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秦少游的奏言開篇很有意思。

他直接就開始認錯,而且還願意受罰。

不是說神策府害民嗎?那就查吧,秦少游光明磊落,你想要怎麼查,就怎麼查。

假若當真查出來了什麼問題,那麼再根據問題的大小,進行懲處就是,我雖然是郡王,可是對害民的事痛恨無比,若是我犯了罪,自然也該罰。

這樣的態度,實在讓人無法挑剔,且不論神策府到底有沒有害民,單憑這一句話,秦少游非但沒有受害,反而足以顯示出自己地心胸。

只是這番話出來的時候,一些人的心已經咯噔了一下。

因爲在這句話背後,顯然醞釀着殺機。

果然,秦少游目光一擡,那目光冷厲如刀,秦少游正色道:“害民之賊,人人得而誅之,臣若是害民,甘願伏法,可若有皇親害民呢?”

這一句質問,直接讓韋后憤怒的臉頓時變得更爲扭曲,而扭曲之後,卻又有幾分膽寒。

秦少游反擊了。

只是這個反擊,顯然比之之前要,猛烈的許多。

是不是害民,神策府還沒有定論,可是韋家……似乎已經坐實了。

秦少游朗聲道:“鉅萬百姓,圍攻韋府,難道他們一個個都是盜賊?這是天子腳下,而不是草莽之地,哪裡來的這麼多蟊賊?韋家到底做了什麼事,以至於惹來這麼大的民憤?那些百姓口口聲聲,說韋家欺男霸女,殘害百姓,若是有一人這樣說,那是污衊,有十人八人這樣說,臣也無話可說,可是數千數萬人異口同聲,那麼韋家,是不是該給朝廷一個交代。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當年的隋煬帝,不體恤百姓,縱容豪強害民,這纔有高祖皇帝起兵而奪取天下。太宗皇帝總結出民貴君輕的教訓,告誡於子孫後世,爲的就是不讓大唐重蹈隋煬帝的覆轍,臣只有微末的功勞,尺寸之功。卻蒙陛下不棄,加爵郡王,使臣治理一方,君恩似海,無以報效,如今民憤四起,臣伏請陛下,立即委派人員,懲處害民之賊,安撫百姓。如此,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而百姓,亦可受陛下的恩德,如若不然,且不說,社稷置於險地,便是臣,也絕不肯答應奸徒逍遙法外,以至動搖國本。今日若不除賊,臣決不罷休。”

韋后臉色掠過了一絲惶恐。

單純的彈劾,她並不害怕,韋家隻手遮天。至少在這廟堂,單憑几句彈劾是不可能動搖的,可問題就在於,這邊秦少游彈劾,那邊又有刁民滋事,情勢迫在眉睫。更不必說,就在方纔,韋弘敏還在那兒大言不慚,說什麼害民之賊、動搖社稷,非要治罪神策府不可,只是偏偏,現實卻是活生生的打了韋弘敏的臉。

這一巴掌,很疼。

最重要的是,現在韋家已經惹來了麻煩,必須去解決,否則那些刁民,還不把韋家都給拆了,更可怕的問題就來了,偏生這個時候,秦少游開始死磕了。

秦少游不是一個人。

因爲他話音落下的時候。

又有一人站了出來,這一次讓人頗爲意外,站出來的乃是狄仁傑。

狄仁傑和崔詧交好,這自不必說。

而且狄仁傑還嫉惡如仇,若說韋家彈劾秦少游,說神策府枉法,狄仁傑當然是極力贊成追查到底的,而現在,是韋家害民,狄仁傑能坐視不理嗎?

狄仁傑有很高的聲望,在民間的聲譽更是如日中天,也正因爲如此,這個時候他若是無動於衷,那麼他就不是狄仁傑了。

狄仁傑正氣凜然:“神策府要查,韋家害民之事,也不得不辦,決不可放縱奸邪之輩,殘害百姓,弘扭王高義,既願意請欽差查神策府,以證清白,那麼眼下羣情洶洶,臣請陛下恩准,立即委派要員,安撫百姓,懲處韋家作惡的人等,以儆效尤。”

尚書令裴恩不甘寂寞:“臣也深以爲然,縱容國戚害民,則失人心,一旦此事不予處置,則天下人心晶,恐有民變之禍……”

刑部尚書陳望凜然而出:“不誅賊子,何以平天下,陛下三思。”

越來越多人站出來。

一個比一個人更加有分量。

關東諸姓,雖不如關隴門閥那般強大,可是朝中的支持者,十有二三。

更何況有狄仁傑這種清流在,幾乎近半的大臣都表現出了極力的支持。

而那些關中人,態度就有那麼點兒曖昧不清了。

你們韋家去整神策府,這當然不錯,可是人家沒有整下來,你自己倒是泥菩薩過江了。

這倒也罷了,最重要的是,現在可是證據確鑿啊,想爲你們說話,可都沒有說話的地方,於是大家細細思量了一二,居然都謹慎起來。

更不必說,一些崔詧的死黨現在怕是心裡在看笑話呢。

他們雖然也是關中人,站在關中人的立場上,可是同行是冤家,崔詧和韋家的矛盾已經公開化,這個時候,韋家若是遇到了麻煩,倒是有不少人求之不得。

整不死秦少游,受到打擊的是整個關隴門閥,因爲他們不得不坐視神策軍與關東士族結合起來的力量異軍突起。可是一旦韋家隻手遮天,不少和韋家有嫌隙,跟着崔詧與韋家爲難的關中豪族,將來只怕會有不少的麻煩,甚至可能遭致滅門之災。

所以……如鄭榮這樣的人,居然只是冷眼以對,若不是顧忌着這個時候不該和秦少游一起攻訐‘同黨’,只怕鄭榮早就按耐不住,要去和韋家死磕了。

李顯徹底的手足無措。

他最怕的就是民變,何況現在如此浩大的聲勢,都要求嚴懲韋家,似乎這韋家一下子犯了衆怒,簡直成了過街老鼠。

李顯不禁小心翼翼的去看韋后,韋后的臉色,已經徹底的垮了下去,彷彿片刻之間,便蒼老了十歲。

…………………………………………

第333章 一於奉陪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82章 藩鎮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400章 挖人牆角第266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58章 東窗事發第322章 上皇萬歲第188章 必須要死第43章 開考第638章 禮崩樂壞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196章 必死第468章 天生萬物第255章 一鼓而定第134章 告捷第217章 大功告成第571章 失而復得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586章 大動干戈第650章 凌雲壯志第401章 不可小視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242章 天下名士第466章 投石問路第267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589章 決戰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196章 你死我活第270章 神兵第448章 除之而後快第38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311章 都已經瘋了第568章 天降大任第173章 情比金堅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500章 一決勝負第121章 新官上任第58章 東窗事發第280章 狼狽爲奸第79章 欺君罔上第341章 他來了第92章 該死第35章 官身第6章 飛黃騰達第458章 春暖鴨先知第262章 與鄰爲善秦上尉第411章 工爲本第270章 神兵第6章 飛黃騰達第271章 利器第220章 徒勞無益第55章 盛世之宴第259章 禍之將至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61章 惡貫滿盈臨淄王第426章 一切只是開始嗎第76章 生殺予奪 皆在帝心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282章 霹靂手段第425章 草芥第251章 破城第455章 試看天地翻轉第285章 真義士也第213章 感天動地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345章 擒敵第447章 風雲變色第342章 操傢伙第357章 關鍵之處第385章 見鬼了第303章 重賞第74章 君爲臣綱第603章 共治天下第190章 元芳,你怎麼看第23章 很好吃第332章 反戈一擊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230章 拔刀相向第596章 大治第613章 屠戮第27章 入宮覲見第119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645章 入關第296章 碾碎他們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257章 天命在我不在你第560章 奸臣賊子第484章 徹底反目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140章 最厚道的天子第一百五十四章第187章 聖恩第173章 情比金堅第155章 精兵第344章 勢如破竹第329章 瘋狂年代第301章 改周爲唐第285章 真義士也
第333章 一於奉陪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82章 藩鎮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400章 挖人牆角第266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58章 東窗事發第322章 上皇萬歲第188章 必須要死第43章 開考第638章 禮崩樂壞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196章 必死第468章 天生萬物第255章 一鼓而定第134章 告捷第217章 大功告成第571章 失而復得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586章 大動干戈第650章 凌雲壯志第401章 不可小視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242章 天下名士第466章 投石問路第267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589章 決戰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196章 你死我活第270章 神兵第448章 除之而後快第38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311章 都已經瘋了第568章 天降大任第173章 情比金堅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500章 一決勝負第121章 新官上任第58章 東窗事發第280章 狼狽爲奸第79章 欺君罔上第341章 他來了第92章 該死第35章 官身第6章 飛黃騰達第458章 春暖鴨先知第262章 與鄰爲善秦上尉第411章 工爲本第270章 神兵第6章 飛黃騰達第271章 利器第220章 徒勞無益第55章 盛世之宴第259章 禍之將至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61章 惡貫滿盈臨淄王第426章 一切只是開始嗎第76章 生殺予奪 皆在帝心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282章 霹靂手段第425章 草芥第251章 破城第455章 試看天地翻轉第285章 真義士也第213章 感天動地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345章 擒敵第447章 風雲變色第342章 操傢伙第357章 關鍵之處第385章 見鬼了第303章 重賞第74章 君爲臣綱第603章 共治天下第190章 元芳,你怎麼看第23章 很好吃第332章 反戈一擊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230章 拔刀相向第596章 大治第613章 屠戮第27章 入宮覲見第119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645章 入關第296章 碾碎他們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257章 天命在我不在你第560章 奸臣賊子第484章 徹底反目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140章 最厚道的天子第一百五十四章第187章 聖恩第173章 情比金堅第155章 精兵第344章 勢如破竹第329章 瘋狂年代第301章 改周爲唐第285章 真義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