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節家和促野心

夏天剛過,雨水不多,對於城外的人來說,不見得是好事,可是對於城裡的人來說,卻不見得是個壞事。

長安,千年古都,當然啦,是千年之後的事,此時的長安不過是隋朝剛被滅了幾年之後的大興城剛過改編成的長安城,取義:長治久安之意。

可惜的是,這個城市雖然是京城了,可惜的是兵災之後,這裡的很多地方都很破舊了,可惜唐朝剛過建立沒有幾年,日子還不太好過,就沒有修建。

不過呢,作爲皇帝的李淵,是不會委屈自己的,自從竇皇后死掉之後,他的日子是越發的糜爛了,加上有一羣‘’好友‘,這日子過的越發的舒心了。

只是,朝廷裡的人都感覺到了一股子壓抑的氣息在城牆內外纏繞,特別是在秦王李世民去來了一趟山東,處理了劉黑閥的後期叛變引起的連鎖反應(劉黑閥借突厥兵)之後,聲望和軍功更加的如日中天了。

可惜的是,這種聲望卻宛如將李世民放在火中燒烤一樣,父親的猜疑,兄弟的敵視,讓他在武德八年的日子不好過。如果有人知道歷史走向的話,就知道第二年的時候,李世民終於抽出自己手裡的刀,將能夠砍死的人都砍死了。

可惜,他現在除了沉醉在李淵給他的編織的美夢之外,也就是前段時間,帶着一羣爛兵去剿匪。其實呢,這種事本來是不需要他去的,只是他如果連這個都不去的話,手裡的兵馬之類的,可能也就會被收繳乾淨了。

此時的李世民有幾個孩子,長子李承乾,今年七歲了,聰明伶俐,懂事會說話,加上是長孫皇后所生,除了他爹不是長子之外,簡直就是完美了,雖然年紀小小的,可是脾氣極好,對兄弟也是很好。

次子李寬,已經死掉了,過繼給的人是李智雲,具體什麼情況,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反正是未成年人繼承未成年人的衣鉢,最後都完了。

老三是李恪,一個帥哥,一個很帥的帥哥,比李承乾小一歲,今年六歲了,可愛聰明,也很聽話,因爲母親是楊妃,一個豔絕天下的女子,所以,不能太難看了,畢竟外公是楊廣啊,楊廣可是帥哥。

老四就是李泰了,屬於李世民最疼愛的兒子,長大之後,不僅才華橫溢,聰明絕倫,而且寫的一手好書法,又編輯了括地誌,簡直就是個幸福到底的人,可惜,有個缺點——胖。

他的胖是從小就胖的,雖然比李恪小二十多天,可是卻和他完全不一樣,胖是唯一的優點。不過呢,李泰小的時候,膽子不大,人很胖,但是心很單純。特別是在李世民只是一個秦王,天策上將的時候,更是如此。

雖然不想去皇宮裡看自己的父親,但是李世民還是帶着自己的一家人坐上馬車,去了皇宮。

李泰此時不過六歲,正是貪玩的時候,他一臉得意地走在中間,卻引得李承乾和李恪的注意。

因爲他的懷裡抱着一隻小狗,身體上面是黑色毛髮,下面是黃色的,長長的鼻子,耳朵是一對黑色的,只是左邊的有一塊是白色的很可愛,眼睛宛如星星點漆一般的明亮,最主要的是這個小傢伙很聽話,自從被李世民帶回來當做禮物送給李泰之後,他幾乎不離身,有的時候就算是去給母親請安,他都會帶着。

“青雀,這個不能留在家裡嗎?”李世民今年不過才二十八歲,加上混血的原因和家族勢力的緣故,人長的非常帥,眼睛大大的,睫毛長長,眼神看向別處時犀利,看向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卻是溫柔,黑髮如墨,短鬚綴臉,帶來幾分嚴肅和認真,可是此時卻是有點溺愛地看着李泰問道。

“不行的,父王,小貝貝一個人在家會害怕的,我要帶着它。”一條狗,而且是一條雄性的狗,竟然叫做貝貝,李世民除了翻白眼是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次去給李淵請安,是因爲再過一些日子就要到中秋了,作爲爺爺,想要看看自己的孫子也無可厚非。

馬車出了秦王府之後,一路朝皇宮而去。

李泰不理會父母之間的話以及哥哥們的羨慕的眼神,拉着貝貝的前爪子小聲地說着什麼,讓別人看着羨慕啊。

馬車到了皇宮門口的時候,需要檢查,李世民雖然現在軍權不在手裡,可是也有一點氣勢,掃視了一下那個門口的將領一眼,那人就低頭不敢多看幾分。

馬車穿過宮門,很快就到了太極宮前。

李世民看着四周也就一些下人和宮人,根本就沒有其他的人,就知道自己來早了,不過呢,沒有辦法,自己不是太子,現在軍權也幾乎不在手上,所以,人家不在乎他也是應該的。

下馬車的時候,除了長孫是靠着丫鬟拉着之外,長子李承乾先跳下來,然後將弟弟一個一個地慢慢地扶下來,眼神裡都是笑容,李泰還擔心哥哥想要趁機摸自己的貝貝呢,鬧了一點小脾氣,李承乾只好陪着笑臉安慰自己的弟弟,而李恪也在邊上幫腔,雖然聲音不大,但是看着三人又和好了,李泰這個小胖墩還將自己懷裡的小狗遞出去讓自己的哥哥撫摸的時候,李世民的臉上滑出了淡淡的笑容,而內心卻下了一個決定。

自古奪嫡本身沒有多大的事,但是奪嫡之後的事就慘烈了。

管你是親兄弟還是其他的什麼親戚關係,最後做到的事,就用一個詞形容:鍘草除根。

如果李世民失敗的話,自己聰明的長子,可愛的青雀,帥氣的李恪,可能都要橫死當場。

他的腦子裡閃過這個畫面,剛剛還笑呵呵的幾個孩子,以及還在家裡的幾個女娃,下一刻就是滿身都是血地躺在地上,本來安靜祥和的家裡,一下子成了一片廢墟。

他感覺心神一亂,後背發冷,雙手發麻,這可不是一個武將應該有的情況。

深吸了一口氣,眼睛眨了眨,發現剛剛自己看到的血腥一面沒有出現,反而是一道早晨的陽光祥和地照在大家的身上,雖然皇宮裡要求安靜嚴肅,可是這股子來自內心的平和卻讓他滿心歡喜。

可惜,這種歡喜沒有堅持多長時間,一個討厭的聲音傳來,“秦王殿下,看到太子殿下過來,你竟然敢不過來見禮?”

如果說李世民最討厭李建成身邊的人的話,他最討厭的人是——魏徵。

不是因爲他黑,也不是因爲他窮,更不是因爲他說話難聽,而是因爲他總是時刻想要弄死自己。

第一百零四節 捷報與老先生的教誨第三十三十六節 準備好了,吃飽了,去搶劫第九十五節 大山裡的繁華第二百二十七節 太原家族(78)第八十三節買人和搶人其實是一回事第一百六十節 交代一些再走第六節 拋磚引玉(1)第十七節 肅州刺史譚燕第一百零八節 樊籠書院(1)第三百九十三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1)第七十節 鏡鐵山(26)第五十三節 嘴賤的李元昌(2)第二百零五節 太原家族(56)第一百七十五節 太原家族(26)第一百四十八節 沒有粥棚的救災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驚一乍奈何爽第一百五十零節 名聲很好的世家的下落想法(2)第二百六十四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1)第二百二十三節 過把癮就死?(1)第二百六十五節 學院一日遊(1)第一百六十二節 這脾氣不能慣第二百八十八節 沒有家的草原人(1)第二百零一節 晴天霹靂第二百七十二節 詭異的開局(4)第七十一節溫暖人心第五十一節蛇路與發光的牆第二百三十七節 太原家族(88)第一百六十二節 大富不是驟富,而是世世代代衣食無憂第七十五節 廟會情深第五十七節 彈棉花第三十三十七節 一天後,動身第三百三十五節 李世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1)第二百七十二節 吐谷渾的來回(22)第一百九十二節 土匪窩還是難民營?第六十九節 鏡鐵山(25)第一百二十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26)第1314章 葉氏家族(31)第二百八十四節 吐谷渾的來回(34)第二百四十三節 戈壁大雪(1)第六十二節 插曲第六十二節 套海鎮的地痞第六節 戰後重建第一百九十三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3)第四百零三四節 女人心思(1)第二百七十四節 吐谷渾的來回(24)第四十九節 沙場揚威第三百六十六節 葉檀的手腕(1)第三百九十三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1)第七十九節急轉爲樂第二百零一節 太原家族(52)第二百三十八節 上趕着去鬥(1)第二百四十二節 哭爹喊娘第一百五十二節 名聲很好的世家的下落想法(4)第一百三十七節 好官的行爲第三百三十九節 涼州不是涼州人的(2)第八十九節禮物(11)第一節 邊塞疑雲第四十四節 無亂紛爭第二百五十二節 拍賣二三事(7)第六節 被動與主動第六十四節栽贓第三十一十四節 四散而逃第一百零三節 葉氏學堂第二百四十三節 舊城修補案(2)第一百六十五節 魔鬼地的血(1)第一百零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2)第一百九十七節 虛情假意 (2)第二十八節 刺史府(3)第一百一三節 一隻烤鴨半壺美酒第一百八十五節 不講道理(1)第一百七十一節 多日不見,見面如故第二百四十五節 戈壁大雪(3)第一百八十四節 摳門的人可以發財(2)第四十七節謝家寶樹,偶有黃葉第五十四節 鬆洲的重要性第三百零零五節 深宮暗殺(4)第三百二十節 青雀之怒(14)第四十五節高貴的人第九十九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百四十五節 這孩子不省事(1)第十八節 肅州世家心聲(1)第三十一十五節 破敗尹家纔是好的第二百六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16)第二十二節 人心如火點金(3)第二百零七節 奇怪的李家第一百一十九節 刁難第二百五十五節 一地雞毛第二百二十三節 過把癮就死?(1)第六十三節 殺到鎮長家第一百零一節 狩獵驚魂(9)第六節 戰後重建第十四節 看才能還是看資歷?第二百二十三節 太原家族(74)第一百三十四節 大唐百姓心裡受傷稅第一百一十一節 歸京第三十四節 都回來了的慘勝(3)第八十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5)第一百四十九節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二百一三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1)第二百八十五節 猜忌與搜捕
第一百零四節 捷報與老先生的教誨第三十三十六節 準備好了,吃飽了,去搶劫第九十五節 大山裡的繁華第二百二十七節 太原家族(78)第八十三節買人和搶人其實是一回事第一百六十節 交代一些再走第六節 拋磚引玉(1)第十七節 肅州刺史譚燕第一百零八節 樊籠書院(1)第三百九十三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1)第七十節 鏡鐵山(26)第五十三節 嘴賤的李元昌(2)第二百零五節 太原家族(56)第一百七十五節 太原家族(26)第一百四十八節 沒有粥棚的救災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驚一乍奈何爽第一百五十零節 名聲很好的世家的下落想法(2)第二百六十四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1)第二百二十三節 過把癮就死?(1)第二百六十五節 學院一日遊(1)第一百六十二節 這脾氣不能慣第二百八十八節 沒有家的草原人(1)第二百零一節 晴天霹靂第二百七十二節 詭異的開局(4)第七十一節溫暖人心第五十一節蛇路與發光的牆第二百三十七節 太原家族(88)第一百六十二節 大富不是驟富,而是世世代代衣食無憂第七十五節 廟會情深第五十七節 彈棉花第三十三十七節 一天後,動身第三百三十五節 李世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1)第二百七十二節 吐谷渾的來回(22)第一百九十二節 土匪窩還是難民營?第六十九節 鏡鐵山(25)第一百二十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26)第1314章 葉氏家族(31)第二百八十四節 吐谷渾的來回(34)第二百四十三節 戈壁大雪(1)第六十二節 插曲第六十二節 套海鎮的地痞第六節 戰後重建第一百九十三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3)第四百零三四節 女人心思(1)第二百七十四節 吐谷渾的來回(24)第四十九節 沙場揚威第三百六十六節 葉檀的手腕(1)第三百九十三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1)第七十九節急轉爲樂第二百零一節 太原家族(52)第二百三十八節 上趕着去鬥(1)第二百四十二節 哭爹喊娘第一百五十二節 名聲很好的世家的下落想法(4)第一百三十七節 好官的行爲第三百三十九節 涼州不是涼州人的(2)第八十九節禮物(11)第一節 邊塞疑雲第四十四節 無亂紛爭第二百五十二節 拍賣二三事(7)第六節 被動與主動第六十四節栽贓第三十一十四節 四散而逃第一百零三節 葉氏學堂第二百四十三節 舊城修補案(2)第一百六十五節 魔鬼地的血(1)第一百零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2)第一百九十七節 虛情假意 (2)第二十八節 刺史府(3)第一百一三節 一隻烤鴨半壺美酒第一百八十五節 不講道理(1)第一百七十一節 多日不見,見面如故第二百四十五節 戈壁大雪(3)第一百八十四節 摳門的人可以發財(2)第四十七節謝家寶樹,偶有黃葉第五十四節 鬆洲的重要性第三百零零五節 深宮暗殺(4)第三百二十節 青雀之怒(14)第四十五節高貴的人第九十九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百四十五節 這孩子不省事(1)第十八節 肅州世家心聲(1)第三十一十五節 破敗尹家纔是好的第二百六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16)第二十二節 人心如火點金(3)第二百零七節 奇怪的李家第一百一十九節 刁難第二百五十五節 一地雞毛第二百二十三節 過把癮就死?(1)第六十三節 殺到鎮長家第一百零一節 狩獵驚魂(9)第六節 戰後重建第十四節 看才能還是看資歷?第二百二十三節 太原家族(74)第一百三十四節 大唐百姓心裡受傷稅第一百一十一節 歸京第三十四節 都回來了的慘勝(3)第八十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5)第一百四十九節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二百一三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1)第二百八十五節 猜忌與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