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2)

侯君集吃肉絲麪可能是吃的多了,第一次吃海鮮麪,加上家裡的廚子手藝呢,還湊和,可是這樣的食材水平不太好,所以,他不小心,舌頭就被一塊殼給拉了一下,然後出血了。

“老爺,怎麼了?”侯夫人放下海鮮粥,關心地問道。

“沒事,沒事。”

吃東西被弄傷了,這個可丟人了,他怎麼會說出來呢。

不過,吃了一半的麪條,他也不吃了,而是伸手給自己盛了一碗粥,放入口中,卻發現和麪條的味道完全不一樣,鮮滑的味道簡直可以讓人神經亂動。

所以,他吃了三碗海鮮粥之後,就吃飽了。

“好了,今日你們繼續吃吧,我還有事。”

平時他放下碗筷,其他的人都需要跟着一起,可是今日卻因爲吃的東西有點新鮮,大家的速度就慢下來了,如果這個時候再讓大家按着自己的吃飯模式的話,可能不合適。

侯君集離開了飯廳,然後忽然停住了腳步,轉身看着飯廳裡自己家的夫人和孩子都在那裡高興地吃飯,他不知道爲什麼,嘴角流出一絲微笑,隨即隱去,因爲他記得曾經葉檀和他說,不管如何,他都不許有別的想法,因爲那樣子除了會讓大唐和自己家受到傷害之外,其他的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作用。

侯君集的骨子裡屬於那種要求公平的人,歷史上這哥們帶人出去打仗,然後將很多東西都給分了,按理說,這樣的事很平常,哪個人帶兵打仗可以秋毫不犯的,根本就不可能的,而且天高皇帝遠的,很多人都是背井離鄉地去戰鬥,你不給點好處,你讓誰給你賣命啊?

可是呢,當時天下大定,文人慢慢地掌握了這樣的渠道之後,就開始將這件事拿出來做文章了,李世民不只是武官的皇帝,也是文官的皇帝,而且天下大定之後,還得指望文官幫忙治理天下,所以就對他用粗了。

越是有才能同時要求公平的人,越是受不了這樣的污衊,所以,最後這哥們扛不住就直接造反了。

如果說這些問題出現,誰的責任最大,可能說不清楚,但是呢,李世民本身就應該擔責任,這是應該的,你看看他的幾個兒子,李恪被他忽悠的都找不到北了,李泰呢,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天天想着做皇帝的人,至於說李承乾,更加是被他派去的幾個豬隊友給弄的差點瘋了。

侯君集回到書房之後,坐在那裡,卻沒有發呆,而是從一個箱子取出一把匕首。

這把匕首顏色一般,有點銀紅色,看着像是被鮮血浸泡過的一樣,雖然看着粗糙了一點,但是呢,他卻視爲生命一樣,每次有心事的時候,都會將它拿出來,然後找來一塊上好的綢緞,開始擦拭。

雖然上面已經有了不少的年代感了,可是在侯君集的眼裡,這個東西就是最大的寶貝,有的時候甚至於和家裡的孩子一樣。

這把匕首沒有名字,是當初自己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戰之後,有一次爲了攻破一個城池,他差點死在那裡,後來將當時那個守軍的身上的東西都賞賜給了有功之臣,其中給他的就是這把匕首。

歷史上掀開之後,總是會看到所謂的唐宗宋祖多麼多麼厲害,可是如果你仔細看看他的發跡軌道的話,你就會發現,這裡面還有運氣的成分,當時的薛舉是個什麼人,簡直就是楚霸王在世啊,而且兵法戰陣,李世民一個都不佔優,手下的大將也有好幾個都被人給俘虜了,要不是後來薛舉不小心病死了,那麼,這個世界到底會如何,可就真的沒人知道了。

不管如何,有些東西是活在人的回憶裡,也有可能是刻骨銘心,也許不是。

李靖是大唐第一軍神,排名第二是李績,這都不是問題。

可是侯君集還真的不想和對方學習,因爲從年齡上來說,李靖屬於第一代,他最多算是第二代,比對方小了不少,同時呢,李靖有點看不起侯君集,不只是學識上,就連身份上都是如此,人家是貴族,而他和一些兵將,當初不過是一個江湖浪人一樣的,你指望人家如何尊重你?

所以,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做這件事,對於他來說就是莫大的侮辱。

越是在乎彼此的人呢,就會越是容易傷心,這也就是爲什麼被自己的親人給欺負了,你可能會更加傷心的原因所在。

他慢慢地擦拭這把匕首,就像是在追憶往昔一樣。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來了,雖然年紀不如二十多歲的時候,可是侯君集喜歡練武,而且喜歡活動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所以他先是練習了一番之後,出了出汗,然後才慢慢地吃了早飯,就出門去了。

因爲他還是沒有想清楚一些事,所以,他的馬匹在越過省門數步尚未發覺。

“大將軍。”一個士卒忍不住提醒道。

“何事?”侯君集還是在想着昨天的事,他是行伍出身,說真的,不太能讀書,可是現在已經慢慢地開始的讀書了,但是說話依舊一板一眼的。

“這個,您越過了尚書省。”士卒有點顫抖地說道。

“什麼?”侯君集擡頭一看,卻是真的如此,額頭上的汗頓時就下來了,然後趕緊從馬背上下來,忍不住四處看看,希望不要被人看到。

然後等到他離開了這裡之後,跟在身後的李靖卻面帶一絲奇怪的表情,對身邊的人道,“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將謀反。”

侯君集的額頭上的汗水沒有停止,而是一直都在流着,在到了朝堂之前,他不知道如何辦纔好,他爲人比較獨,所以說真的,沒有多少朋友,可是因爲這個打手太好用了,所以李世民總是不會給他難堪的事。

但是這件事有點大,他不知道如何辦纔好。

唐初的很多事都是非常的直接的,你若是犯了錯,現在的御史臺的老大可是魏徵啊,他可不管你其他的,只要是犯錯了,就對你動粗,讓你不舒服。

所以,等到侯君集上堂了之後,還沒有等李世民說話,那邊就知道消息了。

“臣,啓奏陛下,兵部尚書侯君集肆意妄爲,過尚書省而不下馬,此乃大不敬之罪,還請陛下將他下獄。”

魏徵一張嘴就是致命的事,讓李世民都傻眼了,不是吧,自己剛剛讓他開始學習,就犯錯?

“臣一時失神,有罪。”侯君集根本就不敢看李世民,還是跪下來吧。

李世民剛要說什麼,卻聽到身邊的另外一個大臣道,“啓稟陛下,侯君集爲人狂復無度,張狂三分,今日竟然敢過尚書省而不下馬,可見用心何其歹毒,還請陛下將他治罪。”

……

李世民還沒說什麼呢,就有一羣的人過來找事,讓李世民爲難不已。

而李承乾則是有點詭異的表情,沒有想到葉檀竟然連這件事都知道了,他是怎麼知道的,難道是因爲有神嗎?

雖然葉檀曾經和他說的事,一旦他有不好的事,就要求情,然後將他趕出去,這樣子纔好,可是,是不是太過湊巧了。

看着大臣一個接着一個地過來說事,李承乾有點鬱悶,你這個人緣也太差了吧?可是從名義上,侯君集是他的岳父之一,這樣子的事,自己還是要出面的,否則的話會出事的。

“啓稟父皇,兒臣有奏。”

李承乾看着場面上不太好看,越是繼續下去的話,搞不好今日侯君集就得在牢房裡吃牢飯了。

“太子有何事?你是侯君集的女婿,怎麼,你要求情?”

李世民一出口就是傷人的話,這個人如果不是皇帝的話,恐怕早就被人給打了一頓了,畢竟沒人喜歡和出口傷人的人聊天。

“啓稟父皇,兒臣不敢。”

李承乾雖然做事不錯,做人方面其實也挺好的,這些年經歷了一些事,總是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成熟了,可是在李世民面前,還是覺得自己稚嫩了一點,所以就不敢多說話,可是呢,侯君集不只是自己的岳丈,也是自己的依仗,雖然這人吧,平時人緣不好,可是呢,也不能就一棒子打死啊,現在雖然國朝日盛,可是呢,他可是瞭解李世民的,周邊的那些國家都沒有平復,還需要武將,現在就算是想要將武將給直接弄死,也是早了點。

“那你是何意?”李世民總是覺得自己說話講道理,其實根本就不講道理,在他的眼裡,道理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自己家的,自己爲什麼要講道理呢?

“啓稟父皇,兒臣以爲侯將軍只是一時失神纔會不小心路過尚書省,雖然是無心之失,按着大唐律法自然是需要處理一下的,可是這件事初衷畢竟不是非常的過分,所以,兒臣以爲可以將侯將軍奪職發配就好,畢竟他是跟着陛下的老臣,做事之類的也從來都是用心的。”

李承乾的話一出來,侯君集直接傻眼了,這是自己的女婿嘛,竟然直接讓自己被髮配出去,自己犯錯了,就算是被人抓起來了,最多關幾天就會放出來的,爲什麼會如此嚴重?而且這件事一旦發生了,自己以後如何才能在朝堂上立足啊?

李世民的眼睛宛如一頭盯住獵物的獵鷹一樣銳利,他看着自己的這個大兒子,雖然經常這孩子吧,有點木,可是作爲一個繼承人,他做事真的是中規中矩,簡直就是自己哥哥李建成的翻版,這樣的孩子,可以說是非常的不錯的,但是呢,他這麼做有什麼想法?

“發配何處?”李世民接着問道。

過去的人發配的地方一般都是南面,什麼嶺南啊,什麼東面的海邊啊,反正都是不毛之地,如果一個人本來就住在那些地方,然後穿越過去的話,就會發現那裡根本就不像是人可以居住的地方,破破爛爛的,簡直就像是蠻荒之地。

“西域。”李承乾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說道,因爲他接到了葉檀的手書了,在西面還有很多事處理起來,有點麻煩,雖然葉檀也可以處理這些事,但是殺氣太重的話,後果堪憂,這個世界畢竟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世界,如果武力值爆表就可以無敵天下,做事肆無忌憚的話,那麼得到天下的人肯定不是那些普通人,而是那些非常厲害的人。

“陛下,不可。”房玄齡站出來說道,“陛下,侯君集雖然犯了忌諱,可是畢竟有功於大唐的,此事雖然有點過分,念其初犯,還請陛下給予一定的寬恕。”

“房大人,此話不妥吧?難道陛下的話就不是律法了嗎?若是人人都可以如此犯錯用功勞來頂的話,大唐豈不是要亂了?”魏徵卻在邊上黑着臉說道,他的話倒是有道理,如果天下人都是靠着自己的功勞來頂嘴的話,天下恐怕就真的亂套了。畢竟,一般建國之後,有功之臣宛如過江之鯽啊,太多了,這些人在打天下的時候有多大的能力,就可以在治理天下的時候給你惹出多大的麻煩。

“太子,你如何看?”李世民想了一下,看着李承乾問道。

李承乾雙手抱在一起施禮道,“啓稟父皇,恩威相濟,才能彰顯我大唐仁厚,同時,西域這幾年雖然安定,可以依舊有很多問題存在,侯將軍以戴罪之身去西域定然可以更加用心地爲國效力,此乃用人之道也。”

就在大家以爲李世民要發火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對方哈哈大笑道,“太子不愧是太子,就依太子之言,侯君集,你可服氣?”

我服氣個屁啊,我今天之前還是大唐的將軍,一個爵位都不少,一轉身的工夫就成爲一個罪人了,我這些年辛辛苦苦地到底爲了什麼啊?

只是這句話不能在這裡說,因爲一旦被那些文官抓住了把柄,後果堪憂啊。

“臣,謝主隆恩。”

看着其他的人還要說話,李世民就擺了擺手道,“此事就此結束,侯君集,你去吧,稍後會有聖旨給你。”

“諾。”

侯君集帶着一絲不甘心離開了甘露殿,說真的,他是真的不想走,雖然作爲一個將軍,你不打仗,你好意思嗎?

可是辛辛苦苦地努力了半輩子,就是爲了從蠻荒之地來到長安,可是最後卻因爲一點小錯,而被人給開革了,雖然爵位不會有問題,可是自己的右衛大將軍恐怕是沒有了。

第二百三十五節 太原家族(86)第二百七十四節 一劍知秋第三百零零一節 黃沙鎮的春天(5)第七十三節 人性不冷,人才冷第二百六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15)第一百五十四節 葉亮的心境第一百八十五節 源頭才能決定朝廷立多久第二百七十八節 吐谷渾的來回(28)第三百二十二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百零二節 下馬威第三百九十二節 糊塗縣令(5)第三百零六節 恩恩怨怨第一百零六節 李承乾的童年第六十二節 鏡鐵山(18)第三十五十節 談談養殖的事第三百九十零節 糊塗縣令(3)第一百五十節 人性的殘忍第一百八十三節 太原家族(34)第一百零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2)第一百六十二節 太原家族(13)第七十四節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第二十七節衆家匯第一百二七節 對決(2)第四十三節我做事,別人別插嘴第一百八十二節 佛不是道(9)第一百一十八節 向崑崙第一百八十五節 太原家族(36)第一百七十三節 點菜的學問第九十一節禮物(13)第三百零二節 羣邪畢至第一百八十四節 突破口第一百二六節 對決(1)第二百七十九節 吃肉的傷害(7)第二百零九節 立規矩第四節 飛蛾撲火(2)第八十四節 不聽話就不要了(1)第二百九十節 如此佃戶第三十四節 半個月讓作坊的人有飯吃第三百二十八節 葉氏家族(8)第九十八節 狩獵驚魂(6)第二百四十八節 拍賣二三事(3)第九十八節 刺殺出名了馬車第三百六十一節 奇怪的店鋪(3)第二十節 人心如火點金(1)第一百六十二節 李泰的糗事和皇后的笑聲第一百四十八節 我們也乾點事吧(2)第三百零五節 血池鉅變,尹家野心第二百八十四節 人性的冷暖(2)第一百六十四節 太原家族(15)第二百六十三節 葉檀的回信第一百七十四節 信守承諾的好處第二十五節 肅州世家心聲(8)第一百八十九節 直驅劉府第三百九十六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4)第二百二十二節 太原家族(73)第九十九節 太子和公主給皇帝上課第三百三十四節 葉氏家族(14)第九十七節 酒樓計劃第八十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5)第三十一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2)第七十二節後續事第六十七節 好奇魏徵與自由主義者侯君集第一百二十六節 方府暗鬥第二百五十節 小蠻回家(3)第三十一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2)第二百九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43)第一百零一節 嚇人的數額第三十四十七節 溫文爾雅之作死幹嘛第六十五節 鏡鐵山(21)第十五節 狼狽歸來(1)第一百二二節 刁民(2)第十五節 狼狽歸來(1)第二百零四節 無恥無畏=作死(2)第九十一節 李承乾的發現第四百零二九節 年關的兄弟(6)第一百六十八節 太原家族(19)第二百五十九節 老乞丐之死(1)第五十一節 狂瀾亂打修李秀寧第四百零二零節 熱火朝天(2)第1305章 葉氏家族(22)第一百五十一節 自力更生是根本動力,幫助是原罪第二百六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17)第二百六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15)第一百七十節 太原家族(21)第四十四節 無亂紛爭第三百三十節 葉氏家族(10)第五十六節妥協後的微笑第五十節 鏡鐵山(6)第一百零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2)第一百七十三節 點菜的學問第一百四十六節 背後有人第三十二節口舌之快第五十八節 秦瓊辭官第一百六十六節 紫竹劍派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二百八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35)達延芒結波第一百零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2)第三百四十二節 衆籌建光明殿(2)第六十七節 殺戮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解釋第十二節奇怪的合作方式
第二百三十五節 太原家族(86)第二百七十四節 一劍知秋第三百零零一節 黃沙鎮的春天(5)第七十三節 人性不冷,人才冷第二百六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15)第一百五十四節 葉亮的心境第一百八十五節 源頭才能決定朝廷立多久第二百七十八節 吐谷渾的來回(28)第三百二十二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百零二節 下馬威第三百九十二節 糊塗縣令(5)第三百零六節 恩恩怨怨第一百零六節 李承乾的童年第六十二節 鏡鐵山(18)第三十五十節 談談養殖的事第三百九十零節 糊塗縣令(3)第一百五十節 人性的殘忍第一百八十三節 太原家族(34)第一百零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2)第一百六十二節 太原家族(13)第七十四節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第二十七節衆家匯第一百二七節 對決(2)第四十三節我做事,別人別插嘴第一百八十二節 佛不是道(9)第一百一十八節 向崑崙第一百八十五節 太原家族(36)第一百七十三節 點菜的學問第九十一節禮物(13)第三百零二節 羣邪畢至第一百八十四節 突破口第一百二六節 對決(1)第二百七十九節 吃肉的傷害(7)第二百零九節 立規矩第四節 飛蛾撲火(2)第八十四節 不聽話就不要了(1)第二百九十節 如此佃戶第三十四節 半個月讓作坊的人有飯吃第三百二十八節 葉氏家族(8)第九十八節 狩獵驚魂(6)第二百四十八節 拍賣二三事(3)第九十八節 刺殺出名了馬車第三百六十一節 奇怪的店鋪(3)第二十節 人心如火點金(1)第一百六十二節 李泰的糗事和皇后的笑聲第一百四十八節 我們也乾點事吧(2)第三百零五節 血池鉅變,尹家野心第二百八十四節 人性的冷暖(2)第一百六十四節 太原家族(15)第二百六十三節 葉檀的回信第一百七十四節 信守承諾的好處第二十五節 肅州世家心聲(8)第一百八十九節 直驅劉府第三百九十六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4)第二百二十二節 太原家族(73)第九十九節 太子和公主給皇帝上課第三百三十四節 葉氏家族(14)第九十七節 酒樓計劃第八十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5)第三十一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2)第七十二節後續事第六十七節 好奇魏徵與自由主義者侯君集第一百二十六節 方府暗鬥第二百五十節 小蠻回家(3)第三十一節 侯君集的倒黴催的(2)第二百九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43)第一百零一節 嚇人的數額第三十四十七節 溫文爾雅之作死幹嘛第六十五節 鏡鐵山(21)第十五節 狼狽歸來(1)第一百二二節 刁民(2)第十五節 狼狽歸來(1)第二百零四節 無恥無畏=作死(2)第九十一節 李承乾的發現第四百零二九節 年關的兄弟(6)第一百六十八節 太原家族(19)第二百五十九節 老乞丐之死(1)第五十一節 狂瀾亂打修李秀寧第四百零二零節 熱火朝天(2)第1305章 葉氏家族(22)第一百五十一節 自力更生是根本動力,幫助是原罪第二百六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17)第二百六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15)第一百七十節 太原家族(21)第四十四節 無亂紛爭第三百三十節 葉氏家族(10)第五十六節妥協後的微笑第五十節 鏡鐵山(6)第一百零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2)第一百七十三節 點菜的學問第一百四十六節 背後有人第三十二節口舌之快第五十八節 秦瓊辭官第一百六十六節 紫竹劍派第二百九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46)第二百八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35)達延芒結波第一百零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2)第三百四十二節 衆籌建光明殿(2)第六十七節 殺戮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解釋第十二節奇怪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