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彪悍民風

李重福短暫的行程,所接受到的信息實在讓他驚駭。

他看到的顯然是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好壞他無法去評論,不過有一點,他卻是明白。

這個世界創造的力量顯然要比長安那個世界要大得多。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雖然他不會有什麼直觀的感受,也不過是管中窺豹,可是從別人的隻言片語中,他得到了許多的信息。

原來……人力在這裡纔是最值錢的,這和從前時全然不一樣,至少在那個時候,人是最賤的工具,某種程度,只要遇到了荒年,一兩貫就足夠買一個人力,而且……爲了節省開支,那些捨不得投錢進去做的事,都可以用人力去取代。

譬如耕種,人力顯然比畜生要值當的多,畢竟畜生的價格不菲,何況……畜生每日吃的也多,與其養頭畜生,分不如人力精細一些。

李重福對於這種模式其實也是一知半解,不過大致,他卻明白了一些關係,無非就是盡力興修水利和改用畜力,來穩定農業,卻使得大量的人力得以解脫出來,解脫出來的人力,再去織布、鍊鐵、伐木、採煤,最後再製造出無數的貨物,這些貨物最後又開始流轉,譬如農具回到了農人手裡,譬如衣衫到了採煤人身上,譬如刀劍則裝備了士兵。

又因爲大規模的生產,以及據說是技術的改進,於是,生產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多,從前一百人一天可以織一百匹布,後來卻到了一百五十匹,乃至於兩百匹的地步,這個時候,據說是出了難題,那就是同樣的人,需要的布只有這樣多。多餘的布留着有什麼用?難道那些造布的人囤積在倉庫嗎?而那些織布的匠人們造出了超過了需求本身的布匹,難道第二年就歇業在家,等到這些布匹完全消化掉嗎?

這樣顯然是不成的,莫說匠人們需要生業。否則就極有可能餓死,便是那些造布的商賈們,也絕不肯停工,唯一的法子,就是想盡法子。把剩餘的布匹兜售出去,本地既然已經無法增加消費,那麼就銷往其他地方,無論是劍南、江南或者是長安,又或者是大漠、渤海、暹羅、百濟,乃至於是吐蕃,只要有任何可能,這些人都會一擁而入。

這纔是……這裡的人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啊。

李重福雖然平時唯唯諾諾,卻也是絕頂聰明的人,他很快意識到。爲何幾乎這裡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博古通今了。

以往的農戶或是豪強,他們要管的,只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至多,也就是和官府交涉,而官府呢,一方面盯着朝廷的動向,一方面治理一方也就可以了。

可是在這裡,卻是行不通。因爲這裡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想要維持他們現在的體面,和自己的優渥。唯一的法子,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把買賣做到任何有可能做成買賣的地方。

因而……在這裡,印刷的書籍之中,關於各地特產以及風土人情的書冊是最火熱的,關於渤海、暹羅、百濟乃至於吐蕃、大食的書冊也賣得火熱。街頭巷尾的人。大多數對於那一畝三分地的事不太熱心,甚至連宮闈中的秘聞也不甚有什麼興趣,這裡的每一個人,彷彿都心懷着天下一樣,便是這個小小巡檢司的副官,先是介紹了一些孟津的事,緊接着便是開始滔滔不絕,如數家珍的說近來有倭人來做買賣,卻拿不出錢的趣聞。

李重福心裡不禁有點兒詫異,似這等心懷天下的事,理應是廟堂諸公們想的事,可是在這裡,彷彿每一個人,都是高居廟堂上的宰相尚書,便是一個船伕,也能瞎掰幾句南詔國、林邑國和天竺國的事。

李重福開始覺得有趣,後來卻不免有點兒後脊發涼。

因爲他感覺到了一種很古怪的民心。

譬如有人說起倭國,便不禁會顯得義憤填膺,如有商賈在倭國被人殺了,據說就是他們官兵所爲,又有說倭人蠻橫,做買賣不守規矩。

這其實本來就是情理之中,畢竟雙方相隔在千里,又隔着汪洋大海,言語不通不說,各自的風俗又是不同,可是……似乎每一個人,都對此懷有某種怨氣,李重福仔細琢磨,卻大致明白能明白這種心理了,與倭人的交往,說穿了,就是做買賣,可是這買賣想要做起來,何其難也,自然會有諸多的摩擦,而對於這裡的每一個人來說,任何一筆買賣,都和他們息息相關,滯銷的貨物若是不賣一點是一點,可能許多人都會受到影響。

因此這裡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一種渴望,那便是渴望河南府的商隊,到任何一處地方,都可以暢通無阻,唯有如此,方能使許多人富足,這種渴望,不如說是一種,是一種人性的貪婪所驅動,幾乎所有的巨賈,似乎都有一種願望,那便是使天下各處都成爲昭義五鎮一樣,成爲他們可以爲所欲爲的樂園。

這種潛藏在許多人心底深處的心思,使李重福想一想,都覺得有些後怕,要知道,雖然從前自己先祖在的時候,也曾四處大動過干戈,可是無論任何時候,不到迫不得已,朝廷是絕不會下定動兵的決心的,畢竟……隋煬帝的先例就擺在面前,固然天子好大喜功,可是臣民們聽到要動兵,卻往往談虎色變,對於大臣們來說,動兵會消耗掉國力,而且風險也是極大,即便是侵佔了領土,可是得到了領土卻大多得不償失。而對於百姓來說,動兵就意味着加稅,也意味着要徵募他們服徭役,許多家中的壯丁,要踏上那千里之外的戰場,生死不知。

因此君王們往往以好大喜功的隋煬帝爲戒,大臣們盡力的去談仁義道德,臣民們對於任何事都漠不關心,開疆擴土,除了讓王朝得到一點好名聲之外,沒有任何作用,征伐大漠,難道讓人去放牛羊馬?征服南詔,那連綿的大山,能開墾出幾塊有價值的土地?(。)

第411章 工爲本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605章 驚天密謀第447章 風雲變色第451章 胸懷萬里第57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23章 很好吃第109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272章 龍子龍孫第328章 孤注一擲纔是出路第191章 殺手鐗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614章 樹倒猢猻散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455章 試看天地翻轉第87章 反戈一擊第370章 還都第221章 狐假虎威第320章 盛名之下第311章 都已經瘋了第478章 時不待我第559章 性命攸關第271章 富甲天下第608章 自古聖賢多寂寞第459章 雪中送炭第388章 寶藏第195章 攤牌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02章 刻不容緩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464章 諸葛弩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94章 升官進爵第332章 反戈一擊第485章 殺人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121章 新官上任第186章 不瘋魔不成人第433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572章 臣萬死第200章 忠良第596章 大治第650章 凌雲壯志第16章 百善孝爲先第399章 二分天下第483章 虎狼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19章 宏圖大業第404章 兩虎相爭第293章 地動山搖第406章 凱子是嗎第608章 自古聖賢多寂寞第392章 盡心用命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133章 破陣第461章 宰相第168章 破敵第62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406章 凱子是嗎第232章 皇孫又如何第417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88章 公主下嫁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41章 風暴第125章 大周的RM幣戰士第68章 人格高尚第303章 重賞第80章 天變第424章 手段如何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634章 攻心第565章 圖窮匕見第105章 龍虎之鬥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264章 極盡優榮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427章 天地不容第90章 一擊必殺第599章 天潢貴胄第240章 築城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489章 賭徒第218章 真龍天子第231章 無罪第290章 勝者爲王第423章 天地不仁第87章 反戈一擊第394章 利滾利第200章 忠良第500章 一決勝負第188章 必須要死第369章 大難臨頭第570章 我要揭發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478章 時不待我第142章 人中龍鳳第65章 有債必償
第411章 工爲本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605章 驚天密謀第447章 風雲變色第451章 胸懷萬里第57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23章 很好吃第109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272章 龍子龍孫第328章 孤注一擲纔是出路第191章 殺手鐗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614章 樹倒猢猻散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455章 試看天地翻轉第87章 反戈一擊第370章 還都第221章 狐假虎威第320章 盛名之下第311章 都已經瘋了第478章 時不待我第559章 性命攸關第271章 富甲天下第608章 自古聖賢多寂寞第459章 雪中送炭第388章 寶藏第195章 攤牌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02章 刻不容緩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464章 諸葛弩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94章 升官進爵第332章 反戈一擊第485章 殺人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121章 新官上任第186章 不瘋魔不成人第433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572章 臣萬死第200章 忠良第596章 大治第650章 凌雲壯志第16章 百善孝爲先第399章 二分天下第483章 虎狼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19章 宏圖大業第404章 兩虎相爭第293章 地動山搖第406章 凱子是嗎第608章 自古聖賢多寂寞第392章 盡心用命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133章 破陣第461章 宰相第168章 破敵第62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406章 凱子是嗎第232章 皇孫又如何第417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88章 公主下嫁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41章 風暴第125章 大周的RM幣戰士第68章 人格高尚第303章 重賞第80章 天變第424章 手段如何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634章 攻心第565章 圖窮匕見第105章 龍虎之鬥第646章 無路可走第264章 極盡優榮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427章 天地不容第90章 一擊必殺第599章 天潢貴胄第240章 築城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489章 賭徒第218章 真龍天子第231章 無罪第290章 勝者爲王第423章 天地不仁第87章 反戈一擊第394章 利滾利第200章 忠良第500章 一決勝負第188章 必須要死第369章 大難臨頭第570章 我要揭發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478章 時不待我第142章 人中龍鳳第65章 有債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