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

關於大唐兵峰佔據整個安南的消息同樣在李世民收到了消息之後,沒有兩天便傳遍了整個長安。

“這麼快就拿下安南了,之前還不是受阻麼?”

“果然不愧是軍神,出手向來無往不利。”

“就是不知曉陛下要如何處置安南,難道將安南還回去?!”

.......

長安之中關於安南的事情同樣議論紛紛,之前原本降低的熱度隨着安南平定則是再度上漲了。

特別是關於安南的處置更是有着種種猜測,特別是一些儒家弟子更是認爲應該展現大唐禮儀之風。

將安南交還給安南王一脈,只不過也有人反對,比如難道讓大唐的將士白白犧牲嗎。

總而言之兩種不同的言論迅速傳遍了長安,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又是一番激烈的論辯。

碰巧遇上了放假歸來書院的學生,這一些學生同樣被這一場論辯所波及了。

“院長,您認爲陛下會如何處理安南?!”

課堂之上一位學生不由向着舒安問道,話語之中似乎想要知曉這一位名震天下安玄公的答案。

而隨着這一位學生的提問,更多學生露出了一絲期待的目光,想要知曉院長的見解。

要知曉受到了舒安改制科舉的影響,關於實事題目同樣有涉略,還是以大題的形式。

說不定現在這一個話題就關係到秋天的進士之爭也說不定。

這一些書院自然想要吸取一些經驗了,哪怕今年的科舉於他們無關係。

面對這一個問題,舒安則是稍微沉默了一會兒,因爲若是說對這一些學生直接將利益之間的關係話。

那麼肯定是不行的,畢竟那一些話對於李世民等人說一說還行,但這一個時代想要讀書就避免接觸儒學。

自己的言論對於儒學來說就是有一些叛經離道了,若是傳出去話怕是被有心人利用。

何況他本身就是大儒之中的一員,現在能夠士林之中有這等聲望,同樣依靠的是儒學。

所以舒安回答這一個問題的時候,那麼就要把握好水準了。

“這還是要看陛下的抉擇了,每一個種選擇都有各自的道理。”

“不過身爲院長還是更傾向於第二種一些,畢竟那一些因安南而死的將士背後可是一個個家庭。”

.........

舒安的聲音緩緩響起,沒有在選擇之上多做糾結,反而是話題引到了這一些陣亡的士卒身上。

有戰爭的話那麼必定有人要流血,無論是在哪一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現在舒安雖然不方便講述自己內心的言語,但是稍微引導一下還是可以的。

至少他可不希望這一些學生成爲儒學的呆子,儒學可以用,然而不可全用,這一直是舒安觀念,也不會改變。

舒安能夠有現在的地位,自身的水平還是有的,其中更是舉例了不少自己在遊歷天下看到的一些例子。

其中有的家庭一夕破碎,有的家庭出征幾位男兒最終無人歸,也有老婦人等待上十年兒子未歸的一幕。

這一些都是舒安親身經歷,有時候真實情況比起想象之中還要殘酷。

在舒安話語之下,這一些學生仿若身臨其境,一位位都沉默了下來,反而對於之前的話題沒有在意了。

不知不覺之間一節課便完了,下一次想要見到舒安又要好幾天之後了。

當然舒安掃過了諸多學生一眼,內心不由暗暗想道,這件事情可不僅僅只有兩種選擇。

只不過舒安可不會說出來,否則的話怕是要打亂李世民的計劃。

......

沒有過幾天的時間,關於安南的事情同樣有了定論。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安南王后裔生怕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決定將安南歸還大唐領土之內。

甚至修書一封,上面有着諸多安南百姓的血手印,派遣使者來到了長安。

而唐皇李世民再三猶豫之下還是答應了下來,其中李世民同樣沒有吝嗇,給了這一位安南王子嗣一個王爵之位。

隨着這件事情傳遍了整個長安,之前的討論同樣得到了終結。

“沒有想到安南王后裔還有這樣的果斷。”

“可能是因爲這一次安南王遇刺受到了不少影響。”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不錯,要知曉安南自古以來可是我華夏的領土。”

.......

這件事情雖然不少人猜測到了背後的故事,但是大部分人還是隨波逐流,稱讚這一位帝王。

此時宮廷之中的李世民面色之上則是露出了一絲笑意,因爲他知曉關於安南的所有謀劃到現在已經成功了。

這一位帝王雖然被自己女兒分心了不少,但不代表不關注安南的事情。

特別是安南對於大唐同樣有着不少重要之處,這裡將成爲下一個江南米鄉。

“接下來就是讓人進行下一步了。”

李世民默默想道,首先要將王玄策推出來,要先做的便是幫助王玄策造勢了。

幫助王玄策造勢的話這一件事情之上,李世民之前可是經歷過一番爲難。

原因很簡單,算起來王玄策的功勞似乎有一些不好說。

比如說之前棉花,還沒有見到成品,所以就不必多說了。

還有這一次任務,可是刺殺安南王,這件事情註定只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不能曝光。

似乎說來說去的話只剩下了一件事情了,那就是之前軍器監的事情。

只能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原本這件事情是李世民不想暴露出來的。

原因和前太子有關係,這可是李世民內心之中的禁忌,不過想要推王玄策上位的話,那麼也只能如此了。

“是,陛下!”

一旁的李君羨恭敬回答道,內心不由暗暗感慨,這一位王玄策纔過去多久。

身份地位之上已經快趕上他了,要知曉能夠讓陛下如此費心的人可不多。

可惜的是安南對於李世民實在太重要了,暗地之中這一位帝王甚至已經派人去運送安南的糧食了。

和嶺南一樣,甚至比起嶺南還要好,安南長期和平可是存下了不少糧食。

可惜這一切都爲李世民做了嫁衣,要知曉暗中收到的數目可是讓李世民震驚,由此可以想象其中數目之巨。

第一百四十章 燈火闌珊,天上人間第五百九十一章 帝王之志,問題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能實現的想法第五百八十四章 榮留王,皇子選擇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六百二十八章 舒安之言,幸災樂禍第九百一十八章 如願以償,八十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作,底氣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一百七十七章 猶豫,驚訝第九百二十一章 驚喜,商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五百一十五章 無意爲難,人情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四百六十七章 到來,驚奇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王怒,流言蜚語第六百四十八章 疑惑,羞愧第五百一十八章 放榜,人算不如天算第六百九十八章 驚愕,出事情第八百八十四章 眼界差距,看好第九百零八章 這一幕,有一些熟悉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吃,期待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見,身份轉換第八百五十章 對賭,提前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三十一章 天佑朕,天佑大唐第八百九十六章 興趣,不好拒絕第六十七章 意外,離別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六百零一章 馬周的明悟第七百二十六章 內幕,選擇困難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的軌跡,王嚴第九百三十九章 踏入中原,善人第六十二章 箭驚,軍演第五百四十四章 冬天,選擇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第九百四十二章 家事,替其決定第四百九十四章 反應,身份顯第四百五十八章 杜如晦,方法第七百五十五章 真湊巧,看法第三百三十章 興趣,安排第七百六十八章 詫異,利益割讓第二百六十三章 發現,複雜第一百二十章 入長安,名聲顯第七百八十四章 想法,意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四百八十五章 魯木的經歷第八百一十七章 半年總結,告別第五百一十二章 女兒到來,命運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五百八十五章 慘敗,不能接受的結果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五百八十一章 上門,要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排,探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適合,轟動第五十一章 湯圓,取名團圓之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三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長孫皇后第十六章 長安議論,曲轅犁!第一百八十九章 意外,再遇第七百九十七章 帝王醒悟,暗涌第三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長孫皇后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書著說,招婿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三百九十三章 舒安方法,善良第六百八十七章 終了,回長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九十四章 對比,傷害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安,有趣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喜茶之人,機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八十一章 邊關,故事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之謀,恩寵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二百五十一章 解決方法,上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八百九十五章 純粹花錢的買賣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九百零五章 模仿,房玄齡疑惑第五百七十章 玄甲軍,張士貴第四百二十五章 靈感,可惜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三百六十九章 永定,證實第九百二十六章 關注焦點,陸續抵達第五百二十七章 子嗣問題,成長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年半,貞觀十七年第七百六十六章 坑爹,坑兒?!第四百二十章 引起長安好奇的名字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捷報入長安,震動
第一百四十章 燈火闌珊,天上人間第五百九十一章 帝王之志,問題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能實現的想法第五百八十四章 榮留王,皇子選擇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六百二十八章 舒安之言,幸災樂禍第九百一十八章 如願以償,八十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作,底氣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一百七十七章 猶豫,驚訝第九百二十一章 驚喜,商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五百一十五章 無意爲難,人情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四百六十七章 到來,驚奇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王怒,流言蜚語第六百四十八章 疑惑,羞愧第五百一十八章 放榜,人算不如天算第六百九十八章 驚愕,出事情第八百八十四章 眼界差距,看好第九百零八章 這一幕,有一些熟悉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吃,期待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見,身份轉換第八百五十章 對賭,提前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三十一章 天佑朕,天佑大唐第八百九十六章 興趣,不好拒絕第六十七章 意外,離別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六百零一章 馬周的明悟第七百二十六章 內幕,選擇困難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的軌跡,王嚴第九百三十九章 踏入中原,善人第六十二章 箭驚,軍演第五百四十四章 冬天,選擇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第九百四十二章 家事,替其決定第四百九十四章 反應,身份顯第四百五十八章 杜如晦,方法第七百五十五章 真湊巧,看法第三百三十章 興趣,安排第七百六十八章 詫異,利益割讓第二百六十三章 發現,複雜第一百二十章 入長安,名聲顯第七百八十四章 想法,意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四百八十五章 魯木的經歷第八百一十七章 半年總結,告別第五百一十二章 女兒到來,命運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五百八十五章 慘敗,不能接受的結果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五百八十一章 上門,要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排,探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適合,轟動第五十一章 湯圓,取名團圓之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謀而合,牀弩第三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長孫皇后第十六章 長安議論,曲轅犁!第一百八十九章 意外,再遇第七百九十七章 帝王醒悟,暗涌第三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長孫皇后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書著說,招婿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三百九十三章 舒安方法,善良第六百八十七章 終了,回長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九十四章 對比,傷害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安,有趣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喜茶之人,機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八十一章 邊關,故事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之謀,恩寵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二百五十一章 解決方法,上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八百九十五章 純粹花錢的買賣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九百零五章 模仿,房玄齡疑惑第五百七十章 玄甲軍,張士貴第四百二十五章 靈感,可惜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三百六十九章 永定,證實第九百二十六章 關注焦點,陸續抵達第五百二十七章 子嗣問題,成長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年半,貞觀十七年第七百六十六章 坑爹,坑兒?!第四百二十章 引起長安好奇的名字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捷報入長安,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