲練此功第一百一十章 睡不着的程咬金第四十四章 張中的來信第九十四章 棒子對付噴子第四十章 家大業大(第三更!!!)第四章 剿匪(4)第二百二十四章 封侯拜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9)第三十一章 馬蹄鐵第四章 剿匪(4)第四十四章 張中的來信第一章 剿匪(1)第四章 剿匪(4)第八十七章 四個縣令第三百四十章 武舉(8)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臣二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什麼止血第八十四章 殺年豬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殿驗鳥
第二十五章 詭運(1)第九十五章 順風耳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一章 剿匪(1)第二十八章 江中米粉第三十三章 何爲華夏第二十八章 詭運(4)第四十九章 桃源仙境第一百章 徐清地主第二百三十章 請病假第六十二章 荀小二第九十四章 天有二日第九十七章 南皮第八十一章 窖藏第三十七章 言商(3)第四十二章 村老第六十四章 管仲之才第五章 嘿吼嘿!第二百三十一章 臣是心病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二百一十一章 京觀第一百九十二章 如何亂敵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迴歸第四十二章 胡家與盧家第四十九章 不過是賤民罷了第六十三章 紅山鎮第二章 剿匪(2)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淨小太監第四十八章 再來算一帳第二百二十六章 兩起蝗災第二百三十九章 武舉(7)   能第二百四十二章 武舉(10)第七十一章 縣伯府重逢荀雪兒(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桃源仙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徐清謀反?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迴歸第一十三章 風雨大作第二百三十八章 武舉(6)第四十一章 赴宴(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言商(5)(補發咪咕)第九十章 新包裝第一百三十章 玄武大將第四十五章 回程風波第二十一章 太上皇第十九章 少爺和老爺第一百五十七章 七品主簿第三十一章 詭運(7)第四十章 家大業大(第三更!!!)第九章 秦王飲鳩第五十九章 暗河第二百二十八章 滄州的信第七十一章 又被彈劾第百零一章 公侯萬代(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怎麼軟了第十九章 水鬼第八十八章 頭號狀元第一百九十三章 入草原第八十八章 查倉第一百七十三章 徐清獻劍第六十二章 劉龍劉虎第四十九章 桃源仙境第三十三章 詭運(9)第二百二十五章 滄州的發展第五十七章 燧發huo槍第三十章 詭運(6)第一百零五章 考功員外郎第七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一百五十六章 魏冼來了第一百章 新官上任第十七章 小聚一下第三十章 詭運(6)第一百九十九章 見太子第三十八章 螺族第五十一章 陳知縣第三十五章 言商(1)第五十一章 馬尼德回來第十八章 餘震(2)第二百二十二章 敢不敢吃第四十三章 欲練此功第一百一十章 睡不着的程咬金第四十四章 張中的來信第九十四章 棒子對付噴子第四十章 家大業大(第三更!!!)第四章 剿匪(4)第二百二十四章 封侯拜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9)第三十一章 馬蹄鐵第四章 剿匪(4)第四十四章 張中的來信第一章 剿匪(1)第四章 剿匪(4)第八十七章 四個縣令第三百四十章 武舉(8)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臣二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什麼止血第八十四章 殺年豬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殿驗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