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6節 大唐的入仕

房玄齡說麻煩。李世民立即問道:“如何麻煩?”

“高句麗人若是進攻,他們可以從路上補給,而我們無數兵力,軍械、糧草都需要從海上運過去,補給比高句麗難。前隋在卑沙城外兩敗,就是敗在補給上。”

李世民沒再問,而是對秦瓊說道:“帶派出得力人手潛入高句麗。”

“臣明白。”

秦瓊立即寫了一份手令將給了情報官,聞月閣的情報官施禮後退了出去。

李世民這才說道:“有些事情朕沒有告訴過你們,但卑沙城不能退讓,這是底限。至於補給和防禦,柳木有一些非常手段,朕暫時不講給你們聽,但朕相信卑沙城必有大用,而且幾年內不可能成爲戰場。”

蕭瑀這時起身:“聖人,我大唐眼下經前段時間簡優官員,將無能的官員裁撤、將多餘的官員另行安排。臣考慮過未來三年的變化,臣以爲朝廷開始缺少合格的官員了。”

李世民心說正在聊高句麗的事情,怎麼又說到官員上了。

不過李世民還在問道:“前段時間,不是有七千多人報名作官嗎?”

“是,挑選優秀者若干,但依然不夠。”

“說說。”李世民示意蕭瑀把要講的話講完。

蕭瑀說道:“聖人,您說卑沙城要官嗎?”

李世民明白了,點了點頭表示認可蕭瑀的說法。

“聖人,先說熊本城,柳駙馬調用了多少官員,而且就臣所知依然不夠用,公務繁重讓許多官員日夜在忙碌。柳駙馬給了雙俸祿之外,婢女、僕役、肉食、補品等等,可以說倭島的官員收入比長安還高數倍,但依然有許多人累病了。”

李世民只看到了倭島的成績,卻沒有看到官員的問題。

在李世民的示意下,蕭瑀繼續說道:“聖人,熊本城不算舶司七十多位正式官員,以及流外二百多人,這些還不算各級武官。只說以熊本城爲首長年駐守倭筑紫島的所謂管事,實爲官員的人。”

“說說,朕聽着呢。”

“聖人,四州官及下屬縣,以及配屬各司流內各級官員,這就是九百多人。”

“六百人,一個州就要二百五十人以上?”

李世民有些不相信了,因爲大唐這邊一個州的直屬官員才幾十人。

蕭瑀慢慢的說道:“加上流外,筑紫島大唐流內流外官員合計兩千人,這還不算倭人的流外小吏。”

“聖人,礦山、運河、道路。桑農技、蔬菜、漁業。蒙學、禮教、嬰育。海防、城防、縣鄉里治安。官員考覈、監督、培訓。錢、糧、麻、絲等覈算……”

說到這裡,蕭瑀不想再說了。

房玄齡接口說道:“這方向文書我也看過,這才僅僅是重要的事物,還有許多不重要的也需要去作。這其中有些差別,大工坊、大桑林區的官員,也是吏部備案的官員,倭島是特例。”

“是這個理,倭島僅在冊的禮部有品級的教員就有近百人,還有流外品的教員數百人,這些人都算官員的話,確實是聽起來多,但這些人依然不夠用。”

“跑題了,老朽的意思是,我們需要再徵招官員了。”

“這招官……”房玄齡感覺這是件頭疼的事情。

大唐的官員眼下有六種方式成爲正式的官員。

第一種是科舉,這是明面上排在第一的,但科舉制度源自隋,此時還在一個發展期,民間也沒有足夠的學子來參加科舉應事,說白了就是能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基數太少,少到挑不出精英來。

然後是第二種,就是門萌。

三品萌及曾孫、五品萌及孫等,這在大唐有一個嚴格而詳細的規則。這些人被會被到各級官員去學習,然後擇優爲官。

第三種是流外入品,就是流外級的小吏員優秀者被提升,從九品開始作起,但這類人可能終其一生,能超過五品的都是寥寥無幾。

第四類是大唐眼下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官員來源。

舉薦入仕。不同級別的官員有資格舉薦相應的官員。如崔一葉入仕就是清河崔氏數人聯名舉薦。

馬周入仕就是柳木的舉薦信,一進官場就是五品。

蘇定方直接就是從三品武官,不過蘇定方的舉薦信厚度很驚人,秦瓊爲首至少有九位上將軍署名,再加上兩次徵北大戰他的功勳,所以入仕就是從三品武官。

第五類,是柳木的努力而增加的。

功勳無上限,席君買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子,以軍功入仕,只要你軍功足夠多,就會讓你一直往上升。

眼下又增加了一個政功,比如某個縣的農業官員,讓這縣的糧食產量大增,那麼他就有大功,肯定會升職。還會給這個縣令帶來一份功勳等等。

除此之外,其餘的各種入仕都會與上五種情況之一,或是多種情況的混合。

李世民下過嚴令,禁止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的納捐。

納捐就是毀吏治之始。

真正的歷史上,貞觀朝唯一查證的一例納捐是李世民貞觀十七年遠征高句麗之時。而後唐朝破壞規矩是武則天時間,納捐已經成風氣。

可以說,安史之亂就是武則天后期,特別是中宗那短短的五年害了大唐。

“聖人,咱們需要更多的官,但或是可是換一個辦法。不爲官的官,以品階定俸祿,卻實職某種特定的工作,而不是官。”

蕭瑀簡單的把自己的意思講了,就是區別州府的正常官員,與舶司許多佔領地官員,甚至是北四縣原本許多可爲官,也可以爲吏,也可以爲民這些人的新安排。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公務編、事業編、企業編、合同工。四類。

“聖人,確實是招募一些有用之才。卑沙城這麼一個小城,文官怕就需要二百人以上,武官估計也差不多這個數。”

杜如晦的話引起所有人的共鳴。

秦瓊這時說道:“聖人,臣想起了一件事。”

李世民笑着示意秦瓊講出來“講。”

秦瓊說道:“神策衛的士兵,都識字,而且會寫。”

第0478節 李淵到嶺南第0207節 秦王府的決心第0240節 一個針對柳木的陰謀第0585節 李世民的白髮第0776節 左右爲難第0087節 柳木的秘密小屋第0561節 仁厚的好人第0750節 柳木的反應第0673節 柳木的殖民論第0030節 兩片金葉子的‘勢’第0313節 莫輕視第0984節 繁榮的華亭第0692節 青山綠水藍天(五更)第0966節 過年要吃餃子第0545節 攤丁入畝的想法第0293節 柳木的搖錢樹第0320節 八百丁的初戰第0500節 劉仁軌的自尊心第0875節 衆公主的大生意第0320節 八百丁的初戰第0033節 錦囊之妙計第0191節 惡客上門第0713節 人與人的差別第0029節 小小‘呆’木有智慧第0147節 秘密入長安第0676節 小木木第0043節 木之狂想曲第1020節 戰、勿遺某!第0804節 西征大勝第1010節 行或不行第0918節 柳木來信第0508節 有陰謀第0156節 齊王的仇人有很多(第三更)第0839節 拒絕送功勞第0298節 給齊王府送冬賞第0845節 活物採購第0224節 代州埋伏第0795節 要敬畏大海第0532節 無須排練的雙簧第0330節 完勝而歸第0175節 謀士?第0801節 殺領主、分田地第0093節 自炒作第0736節 男女眼中不同的三寶第0355節 柳木PK太子第0572節 要人第0993節 差半步的電報機第0098節 千里目第0376節 夜會傅弈第0619節 算計第0116節 遊園會第0327節 李靖的密報第0133節 葉子戲第0933節 圍點打援第0886節 妙計第0632節 挖銀子計劃第0217節 去搶羊第0291節 皇權之術第0452節 秀第0064節 太子府洗馬第0982節 俠義與國運第0600節 心揪着疼第0535節 西港舶司的十萬萬份子第0998節 秘密訓練營第0947節 實封第0864節 好建議第0613節 關於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第0099節 巨資第0475節 長安之變第0061節 一塊生薑第0400節 那‘妖女’第0530節 狠辣的老儒生第0063節 關於‘豚’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100節 柳木的小工坊第0723節 神工之術第0107節 聞月閣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547節 柳木的底氣第0456節 惡毒的謠言第0443節 長安報業第0447節 那一套茶具第0680節 找點小麻煩第0847節 籠內的波斯人第0998節 秘密訓練營第0479節 密談第0770節 扯皮第0002節 一筆寫了五個慘字第0528節 勢與望第0527節 一個小建議第0159節 李元吉的小報告第0310節 柳家出了個大官第0580節 小麻煩的大影響第0699節 一塊小銅牌第0580節 小麻煩的大影響第0965節 美食第0746節 泉州灣第0164節 齊王之死 下第0540節 默契的小花招第1012節 宏偉大計
第0478節 李淵到嶺南第0207節 秦王府的決心第0240節 一個針對柳木的陰謀第0585節 李世民的白髮第0776節 左右爲難第0087節 柳木的秘密小屋第0561節 仁厚的好人第0750節 柳木的反應第0673節 柳木的殖民論第0030節 兩片金葉子的‘勢’第0313節 莫輕視第0984節 繁榮的華亭第0692節 青山綠水藍天(五更)第0966節 過年要吃餃子第0545節 攤丁入畝的想法第0293節 柳木的搖錢樹第0320節 八百丁的初戰第0500節 劉仁軌的自尊心第0875節 衆公主的大生意第0320節 八百丁的初戰第0033節 錦囊之妙計第0191節 惡客上門第0713節 人與人的差別第0029節 小小‘呆’木有智慧第0147節 秘密入長安第0676節 小木木第0043節 木之狂想曲第1020節 戰、勿遺某!第0804節 西征大勝第1010節 行或不行第0918節 柳木來信第0508節 有陰謀第0156節 齊王的仇人有很多(第三更)第0839節 拒絕送功勞第0298節 給齊王府送冬賞第0845節 活物採購第0224節 代州埋伏第0795節 要敬畏大海第0532節 無須排練的雙簧第0330節 完勝而歸第0175節 謀士?第0801節 殺領主、分田地第0093節 自炒作第0736節 男女眼中不同的三寶第0355節 柳木PK太子第0572節 要人第0993節 差半步的電報機第0098節 千里目第0376節 夜會傅弈第0619節 算計第0116節 遊園會第0327節 李靖的密報第0133節 葉子戲第0933節 圍點打援第0886節 妙計第0632節 挖銀子計劃第0217節 去搶羊第0291節 皇權之術第0452節 秀第0064節 太子府洗馬第0982節 俠義與國運第0600節 心揪着疼第0535節 西港舶司的十萬萬份子第0998節 秘密訓練營第0947節 實封第0864節 好建議第0613節 關於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第0099節 巨資第0475節 長安之變第0061節 一塊生薑第0400節 那‘妖女’第0530節 狠辣的老儒生第0063節 關於‘豚’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100節 柳木的小工坊第0723節 神工之術第0107節 聞月閣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547節 柳木的底氣第0456節 惡毒的謠言第0443節 長安報業第0447節 那一套茶具第0680節 找點小麻煩第0847節 籠內的波斯人第0998節 秘密訓練營第0479節 密談第0770節 扯皮第0002節 一筆寫了五個慘字第0528節 勢與望第0527節 一個小建議第0159節 李元吉的小報告第0310節 柳家出了個大官第0580節 小麻煩的大影響第0699節 一塊小銅牌第0580節 小麻煩的大影響第0965節 美食第0746節 泉州灣第0164節 齊王之死 下第0540節 默契的小花招第1012節 宏偉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