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歷史,七國的天下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因爲李君羨的一面之詞就決定了王玄策前往安南。

因爲這一位帝王記得沒有錯話,王玄策可是剛剛從同樣屬於西南的天竺歸來不久。

甚至落下了一身傷病,若是讓其再去西南的話,那麼就算是李世民也有一點擔憂。

不過接下來李君羨則是將百騎之中的問題都說了出來。

那就是遇見突發的事情沒有主見,但王玄策不一樣。

或者說王玄策不怕犯錯,身後有着安玄公背書,只要王玄策不犯下致命錯誤。

那麼就不會有太多的問題,而沒有後顧之憂的王玄策更容易在西南發揮。

而且還有王玄策本身的能力同樣是頂尖的。

關於王玄策在天竺做的一些事情,李君羨也是有一些聽聞。

安南的話環境和天竺相差不大,正是這樣的緣故,選擇王玄策更加合適。

“這件事情讓朕再想一想。”

李世民的聲音響起,儘管有着諸多的理由都認爲王玄策是最合適的人選。

“陛下,大軍很快就開拔,時間從速。”

李君羨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苦笑說道,越早出發的話,留個他們百騎的時間更多。

就意味着這件事情更容易佈局一些,有着充足天數做準備。

“正好現在朕並沒有太多事情。”

“原本想去蹴鞠場看看,看來是沒有機會了。“

“備車,去書院!”

李世民思緒了許久之後幽幽出聲道,顯然這一位帝王終究還沒有下定決心。

這件事情終究還是繞不開亞父,不如去書院看看。

說起來的話,他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去書院了。

而且每一次來回書院都十分匆匆,都在早晨的時候。

“是,陛下!”

另外一邊李君羨同樣沒有猶豫直接說道。

........

時間並沒有過去多久,當李世民走在通往農莊的路上時候,不由感受到來自山水之間的氣息。

和其他的農莊不同,舒安的農莊看上去十分整潔。

要知曉尋常時候李世民可是沒少出宮,自然知曉鄉間的模樣了。

“若是整個大唐的鄉下都是如此,那麼必然是盛世。”

李世民輕聲感嘆道,哪怕是知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總有一絲希望不是麼。

另外一旁的李君羨則是沒有言語,他因爲經常來這裡的緣故。

自然是清楚安玄公的農莊和其他地方的不同,這裡不僅僅是環境,還有人都不太一樣。

當來到書院之外,李世民遠遠便看到了亞父的身影。

原因的話很簡單,此時舒安正在給這一些學生上課。

哪怕是李世民也不由好奇了起來,說起來的話,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聽過亞父講學。

當年還在太原的時候,李世民倒是有不少次類似的經歷。

正是在那一個時候,他認識了觀音婢,一想到這裡之後,哪怕是這一位帝王腳步不由放輕下來。

教室之中,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無奈,這算是他給自己找麻煩吧。

因爲他給書院多加了一趟課程,課程的名字就叫做歷史。

原本舒安一直覺得書院少了一些什麼,後來一想的話就是少了一堂名爲歷史的課堂。

這一個時代的人除了那一些讀書的人,大部分也就知曉自己上二代三代這裡的歷史而已。

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他們可能知曉隋唐兩朝,但過了幾十年之後,估計只剩下唐朝的概念了。

“何爲歷史,歷史便是一個民族興衰更替的見證。”

“文字恰好是記錄這些興衰的載體,記載着人類文明最燦爛的篇章。”

.......

舒安的聲音緩緩在課堂之中響起,所有的學生都被吸引了,被這一門課程所吸引了。

其中無論出身世家與否的話,此時都認真聽着院長的話語。

之前的話或許不少人知曉上古史策,但是還從來沒有人將歷史歸納爲一個課程。

就算是原本打算尋找亞父的李世民同樣在教室的不遠處停下了腳步,傾聽這一門課程。

舒安的歷史課程,一個月只有兩堂課,當然講什麼內容就看舒安的安排了。

簡單的話將整個歷史歸納出一條主線,傳聞人類文明的起源。

玄鳥降夏,成湯滅夏,武王伐紂,周天子時代的開啓,隨後就是春秋戰國的時代。

在這一個時代,或許有人能夠完整敘述出歷史的時間軸來,但絕對沒有舒安來得詳細。

“今天所講的內容,便是終結戰國時代的秦始皇。”

“這同樣是春秋戰國時代最後的餘暉。”

“現在每一個人寫下一句話,可以關於秦皇的評價,也可以是其他。”

舒安的聲音繼續響起,對於課堂之間的互動他同樣十分在意。

不過也有一分好奇,歷史之上對於秦始皇評價不在少數,但大多是譭譽參半。

比如在此之前的司馬遷,對於秦始皇的評價就是貪鄙暴虐了,當然舒安自然是不會信了。

原因很簡單,漢奪秦業,劉邦想要穩固自己位置,或者說讓自己佔據大義之名,那麼自然要抹黑秦始皇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漢代若是有人爲秦始皇不平的話,想必會當成異端吧。

不僅僅是這一些學生,舒安同樣轉過身子來,在黑板之上緩緩寫下了一句話。

此時教室之外李世民同樣在思緒,不過在看到亞父準備寫什麼的時候,他就停止了思緒,而是將目光落在那一隻手上。

“七國的天下,我要九十九。”

舒安並沒有寫多少字,但是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李世民有着諸多的感觸。

因爲這句話就仿若是秦始皇親口所說出來的,這一等雄心,就算是李世民自認爲自己都無法比得上。

事實之上這一句話同樣表達了舒安的意思,秦始皇終究還是功大於過。

而事實之上以法治國同樣是後世的寫照,但正是這樣的情況,讓這一位千古一帝看起來不近人情。

華夏無論是哪個時代還是到後世,都無法逃脫過人情兩個字,哪怕是舒安也無法逃脫。

是人就會有感情,哪怕是聖賢也無法避免,可惜的是舒安也知曉,法不容情。

第三十四章 取名長樂,憋屈!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三百一十九章 調查,清晨意外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十章 舒安的醒悟!第八百零三章 分析,張亮的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送命題,唯一解第七十二章 重金,勇夫第五百五十八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第三百六十五章 陰山,舒安詩詞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七百九十七章 帝王醒悟,暗涌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九百三十七章 人去樓空,後悔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遇,新的追求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七百二十四章 興趣,帝后想法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七百九十五章 初接觸,禮物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僵硬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定,非他不可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二百零六章 震動,疑惑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王怒,流言蜚語第九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站,巴蜀之地第七百九十六章 請求,高昌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散場,利益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抽獎,西南之變第四百九十六章 暴富的帝王第二百二十章 猶豫,期許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九百三十章 酒醉,聖賢不易第二百零九章 臨宮廷,添堵第六百二十章 意外的喜報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八十八章 野心,埋怨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開業,影響第二百五十六章 意外的結果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幾天,想明白第四百三十八章 流觴曲水,身份變化第六百八十一章 流言,羣臣驗證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長安,平靜第七百七十七章 長安迷人眼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七百零二章 著書立說,興趣第三百零六章 武氏母女,局外第七百二十六章 內幕,選擇困難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年半,貞觀十七年第八十三章 轟動,故人第五百零二章 聖賢之名,反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現身,紅娘震驚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入宮,來自女兒的關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扶貧,禽獸不如?!第三百三十四章 找麻煩,月餅風靡第一百零八章 噩耗,怒氣第五百零八章 妥協,分歧的分數第四百七十三章 讚賞,驚喜第二百九十章 最終結果,默契第六百六十五章 見安玄,李淵執念第六百五十章 利益,帝王決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激動,變故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查,私宴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能拒絕的邀請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四百七十四章 打算,守護大唐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相,不甘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遊歷,洛陽暗涌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七十一章 時間,傳承第五十五章 支持,請教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五百三十四章 舒安的籌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現身,紅娘震驚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注重點,拜貼第八百一十五章 高昌滅,歸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錢的程處亮第五百零五章 試探,風聲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又一年冬,功勞
第三十四章 取名長樂,憋屈!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三百一十九章 調查,清晨意外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十章 舒安的醒悟!第八百零三章 分析,張亮的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送命題,唯一解第七十二章 重金,勇夫第五百五十八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第三百六十五章 陰山,舒安詩詞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七百九十七章 帝王醒悟,暗涌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九百三十七章 人去樓空,後悔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遇,新的追求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七百二十四章 興趣,帝后想法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七百九十五章 初接觸,禮物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僵硬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定,非他不可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二百零六章 震動,疑惑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王怒,流言蜚語第九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站,巴蜀之地第七百九十六章 請求,高昌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散場,利益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抽獎,西南之變第四百九十六章 暴富的帝王第二百二十章 猶豫,期許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九百三十章 酒醉,聖賢不易第二百零九章 臨宮廷,添堵第六百二十章 意外的喜報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八十八章 野心,埋怨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開業,影響第二百五十六章 意外的結果第一百六十六章 擔憂,際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幾天,想明白第四百三十八章 流觴曲水,身份變化第六百八十一章 流言,羣臣驗證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長安,平靜第七百七十七章 長安迷人眼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七百零二章 著書立說,興趣第三百零六章 武氏母女,局外第七百二十六章 內幕,選擇困難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年半,貞觀十七年第八十三章 轟動,故人第五百零二章 聖賢之名,反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現身,紅娘震驚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入宮,來自女兒的關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扶貧,禽獸不如?!第三百三十四章 找麻煩,月餅風靡第一百零八章 噩耗,怒氣第五百零八章 妥協,分歧的分數第四百七十三章 讚賞,驚喜第二百九十章 最終結果,默契第六百六十五章 見安玄,李淵執念第六百五十章 利益,帝王決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激動,變故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查,私宴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能拒絕的邀請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四百七十四章 打算,守護大唐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相,不甘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遊歷,洛陽暗涌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七十一章 時間,傳承第五十五章 支持,請教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五百三十四章 舒安的籌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現身,紅娘震驚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注重點,拜貼第八百一十五章 高昌滅,歸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錢的程處亮第五百零五章 試探,風聲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又一年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