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分庭抗禮

人的從衆心理,使得這東城越來越熱鬧了。

一輛輛的車轎趕來,甚至連個腳不沾地的地方都沒有。

而此時,許多人心裡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看到這一個個的人,許多人甚至都是平時所熟識的,而大家碰了面,自然不會說,我只是來湊湊趣,人都來了,說這樣的話,天知道自己這番話會不會惹來人反感。

大抵人都來了,自然要表現出一副對上皇陛下敬若神明的樣子,無論內心裡是不是對這位上皇是什麼感情,可是表面上,卻總是恭敬有加。

每個人都是如此。

而正因爲每一個人如此,許多不過是來湊趣的人便不禁的冒出一個念頭,上皇……居然如此得人心嗎?

人心如水,當初是人心被迫讓武則天不得不禪位,而如今,也是這個人心,將這個上皇又推到了頂峰。

韋洵已是滿頭大汗淋漓,他已看到來人越來越多,以至於整個東城內外都已人滿爲患,他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三個皇子在這裡,這麼多文武百官在這裡,這麼多世家子弟流連,這麼多的僧俗百姓沒有散去。

這時候,京兆府當然不敢去趕人,而韋洵,也只能放任如此。

而偏偏,那位上皇,似乎還在‘沉睡。’

寢殿之內,沒有一點動靜和聲息。

可是每一個人,似乎都不以爲意,他們彷彿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聚衆的已經越來越多了。

甚至……還出現了幾個韋黨。

他們也怕啊。

跟着韋家的人雖然得到了榮華富貴,可是眼下這個局面,鹿死誰手也未可知,天子生死難料。一旦韋家出了問題,這些韋黨,哪一個不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而現在……上皇人心所向。這個時候,不如且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烈日當空。所有人都是汗流浹背,韋洵陰沉着臉,只是在寢帳之外,不發一言。

……………………………………………………………………………………

寢帳之內,卻是另一幅光景,武則天自然是早就起了,她手捧着佛經,不徐不疾的在低聲默誦。似乎外間的東西,都距離她太遠太遠,她對外界的事,一丁點也不關心。

女官小心翼翼的給她奉茶,她足足喝了幾盞,才突然擡眸:“什麼時辰了?”

淡定從容,彷彿天塌下來,這個女人,照舊能保持着這心平氣和之態。

“陛下,午時三刻了。三位皇子殿下,已經久侯多時,噢。還有韋娘娘也派了人,特來迎駕。”

武則天只是淡淡點頭,彷彿這一切,都是應當的,自己就理應被人捧着含着,不必有絲毫的虧欠。

她沉吟了片刻:“叫三個皇子進來說話。”

“是。”

當女官自帳中出來,道:“請三位殿下入賬覲見。”

李重福早已跪的腿腳痠麻了,日頭又大,使他有些吃不消。可是此時此刻,他卻沒有一丁點的怨言。直到那女官傳出來了消息,李重福大喜過望。

其實在來之前。他心裡尚且還有猶豫,可是現在……他卻早已打消了所有的顧慮,其實她根本不在乎自己這個皇祖母有沒有拿架子,又或者是不是對自己有什麼怠慢,他最擔心的,還是實力。

他擔心這一步自己走錯了,而事實上,上皇地分量遠不如韋后。

而如今,當無數人出現的時候,他便知道,自己抱住了一條很好的大腿,足夠讓他終身受益無窮。

他忙不迭的與兩個兄弟進入了寢帳,納頭便拜,哽咽道:“孫臣見過陛下,孫臣問陛下安好。”

這哽咽的聲音,絕不是作僞,事實上,這些年來,他們已經受過了太多太多的委屈,而這些委屈,在這一刻,卻是盡皆發泄了出來。

武則天只是冷冷的看着這三個孫子。

她臉上沒有表情。

她真的有舔犢之情嗎?

在來之前,或許她在想,自己見到了三個骨肉,理應會感慨萬千纔是,可是現在,她發現她依舊很冷靜。

她突然冒出可笑的念頭,這三個人,和別人的孩子又有什麼分別呢?

骨肉至親……

似乎在她的心目中甚是可笑。

或者……她早已沒有了感情,她所思所想,不過是站在那權利的頂峰,爲的……是手攬一切。

本質上,這是一個自私自利到了極致的女人。

可是現在……她卻還是露出了笑容,不是因爲看到了自己的孫兒,而是因爲她知道……骨肉至親,某種程度可以成爲自己的利器。

她笑容可掬的道:“都起來吧,累壞了吧,倒是難爲了你們,重福,你上前來,讓朕好好看看你,你比從前長大了許多,怎麼年輕輕的,居然添了白髮,哎……這可怎麼得了。”

李重福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心裡更加委屈:“孫臣……孫臣……請祖母救我……”

他猛地又跪倒在地,朗聲道:“父皇垂危,而天下之政,盡皆都落在了韋氏之手,韋氏任用私人,打擊宗室,遲早下去,大唐江山不保,孫臣三人在長安,無時無刻不是惶恐至極,韋氏無情,只需起心動念。孫臣三人,便性命不保。孫臣乃是祖母骨肉,更是父皇親子。可是如今,卻連囚徒都不如。喪家之犬,亦不過如此,如今……韋氏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她欲誅盡宗室,而行王莽之事,孫臣人等……”

後頭的話,已經哽咽的說不下去了。緊接其後,便是滔滔大哭。

來之前,他就已經想好了,見到了上皇,索性把話攤開來說,事到如今,也沒什麼可避諱的,既然來了,也就不在乎韋氏怎麼樣了。

另外兩個弟弟,亦是開始大哭起來。這眼淚倒真不是作僞,好端端的皇子,本來何其尊貴。可是這幾年過的都是狗都不如,每天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這哪裡是人過的日子啊。

武則天‘動容’,然後長身而起,旋即將李重福扶起,不由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嗎?朕……也料不到,雖然外頭傳言紛紛,各種流言蜚語數不勝數,可是朕總以爲。你們終究是宗親,是皇子。總不至於如此,朕哪……是真正萬萬想不到啊。”

於是寬慰了一番。

李重福等人安下心來。

武則天又道:“來人。起駕吧,也該入宮了。”

她一聲令下,頓時撤了大帳,隨後在三個皇子的擁簇下,徐徐出來,韋洵忙是上前要行禮,而這時,無數人拜倒在地,紛紛道:“陛下萬歲……萬歲……”

稱頌之聲,不絕於耳,衝破了雲霄。

武則天則沒有顯出任何不安和惶恐,彷彿一切都是如此理所當然,她心安理得,甚至連看都沒有看那些拜倒在地,對他表達崇敬之情的人一眼,猶如自天而降的神佛一般,沒有流露出微笑,沒有流露出喜悅,甚至連眼角的餘光,都吝嗇於給這些人。

她已上了車駕。

在禁衛和女官、宦官的擁簇下徐徐入城。

沿途所過,無數人拜倒於道旁,雖然明知道,這位上皇陛下甚至連車駕的簾子都沒有拉起來,只是藏在這車廂之內,可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每一個人不由自主地屈膝拜倒。

而這種心理,卻甚是微妙,武則天沒有顯露出絲毫的親民,卻反而讓更多人趨之若鶩,更是生出高山仰止之心。

人……是下賤的。

韋洵已經心亂如麻,一面在前開路,一面命人火速入宮稟報。

…………………………………………………………………………………

外間的事,怎麼逃得過韋后的耳目。

幾個韋家的人已經匆匆跑來稟告了。

大家都是哭喪着臉,在這宮中有些不安。

他們今日的地位,固然是來源於他們所掌握的權力。

而這一旦這個權力基礎發生了動搖,曾經高高在上的他們,其實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分別。

一開始的時候,驚怒的韋氏還想讓人偷偷記錄下那些敢去迎駕的叛逆,可是現在……當人越來越多,她只剩下了無力感。

因爲……叛逆實在太多太多,真要秋後算賬,只怕韋家一輩子都算不完。

事情的惡化,更像是某種化學反應。一個已經退居幕後,早已失去了權柄的上皇,對於韋家來說,不算什麼致命的威脅。

甚至,韋氏若是橫了心,索性將她除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至於三個皇子,更是沒有什麼威脅,只要韋氏願意,她能保證,這三個別人的兒子便會乖乖跪倒在自己的腳下,乖乖的各種曲意逢迎。

而武則天加上了三個皇子,卻足以致命了。

這幾個沒有致命威脅的人合二爲一,則成了一個極大的隱患。

韋后的尊貴地位,加上三個皇子的合法性,便催化出了無數朝中敢怒不敢言的臣子們,使他們有了足夠的勇氣,讓他們一下子變得膽大包天,乃至於放肆起來。

而反韋家的大臣一旦與武則天合成一體,那些左右搖擺的人,也開始權衡起來,他們沒有從韋家身上得到太多的好處,自然而然,對於韋家沒有太多的忠心,他們不必去維護韋家的統治,之所以選擇搖擺,不過是希望藉此來爲自己掙取一些蠅頭小利,又或者,趨利避害罷了。

他們從前……是絕不可能反韋家的,他們沒有這個膽子,也沒有這個意願,他們是心安理得的一個羣體,今朝有酒今朝醉,什麼忠義,什麼大唐的江山,和他們相去甚遠。

可是現在……當他們看到武則天的聲勢之後,不由自主的開始搖頭吶喊起來,這種盲從,卻導致了在武則天還未入宮的時候,在這長安城裡,在這廟堂之上,一個反韋的聯盟居然悄然形成。

這股反韋的勢力,可能人數雖多,卻沒有太多人位列中樞,不似韋家的黨羽那樣,佔據了最津要的位置,個個手握極大的權柄,可是……他們人數衆多,他們每一個人背後都有自己的小團體,他們凝聚在了一起,和三個皇子一樣,成爲了武則天的羽翼。

而現在……韋后所面對的,居然不再是上皇,也不是武則天……她突然發現,只是在一夕之間,她所要面對的,乃是武黨……一個以反韋氏而一夜之間鑄就的反韋集團。

到了這個時候,就連韋氏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畢生所憎恨的那個女人,是何等的可怕,她猛地想起了當初,當初武則天將李顯夫婦拉下皇位的時候……似乎……也是今日這樣的情形,那個女人的手腕……在今日並沒有因爲年老而消減,反而更加的純熟,更加的厲害,更加的讓人感覺到不安。

韋氏臉色陰沉,她看着前來通風報信的黨羽們,心底深處,一股沒來由的恐懼,遍佈了全身上下。

……………………………………………

更新送到,明天清明節,汗,爭取早點送到吧。(。

第249章 滿城殺機第413章 有奶纔是娘第286章 勝券在握第219章 至親第474章 江山色變第72章 爲人師表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265章 大功告成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328章 孤注一擲纔是出路第28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14章 惡有惡報第273章 長樂第446章 別惹我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34章 敕命第38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37章 君臣對話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37章 人至察則無徒第30章 老虎不發威第254章 誅賊第7章 能吃飯麼第8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39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487章 拼了第460章 軍備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432章 人贓並獲第370章 還都第372章 大勢已成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480章 萬全之策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368章 走着瞧是嗎第356章 死罪難逃第24章 若愚方有大智第559章 性命攸關第320章 盛名之下第254章 誅賊第266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17章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第259章 禍之將至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88章 殺無赦第247章 奪門之變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445章 煥然一新第237章 君臣對話第189章 君心難測第273章 要命的奏疏第621章 生死之戰第115章 反殺第368章 走着瞧是嗎第200章 忠良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205章 發跡第29章 冒犯女皇第404章 兩虎相爭第264章 極盡優榮第599章 天潢貴胄第92章 該死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335章 扒了一層皮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07章 雖遠必誅第141章 武家軍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330章 利益至上第330章 利益至上第142章 人中龍鳳第64章 陛下的厚望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84章 人頭落地第407章 反目成仇第598章 佈局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254章 誅賊第294章 萬箭穿心第448章 除之而後快第137章 一戰而勝第54章 名利、名利第598章 佈局第404章 兩虎相爭第99章 迎駕第593章 上皇入宮第358章 自證清白第473章 十萬火急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313章 縮頭烏龜第470章 節度使
第249章 滿城殺機第413章 有奶纔是娘第286章 勝券在握第219章 至親第474章 江山色變第72章 爲人師表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265章 大功告成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328章 孤注一擲纔是出路第28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14章 惡有惡報第273章 長樂第446章 別惹我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34章 敕命第38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37章 君臣對話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37章 人至察則無徒第30章 老虎不發威第254章 誅賊第7章 能吃飯麼第8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39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487章 拼了第460章 軍備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432章 人贓並獲第370章 還都第372章 大勢已成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480章 萬全之策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368章 走着瞧是嗎第356章 死罪難逃第24章 若愚方有大智第559章 性命攸關第320章 盛名之下第254章 誅賊第266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17章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第259章 禍之將至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88章 殺無赦第247章 奪門之變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445章 煥然一新第237章 君臣對話第189章 君心難測第273章 要命的奏疏第621章 生死之戰第115章 反殺第368章 走着瞧是嗎第200章 忠良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205章 發跡第29章 冒犯女皇第404章 兩虎相爭第264章 極盡優榮第599章 天潢貴胄第92章 該死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335章 扒了一層皮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07章 雖遠必誅第141章 武家軍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330章 利益至上第330章 利益至上第142章 人中龍鳳第64章 陛下的厚望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84章 人頭落地第407章 反目成仇第598章 佈局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254章 誅賊第294章 萬箭穿心第448章 除之而後快第137章 一戰而勝第54章 名利、名利第598章 佈局第404章 兩虎相爭第99章 迎駕第593章 上皇入宮第358章 自證清白第473章 十萬火急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313章 縮頭烏龜第470章 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