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經營

現如今,河南府四處都在動工,儼然成了一個大工地。

徵募的民夫愈來愈多,那些務工之人也是越發多了起來。

畢竟修河開始之後,百業興旺,商賈們對運河又有極大的期待,四處都在招募人手,試圖要大幹一場,如此一來,鄉間多是老弱婦孺,年輕青壯的,都不願留了。

只是青壯固然有更好的去處,可是家裡的地,總得有人看管着,關東人素來吃苦耐勞,若是讓他們盯着家裡一畝三分地就這樣的荒着,這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可是青年的勞力走了,婦孺們畢竟沒有這麼多的氣力來耕地,於是乎,牛馬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牛馬耕地,古已有之,本來也沒什麼稀罕,只不過如今,對於河南府的人來說,真正大規模使用牛馬,卻是現在。從前牛馬的使用,更多是士族和豪強的田莊,而尋常人家,只有這麼一點地,家裡又有青壯,顯然大爲不值,現在卻是不同了,一方面是牛馬的價格便宜,家裡的男人在外頭又能捎點錢回來,手裡有了錢,牛馬的價格雖然對小門小戶不是小數,可是咬着牙,也能買得起,這鄉間的牛馬又好養活,平時可以代替青壯耕地,老了病了,也可以賣肉換錢,如此一來,已經不只是弘農郡,這河南郡的百姓,也都掀起了購買牛馬的熱潮。

李令月在河南郡各縣,特意都專門開闢出了一個個的畜生交割市場,每日都有數十上百頭牛馬送過去,不用到正午,便可兜售一空,以至於神策府的牛馬也開始緊缺起來。李令月便去信塞外,囑咐要送牛馬雲雲。

對於李令月來說,這確實是一筆好買賣。自家造了茶葉和布匹,用這不太值錢的東西換來了價格高昂的牛馬。而這些牛馬再兜售給河南府的百姓,而河南府的壯丁呢,則是被神策府徵去修河搭橋,他們賺了錢,送回了鄉里,家中再購置畜生和農具,如此一來,等於是這些錢都在突厥人、神策府、農戶、工坊裡兜着圈子。最後又如決堤洪水一般,流回了神策府。

原來李令月以爲,花費這麼多錢糧,去徵募人手務工,實在是一件虧本的買賣,可是細細思量,卻發現全然不是這麼回事,神策府給壯丁的價格不低,還有孟津的工坊給招募來的匠人和學徒薪俸也不算低,至少比尋常種地要多的多。這些人從鄉間解脫出來,反而成了神策府和商賈們眼中的香餑餑,以往他們只是單純農戶的時候。自給自足,男耕女織,自家吃自家的,誰也不礙着誰,可是一旦務工,就勢必會有餘錢,生活方式也開始改變,看到了外頭世界的男人,便曉得了讀書的重要。於是平時省吃儉用,總要供子弟們讀書。而要讀書,就少不得進太平學。李令月的學費雖是童叟無欺,可是利潤還是可觀的,子弟們讀了書,就免不了要用筆墨,要購買書籍,於是乎,筆墨紙硯的工坊也應運而生,雕版印刷的工坊也漸漸興旺。

工坊興旺,意味着神策府的商稅增加,更不必說,男人們在外頭,婦孺們需要畜力耕種。

這種連鎖的反應,猶如蝴蝶翅膀一般的扇動起來。

李令月近來倒也讀了許多事,因爲商貿的發達,除了一些打發時間的話本之外,許多經營之道的理論書籍也開始大行其道起來。

那些個讀了書的人,真要琢磨起事兒來,竟還真是一套一套,各種商貿的理論百花齊放,其中有一種理論,李令月如今最是認可。要興商貿,首要的是製造出一批‘富民’,因爲唯有富民才願消費,但是這種富民,又有別於尋常的豪門,他們只是已經脫離了農戶的生活方式,開始長期聚居於城中,有一門手藝,或者是有一門營生,雖然不能發家致富,卻能夠保障自己衣食無憂。

而這樣的人,往往就是消費的主力,農戶自給自足,就算勉強攢了一些錢,也是不肯消費的,不消費,這麼多的工坊的貨物賣給誰去?可是大富之家,雖然消費能力驚人,可是畢竟他們是金字塔上的人物,高不可攀,也不可能人人如此,而且他們消費的多,可是掙得卻是更多,多餘的錢積蓄起來,或者積蓄去投資工坊,反而對消費不利。

因此……想要讓百業興旺,唯有富民,而要富其民,又需百業興旺,這是雞生蛋和蛋生雞的關係,所謂的富民,現在那些個理論家還未有具體的闡述,不過大致已經有了些雛形,這第一步,當然是將壯丁從鄉中解脫出來,運用大量的畜力,來取代人力,而人力彌足珍貴,先從尋常的學徒和勞力做起,漸漸有了安生立命的資本云云。

李令月愛錢,和所有愛錢的人一樣,都看這種經商之道的書籍,越看越是發人深省,她舉一反三,等到秦少游閒下來時,夫妻二人在牀第間,少不得要闡述自己的新的認知:“我看這修河,真是一本萬利,修了河能使整個河南府與天下各州郡相連,使買賣更大。我看哪……這第二大的好處,就是將那些人從田地裡解脫出來,這人出來能掙錢,就不肯種地了,況且回鄉一看,家裡那些地,有牛馬取代也就夠了,自己反而礙手礙腳,成了多餘之人,因而寧願務工,這就是富民的第一步,地上刨食的,只能維持溫飽,若是運氣不好,可能連溫飽都維持不住,所以哪……夫君,那陳靜先生的《工商論》你看了嗎?當真精彩……喂……莫要裝睡……”

秦少游無辜的張眼,看着喋喋不休的妻子,禁不住道:“工商論,不曾聽說過,倒是凱恩斯主義聽說過一些……”

“凱……恩思……這是什麼……”

…………………………………

第401章 不可小視第92章 該死第410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488章 惹錯人了第270章 託孤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10章 出大事了第603章 共治天下第386章 良善之輩第465章 優中選優第146章 非卿莫屬第209章 真正的豪族第579章 可喜可賀第186章 不瘋魔不成人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20章 恭迎聖駕第560章 奸臣賊子第42章 事了拂衣去第109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58章 東窗事發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204章 新君第268章 掃清障礙第480章 萬全之策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200章 忠良第228章 御狀第394章 利滾利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77章 帝心難測第141章 武家軍第152章 大豐收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412章 武三思必須死第318章 合則強 不和則死第503章 一戰定乾坤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439章 河南有個狄青天第43章 開考第505章 兵敗如山倒第37章 走馬上任第277章 魏國公救我第479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318章 合則強 不和則死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一百五十四章第337章 禍水東引第47章 行路難第464章 諸葛弩第386章 良善之輩第39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97章 張良計第595章 備武第166章 一決雌雄第267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章 要有信仰第425章 草芥第586章 大動干戈第593章 上皇入宮第344章 勢如破竹第248章 面見天子第407章 反目成仇第572章 臣萬死第628章 大勢已去第451章 上皇在此第256章 攤牌第102章 震撼全場第641章 征服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454章 大局已定第42章 事了拂衣去第263章 千載難逢第486章 無路可走第464章 諸葛弩第414章 雙喜臨門第589章 決戰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97章 張良計第69章 抓壯丁第10章 出大事了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274章 龍顏震怒第83章 殺一儆百第126章 有種你打我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310章 搶錢 搶人 搶地第622章 天降神兵第633章 上兵伐謀第204章 新君第133章 破陣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82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54章 名利、名利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600章 河山錦繡第81章 大局已定
第401章 不可小視第92章 該死第410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488章 惹錯人了第270章 託孤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10章 出大事了第603章 共治天下第386章 良善之輩第465章 優中選優第146章 非卿莫屬第209章 真正的豪族第579章 可喜可賀第186章 不瘋魔不成人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20章 恭迎聖駕第560章 奸臣賊子第42章 事了拂衣去第109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58章 東窗事發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204章 新君第268章 掃清障礙第480章 萬全之策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200章 忠良第228章 御狀第394章 利滾利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77章 帝心難測第141章 武家軍第152章 大豐收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412章 武三思必須死第318章 合則強 不和則死第503章 一戰定乾坤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439章 河南有個狄青天第43章 開考第505章 兵敗如山倒第37章 走馬上任第277章 魏國公救我第479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318章 合則強 不和則死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一百五十四章第337章 禍水東引第47章 行路難第464章 諸葛弩第386章 良善之輩第39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97章 張良計第595章 備武第166章 一決雌雄第267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章 要有信仰第425章 草芥第586章 大動干戈第593章 上皇入宮第344章 勢如破竹第248章 面見天子第407章 反目成仇第572章 臣萬死第628章 大勢已去第451章 上皇在此第256章 攤牌第102章 震撼全場第641章 征服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454章 大局已定第42章 事了拂衣去第263章 千載難逢第486章 無路可走第464章 諸葛弩第414章 雙喜臨門第589章 決戰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97章 張良計第69章 抓壯丁第10章 出大事了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274章 龍顏震怒第83章 殺一儆百第126章 有種你打我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310章 搶錢 搶人 搶地第622章 天降神兵第633章 上兵伐謀第204章 新君第133章 破陣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82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54章 名利、名利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600章 河山錦繡第81章 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