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

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

從曲江池牡丹樓出來,徐清已經是被嚇了一後背的冷汗,剛纔這平陽公主說的事情,一旦被人聽了去,徐清這造反的罪名是逃不脫了。不過,徐清剛纔是上了賊船,知道了那件事情,悔之晚矣。只能和平陽公主一條道走到黑。

回到玄武門,徐清對外出的事情隻字不言,而這時,李淵地御書房中又出現了那些個黑衣人,他們將徐清從玄武門到牡丹樓前的一切細節都和李淵說了,連在街上找了個茅房撒尿,撒了多長時間,撒尿之後有什麼變化,都一一報給了李淵聽23。但見李淵聽到,牡丹樓裡的是平陽公主,他便鬆了一口氣,既然是平陽和徐清會面,那便無虞。李淵心中只有兩個確定的東西,第一,徐清這小子在朕在的時候,絕不會造反,也不會有膽子有二心。第二,無論什麼時候,平陽公主都不會對他這個父親有二心。

在沒有分配之前,徐清封的那些個門下典儀啊,執戟啊,都在玄武門軍中駐紮。現在的玄武門守兵,有了李淵的欣賞,伙食也比之前提升了一大截。以前一天到晚啃燒餅,現在在燒餅裡面夾了肉。以前喝湯只有骨頭,現在還有肉片,蛋花。故而那些門下典儀紛紛跟徐清說,這典儀我們不做了,就在這裡當普通士兵得了。

徐清呵呵一笑道:“好啊,那我們玩一玩體能訓練,你夠格了,就留下來吧。”

這一練,再沒人想留在玄武門了。

不過,徐清還是主動邀請了一些人待在自己的軍中,無非是有特殊技能的人了。比如那個千丈之外看得清字的那個,還有不會硬弓但是會使用投石車的,不會騎馬,但是能造馬車。徐清逮住他問,你不會騎馬不會打架,那你怎麼來了武舉。他反而答到,他也不知道,他原本在縣衙修車,一天縣老爺忽然派人找到他,讓他來的長安。

徐清嘆了一口氣,既然有一技之能,那就留在這裡吧。

時間一晃而過,最後一千人的角逐,就在這時候開始了。李淵親自帶着文武百官,祭奠太廟,取五色土安四方,然後在一千學子的面前,加恩說要多取一百人。在一片感恩戴德的聲音中,武舉最後的角逐開始了。

朝中五品以上大員,在場觀看,四品以上的武將參與都督比賽。一千人,隨機匹配對手,兩兩對戰,勝者進入下一輪,敗者淘汰暫時停留在原地。當然謀將是比的計謀對戰,有的比的舌辯。剩下的五百人,基本上就嫩享受到這次武舉的官位了,爲了保證營將和衛將的文化程度,再一次舉行了一次篩選比試。

通過筆試,官場禮儀的考驗等方式,將最後三百人選拔出來。被淘汰的人,則當場授予官職,並且是實打實的缺,不像徐清之前選出來的,還要等待吏部和兵部的任命調度。武舉的官,授予得比較小,全部是八品九品官。

最後得事情,除了讓徐清到場之外,便和他沒多大關係。太極殿唱名,三百名決策出來之後,此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狀元榜眼探花,三甲帶着大紅花,穿着大紅袍,插宮花,騎馬誇街。這還只是流程,武舉之名次,還待最終得比試。

----滄州

離上次徐清送信過來,又是大半個月了,此時得滄州,正處於糧價大跌的風暴中。緊接着各類東西都掉價,來滄州的洛南商人,便賺得盆滿鉢滿,載着一大堆便宜貨物,又前往東都洛陽去了。前幾日,聽聞清河商會成立了,似乎很是熱鬧,但趙璐秦時卻無心計較這幾個跳樑小醜的聒噪。因爲不在乎,你清河商會有我們的模式,但沒有我們的核心科技,更沒有通往遼東草原,高句麗的商路。河北物價暴跌,成立一萬個商會,也是不夠,除非你能再短時間內勸服所有人不再生產,或者將這些產品都送到外面去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再忙活另外一件事情。

前不久,來自遼東的一艘商船傳來一個消息,在新羅百濟東南順風航信七八天,其海上有許多島嶼。上面的民衆,尚沒有統一的國家,相傳乃是當年徐福東渡之時留下來的野種。本來,一個蠻夷之地,王化不開之地,秦時和趙璐看不上的。但是聽說那些個島上別的物產沒有,但是金銀卻很多,以前有人上去過,一斤開元通寶,竟然可以換取同等重量的銀子。當地人並非對銅的追求,但是對開元通寶造型精緻,十分感興趣。

銅換金銀,這可是大生意啊!這個王化不開之地,還真是……秦時和趙璐並不是迂腐之人,這麼大的利潤,讓他們心動不止。連忙查遍典籍,才發現那個地方,居然叫做倭,三國志上都有記載,當時三國志記載的還是記錄的一羣野人。但據遼東商人的描述,那個地方現在已經有了國家,但是各個國家都很小,不統一罷了。

趙璐和秦時何等聰敏,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巨大利益。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趙璐和秦時在想,何不挑起倭地兩國相鬥,然後援助其人,換取金銀?

不對,既然他們的國家都很小,爲何不派人去直接佔領。不先全部佔領,先打下一個橋頭堡,然後派兵進去,進而圖其全境。接着,便可以讓其人民爲我挖掘金銀,爲我種植糧食,爲我紡織布匹。反正在海外,在那個大海相隔的小島上,只要做的嚴格,幾百年也傳不到中原來。等到哪裡的金銀挖沒了,再讓中原的人進去,建立一個海外之國,豈不美哉?

但是,這件事情不能告訴朝廷,朝廷一旦得知,這本來是大董事的,就會變成小職員。秦時盯着那個遼東商人道:“你是何人,爲何得知此事,又爲何將此事告訴我們?”

那遼東商人笑着道:“二位方伯問這句話,小人猜想,二位必是知道了此中巨大的利潤了?”

趙璐秦時相視一眼,板起臉道:“大膽,快說你到底是什麼人,還敢猜度本官!”

遼東商人大笑一聲,從懷中拿出一個密信道:“二位方伯,請看……”

二人看罷驚呼道:“你是渤海王的特使!”

遼東商人點點頭道:“不錯,本人的確是特使。不瞞二位大人,這倭地金銀多之事,只有我王和我知道。我王知道,滄州商會正是處處用錢的時候,何不趁此大賺一筆?”

趙璐警惕地道:“額,我們二位可和滄州商會無關……”放任商會發展是一回事,可官商勾結又可以做成另外一些事情了。

遼東商人壓低聲音道:“唉,二位大人何苦瞞我,此乃徐清徐大人留下的信物,二位可以驗看。”

竟然有徐清的信物,好了,大家就是一家人了。既然是一家人,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分成的比例吧,我八你二可否?

大人說笑了……

這幾天,秦時和趙璐心中都有一萬件事一樣,最後和特使商量完畢。渤海國以王室的名義出資,這邊就以滄州商會的名義出資,先製備一些大型戰船,以後得到的利潤,兩方平分。初步的計劃,先利用手中的中原產品,先再倭地撈一筆銀子,先“獲取”他們的信任。其後,摸清楚他們的勢力分佈,找個沿海的,最討人嫌的,找個過得去的理由滅了。然後再從遼東運兵過去,建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進而挑撥其戰亂,再次大發一筆。最後,佔領其國家,奴役其民衆,享用不盡的利潤。

一本萬利!

另外,這個倭地妙就妙在大海相隔,出了一些遠航的漁民能去之外,其他人基本上沒這個機會知道。去那個地方,可以盡情的掠奪,當然,秦時和趙璐還是受孔子的王化思想比較大,他們想的,只是去那個地方封土建國,一邊教化當地百姓,爲其造福,一邊把他們那些不值錢的銀子拿走。

這件事情牽涉甚廣,當然了,這件事情遼東那邊只有不到五個人知道,滄州商會也只有最爲核心的幾個人知道,但是他們誰也做不了這個決定,因爲他們知道,這個他們無論在商會裡面有多大的權力和聲望,但這商會終究是另外一個人的,那個人是徐清。只要徐清一句話,他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會變爲過眼雲煙。

故而,這件事情還要請徐大本事指導。

可怎麼聯繫徐清呢?以前商量蝗災和其他事情,徐清都用的是密信,但這個事情太過重大了,密信也不顯得安全。

二人一合計,把詹增拉入了夥。

詹增啊,你當官似乎也滿了年份啊,我們幾個小弟和你商量一件事情,你回京述職的時候,能不能和徐大本事說個事兒?

什麼事兒?

買賣嘛……

於是,詹增入了夥。二人知道徐清多半會答應,於是開始籌劃起了組織船隊。夏季海水波浪大,秋季也也有不少大風,只有在冬季出船,才能安全的抵達倭地。計劃如此,一切皆隨着詹增回京述職的車隊,帶到了徐清身邊。

而長安,武舉皇榜大開:“武德九年,武舉進士,第一甲第一名,馬兆瑞!”

----

我的四級過了

第四十五章 七夕節第十八章 滅突厥(1)第三十九章 爵爺第十七章 玄武門之變(3)第一百一十二章 逛街第二十三章 借晶求子(已修改)第五十三章 青螺發難第二百一十章 回長安第二十二章 大唐!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二十章 試做冰糖葫蘆(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十章 上岸錢塘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淵又請吃飯第十三章 流民(5)第一百零二章 路見何常(第三更)第五十三章章 徐小清出生第二章 硝石製冰法第五十九章 暗河第一百八十六章 貴妃尋皁第二百零九章 追窮寇第六十四章 劉熊第二百二十七章 晚侍生衝第五十章 徐清失心瘋第一百三十九章 想徐清了第三十九章 阿姳巫母第七十四章 起牀第四十三章 初入草原——狼第二百一十一章 京觀第二十三章 借晶求子(已修改)第九十四章 對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帝蟲第十三章 文會(2)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談話第二十九章 吳王之印第三十七章 言商(3)第六十五章 拜訪劉贊(2)第七十五章 做點小買賣(一)第二十九章 詭運(5)第九十一章 吃冰凌第四十八章 風中凌亂(第三更!)第二百零二章 朝堂之爭第六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王破吐谷渾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遇第五十四章 天兵駕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實驗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丟同伴第四十一章 赴宴(第四更!!!)第三十四章 驛站第一章 剿匪(1)第二百零七章 十六朵黑煙第三十八章 試做炒菜(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二百二十章 暗流(7)第七十八章 水蛭去淤血(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三十章 齊王的拉攏第七十九章 突圍又被圍第一百零三章 突厥求婚(第四更)第七十六章 三百壇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東市的文會第五十八章 黑河第六十九章 稀罕名聲第六十九章 稀罕名聲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七章 商人運糧第一百五十章 徐清治軍第七章 中秋節第十二章 文會(1)第六十章 牛皮任我吹第六十七章 秘密進宮第二十一章 大雪繼續紛飛第七十二章 徐大人受傷了第六十三章 得罪劉贊?第十章 流民(2)第六十六章 送禮朱雀街(二合一)第五十五章 準備去長安第三十章 詭運(6)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舉(11)第八十六章 我有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官義,民利第四十一章 初入草原(2)第八十六章 災民第一章 二龍(1)第二章 硝石製冰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滄州的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者取巧第一百五十六章 魏冼來了第二十三章 餘震(7)第二十二章 餘震(6)第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七章 三妻(2)第三十三章 詭運(9)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收衣服第十四章 流民(6)第五十九章 皇上賜名第二百二十九章 挖他們根第六十四章 小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做點準備
第四十五章 七夕節第十八章 滅突厥(1)第三十九章 爵爺第十七章 玄武門之變(3)第一百一十二章 逛街第二十三章 借晶求子(已修改)第五十三章 青螺發難第二百一十章 回長安第二十二章 大唐!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二十章 試做冰糖葫蘆(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十章 上岸錢塘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淵又請吃飯第十三章 流民(5)第一百零二章 路見何常(第三更)第五十三章章 徐小清出生第二章 硝石製冰法第五十九章 暗河第一百八十六章 貴妃尋皁第二百零九章 追窮寇第六十四章 劉熊第二百二十七章 晚侍生衝第五十章 徐清失心瘋第一百三十九章 想徐清了第三十九章 阿姳巫母第七十四章 起牀第四十三章 初入草原——狼第二百一十一章 京觀第二十三章 借晶求子(已修改)第九十四章 對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帝蟲第十三章 文會(2)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談話第二十九章 吳王之印第三十七章 言商(3)第六十五章 拜訪劉贊(2)第七十五章 做點小買賣(一)第二十九章 詭運(5)第九十一章 吃冰凌第四十八章 風中凌亂(第三更!)第二百零二章 朝堂之爭第六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王破吐谷渾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遇第五十四章 天兵駕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實驗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丟同伴第四十一章 赴宴(第四更!!!)第三十四章 驛站第一章 剿匪(1)第二百零七章 十六朵黑煙第三十八章 試做炒菜(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二百二十章 暗流(7)第七十八章 水蛭去淤血(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三十章 齊王的拉攏第七十九章 突圍又被圍第一百零三章 突厥求婚(第四更)第七十六章 三百壇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東市的文會第五十八章 黑河第六十九章 稀罕名聲第六十九章 稀罕名聲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七章 商人運糧第一百五十章 徐清治軍第七章 中秋節第十二章 文會(1)第六十章 牛皮任我吹第六十七章 秘密進宮第二十一章 大雪繼續紛飛第七十二章 徐大人受傷了第六十三章 得罪劉贊?第十章 流民(2)第六十六章 送禮朱雀街(二合一)第五十五章 準備去長安第三十章 詭運(6)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舉(11)第八十六章 我有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官義,民利第四十一章 初入草原(2)第八十六章 災民第一章 二龍(1)第二章 硝石製冰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滄州的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者取巧第一百五十六章 魏冼來了第二十三章 餘震(7)第二十二章 餘震(6)第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七章 三妻(2)第三十三章 詭運(9)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收衣服第十四章 流民(6)第五十九章 皇上賜名第二百二十九章 挖他們根第六十四章 小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做點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