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第546章 聖意

第546章 聖意

長孫無忌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他如此緊張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他看來,李祐的謀反對於陛下的刺激很大。

此事看上去好像是過去了,可實際上……以他對李世民的瞭解,這一場風波,其實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爲了防範這樣的事發生。

或者說,爲了讓李氏江山繼續存續,必須拔除掉一切的隱患,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只是……長孫無忌拿捏不準,皇帝到底會採取什麼手段。

李祐這樣的兒子都可以反,那這天下還有誰可以信任呢?

李世民心裡便有一根刺了,此刻他心裡肯定誰都提防着呢,指不定什麼時候便開始敲打敲打誰。

估計馬上就有行動了。

這也是長孫無忌爲之擔心的緣故。

當夜,手裡拿着一貫欠條的李世民顯然輾轉難眠,他和衣起來,捏着這一貫的欠條,似乎思慮了很久。

從李祐的謀反,再到太子的種種作爲。

從這書信丟進郵筒的一刻,再到那自行車。

李世民讓張千去給殿里加了一個炭盆,夜裡的長安,格外的淒冷。

張千將炭盆移近了一些,而後躬身上前,擔心地道:“陛下該早一些休息纔是。”

“朕在想一件事,沒有想通。”李世民微眯着眼眸,很是不解地開口說道:“這天下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這和朕當初登基的時候,全然不同了。以往朕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看來……是這忽視了。”

張千想了想,便小心翼翼地迴應道。

“是有些不同,奴也越發察覺到了。”

李世民側眸看向張千。

“這樣的變化,是好還是壞呢?看上去……理應是好的吧。”

“是的。”張千在心裡斟酌了一番,便說道:“奴以爲,至少並不糟糕。”

李世民頷首:“這是實話。可朕最憂慮的是……爲何朝中卻是無動於衷,這些年來,太子深知民間的變化,陳家也知道,唯獨朕的百官們,毫無知覺,以至連朕,也只現在方知。”

“這……”張千一下子沒詞了。

李世民也沒在乎張千到底說了什麼,而是自言自語起來。

“民間變了,官府沒有變,那麼相應的國策也就不會有變化,這形同於用春秋的律令,來統治劉邦的大漢朝,這樣遲早是要衍生出亂子的啊。也幸好朕去了一趟東宮,察覺到了這一點,如若不然,便如晉惠帝一般,困守在宮中,將來出現變故,怕還要說一句何不食肉糜這樣的可笑的話來。”

張千看出了李世民的謹慎,不由小心地問道。

“不知陛下可有良策?”

李世民苦笑着搖頭。

“朕還是瞭解不深,能有什麼作爲和良策,此事,就讓太子像一頭野馬一樣去亂闖吧,不過……太子性子不拘一格,這是他的身上的好處。可他身上未嘗沒有壞處,就是他性子過於魯莽,似他這樣做買賣可以魯莽,可以大刀闊斧,可以有什麼主意,便用什麼主意。可是治大國,卻不是魯莽就有用的,治大國如烹小鮮。那自行車……你騎過嗎?自行車裡有腳蹬,踩着腳蹬,自行車便會疾跑。可自行車不能只有腳蹬,因爲一旦疾跑的過了頭,是要翻進溝裡的。因而……這陳家的自行車,還在這腳蹬的基礎上,添加了一個剎車。現在太子就是這個腳蹬的人,那誰來剎這個車呢?”

張千道:“陛下莫非認爲房公或是長孫相公?”

“他們不成的。”李世民搖搖頭:“他們連民間這些新的東西,都看不清……滿朝的文武,有幾個懂得?他們這個年齡,朕也不指望他們能懂了。就如朕一般,別看人人都說聖明,可是讓朕這個年紀,去學那些新東西,怎麼學的會呢?”

張千猶豫了很久,一時也想不出人來。

“何況……這個剎車的人,既要與太子親近,又要深諳這些新東西……”

張千試探性地說道。

“陛下是說陳正泰?”

李世民瞪了張千一眼,冷聲道:“那陳正泰就是鐙踏板的,和李承幹是一丘之貉。”

“啊……”張千聽到了這個評價,不禁有了些許的安慰,他心裡想着,思來想去,既不是那些宰相,又非皇親,難道……陛下說的是咱?

哎呀……咱何德何能哪。

李世民沉吟着:“李承乾和陳正泰會聽誰的話呢?”

他而後慢悠悠地道:“遂安公主……近來在做什麼?”

遂安公主……

張千眼珠子都要掉下來,心裡也不禁小小的失落了一番,然後便跟李世民彙報道:“殿下……她,她成日只是相夫教子。”

李世民思慮了一會,又開口說道。

“朕記得,陳家的不少買賣,都是她打理吧,她的性子,也很溫和,是個極穩重的人。這天底下,能制住陳正泰的,就只有她了,制住了陳正泰,就制住了太子,她畢竟和太子乃是兄妹……”

張千大驚,不由提醒李世民。

“陛下,這女子……”

“就因爲這是女子的緣故啊。”李世民站了起來,在殿宇之中來回踱步。

李世民是真的有些恐懼了,二世而亡,這猶如一個魔咒一般,令他對大唐王朝,有着極深的猶豫。

新出現的東西,更是讓他對於這些新事物,一竅不通,他發現不知民間疾苦的人竟是自己。

而最可怕的還是人……

李祐反了,李泰也好不到哪裡去,其他皇子,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只有一個李恪,還算的上是賢明,只是她的生母乃是隋煬帝的女兒楊妃。

滿朝文武之中,世族對於大唐,已經滋生了不滿的情緒,當然,他們現在還是聽話的,這是因爲李世民在世的緣故,可一旦自己不在了,這些人難道會乖乖順從嗎?

幾個自己所想的輔政大臣裡,房玄齡和杜如晦還有李靖等人,年紀比自己還大,朕若是駕崩,他們也早已老邁,威望有餘,可是辦事的能力只怕要不足了。

長孫無忌倒是還可,只是此人……心思很重,李世民對這個兒時的玩伴太清楚不過了。

本是寄以厚望的侯君集這些人,現在看來……侯君集此人……也不可信任。

那麼思來想去,除了栽培一批新的大臣之外,就需要找一個可以讓李世民信得過一些,且行事還穩重,同時,又對李承幹毫無威脅的人。

剎那之間,李世民想到了遂安公主。

遂安公主乃是陳正泰的妻子,這是陳氏和李家的橋樑。

而且遂安公主性子一向穩重,且是個極忠厚的性子。

最重要的是,她還是自己的女兒。

這世上……總不會有女子爲帝吧。

她的夫族有着巨大的力量,這也可以使陳氏到時死心塌地的支持李承幹。

而至於陳家……不必有太多顧慮,就不說陳正泰是個有情有義的人,且說陳家這些年來,得罪了多少大臣,又得罪了不少世族,那麼陳家篡位,就絕無可能。

“秀榮的性子,很像她的母親。”李世民認真思考了一番,便悠悠說道:“當初跟着陳正泰,也學了不少東西,如今她雖做了母親,這性情就更穩重了。明日開始……召她入宮來吧,在這三省之外,設一處閣樓,就叫……就叫鸞閣,令遂安公主幫助朕處理一些政務。”

“陛下,只怕這有些不妥。”張千顯得有些擔心,卻又不好明說,只能旁敲側擊。

李世民皺眉,一臉不悅地反駁張千。

“朕說過,不可用春秋的法度,來制漢和魏晉的天下,我大唐,現在就是在用春秋之法,而制天下。這樣的天下能夠長久嗎?這是天下千年纔有的變局,若是爲君者故步自封,遲早要釀生禍端,大丈夫行事,當斷則斷,朕意已決了,就這樣處置。”

張千心裡很複雜。

好端端的在宮裡設一個鸞閣,怎麼感覺,這不是搶三省的權力,倒像是在搶內宮監這些宦官和女官們的權力啊。

當然,此時他不敢再勸了。

只是頷首。

次日清早,李世民令人門下制詔,門下省這邊有點一頭霧水,不知道陛下爲什麼突然要求頒發一份奇怪的奏疏,這個鸞閣到底是什麼,大家都不懂。

只是宮裡連續催促了幾次,門下才不甘心的修了詔書,當日,便頒發去陳家了。

陳家上下接旨,遂安公主李秀榮一時也是莫名其妙。

當日,陳正泰和李秀榮聚在了書齋裡,魏徵和武珝也在一旁侍奉。

李秀榮很是不解,微微蹙眉,困惑地說道:“什麼是鸞閣,父皇此舉,到底有什麼深意呢?”

陳正泰也正想問這句話。

不過魏徵在朝多年,對於李世民的脾氣,也摸得很準,因而請他來。

而武珝作爲長史,深知陳家的事務,且絕頂聰明,也一併都叫來商量。

魏徵道:“陛下突然下此詔,一定有他的意圖。”

“這不是廢話嗎?”陳正泰忍不住吐槽:“不然陛下是吃飽了撐着,現在的問題是……意圖是什麼?”

魏徵卻顯得很淡定。

“應該和李祐謀反有關。”

武珝在旁插嘴道:“也可能和侯君集有關係。”

“侯君集?”李秀榮眉頭皺得更深了,她覺得侯君集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

武珝細細給李秀榮分析起來。

“這些日子,學生關注了朝廷的動向,侯君集一直被陛下委以重任,將來是必定要封侯拜相的,這一點,從陛下提拔他爲吏部尚書,早年又讓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爲側妃,便可看出來了。只是這一次,李祐謀反,侯君集巡查的過程中,卻是視而不見,令陛下大爲失望,想來……陛下因爲如此,而憂心忡忡吧。”

衆人若有所思地點頭。

武珝又道:“現在陛下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難題,那就是……如何佈置未來的朝局,陛下乃是雄主,這普天之下,誰敢於他爭鋒?而貞觀朝,更是人才濟濟,可是一旦陛下老去,那些文臣武將們也都垂垂老矣了呢?陛下終究還是不放心,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一點陛下當然深諳此理。”

李秀榮還是無法理解,嘆了一口氣,不由追問道。

“這與鸞閣也有關係嗎?”

“有大大的關係。”武珝正色道:“就如侯君集一般,當陛下覺得侯君集可以託付之後,雖然那時太子已經大婚,可陛下已經下旨,令侯君集嫁女。這就說明,陛下終究還是最看重的是親情。若連至親都不可靠,那麼這天下,還有什麼是可靠的呢?陛下想來是因爲師母性子溫和,又對工商有頗有了解,且有治家的經驗,所以希望公主殿下,能爲他效勞,將來若是太子殿下登基,殿下也可幫襯一二吧。”

陳正泰聽到此,忍不住哈哈一笑:“找她幫忙,不如找我呢,找我也成哪。”

“這就不知道陛下的打算了。”武珝搖搖頭:“不過陛下的心思,神鬼莫測,他要做的事,也沒有人可以攔住。”

李秀榮道:“那我該辭了旨意,只希望在家能相夫教子。”

魏徵聽到此,忍不住道:“殿下何不試試呢……這是陛下的美意,而且對陳家也有好處。”

武珝卻是頷首:“是該辭了的。”

魏徵狐疑地看着武珝,他原以爲武珝的性情,會認爲巾幗不讓鬚眉,會鼓勵師母這樣做。

武珝卻慢悠地的道:“辭了,才顯出殿下恭讓之心,反正陛下打定了主意,是絕不會肯師母請辭,所以,師母辭讓一下也好。”

這書齋裡頓時的靜謐了下來。

遂安公主道:“不然,明日我與夫君入宮一趟再說。”

她倒是氣定神閒,畢竟從小在宮中長大,如今已身爲人婦,有了孩子,因而行事,竟是格外的穩重。

陳正泰也道:“正是,明日見了再說。”

其實現在整個長安都已是流言四起了,誰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想的是什麼。

越是這個時候,三省的宰相們反而不敢去覲見,只能內心猜測着陛下的心思。

而李世民顯然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

直到了次日,陳正泰與李秀榮覲見。

李世民居然沒有在紫薇殿見二人,而是直接在文樓。

這裡頭,顯然是有玄機的,也讓陳正泰和李秀榮意識到,武珝的猜測可能是對的。因爲紫薇殿乃是皇帝的棲居之所,一般見自家人,往往選擇私人的地方。可文樓卻是李世民日常辦公的場地,是屬於處理政務的地方。

因而這一次的召見,顯得有些正式。

李世民端坐在案牘之後,等二人行過了禮,李世民微笑道:“你們來啦,朕就知道,你們要來,坐下說話吧。”

謝了恩,各自落座。

李秀榮端莊優雅,落座之後,便朝李世民開口說道:“父皇,兒臣……不知父皇昨日的旨意,到底有什麼深意,因而特來相詢。”

李世民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單刀直入。

“朕年紀大了,雖不至老眼昏花,可是有時,許多事也處理的不及時,衆子女之中,秀榮最是恭孝,因而讓你來幫襯幫襯。”

李秀榮心裡想,十之八九,被武珝料中了,她蹙眉道:“只是兒臣一向在家相夫教子,朝中有許多的宰相,就算宰相們無法勝任,兒臣的幾個兄弟,年歲也已漸長……”

“朕認爲你可以,就可以。其他人……不要總聽坊間說這個賢明,那個睿智,都是騙人的。堂堂皇子,誰敢說他們昏聵呢?當初李祐,不知多少人說他忠孝,又不知多少人說他知書達理。由此可見,這些言論,都不足爲信。”

陳正泰在旁插嘴道:“當初說知書達理的,兒臣記得乃是……乃是……”

李世民瞪他一眼。

陳正泰立即住口了。

李世民慢條斯理道:“你怎麼不說了?”

陳正泰含笑着轉移話題:“兒臣最近又想到了一個買賣。”

“朕現在要說的不是買賣。”李世民正色道:“此事,朕意已決,朕也知道,秀榮關愛自己的孩子。其實你下嫁進了陳家,朕一直關注着你。”

“啊……”李秀榮不禁詫異。

“你的幾個姑母,也都下嫁了出去,可是婚姻之中,卻沒幾個相諧的,不是仗着公主的身份,仗勢欺人,凌辱夫家。要嘛便是與府中的人有私情。個個都令人失望。只有你以公主之尊,下嫁之後,與人爲善,一心一意的相夫教子,這是至善的德行,朕見你如此,心裡甚是寬慰。將來朕的女兒們都要嫁人,若人人都如你這般,朕心裡也就放心了。觀音婢這幾年,都在修一部書,叫《婦德》,她這書中所提倡的,恰恰都是秀榮這般的女子,反觀其他人呢,不是妒婦就是……就是……”

後頭的話,李世民沒有繼續說下去。

顯然……對於這些皇家的子女們,李世民是有很多怨言的。

都什麼玩意啊。

李秀榮萬萬沒想到……連這個宮裡都悄悄的考覈了,禁不住俏臉微紅。

陳正泰則想的是……他MA的我家到底有多少個宮裡的細作,回去一定要統統揪出來。

(本章完)

532.第520章 研製成功78.第78章 匡扶天下608.第593章 兵臨城下90.第90章 大宴413.第407章 駕崩579.第565章 利在千秋102.第101章 橫空出世(求訂閱 求月票)372.第367章 真相359.第354章 兵敗如山倒81.第81章 一門九進士365.第360章 朕駕崩了404.第398章 不世之功211.第209章 吃香喝辣11.第11章 發大財了327.第322章 休慼與共325.第320章 臣有事要奏440.更新送到,新的一月求月票!561.第547章 大權在握268.第265章 真的大捷了82.第82章 大恩大德353.第348章 日行千里638.賀歲番外篇311.第30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462.第453章 中了 中了158.第156章 衝營662.第646章 熱情高漲653.第637章 擒賊先擒王271.第268章 殺人需誅心611.第596章 傷亡慘重413.第407章 駕崩631.第616章 奇蹟100.第100章 好學的太子殿下234.第231章 全面戰爭4.第4章 孔明之才281.第278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62.第453章 中了 中了207.第205章 爲王先驅111.第三更一萬五千字送到,說幾句。555.第541章 千秋萬代481.第470章 手術578.第564章 高昌新王606.第591章 百戰強兵500.第489章 大發橫財564.第550章 執宰天下383.第378章 薑還是老的辣468.第458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246.第243章 虎父無犬子啊381.第376章 大新聞(上一章出錯了,這一章456.第447章 神器出世126.第124章 御審286.第283章 爾爲何物48.第48章 我們都愛吃雞7.第7章 朕來考考你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585.第571章 死到臨頭了135.第133章 入殿對質556.第542章 陛下的煩惱336.第331章 霸榜192.第190章 恭迎聖駕171.第169章 眼見爲實498.第487章 送被陛下的一份大禮587.第573章 人心難測643.第627章 饕餮盛宴119.第117章 太上皇202.第200章 馬賽402.請假。360.第355章 斬首196.第194章 受命於天414.第408章 詐屍了400.第395章 無敵艦隊125.第123章 御前親審253.第250章 君臣父子相見444.第436章 決心已定375.第370章 國家的大恩人哪576.第562章 殺賊554.第540章 皇帝父子相見397.第392章 絕地反擊480.第469章 板蕩識忠臣487.第476章 天下太平168.第166章 好戲開場194.第192章 有錢就是任性79.第79章 放榜461.第452章 榜首245.第242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太子601.第586章 王道357.第352章 萬馬奔騰139.第137章 不會吧 不會吧573.第559章 出擊604.第589章 下詔罪己99.第99章 入宮覲見258.第255章 向死而生346.第341章 女婿像岳父463.第454章 李世民的怒火237.第234章 強取豪奪214.第212章 立德78.第78章 匡扶天下497.第486章 發大財了312.第307章 賜婚276.第273章 無恥之尤430.第423章 幹大事而不惜身
532.第520章 研製成功78.第78章 匡扶天下608.第593章 兵臨城下90.第90章 大宴413.第407章 駕崩579.第565章 利在千秋102.第101章 橫空出世(求訂閱 求月票)372.第367章 真相359.第354章 兵敗如山倒81.第81章 一門九進士365.第360章 朕駕崩了404.第398章 不世之功211.第209章 吃香喝辣11.第11章 發大財了327.第322章 休慼與共325.第320章 臣有事要奏440.更新送到,新的一月求月票!561.第547章 大權在握268.第265章 真的大捷了82.第82章 大恩大德353.第348章 日行千里638.賀歲番外篇311.第30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462.第453章 中了 中了158.第156章 衝營662.第646章 熱情高漲653.第637章 擒賊先擒王271.第268章 殺人需誅心611.第596章 傷亡慘重413.第407章 駕崩631.第616章 奇蹟100.第100章 好學的太子殿下234.第231章 全面戰爭4.第4章 孔明之才281.第278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62.第453章 中了 中了207.第205章 爲王先驅111.第三更一萬五千字送到,說幾句。555.第541章 千秋萬代481.第470章 手術578.第564章 高昌新王606.第591章 百戰強兵500.第489章 大發橫財564.第550章 執宰天下383.第378章 薑還是老的辣468.第458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246.第243章 虎父無犬子啊381.第376章 大新聞(上一章出錯了,這一章456.第447章 神器出世126.第124章 御審286.第283章 爾爲何物48.第48章 我們都愛吃雞7.第7章 朕來考考你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585.第571章 死到臨頭了135.第133章 入殿對質556.第542章 陛下的煩惱336.第331章 霸榜192.第190章 恭迎聖駕171.第169章 眼見爲實498.第487章 送被陛下的一份大禮587.第573章 人心難測643.第627章 饕餮盛宴119.第117章 太上皇202.第200章 馬賽402.請假。360.第355章 斬首196.第194章 受命於天414.第408章 詐屍了400.第395章 無敵艦隊125.第123章 御前親審253.第250章 君臣父子相見444.第436章 決心已定375.第370章 國家的大恩人哪576.第562章 殺賊554.第540章 皇帝父子相見397.第392章 絕地反擊480.第469章 板蕩識忠臣487.第476章 天下太平168.第166章 好戲開場194.第192章 有錢就是任性79.第79章 放榜461.第452章 榜首245.第242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太子601.第586章 王道357.第352章 萬馬奔騰139.第137章 不會吧 不會吧573.第559章 出擊604.第589章 下詔罪己99.第99章 入宮覲見258.第255章 向死而生346.第341章 女婿像岳父463.第454章 李世民的怒火237.第234章 強取豪奪214.第212章 立德78.第78章 匡扶天下497.第486章 發大財了312.第307章 賜婚276.第273章 無恥之尤430.第423章 幹大事而不惜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