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秦懷玉的慶幸

若是舒安記得沒有錯話,貞觀時期的叛亂怕是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而且還僅僅是內亂,並沒有算上外部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當年李建成餘孽的問題了。

雖然李世民已經舉起了屠刀,但誰也不能夠保證,沒有漏過的人,自然而然,百騎的實力強一些還是好的。

而得到了舒安肯定答覆的李君羨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絲感激的神色。

“多謝安玄公。”

李君羨的聲音響起,他可不知曉這一位安玄公短短時間之中想了諸多的東西,否則話肯定現在這一個表情了。

“安置好了之後繼續前行,這裡已經靠近了邊關了。”

舒安搖了搖頭聲音響起,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嚴肅道,雖然現在算是擊退了突厥人的埋伏。

但並不代表這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畢竟這裡終究是靠近突厥人太近了。

若是有突厥人接應話,那麼他們就危險了,畢竟他們若是對上突厥大部分人馬,那麼基本上是有死無生。

“不過,那舒府那一些護衛該如何?”

李君羨面色之上有一些猶豫出聲道,因爲似乎安玄公不打算等着之前那一些舒府護衛了。

要知曉因爲一起共同戰鬥過的原因,所以李君羨對於這一些人可是十分有好感。

“不用緊張,他們會追上來的。”

舒安面色之上不由變化,露出了一絲微笑出聲道,要知曉這一些人可不是百騎。

在各種方面之上可是比起百騎還要勝出,根本不用擔心這一些人會如何。

李君羨面色浮現出不少尷尬,似乎這一位安玄公已經把所有的事情都考慮好了。

“那就依照安玄公吩咐。”

想到了這裡之後李君羨沒有猶豫出聲道,內心不由暗暗想道,彷彿發生什麼事情安玄公都一副淡然的模樣。

或許這件事情早已經在安玄公的算計之中,越想越是這樣的道理,自然李君羨不會懷疑安玄公的指揮了。

馬車繼續前行,似乎因爲靠近邊關的緣故,所以比起之前的風景更爲荒涼一些。

不過舒安等人面色之上並沒有什麼意外,就算有不少人家,但也經不住異族的肆虐。

特別是在戰亂的年間,整個關內地區更是這一些異族馳騁的草原,基本上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還沒有等到舒府的那一些護衛歸來,反而是薛仁貴派出接應的人馬率先到了。

看到到來爲首的此人舒安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絲笑意,因爲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秦懷玉了。

身爲嫡子,秦懷玉可以說從一出生便註定日後的輝煌,現在積累功勳無非是秦叔寶的表態而已。

要知曉貞觀以來,李世民對於秦叔寶有着不少的疏遠,關於這一方面舒安並沒有多少了解。

不過無疑讓秦懷玉參軍行伍緣故,秦府還是得到了李世民不少重視的。

“見過安玄公。”

秦懷玉面對這一位長者可不敢有絲毫的不恭敬道,要知曉哪怕是自己父親在此,都要恭敬叫上一聲,更何況是他了。

“懷玉,別來無恙,不知曉邊關如何。”

舒安目光落出了一絲溫和出聲道,或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所以看向秦懷玉倒是有一種看待自家晚輩的感覺。

不過這一次面對舒安的問話,秦懷玉面色之上倒是有一些爲難,因爲軍中的一些規矩他也是知曉,不知曉是否將這件事情告訴安玄公。

然而舒安面色一笑,隨後從一邊馬車的一個小箱子之中拿出了一份聖旨出來。

“有了這個之後,你應該可以說了。”

舒安的聲音響起,說起來的話這一個監軍只不過是一個名頭而已。

說起來的話對於舒安而言倒是一種新的體驗,而且還是花錢買來的。

算起來的話舒安不由搖了搖頭,這價錢可是有一點多,要知曉這一個時代也是有賣官鬻爵的,不過僅僅限於小部分地區。

而且因爲買官關係,同樣會讓人看不起,所以基本上除非運道不錯,否則想要上升一步並沒有那麼容易。

相反若是在漢末年代,比如漢靈帝時候,這三十萬貫至少是一個州刺史跑不掉吧。

另外一邊秦懷玉同樣小心翼翼接過了這一道聖旨看了起來,之前雖然有信封率先一步傳到了薛仁貴手上。

但是並沒有講清楚太多的東西,自然秦懷玉並不知曉這一位安玄公來此是爲了何故。

不過看了這一道聖旨之後,秦懷玉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絲古怪的神色,隨後面色之上同樣嚴肅了起來,難道這件事情還有什麼變故不成。

“目前邊關沒有多少動靜,倒是突厥似乎有不少異動。”

秦懷玉緩緩說道,話語之中帶着一絲怪異,若是按照之前推斷話,那麼突厥應該差不多這一個時間點動手了纔對。

“看來頡利的在等待這裡的消息了。”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呢喃道,因爲自己的緣故,讓薛仁貴這一些人在早春時候毀壞頡利的糧食。

導致了頡利糧食不足了,若是歷史之上來看,頡利應該還可以支撐一年的時間。

然而現在已經不足,否則頡利也不會着急來埋伏他了,越是如此的話,舒安更是肯定頡利會南下了。

更不用說突厥人可是睚眥必報的性格,那麼現在舒安已經判斷頡利百分百會南下了,想到了這裡之後,舒安內心不由淡定了下來。

一旁的秦懷玉自然是聽到了舒安的呢喃聲音,不過面色之上倒是有一些疑惑,因爲舒安的話語秦懷玉有一些聽不懂。

不過邊上的舒狂虎則是拉着秦懷玉到一旁講起了之前的發生的事情。

“什麼?”

“安玄公遇襲了,而且還是突厥人?”

秦懷玉輕呼的聲音響起,話語之中帶着一絲嚴肅,內心同樣十分慶幸,還好安玄公沒有出什麼事情。

否則的話那麼他怕是要不好過了,不說陛下會如何,單單自己父親那一關就過不去。

當然在慶幸之後,秦懷玉同樣有一些理解安玄公剛纔的話語,那就是頡利可能準備綁架安玄公換取糧食,現在沒有動靜無疑是在等待結果。

第三百二十二章 驚愕,李淵遇刺?第五百七十六章 方法,選擇未來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捨,書院變化第四百四十五章 師徒重逢,聖旨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奇,探究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來,花光盤纏第九百四十四章 舒北的成長第六百六十四章 病重的李淵第六百七十六章 霸王餐,傲氣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遇,新的追求第七百章 交代,說謊的樣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興,錯愕帝王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驚訝,看好第二百二十七章 意外的客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順利與意外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五百三十五章 好奇,藥王變化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二百七十六章 幸運兒,蹴鞠風靡第二章 薛仁貴,安玄公!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眼紅,一半份額第九十五章 李泰的好奇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五百六十二章 輕放下,王嚴決意第七百四十章 耽擱,姚簡之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厚禮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八百一十三章 後悔之事,間隙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一百八十八章 着急,決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二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限制第七百三十二章 揪心,約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線索,嚴重第七百三十九章 思緒,歸長安第二百零三章 不平,傳開第七百六十三章 混亂,夜盡天明第九百二十七章 敏銳,特殊一天第五百零七章 猜測,棉花成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一百五十章 神醫之言,災臨第五百三十五章 好奇,藥王變化第三百二十六章 希望,拒絕不了的利益第四十九章 祭天之禮,故人第七百零一章 有驚無險,背後第三百八十章 針鋒相對,解圍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四百九十六章 暴富的帝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聞,震驚第八十一章 邊關,故事第二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限制第一百二十四章 疲憊的李世民第二百八十四章 師徒,隱藏的情緒第七百一十二章 利用?病入膏肓第九百四十一章 報喜不報憂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六百四十五章 決定,註定不能第六百九十六章 弟子拜訪,糾結第二百三十五章 頭疼,助力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六百五十五章 添一把火,淘金第五百八十二章 自信,計劃制定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吃,期待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淵之問,八年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十九章 李世民的那些年第二百五十六章 意外的結果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四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順帶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九十章 開學,驚訝第九十九章 周易之術,招牌第四百三十九章 遭受打擊的國公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火藥之威,互換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聞,震驚第一百四十四章 舒安的目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流言,羣臣驗證
第三百二十二章 驚愕,李淵遇刺?第五百七十六章 方法,選擇未來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捨,書院變化第四百四十五章 師徒重逢,聖旨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奇,探究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來,花光盤纏第九百四十四章 舒北的成長第六百六十四章 病重的李淵第六百七十六章 霸王餐,傲氣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遇,新的追求第七百章 交代,說謊的樣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興,錯愕帝王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驚訝,看好第二百二十七章 意外的客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順利與意外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五百三十五章 好奇,藥王變化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二百七十六章 幸運兒,蹴鞠風靡第二章 薛仁貴,安玄公!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眼紅,一半份額第九十五章 李泰的好奇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五百六十二章 輕放下,王嚴決意第七百四十章 耽擱,姚簡之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厚禮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八百一十三章 後悔之事,間隙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一百八十八章 着急,決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二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限制第七百三十二章 揪心,約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線索,嚴重第七百三十九章 思緒,歸長安第二百零三章 不平,傳開第七百六十三章 混亂,夜盡天明第九百二十七章 敏銳,特殊一天第五百零七章 猜測,棉花成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一百五十章 神醫之言,災臨第五百三十五章 好奇,藥王變化第三百二十六章 希望,拒絕不了的利益第四十九章 祭天之禮,故人第七百零一章 有驚無險,背後第三百八十章 針鋒相對,解圍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四百九十六章 暴富的帝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聞,震驚第八十一章 邊關,故事第二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限制第一百二十四章 疲憊的李世民第二百八十四章 師徒,隱藏的情緒第七百一十二章 利用?病入膏肓第九百四十一章 報喜不報憂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六百四十五章 決定,註定不能第六百九十六章 弟子拜訪,糾結第二百三十五章 頭疼,助力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六百五十五章 添一把火,淘金第五百八十二章 自信,計劃制定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吃,期待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淵之問,八年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十九章 李世民的那些年第二百五十六章 意外的結果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四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順帶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九十章 開學,驚訝第九十九章 周易之術,招牌第四百三十九章 遭受打擊的國公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火藥之威,互換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聞,震驚第一百四十四章 舒安的目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流言,羣臣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