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

儘管長安和書院都在議論關於國子監的事情。

但是宮廷之中的李世民則是沒有太多的關注。

因爲國子監嘗試也不錯,至少將這一次風波應付過去。

若是失敗的話,那麼就在重來,可以說這就是國子監的底氣。

背靠整個大唐,只要國子監一直存在的話,那麼就不可能沒落。

相反書院的話就不一樣了,因爲國子監只有一個。

然而書院的話就不僅僅一個了,十幾年的時間諸多書院建立。

雖然比不上安玄公的書院,但以後的話那麼就不一定了。

若是走錯一步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會被人代替。

可以說書院經不起折騰,最多能夠和國子監抗衡已經很不錯了。

想要奢求太多的話,那根本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當然這件事情倒不是不重要,導致了李世民沒有多關注,而是有一件事情導致了這一位帝王有一些抑鬱。

因爲李世民親手賜死了自己的兒子,這一次的李世民可沒有留情了。

原因很簡單,這一位帝王生怕還有下一位,所以一點情面都沒有留。

處死李佑了之後,李世民同樣開始恍惚了,終究虎毒不食子,若是說沒有一點感觸是不可能的。

還有就是陰妃貶低品階的事情,兒子謀逆若是一點牽連都沒有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一道聖旨還沒有進入後宮的時候,則是被觀音婢攔截下來。

至於原因很簡單,長孫皇后認爲這一封聖旨若是頒佈下去的話,那麼她同樣要受到懲處。

畢竟教子無方的話不僅僅只有陰妃一個人,之前李承乾同樣如此。

在長孫皇后話語之下,李世民最終還是撤回了聖旨。

道理的話確實如此,更何況後宮事情的話,更多還是皇后做主。

還好這件事情並沒有傳出去,否則的話帝王威嚴倒是要減少不少。

歷史之上的李世民比起現在的李世民可是無情多了。

畢竟最親近的人離去了,但這個時候不同,長孫皇后還在。

麗質還經常尋找自己父皇,所以李世民性情還是好上不少。

不過似乎正是如此的緣故,倒是有一些鬱鬱寡歡。

要知曉李世民白天的話可是很少飲酒,但現在就是在飲酒。

“君羨,你覺得朕可否做錯了?!”

李世民幽幽出聲說道,此時陪伴在這一位帝王身邊就是李君羨了。

沒有辦法,誰讓李君羨知曉的事情太多了,加上心腹,保密自然不用多說了。

可以說除了舒安和觀音婢幾人之外,李君羨算是唯一能夠讓帝王談話的存在了。

“陛下,臣不知曉。”

“不過臣曾聽安玄公說過,最是無情帝王家。”

面對這個問題,李君羨低着頭言語道。

他可不敢隨便話語,主導這一位陛下的想法,而且事情都已經做了,還能如何。

當然也不是不回答,否則這一位陛下可不會放過他,所以便引用了安玄公一句話。

“是啊,亞父比朕瞭解,但朕做不到。”

李世民似乎微微有了一些醉意出聲說道。

終究李世民還是沒有辦法做到無情,還不如這一些兒子果斷。

要知曉這一些兒子說謀逆就謀逆,絲毫沒有父子之情可言。

不知曉是悲哀還是如何,李世民不斷飲酒,彷彿是想要麻痹自己。

或許這就是李世民能夠名垂歷史的緣故!

“陛下,這是安玄公的信。”

但這個時候話,一封來自書院的信封,算是打破這一個氛圍。

哪怕是李君羨同樣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怕陛下這樣的情緒繼續下去。

“拿來看看!”

李世民眼眸不由微微清醒出聲說道。

當看完信封內容之後,李世民面色不由露出了一絲笑意,似乎將之前醉意一掃而空。

“沒有想到亞父還有認輸的時候。”

李世民輕聲呢喃道,要知曉他還以爲亞父會有什麼動作,沒有想到要一些補償。

這一件事情的話可以說不難,畢竟本來就是孔穎達等人的事情。

“將這件事情告訴孔穎達!”

沒有猶豫,李世民直接將信封遞到一旁的王德上吩咐道。

“是,陛下!”

王德自然是沒有猶豫出聲說道,馬上下去吩咐了。

不過李世民倒是從之前情緒之中脫離出來了,酒倒是沒有再飲了。

“遼東的事情如何了?!”

李世民看向李君羨不由出聲問道。

之前儘管發生了不少事情,但總算都解決了。

那麼該關注未解決的事情了,比如說高句麗的事情。

這件事情的話,儘管知曉十拿九穩,但是沒有到最後一刻的話,那麼誰都不能確定。

“陛下,遼東最近傳來的消息,已經拿下了一半高句麗土地了。”

李君羨不由急忙回答說道,至少現在陛下明顯是恢復了過來,這就是好事情。

“那麼高句麗王城可有拿下?!”

李世民繼續出聲詢問,要知曉當初楊廣就是在高句麗王城處倒下。

“還沒有!”

李君羨繼續回答說道,高句麗王城可不是一般的難,對此他同樣清楚。

聽到這一個答案,李世民眼眸倒是沒有多少失望,似乎知曉不容易。

“那麼青雀在遼東如何?!”

當然李世民同樣沒有忘記自己在遼東的兒子了。

以前的時候,李世民總認爲青雀少了一些野心,但是有時候李世民會想。

若是其他皇子同樣沒有野心那麼該多好,至少不會造成今天這個局面。

但是沒有如果,而且青雀同樣是獨特的。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李世民內心之中對於李泰無疑是最爲認可的。

一方面的話,就是青雀肯定不會有謀逆的想法,因爲本身對於這位置沒興趣。

另外就是諸多兒子之中,青雀的能力是最爲突出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一次的話,無疑是最爲出色的。

至於李治的話,那麼就沒有多少存在感了,哪怕李治已經成長起來成爲一位翩翩少年了。

但是李治的話並沒有多少的存在感,表現什麼似乎也沒有。

“陛下,四皇子在遼東倒是立下了不少功勞。”

李君羨面色上有一些古怪出聲說道,因爲從情報之中他已經看出了這一位國公有意讓四皇子獲取功勞。

不過相信眼前這一位陛下應該清楚,畢竟之前只是讓四皇子去當參謀而已。

李世民倒是點了點頭,面色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第五百二十章 總結,特殊邀請第五百五十二章 迫切,媒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八百三十六章 關注,非議第八百九十五章 純粹花錢的買賣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三百四十四章 帝王苦澀,缺口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四章 過往回憶,皺眉!第五百七十三章 恨其不爭,姑侄第五百六十四章 讚賞,遼東變故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六百七十一章 幸運,勸諫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六百零四章 自嘲,舒安要求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傳道第六百零四章 自嘲,舒安要求第七百八十三章 借名頭,提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舒安的明悟第六百一十四章 禪門失勢,利益第三百九十二章 詢問,熱鬧第九十二章 坦誠,不以爲意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二百五十八章 可惜,不值錢第九百三十五章 滿城待君歸!第六百六十六章 生機,想法第十一章 養生成聖,發現!第六章 天生的吃貨!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一百七十三章 年少成名,不喜第二百九十七章 意外客人,程咬金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七百三十八章 順利與意外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五百七十一章 帝王的另外一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立場,請帖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注重點,拜貼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撫,意外第七百九十四章 年輕人,緬懷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二十八章 是非功過,嫉妒第一百七十六章 議論,旨意第九十五章 李泰的好奇第六百零八章 商議,愧疚之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見,開學第四百四十五章 師徒重逢,聖旨第六百八十章 李淵低頭,病倒第四百五十六章 選琴,膨脹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請求,羨慕第六百一十九章 顛覆,卑微之時第四百六十六章 熟悉,主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氣氛沉寂,兄妹第八百七十七章 二十年後,滿意第八百三十六章 關注,非議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注重點,拜貼第七百六十五章 清算,平常人第四百六十章 溫情,真相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驚訝,看好第九十九章 周易之術,招牌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九章 開導,偷跑!第十四章 長生拳,被算計!第二百八十章 利益人心,臉面第一百零二章 分析,心思縝密第四百四十二章 造船,思緒延伸第三百九十九章 討價,信任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八百五十五章 心累的李世民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八百一十九章 意外邀請,弟子第三十三章 李君羨,走邊門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九百三十五章 滿城待君歸!第八百四十五章 氣氛凝固的朝堂第五百一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泰遠行,態度第六百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天災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五百九十七章 想法,變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明,捷報入長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逆轉,頡利之傷第一百五十六章 反應,帝王心思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六百五十三章 財帛動人,酸了第五十四章 爭論,選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
第五百二十章 總結,特殊邀請第五百五十二章 迫切,媒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八百三十六章 關注,非議第八百九十五章 純粹花錢的買賣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三百四十四章 帝王苦澀,缺口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四章 過往回憶,皺眉!第五百七十三章 恨其不爭,姑侄第五百六十四章 讚賞,遼東變故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六百七十一章 幸運,勸諫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六百零四章 自嘲,舒安要求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傳道第六百零四章 自嘲,舒安要求第七百八十三章 借名頭,提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舒安的明悟第六百一十四章 禪門失勢,利益第三百九十二章 詢問,熱鬧第九十二章 坦誠,不以爲意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二百五十八章 可惜,不值錢第九百三十五章 滿城待君歸!第六百六十六章 生機,想法第十一章 養生成聖,發現!第六章 天生的吃貨!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一百七十三章 年少成名,不喜第二百九十七章 意外客人,程咬金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七百三十八章 順利與意外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五百七十一章 帝王的另外一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立場,請帖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注重點,拜貼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撫,意外第七百九十四章 年輕人,緬懷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二十八章 是非功過,嫉妒第一百七十六章 議論,旨意第九十五章 李泰的好奇第六百零八章 商議,愧疚之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見,開學第四百四十五章 師徒重逢,聖旨第六百八十章 李淵低頭,病倒第四百五十六章 選琴,膨脹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請求,羨慕第六百一十九章 顛覆,卑微之時第四百六十六章 熟悉,主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氣氛沉寂,兄妹第八百七十七章 二十年後,滿意第八百三十六章 關注,非議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注重點,拜貼第七百六十五章 清算,平常人第四百六十章 溫情,真相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驚訝,看好第九十九章 周易之術,招牌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九章 開導,偷跑!第十四章 長生拳,被算計!第二百八十章 利益人心,臉面第一百零二章 分析,心思縝密第四百四十二章 造船,思緒延伸第三百九十九章 討價,信任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八百五十五章 心累的李世民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八百一十九章 意外邀請,弟子第三十三章 李君羨,走邊門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九百三十五章 滿城待君歸!第八百四十五章 氣氛凝固的朝堂第五百一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泰遠行,態度第六百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天災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五百九十七章 想法,變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明,捷報入長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逆轉,頡利之傷第一百五十六章 反應,帝王心思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六百五十三章 財帛動人,酸了第五十四章 爭論,選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