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秉持

“今年勞力缺口較之去年,依然是擴大趨勢。大頭還是礦場、冶金廠、紡織廠、繅絲廠……尤其是繅絲廠,女工缺口今年有沒有五萬?”

“接近六萬,五萬四千幾的缺口。今年黃州桑應該也能起來,安州、隋州新增桑田、蠶房和貞觀十八年同期相比,增加百分之十七。眼下武漢本地已經兩班倒,鯨油用量也高,繅絲廠是嚴重缺人的。”

聽到幕僚的彙報,張德點點頭,也有些嚴肅,“今年壓力會很大,江西這裡,房相既然要用到武漢,抽丁還是要比照貞觀十九年。大工程能快不能慢,這個你們心中有數,現如今也只能說,諸君羣策羣力,除了砥礪前行,我等也別無他法。”

“觀察放心,必不然觀察失望!”

會議廳內幕僚、佐官、屬官紛紛表態,大小目標設定好之後,“事業心”隨着團隊的氣氛,自然也就越發強烈。

和別處官場逐漸沉澱不同,因爲風格迥異別處,武漢的官場內部,“思變”反而一直是屬於主流。對內審視的中下層官吏,多少有點“精神分裂”。“家國概念”從原本具備單一的效忠對象,變成了一個抽象的概念。

之所以說是“精神分裂”,因爲武漢官場出來的官吏,一旦被借調別處,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武漢系的風格十分強烈,又因爲技術能力相對卓越,便更加顯得“特立獨行”。這種體會,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而言,還算不錯。

但對武德朝陸續“渡過”到如今的武漢官吏來說,這就有點太招人眼目,和他們一貫的秉持,是大相徑庭的。

對這種情況,張德沒有疏導,這種“精神分裂”只會越來越強,他是樂於見到的,也是原本的期望。

本該“國泰民安”的貞觀朝,因爲某條土狗的亂入,被人爲地干擾成了“大爭之世”,只是這種“爭”,和士大夫們的一貫所思,大相徑庭罷了。

“對於武漢,本府是不擔心的。這十幾年官吏培養,咱們武漢官吏之能,本府是看在眼裡的。百姓所識有限,看不出端倪,但當朝諸公,如房相、杜相等當世英傑,也是心中有數。再進一步,皇帝陛下那裡,在座的各位,也是上了內府遴選名單,說不準哪天就調去洛陽任用也未可知啊。”

說笑間,張德伸出手指點了點,“你們看,‘皇莊’缺稼穡令了,從武漢挖人;遼東缺工程隊了,從武漢挖人;揚州缺造船廠了,從武漢挖人……外朝內府嘴上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老實的嘛。”

整個會議廳頓時傳出一陣嗤笑聲,顯然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作爲府內長官,諸君能從武漢走出去,我是樂於見到的。但走出去不是說做個高官就算了賬,光耀門楣是要緊的。但還是要記着,在武漢砥礪前行,經年累月的加班,難道就只剩‘前程’二字了嗎?前頭有人問我,說那個北地來的端木原,是什麼來頭,怎麼我這般看重?”

張德手指收攏,重新握成拳頭,“端木平之是什麼來頭,我只說一個,以他的才能,安北都護府大都護和房相都幾次招攬,皇帝那裡也是掛了號的,監督遼東弛道的薛公,也是數次招募他,只不過人志不在此。”

“用一句話來形容端木平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我不是說端木平之不好功名,只是於他而言,功名是爲其‘志向’服務的。”

衆人聽得,都是一愣。

張德繼續道:“我對諸君的期望,也是一句話:莫要賣身爲奴於功名。”

功名慾望,可以是工具可以是動力,但不能是目的。老張並非是勸說他們不要功名要“理想”,正相反,老張就是希望他們“魚和熊掌”兼得。那是功名也要,理想也不放下。

這樣的話,哪怕臨時兩條腿一蹬,理想可能沒實現,但至少還有功名在手不是?

可如果純粹的只有功名,那人生的“賢者時間”就會來得太快。

連小老百姓都能樸素地懂一個道理,爲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所以賺錢,和爲了賺錢順帶讓家人過得舒服一點,就是兩回事,哪怕表現形式是一樣的。

“謹記使君教誨!”

武漢官場環境雖然同樣有上下級關係,但等級森嚴的程度沒有別處那麼兇殘,諸如京城那般上官使喚下官猶如奴婢的狀況,在武漢不敢說杜絕,但是明文禁止堅決打擊的。

這和個人尊嚴倒也無關,純粹是等級可以有,但按照別處體制,根本沒辦法讓武漢出現“野蠻生長”的現象。

儘管“野蠻生長”並非是什麼好事,但在這年頭,“野蠻生長”相較周圍“按部就班”的溫吞模樣,絕對是好的不能再好。

會議結束之後,不少官僚自己也在琢磨,當然哪怕武德朝就開始廝混的老鳥,也若有所思,畢竟從動盪年代過來時,他們青少年時期,何嘗不成琢磨過“滌盪濁世”。哪怕爲官之後,也會想着將來是不是也能立德立功立言?

無論有沒有某條工科狗亂入唐朝,這些個官僚最初的念想,大約就是將來退休之後教教書或者寫本書……

只是萬萬沒想到,教書著作的事業彷彿是遙遙無期,一轉身,你說怎麼就在武漢一干就是十年八年呢?

“去年黑齒部說是牛總管在朝鮮道抽丁抽的厲害,如今朝鮮道男丁輪流要上工,迫於生計,女子發賣成風,不過價錢也是擡高了不少。”

“新羅婢現在緊俏,價錢太高的話,怕是願意贖買的也少。要是水土不服死上一個,就是血虧。”

“現在就是要想辦法麼。”

“‘海角奴’也不成,少少的還行,人一多就出疫病,上回死了一船,全拋屍東海餵魚。這光景也都是怕了,照我看,還是琢磨近處的。”

“去江淮招工也是不成的,淮揚如今用人也是緊張。”

“使君說的那個端木原,如今在‘湖南’,何不從‘湖南’想想辦法?”

“一時也救急不得吧?”

“也是未必,我聽說幾個事情,若是妥帖,不若咱們就走一趟湘鄉縣,去‘湖南’看一看行情。”

“什麼事情?”

因爲短期內的勞動力缺口,讓武漢上下都是小小地折騰起來。貞觀二十年的行情,全國都是相當忙碌的,各地“大工程”普遍動工,還想和以前一樣能夠低價收購海外奴隸,已經不太可能。

價錢稍微比一比,還不如就近租賃,只是招工也是個磨人的差事,一地人工能不能用,武漢官僚不去實地考察,也是無法交差。

大約都是湊了巧,張德剛提過端木原,事後爲了招工,幾個部門的官吏,幾乎就是前後腳到了長沙,然後轉道湘鄉……

兒童節求票……

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飄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九十章 壯志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三十章 祭告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五十三章 成長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十五章 閒聊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六十七章 風乍起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十六章 幽州來客(第三更)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四十章 大局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鱷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九章 道生一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十八章 投資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一章 定策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四十章 發達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十八章 傳信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四章 心情複雜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十一章 一問第三十六章 稱宗道祖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五十一章 奇觀背後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六十四章 榨乾良心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五十三章 成長第七章 總督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處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四章 遛彎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六十六章 深坑
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飄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九十章 壯志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三十章 祭告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五十三章 成長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十五章 閒聊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六十七章 風乍起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十六章 幽州來客(第三更)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四十章 大局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鱷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九章 道生一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十八章 投資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一章 定策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四十章 發達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十八章 傳信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四章 心情複雜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十一章 一問第三十六章 稱宗道祖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五十一章 奇觀背後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六十四章 榨乾良心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五十三章 成長第七章 總督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處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四章 遛彎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六十六章 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