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萬不得已

呂宋的天氣比較炎熱,哪怕是到了十月,中原都已經很冷了。可呂宋的白天依然如六月天,到了晚上才稍微涼快些。

天微微亮,張超已經起牀。

呂宋現在還只有一座衙城,張超並不住在衙城內,而是在海邊另建有一座小堡,建在小山上,居高臨下。

城堡不大,被呂宋的軍民稱之爲呂宋王宮,實際上也就是周長不過裡許的小堡而已。

起牀,練槍練箭,然後騎馬沿着海灘跑了一陣,再下海遊會泳。

騎馬回來,呂宋河邊的碼頭,已經忙碌起來。船隻停泊在河岸碼頭,一羣土著力工正在將各種貨物從船上卸下來。

因爲呂宋第一批農作物已經收穫,因此糧食需求大減。不用再從琉求和欽州等地運糧過來,也減少了許多運輸壓力,船隻能將更多的物資工具運來。

碼頭附近,一排排的倉庫。

隔着不遠,則有許多木屋。一排排的規劃的很好,這些木屋比較低矮,但規劃算是整齊,挖有排水溝,修有廁所,甚至有專門洗澡的地方,也挖有水井。此外,還有文廟、學校。

乍一看,彷彿是一片很不錯的居民區。

其實,這裡只是奴隸的居住區。

呂宋城現在有一半的人口,是奴隸身份。

不過這些奴隸並沒有太慘,他們住在這統一的棚屋裡,每個家庭有一間。每天早上上工,去做安排分配好的工作,晚上回來。他們的孩子,則託管在學校。

奴隸們十戶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保,實行保甲連坐制度,互相監督,一人逃跑,全家連坐。一戶逃跑,全牌連坐。每牌十戶家長輪流爲牌長,每十個牌長裡輪流爲甲長。

一方面是嚴密的管理連坐,一面又是給予基本的待遇。

有飯吃有屋住,不會被隨意的打罵,一週甚至能享受一天的休息。而對於逃亡的奴隸,卻是直接送往礦營,在那裡日子可就沒這麼好過了。

在礦上奴隸營裡,勞役極重,不會有休息,甚至也沒有工錢,連家人都不能在一起。

一旦從礦營逃跑,抓到就要受鞭刑,如果第二次抓到,直接處死。

在這種情況下,呂宋的這些奴隸還算是比較順服的。

那些歸附呂宋的土著,則住在另一端,他們相對自由些。這些人的村子還保留着,他們過來,只是來服勞役,服完役便回家。因此這邊的房子,只算是他們爲建築呂宋城的宿舍而已,多是數人一間。

再往北,那裡則是遷移來的山夷的居住區。

這些山夷又被視爲更可靠一些,其中不少山夷還是已經歸附好些年的。因此他們的自由度更高,房屋也更大一些,還能有個小院。他們的工作,待遇也更高一些。

居住的房屋最好的,還是中原和琉求等地遷來的漢民。

他們住的都是那種四合院,一排排的整齊排列,有如連排別墅。他們居住的地方,其實就是規劃好的城區。

只是現在還沒有修建起城牆而已。

張超認爲呂宋暫時沒有什麼強大的外部威脅,因此並沒有急着去建城牆,只是規劃留好了位置。

漢民們居住區就在城東,城南和城西,一邊靠海一邊靠河,兩邊都有碼頭,因此規劃裡是做爲商業區爲主。中城區則是學校等,,衙城處於城北,算是行政中心。

目前城牆雖然還沒建,可街道卻都是早規劃好的,四條大街,將呂宋城分成九個區,也讓呂宋擁有八個門。

每個區裡,又是四條大道分割。

這樣的規劃,讓呂宋顯得特別的通暢。

目前,最主要的四條大街上,已經開始修建房屋。前排臨街的都是商鋪,已經邊築邊對外出售出租。

已經初具雛形。

呂宋城其實比張超山上的宮城更加熱鬧,他也喜歡這邊。每天早上鍛鍊後,都會到這邊來吃早餐。

常來的這家早餐店沒有招牌,甚至都不是在店裡經營,而是在街邊支的一個攤。

呂宋沒有城管,對於這種佔道經營現在也沒人管,畢竟這裡整個就是個大工地。

因爲她家的餐點不錯,許多漢民都在這邊吃早餐,人們習慣稱之爲宋嫂早餐店。各種麪食,還有粥飯等這裡都有。

張超比較喜歡她家的海鮮粥,味道很鮮。

靠近着呂宋灣,這裡的海鮮算是極便宜的,一碗有着大蝦和貝的海鮮粥,才一文錢。這一碗還非常有料,都是大碗,粥也不稀,反正張超就算每天早上運動過來也只吃兩碗就飽了。

她家還有大饅頭和大包子。饅頭一文一個,比拳頭還大。肉包子三文一個,可裡面包很多肉。

宋嫂早餐生意很好,甚至還請了十來個人幫忙,每天半夜開始做早點,營業到半上午才收。中午和下午不營業,但到了晚上,又開始擺攤做晚飯和夜宵。

忙碌一天的人,晚上吹着海風,來這攤子上吃飯聊天,確實很爽快。

據說宋嫂是一位呂宋士官的家眷,原本只是說沒什麼事便支了個攤,誰成想,這麼火爆,每月賺的,反倒比她的士官丈夫還要多。

張超是這裡常客,他帶着幾位侍衛過來,宋嫂笑着上來招呼,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敬畏什麼。

大家都習慣了這位大王和藹可親,從不擺架子,隨便跟哪個都能聊上幾句。“海鮮粥!”

其餘幾位侍衛各自叫了自己喜歡的,來自北方的叫了包子饅頭,來自關中的叫了麪條,來自南方的則叫了米粉的。

沒有清場,也沒有團團保護,大家很隨意的就坐在路邊上。

這條大街邊到處都是還在建築中的房屋商鋪,路邊也還沒栽樹,路也沒有鋪上石板,看着很亂很髒,灰撲撲的,一下雨,到處泥濘。

但整個城池街道的雛形已經慢慢顯露,一天天的在完善。

吃過早餐,付了錢,張超一行騎馬先去了城北的衙城。

城北算是現在最先建的有些模樣的地方了。

靠近文廟這片,各個衙門都是最早建立起來並運轉起來的。

國務院、司法院、軍務院,以及下面的各個衙門,如陸軍衙門、海軍衙門、監察廳、警察廳、法院、稅務局、商務局、審計局、運輸局、農業局、教育局、財務局、衛生局、財務局等等,衙門着實不少。

這條大街因此被稱爲衙前大街。

衙前大街第二批建起來的則有議院、商會、工商銀行等許多大商行,還有不少的行會會館。

各級衙門組織都在完善之中,各級機構的官吏也都在到任之中。

擔任國務卿的是原朝中的殿中侍御史張行成,張行成早年曾師從河間名士劉炫,隋末時被舉爲孝廉。他在謁者臺擔任散從員外郎,隋亡後又效力於王世充所建立的鄭國,授爲度支尚書。

後歸唐被授爲熟谷縣尉,因參加科舉考試得中,被改授爲陳倉縣尉。那一科的主考官,正是張超。

武德朝的幾年裡,他一直在地方任職,貞觀初,被調入朝中,入御史臺任殿中侍御史,因爲執行嚴明,得罪權貴。

被設計誣陷,還是張超爲他查明清白。

後來他心灰意冷之下,去了國子監教書。

此後,張超請他出山,去琉求幫着管理事務。在琉求數年,功績斐然。這次張超來呂宋,便將他給請了過來。

做爲呂宋封國中的百官之首,國務卿就相當於朝廷中的內閣首相,張超把此重任交給他,也是極爲信任的。

已經六十歲的張行成因當初科舉時張超是主考,因此一直尊稱張超爲老師,這也是科舉以來形成的潛規則,不論年紀,同科中舉,則是同年。主考官,則是座師,考生自稱門生。若是不中,還沒資格稱門生呢。

內務卿,則是範履冰。

範是第一任澎湖縣令,後升任琉求刺史。他和張行成是同科進士,算是同年,也是張超的門生。在琉求任職多年,如今棄公職,到呂宋來,被張超任命爲內務卿。

歷史上這兩位也都最後做到了大唐宰相,張是高宗時宰相,而範則是武則天時宰相。

呂宋雖小,但現在卻也是五臟俱全。

各衙門,所有大小事務,幾乎由這兩位分統內外。

“大王今年真不入京朝集嗎?”

一進入議政廳,張行成就問。

“一來一返,要花費太多時間,今年就不進京了。”

“朝廷那邊,會不會有什麼關係?”

“沒事,好多人巴不得我不入京,甚至希望我這輩子就老死在這呂宋島不出去了。”張超笑着說道。

“那今年朝集使派誰去呢,要送些什麼土產貢物?”

“你們兩位肯定不能去,這裡千頭萬緒離不開你們呢。隨便派個人去好了,至於土產貢物,送點椰子糖、香蕉片、香料、呂宋稻米就好了,再加兩塊狗頭金和一百斤金砂吧。”

張超不回京,倒不是真的沒時間,而是想要讓他和承乾和關係冷靜一下。他希望自己不在京,承乾心裡壓力少點,然後能夠認真的思考一下。

不管怎麼說,承乾是大唐皇帝。

而張超,萬不得已,並不想要再把他逼下臺,那樣做,其實對誰都沒好處。

第610章 童子軍第1122章 白龍魚服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473章 誠意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579章 教太子殺人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974章 鑽空子第八十九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209章 張超著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1164章 過堂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1491章 太子妃第1419章 皇太孫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100章 大水牛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490章 我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第1232章 京亂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534章 一定要給趙國公一個交待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142章 硬仗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422章 先機第579章 教太子殺人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744章 撿肥皂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922章 求月票!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693章 截肢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1113章 起兵吧!第1572章 紙老虎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1254章 殺他個措手不及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1493章 百萬雄師第164章 新婦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903章 十三太保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1307章 中風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344章 變天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064章 小辣椒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226章 開盤口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764章 鳳凰城第1263章 張若華第1588章 我不服第195章 雙飛燕第1574章 孝莊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94章 800畝好地第302章 插秧忙
第610章 童子軍第1122章 白龍魚服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473章 誠意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579章 教太子殺人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974章 鑽空子第八十九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209章 張超著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1164章 過堂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1491章 太子妃第1419章 皇太孫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100章 大水牛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490章 我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第1232章 京亂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534章 一定要給趙國公一個交待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142章 硬仗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422章 先機第579章 教太子殺人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744章 撿肥皂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922章 求月票!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693章 截肢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1113章 起兵吧!第1572章 紙老虎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1254章 殺他個措手不及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1493章 百萬雄師第164章 新婦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903章 十三太保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1307章 中風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344章 變天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064章 小辣椒第211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226章 開盤口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764章 鳳凰城第1263章 張若華第1588章 我不服第195章 雙飛燕第1574章 孝莊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94章 800畝好地第302章 插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