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節 前手還是後手(5)

因爲交通不便,我們纔會有後世的方言。

因爲交通不便,我們纔會有無數的次數的知道,只有一個人的看法纔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人都聽着他的,而且李承乾還有沒說的地方,那就是如果一旦有好的建材的話,那麼一旦成本很低的話,建設學堂也不過是平常事,這些事總是會讓你知道讀書人的不一樣地方,雖然大唐在防着讀書人,不過說的都是那些大家族的人呢,而普通的讀書人,卻是他們不能放棄的一種選擇。

“吾兒所言甚是,只是這個也需要時間。”李世民覺得他的想法都不錯,可是如果想要改變的話,這個時間上卻是很大的。

“兒臣的時間足夠,大唐的時間足夠。”

李承乾笑呵呵地說道,然後指着外面的天色道,“今日天氣不錯,兒臣打算一會和父皇說完之後,就出去散散心,可好?”

“說。”李世民知道這小子肯定是打算去隨園了,可是最近幾乎沒有出宮的記錄,因爲他太忙了。

“最後一個就是行了。”

李承乾慢慢地站起來,然後仔細地想了想才繼續說道。

“行這個詞大家都知道,而且似乎平時的時候,我們要麼步行,要麼坐車,要麼騎馬,有的地方甚至於騎牛,這些都是不錯的,而且我們都知道過去最好的行就是車子,畢竟過去講究一個國家厲害的方面就是說這個國家有多少的戰車,後來戰車被戰馬取代了,所以就慢慢地變成了馬車了。之前我們總是說糧食重要,布料重要,那都是對於百姓來說的,可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卻是行。因爲我們有無數的戰馬,所以就會有無數的騎兵,因爲我們可以走的很快,就可以讓國家與國家之間有更好的交流,因爲我們可以運輸的東西更多,所以就可以節省成本。但是呢,我們似乎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能不能加快?如果從長安到廣州的話只需要三四天的時間的話,那麼,如果那裡出現問題,是不是就可以第一時間解決,我們總是說八百里加急,可是實際上時間還是耽擱了,我們沒有辦法,很多事發生的時候,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幾天時間就可以處理,可是我們的地方官讀書讀的多了,他們的習慣就是哭窮同時朝朝廷要東西,這些年父皇也應該接觸了很多了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這個東西有的時候就是奇怪的現象,國家出現蝗災,然後當地的地方官不知道如何是好,拉着一羣人將這塊田地點燃了之後,自己跟着跳進去,一句,無力迴天,然後朝廷還得給褒獎,覺得這人做的不錯,以爲如此燒了糧食之後,就不會讓蝗蟲飛到其他的地方。但是呢,這件事你稍微想想就知道,燒了糧食,百姓一年的收成就沒有了,然後餓肚子,可能還會餓死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什麼好處?可這種事,你又不能不褒獎,因爲按着過去的那種思想來說,這樣的作法又非常的對。

“可是如果可以加快速度呢?”

李承乾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讓李世民覺得奇怪,難道說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嗎?

“我們知道空中的速度會很快,因爲我們平時都放過紙鳶,我們都知道水裡的速度很快,因爲有漕運。我們知道海里的風險很大,可是每年依舊有無數的海外商人來到我們大唐,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這裡面就有無數的可能。我們需要建設更加龐大而快速的船隻,以前船隻是靠人力,後來有的地方開始借用風力了,可是呢,當我們看到水邊的石磨的時候,就發現,風力已經不夠了,卻是水力,可是這種東西對於地方的要求很大,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發明出一種可以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的力量呢?”

“這個,恐怕很難。”

李世民也知道歷史上有一些奇人,這些人做的東西的確是不錯,而且非常的不錯,簡直好的不行,可是呢,也因爲如此,更加地阻礙了這個世界上的進一步。

“本來,兒臣也以爲不可能,可是鬆洲發明了一個叫做熱氣球的東西,有點類似我們平時看到的孔明燈,孔明燈可以將一個小碟子帶上天空,那麼如果大了幾千倍的話,是否可以帶上一個人呢?”

“成乾,你說的是真的?”李世民直接站起來問道,他作爲一個厲害的皇帝,長生不老是不會忘記的,同時上天也是需要想想的,如果真的可以的話,那豈不是就可以?想到這裡身體都在發抖啊,這個太激動人心了。

“父皇,哥哥說了,現在雖然還不是很穩固,不過呢,已經找到了石棉網了,所以很快就可以了,他已經讓手下的人開始整理這個,做到萬無一失,到時候娶麗質的時候,就會帶着她飛天。”

李承乾本來也以爲不可能,可是當他看到了那個圖案以及李泰平時沒事的時候和自己通信吹牛的一些話,他就相信了,如果可以的話,飛起來,感覺是真的不錯。

“這個臭小子,簡直不做人事。”李世民既對於這個小子對於自己女兒的真心而感動,可是卻將這名好的東西用在了自己的婚禮上,這個是不是過分了?

“父皇,爲了麗質,哥哥已經做的很多了,兒臣相信,也許以後會有人超過哥哥,可是現在的話,應該是沒有的。”李承乾忍不住反駁了一句。

“廢話。”

李世民罵了一句,然後看着他問道,“那個東西可否拿來使用?”

“父皇,還在研製階段,聽說已經有了雛形了,但是是否可以用還不知道,但是呢,總是有一種可能的,如果可以的話,您想想,坐着熱氣球是否可以很快地離開這裡,去另外一個地方?以後麗質想要回來的話,那麼也不過幾個時辰的事。”李承乾還是不敢說滿,雖然似乎早就研製成功了,而且已經在用了,葉檀的想法就是通過一些年的時間來讓這個完全安全之後再說。

“哼,還有嗎?”李世民突然發現自己不太想聽李承乾的豪言壯語了,打算聽聽其他的。

“聽說還有一個鐵軌,具體的兒臣也不知道,但是呢,平時運送礦石很麻煩,都是人力運送,或者用牛馬,可是哥哥覺得那個太浪費時間了,就幫助設計了一個鐵軌,上面有專門的車子,運送的速度很快,而且量很大,一次幾萬斤都可以。”

“這個臭小子,好東西都放在了鬆洲,他是不是覺得鬆洲就是他的一切了?”李世民感慨地來了一句,讓李承乾不知道說什麼,按着葉檀的封號以及封地來說,鬆洲的的一切就是他的一切,這句話沒有任何的問題。

“你剛剛不是說還要裹着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的辦法嗎?”

李世民罵了一通覺得也沒什麼意思,就直接問道。

“是的,父皇,既然我們物產豐富,那麼,我們就要和那些我們的外面的人分享我們的好東西。”

“你的意思是送出去?”過去有這麼一種做法,就是有人將一些貢品送上來,然後皇家的人就會賞賜無數的好東西,這個辦法是行,可是太過敗家了。

“送?父皇,我們不能做敗家子的。”

“啊……”

李承乾的腦袋被李世民拍了一下,然後指着他說道,“你是說朕是敗家子了?”

“沒有,沒有,父皇,兒臣只是覺得吧,這樣子做,既對不起我們本國的百姓,又對不起外面的人。”

李承乾捂住腦袋說道,別看李世民這些年都沒有怎麼練武,可是底子很厚實,拍一下還是很疼的。

“你繼續說。”

李世民收回了自己的手掌,他發現剛剛拍了一下,竟然感覺到了心情的愉悅,不由得翹起嘴脣說道。

“父皇賞賜出去的東西,不管是下面百官孝敬的還是其他的戰利品,這些東西歸根結底,都是我大唐的百姓通過種地,經商,魚桑等方式獲得的,他們給父皇是因爲父皇是君父,孝敬君父是一種理所當然。可是呢,如果這些東西都被父皇吃掉了,用掉了,他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可是如果這些東西被其他的人用了,比如說外面的人,那麼,百姓雖然不敢說,可是內心深處還是有想法的,因爲有一些東西都是百姓們勒緊褲腰帶才擠出來給父皇的,結果卻被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得到了,這樣子的話,豈不是對不起他們的辛苦了?”

“而針對那些外國商人來說,這種行爲也是不合適的,我們是希望大家的百姓都可以勤勞去工作,這樣子國家纔會安定,可是如果我們直接將東西給了他們,就會讓他們國家的百姓懶惰,時間一長了,國家必然就會窮苦,到時候就會有戰亂,這樣子的話,我們豈不是做下了惡事了?我們是宗主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們不能這麼禍害我們的那些附屬國,他們都是好樣的,我們應該關心他們,支持他們,和幫助他們。”

李世民覺得有點噁心,這小子將不給好處說的如此的清新脫俗,真的是不簡單啊,看來不愧是自己的兒子。

“但是呢,他們本身是沒有辦法生產這些東西的,怎麼辦呢?那麼就應該交換,只有交換了,才能讓他們知道,想要好的生活就要認真地勞作,只有如此纔是永恆的,然後我們可以派一些人與他們接觸,或者帶回來一點人,比如說遊學啊,什麼的,在我大唐住上幾年的時間再讓他們回去,到時候他們回去之後,就會宣揚我大唐的仁德,到時候就會讓他們沐浴在我大唐的春風下,那個時候,他們還會願意待在那些冬天都是冰雹,夏天都是蚊蟲的地方嗎?”

李承乾的辦法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些事,看似很複雜,可是卻很簡單的,因爲人都是需要好一點的生活,可是好的生活需要的不是別人去拿,而是自己去創造,所以兒臣非常討厭的一件事就是所謂的英雄人物。”李承乾的臉色帶着一絲冷冽,似乎對於這種人非常的不喜歡,可是我們的文化裡你會發現,最終這些人似乎都被百姓們傳頌,似乎這樣的人就是無敵的,可是呢,實際上是嗎?

“你爲何不喜歡英雄人物?”李世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英雄人物,而且小的時候,他就是個英雄人物。

“因爲英雄人物很多人做的都是劫富濟貧的事,可是劫富濟貧,劫富富不會無,濟貧貧窮就會過去了嗎?肯定不是如此的,英雄人物殺了一個壞人,將這個人的家財給分了,可是這樣的操作是如何的?父皇,這是搶劫的啊,不管那個富人到底做了什麼錯事,這件事都應該通過朝廷來處理,而不是一個其他的人。天下雖然大,可是可以決定人生死的人一個是父皇,另外一個就是大唐的律法,可是他一個打着劫富濟貧的名號就將一個人給殺了,他就犯了罪了,然後還將那些東西給那些貧窮的人,那麼,兒臣就有一個疑問了,那些人拿着這個錢就可以過的上好日子了嗎?不會,爲什麼,因爲他們只是將東西從別人的那裡拿走了,然後自己享受了,因爲不是自己辛苦得到的,所以,就不會珍惜,等到將錢給花完了,他們會如何,他們不會想着如何靠着自己的本事去賺到錢或者種地,而是希望再來一個人這麼做,這樣子的話,時間一長,還有誰願意老老實實地種地,經商,反而會有無數的人去搶劫,因爲這個最輕便的,可是我們朝廷爲什麼會立起來,不是爲了盤剝百姓,而是爲了形成一個秩序,這個秩序就是告訴你,你只要是老老實實地幹活,然後給朝廷納糧的時候,我們就會給你保護,所以,這個秩序的制定者是父皇,也是朝廷,其他的人有什麼資格這麼做呢?”

“若是有地方的官員過於貪婪了怎麼辦?惡霸做出那些讓百姓民不聊生的事,如何處理,難道就看着?”

李世民反問道,這種事,真的是兩難的事啊。

第二十三節殺一人救一人第二百零零節 談心與貪心(2)第五十四節 有人告狀第一百四十五節 房遺愛的味道第六十六節 給飯吃,是爲了讓你們聽話第二百節 太原家族(51)第三百二十三節舊城驗收(1)第二百六十四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1)第一百三十二節 不講理的佔有(33)第二百七十四節 吃肉的傷害(2)第一百九十五節 太原家族(46)第十三節 童言無忌有心第三百十五節 青雀之怒(9)第二百三十七節 太原家族(88)第四十一節 將計就計(1)第三百四十一節 衆籌建光明殿(1)第七十六節 鐵村(3)第二百七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23)第三百五十六節 自作孽不可活(2)第七十五節 鐵村(2)第八十五節 雲來客棧第一百五十一節 大巴山與系統變異第三百一十九節 有頭有臉地人定方案(6)第二百五十七節 破案(3)第三百九十八節 解決問題才能做事(1)第一百零六節 李承乾的童年第七十一節 只是因爲她的眼神像媽媽第八十九節沿途見聞第三百二十四節 葉氏家族(4)第五十九節 兄弟倆談報仇第一百九十七節 新農村第十三節 攪屎棍第一百六十一節 變樣的套海鎮第二百二十七節 朝堂爭辯(2)第二十四節 夜陀(2)第三百二十七節 葉氏家族(7)第五十一節蛇路與發光的牆第二百二十八節 回家第一百一五節 打臉(2)第四百零一三節 粗暴的開始(5)第十二節 上朝第二十七節 楊廣不聰明第三百七十三節 剪除羽翼(2)第二百五十一節 吐谷渾的來回(1)第四十五節高貴的人第七十八節 鐵村(5)第六十二節 鏡鐵山(18)第三百二十九節 事情都是有緣由的(3)第九十九節 牛湖鎮第二百一一節 太原家族(62)第二十八節東西你有,思路我有第三十四十一節 作死進行時第六十二節樓梯塌了第二十節 肅州世家心聲(3)第四十九節 鏡鐵山(5)第四十七節 鬆洲到底是個什麼地方?第三百零八節 大陣運轉第一百六十六節 太原家族(17)第一百三十一節 人和人是一樣的第二百七十二節 是是非非第三百六十二節 奴隸人口(1)第二百一十四節 清算與否?第二百四十五節 戈壁大雪(3)第一百五十四節 二世祖第二百三十五節 太原家族(86)第三百九十一節 糊塗縣令(4)第一百一三節 一隻烤鴨半壺美酒第二百一一節 武照第一百零九節 抽絲剝繭(1)第1305章 葉氏家族(22)第二百九十一節 肅清第二百二十六節 朝堂爭辯(1)第一百三十九節 不講理的佔有(40)第二百零三節 無恥無畏=作死(1)第四十一節 將計就計(1)第二百六十節 吐谷渾的來回(10)第三百十二節 青雀之怒(6)第五十九節 羽絨服第一百七十一節 多日不見,見面如故第二百六十節 破案(6)第二百二十七節 太原家族(78)第四節小孩子歡樂多第二百二十五節 太原家族(76)第八十五節 不聽話就不要了(2)第二百八十節 荊州前沿第一百八十六節 太原家族(37)第一百三十三節 不講理的佔有(34)第三十四十六節 溫文爾雅之不待見第一百四十八節 沒有粥棚的救災第二百二十八節 太原家族(79)第三十六節 狂歡第一百九十六節 就是不講理第三十四節 都回來了的慘勝(3)第一百六十九節 太原家族(20)第三百八十四節 古槐村(2)第三百十三節 青雀之怒(7)第四十八節 主動請纓第四百零一四節 粗暴的開始(6)第十五節 老道是個熱心腸(2)第四十節 運氣不好的學者
第二十三節殺一人救一人第二百零零節 談心與貪心(2)第五十四節 有人告狀第一百四十五節 房遺愛的味道第六十六節 給飯吃,是爲了讓你們聽話第二百節 太原家族(51)第三百二十三節舊城驗收(1)第二百六十四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1)第一百三十二節 不講理的佔有(33)第二百七十四節 吃肉的傷害(2)第一百九十五節 太原家族(46)第十三節 童言無忌有心第三百十五節 青雀之怒(9)第二百三十七節 太原家族(88)第四十一節 將計就計(1)第三百四十一節 衆籌建光明殿(1)第七十六節 鐵村(3)第二百七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23)第三百五十六節 自作孽不可活(2)第七十五節 鐵村(2)第八十五節 雲來客棧第一百五十一節 大巴山與系統變異第三百一十九節 有頭有臉地人定方案(6)第二百五十七節 破案(3)第三百九十八節 解決問題才能做事(1)第一百零六節 李承乾的童年第七十一節 只是因爲她的眼神像媽媽第八十九節沿途見聞第三百二十四節 葉氏家族(4)第五十九節 兄弟倆談報仇第一百九十七節 新農村第十三節 攪屎棍第一百六十一節 變樣的套海鎮第二百二十七節 朝堂爭辯(2)第二十四節 夜陀(2)第三百二十七節 葉氏家族(7)第五十一節蛇路與發光的牆第二百二十八節 回家第一百一五節 打臉(2)第四百零一三節 粗暴的開始(5)第十二節 上朝第二十七節 楊廣不聰明第三百七十三節 剪除羽翼(2)第二百五十一節 吐谷渾的來回(1)第四十五節高貴的人第七十八節 鐵村(5)第六十二節 鏡鐵山(18)第三百二十九節 事情都是有緣由的(3)第九十九節 牛湖鎮第二百一一節 太原家族(62)第二十八節東西你有,思路我有第三十四十一節 作死進行時第六十二節樓梯塌了第二十節 肅州世家心聲(3)第四十九節 鏡鐵山(5)第四十七節 鬆洲到底是個什麼地方?第三百零八節 大陣運轉第一百六十六節 太原家族(17)第一百三十一節 人和人是一樣的第二百七十二節 是是非非第三百六十二節 奴隸人口(1)第二百一十四節 清算與否?第二百四十五節 戈壁大雪(3)第一百五十四節 二世祖第二百三十五節 太原家族(86)第三百九十一節 糊塗縣令(4)第一百一三節 一隻烤鴨半壺美酒第二百一一節 武照第一百零九節 抽絲剝繭(1)第1305章 葉氏家族(22)第二百九十一節 肅清第二百二十六節 朝堂爭辯(1)第一百三十九節 不講理的佔有(40)第二百零三節 無恥無畏=作死(1)第四十一節 將計就計(1)第二百六十節 吐谷渾的來回(10)第三百十二節 青雀之怒(6)第五十九節 羽絨服第一百七十一節 多日不見,見面如故第二百六十節 破案(6)第二百二十七節 太原家族(78)第四節小孩子歡樂多第二百二十五節 太原家族(76)第八十五節 不聽話就不要了(2)第二百八十節 荊州前沿第一百八十六節 太原家族(37)第一百三十三節 不講理的佔有(34)第三十四十六節 溫文爾雅之不待見第一百四十八節 沒有粥棚的救災第二百二十八節 太原家族(79)第三十六節 狂歡第一百九十六節 就是不講理第三十四節 都回來了的慘勝(3)第一百六十九節 太原家族(20)第三百八十四節 古槐村(2)第三百十三節 青雀之怒(7)第四十八節 主動請纓第四百零一四節 粗暴的開始(6)第十五節 老道是個熱心腸(2)第四十節 運氣不好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