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

嶺南有未來麼,那肯定是有的,在後世他的那一個時代,現在的嶺南地區可是經濟龍頭的地位。

但那是後世,現在的嶺南還是太落後了,還經常有蠻族威脅。

哪怕是馮盎和這一些蠻族達成了協議,同樣沒有那麼簡單,畢竟蠻人無信,出爾反爾的事情同樣沒有少做。

舒安在思緒這一個時代嶺南的出路,而一旁的馮盎同樣是不敢打擾。

若是說有人能夠幫助嶺南的話,那麼唯有這一位安玄公了,至少在這一個時代第一智者那麼自然是非安玄公莫屬了。

舒安用一次次才華和神秘的偉力,得到了整個世間的認可。

除了舒安,天下人可以說誰都不服誰,但這一個問題,哪怕是舒安有要慎重回答。

“嶺南,此地無升龍之相!”

許久之後舒安率先出聲道了一句,而這一句話也算是爲嶺南定下基調。

首先便是讓馮盎沒有稱霸的野心,畢竟人心可是複雜得很,就算是他都不一定能夠猜透。

別看馮盎現在表面恭恭敬敬,實際之上怎麼樣可是不好說。

而面對舒安的這一句話語馮盎倒是點了點頭,面色之上並沒有任何的變化。

哪怕是可以割據一方,但是對於馮盎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因爲從來沒有一位帝王的霸業是從南方開始的。

更不用說是最南方的地區嶺南了,至少馮盎還不想自己馮氏家族遭到滅頂之災。

此時舒安並不知曉這一位馮國公的想法,反而是聲音繼續響起。

“不過嶺南同樣有自己的優勢。”

“那就是嶺南有着不少資源方面的優勢。”

“還有就是嶺南靠海了,這同樣是一個優勢。”

.......

在舒安的設想之中,嶺南在這一個時代想要展露頭角的話,那麼走正常路線肯定是不行的。

那麼只有走通商的路線了,加上他即將開闢的東南亞海航路線。

可以說嶺南同樣可以形成一箇中轉站,可以說這個纔是重點。

若是嶺南能夠有一個出海口的話,那麼日後肯定能夠吸引諸多人。

海航的利益可是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了,一個港口只要收一點稅就可以富得流油了。

不過雖然舒安看到了遙遠的未來,但馮盎面色之上就有一些迷茫了,因爲安玄公話語之中似乎讓他有一些不懂。

好在雖然不懂,但是馮盎還是聽出了一些東西,比如說嶺南似乎接下來有不少的機會,但是需要一個出海口。

要知曉嶺南最南邊的地區可都是蠻族佔據,想要一個出海口並沒有那麼容易。

不過既然安玄公說了,那麼馮盎說什麼都要爭一爭,而且對付這一些滿足,馮盎明顯是有一套的。

馮盎的問題並沒有完全被解答,最後還是有一些稀裡糊塗離開了書院。

但是比起之前馮盎內心倒是放鬆了不少,因爲他知曉安玄公肯定不會無故說一些話語。

不得不說,現在馮盎已經將舒安當成了嶺南的希望,當然主要也是他沒有太多的辦法。

自從馮盎執掌嶺南之後,庇護一方百姓他自認有做到,但是想要改變百姓貧窮的現狀,他自認是做不到。

舒安看着馮盎離去的身影眼眸則是陷入了深思之中,馮盎可以說給他出了一個難題。

想要充當嶺南的救世主可沒有那麼容易,馮盎做不到,他同樣做不到。

一切只能看嶺南百姓自己的造化了,當然舒安倒是不介意多幫助一把。

“看來海航的事情不能耽擱了。”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呢喃道,算一算時間的話,此時舒狂獅應該快要測試了纔對。

在所有護衛之中,基本上都在舒安的命令之下娶親成家了,但還是有一些人沒有。

而舒狂獅就是其中一個,在長安並沒有待上太久的時間,而是早早跑了出去。

顯然這一位護衛小隊長早有算計,哪怕是舒安也無話可說,最終也只能讓舒狂獅去船廠了。

有時候一些事情也強求不得,不過也可能是舒狂獅不想留下牽掛。

舒安的海航計劃自然不會對舒狂獅等人隱瞞,特別是關於海航的重要性在有一次舒安同樣也說了。

可能被舒狂獅聽去了,所以纔有了現在的情況,就算是舒安也沒有半分辦法。

因爲總有人要去做,舒狂獅出身貧困,很早便別丟棄,在舒安找到他以前。

舒狂獅只是一個沒有名字的乞丐,甚至因爲年齡的關係,還經常受到其他乞丐的欺負。

能夠活下來到舒安收留可以說是一個奇蹟,其中舒狂獅同樣是最爲節儉的一個人,任何東西都不願浪費。

或許是因爲和以前經歷有關係,若是可以的話,舒安不希望舒狂獅海航。

因爲大海實在是隱藏太多危機,哪怕是他做足了準備,也不敢保證一定活下來。

正當舒安思緒紛飛的時候,關於馮盎拜訪安玄公的事情同樣瞞不住。

“安玄公竟然見了馮國公。”

“似乎很早之前馮智戴就有拜訪過安玄公了。”

“而且之前安玄公一些行爲可是和嶺南有着不少關係。”

......

關於這件事情,不少人議論紛紛,更多人還是興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若有所思。

當然其中最爲關注便是宮廷之中的李世民,帝王心思最難猜。

哪怕是在宮廷之中對馮盎推心置腹,但暗地之中關注可是不小,特別是馮盎還是去見舒安。

“比給朕的東西還不少。”

李世民看着手中百騎情報面色之上有一些吃味道,若非是這一位馮盎還有一點腦子。

怕是來長安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見亞父吧,對於嶺南的事情,這一位帝王多少有一些瞭解。

大概也知曉是什麼情況,但這一位帝王內心還是有一些不甘心。

不過最後還是嘆息了一口氣,怎麼說嶺南也是大唐的一部分,算起來的話他這一位帝王同樣有不少的責任。

“罷了,反正既然見了馮盎,那麼也見一見那一些小國使者好了。”

想到了這裡之後,李世民則是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不管怎麼說,總歸是來使。

第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唯獨此一人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九百二十一章 驚喜,商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臉黑的李世民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種子,感悟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作,底氣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的軌跡,王嚴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一百五十一章 古怪,微服私訪第九百二十七章 敏銳,特殊一天第三百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決定第八百二十七章 桃花林,補刀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第六百一十九章 顛覆,卑微之時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求,複雜帝王心第二百零一章 長孫溫,轟動第五百九十章 戰後,感嘆第五百六十五章 興趣,妥協的帝王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二百章 來信,明悟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八百三十七章 議論風暴,方法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遊歷,盛會第八百六十四章 思想變化,知曉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奇,探究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相,不甘心第七百零九章 過往,麗質選擇第四十三章 王玄策,因果交集第四百七十一章 震懾,想要改變的舒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頂峰,成敗於一舉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來客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三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遼東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七十二章 重金,勇夫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安玄公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一百八十七章 來歷,仗勢第八百九十六章 興趣,不好拒絕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起,白馬歷史第四百六十三章 利益劃分,出入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起,白馬歷史第九十二章 坦誠,不以爲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長安,平靜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信真相,小麻煩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六百五十二章 收穫結果,長安議論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析,嘗試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六百一十章 原委,陪門財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三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遼東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五百八十章 遼東決策,關鍵第六百一十一章 拜訪,道佛之爭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六百六十八章 忍不住,逆天之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貨與帝王家第四百八十六章 散場,利益人心第九百三十五章 滿城待君歸!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五百八十三章 地點,分頭佈置第九百四十一章 報喜不報憂第六百六十一章 趁火打劫,關注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七百三十三章 馬伕帝王,赴約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七十三章 用人不疑,小驚訝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笑話,背後因素第五百三十八章 流言蜚語,聰明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一天,去年桃花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廷談話,湊巧第七百四十章 耽擱,姚簡之第九百三十章 酒醉,聖賢不易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五百三十九章 分院,問題第三章 邀請,影響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簡易火藥,打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敘舊,公私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八百七十二章 責任,早有準備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一百零九章 震驚,醒來第八百九十三章 薛訥的書院生活第十章 舒安的醒悟!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六百九十一章 利益,武將之求
第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唯獨此一人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九百二十一章 驚喜,商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臉黑的李世民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種子,感悟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作,底氣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的軌跡,王嚴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一百五十一章 古怪,微服私訪第九百二十七章 敏銳,特殊一天第三百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決定第八百二十七章 桃花林,補刀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第六百一十九章 顛覆,卑微之時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求,複雜帝王心第二百零一章 長孫溫,轟動第五百九十章 戰後,感嘆第五百六十五章 興趣,妥協的帝王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二百章 來信,明悟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八百三十七章 議論風暴,方法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遊歷,盛會第八百六十四章 思想變化,知曉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奇,探究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相,不甘心第七百零九章 過往,麗質選擇第四十三章 王玄策,因果交集第四百七十一章 震懾,想要改變的舒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頂峰,成敗於一舉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來客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三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遼東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七十二章 重金,勇夫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安玄公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一百八十七章 來歷,仗勢第八百九十六章 興趣,不好拒絕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起,白馬歷史第四百六十三章 利益劃分,出入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起,白馬歷史第九十二章 坦誠,不以爲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長安,平靜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信真相,小麻煩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六百五十二章 收穫結果,長安議論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析,嘗試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六百一十章 原委,陪門財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三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遼東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五百八十章 遼東決策,關鍵第六百一十一章 拜訪,道佛之爭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六百六十八章 忍不住,逆天之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貨與帝王家第四百八十六章 散場,利益人心第九百三十五章 滿城待君歸!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五百八十三章 地點,分頭佈置第九百四十一章 報喜不報憂第六百六十一章 趁火打劫,關注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七百三十三章 馬伕帝王,赴約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七十三章 用人不疑,小驚訝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笑話,背後因素第五百三十八章 流言蜚語,聰明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一天,去年桃花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廷談話,湊巧第七百四十章 耽擱,姚簡之第九百三十章 酒醉,聖賢不易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五百三十九章 分院,問題第三章 邀請,影響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簡易火藥,打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敘舊,公私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八百七十二章 責任,早有準備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一百零九章 震驚,醒來第八百九十三章 薛訥的書院生活第十章 舒安的醒悟!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六百九十一章 利益,武將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