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上兵伐謀

神策軍的大帳,許許多多人在這大帳裡出來,不過如今武人出入的多,文官和小吏卻是不少。

顯然那些請戰的武官們已經放棄了治療,瞧這架勢,魏王殿下是壓根就不給他們立功的機會了。

而事實上,他們摩拳擦掌了一陣子,每日嗷嗷叫的請戰,結果消磨了這麼久,也就漸漸的不再鬧騰了,該幹嘛幹嘛去吧。

如此一來,秦少游反而清淨了不少,不過神策府和五軍府倒是有不少聯絡人員現在每日都在這大帳中徘徊不散。

秦少游的心思都放在了運河上,除此之外,就是南部七鎮的整合了,時間已過去了這麼久,現如今一切都上了軌道,不過麻煩事卻還是有的。

比如那許州,前兩日就鬧了地方官員不和的事,而這種事很是常見,大多數都是原先韋家都督原本任命的官員與五軍府調派的官員起了爭執和衝突,而往往這個時候,秦少游倒是不會動怒,這種事若是沒有那纔怪了,雙方根本就理念不合,甚至代表的利益也是不同,假若沒有衝突,只能說明五軍府委派的官員尸位素餐。

不過處理方法倒是簡單,秦少游直接一封書信,送到韋陳亮手上,這件事你自己處理吧,別說我不給你面子,其實對你這個都督,還是很敬重的。

皮球就踢到了韋陳亮那兒,韋陳亮呢,卻是知道,自己現在這個處境,當然是不能衝冠一怒,或者是護犢子的,本來自己的身份就很是尷尬,面對魏王殿下的考驗,當然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於是他親自裁撤掉與五軍府發生衝突的官吏,這種得罪人的事,當然是韋陳亮親自去做。更加妥當。

而這時候,裁撤下來的人,當然也不能直接讓他們滾到一邊去,這些官吏。畢竟在本地經營日久,你把人直接擼下來,固然下令的乃是韋陳亮,可是一旦這些人在野,若是背後煽風點火。卻也未必是什麼好事,這時候五軍府便出了面,將他們調至其他各鎮去領一個閒差事。

這種磨合的過程,雖是漫長了一些,卻也有它的好處,那便是平穩。

現如今,七鎮各州各縣做主的官吏,幾乎都已經換上了五軍府的幹吏,這可絕不是什麼換湯不換藥,而是本質上改變了七鎮的生態。這些久在五軍府當職的官吏,可一向都是改革派,在五軍府自然有一套辦事的方法,比如鼓勵工商,比如做事絕不玩清靜無爲那一套,比如他們更在乎工程的營造,總而言之,他們不像是官,反而更像是商賈。

農官和商官的本質就在於,農官是看天吃飯的。因爲他們的政績主要在於收成的好壞,老天爺賞口飯吃,若是遇到了豐年,那他們自然而然。也就來了政績,可若是時運不濟,那也勉強只好賑濟一下百姓什麼的。他們不需要去過問太多的事,至多,也就處理一些訴訟的糾紛罷了。而商官卻是不同,他們的政績來自於商賈。也即是說,他們能否升遷,有無政績,靠的是風評,誰給他們風評呢,自然是商賈集團,譬如那議事堂,一旦你做的糟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他們完全可以鬧着來彈劾你的,因而他們的本質,就是一切爲商賈服務。

商賈們要經商,就需要運輸,大規模的運輸,對於道路和碼頭依賴極大,因而既想服務於商賈,就非要咬着牙修橋鋪路,到處興建碼頭不可;商賈們需要更多的人丁,來僱傭他們做工,那麼既然要讓這些大爺們舒服,就得硬着頭皮,想盡辦法,將青壯驅使到城中來,至於那些大戶人家所束縛的佃農或者是奴人,那當然是要嚴厲的打擊,跟商賈大爺們搶人,你這是活膩歪了,你跟你拼命跟誰拼命

城中的人口日益增多,導致治安變壞,還有行商若是地方上不太平,總有許多蟊賊,假若是農官,只要顧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就是了,至於剪徑的蟊賊雖然也要打擊,可是還不至於太過操心。而要服務商賈的官員則不同,蟊賊一多,誰還敢做生意,因而必然是嚴厲打擊,跟這些蟊賊勢不兩立,要專門組織起專業的巡捕人員,四處出動,非要將這些人斬盡殺絕不可。

這些久在五軍府的官吏,思維已經完全轉換,若說此前的官吏,玩的是清靜無爲、看天吃飯的那一套,而這些人,卻顯然是大包大攬,什麼事都管,什麼事都要干涉,這些人宛如秦少游的爪牙,侵入一州一縣的方方面面。

而官府的改變,再加上運河和道路的修築,商賈的涌入,自然而然,也將改變社會的形態,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置身進這個社會形態之中,無人可以倖免。

可是秦少游依然還需要時間。

所以有時候,他揹着手,遙遙看着遠處的函谷關,函谷關依然高聳入雲,從函谷關裡總會有一些密探傳出各種的消息,他們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用弓箭射出一些密信,次日,自然會有人大搖大擺的以取水的名義撿回來。

五萬套禦寒的衣物,確實起了很大的效果,如今,關隘內的守軍,已經越來越多的唸叨着秦少游的好處了。

在他們的心目中,似乎對於魏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那清早吼起來的操練口號,那已經不再可怕的火炮聲響,那瀰漫在空氣中肉香,還有夜裡那嘹亮的歌聲。

他們對於秦少游的印象,似乎並不壞,甚至一些武官和軍卒私下在傳遞着各種的流言,乃至於一些關東的生活也在他們之中不斷的醞釀和誇大。

什麼關東人一日吃三頓肉,什麼關東人的婆娘穿的都是綢緞,什麼關東人吃飯用的都是瓷碗。

顯然他們不知道,關東人也有貧富之分,生活也有好壞,可對於這些話題,他們似乎總是津津樂道,而且樂此不疲。

而韋玄貞已經惹起了所有人的怒火,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幾乎是人心中最大的弱點。禦寒之物送了去,就必須發放,而一旦發放,就會有人得到。而有人卻得不到,得不到的人心中生怨,尤其是在這天寒地凍的雪天裡,當他們穿着單薄的冬衣衛戍在各處關隘角樓的時候,心裡的怒火就會與日俱增。當有人因爲寒冬而生出了寒病,以至於病入膏盲的時候,他身邊的袍澤就會更加怒不可遏。當那些穿戴着厚重的皮衣出現在其他人的眼中時,這種憤怒和不平就會如一團大火熊熊燃燒,以至於任何雪水都無法熄滅。

韋玄貞有麻煩了。

秦少游看不到城牆上那些穿着單薄冬衣的守軍,但是幾乎可以想象到,這天寒地凍的天氣裡,這些人是如何的跺腳、呵氣。

每一次大雪來臨,韋玄貞的女性親眷們只怕就會被人問候許多遍吧。

秦少游想到這裡,不禁傻呵呵的笑起來。不過顯然他並不急着入關,他還需要時間,需要時間慢慢去醞釀,就如他已播下了種子,就要耐心的等待着開花結果。

這一段時間,反而是秦少游最清閒的日子,從前他總是馬不停蹄,彷彿都有忙不完的事,而如今,他卻是突然淨下了心。陡然察覺自己無所適從,好像自己確實是無所事事啊。

有時他索性便帶着人,到附近的雪林裡去狩獵,有時便躺在舒服的大帳裡。看着從洛陽那兒送來的一些話本和演義小說。

洛陽早已進入了市民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識文斷字,也越拉越多的人成爲了某種形式的中產階級,而這些人最大的標誌就是,他們雖然沒有大富大貴,卻是已經不再爲衣食住行而擔憂了。他們在此之外,更是有了一些閒錢,開始注重一些精神上的享受,自然他們不是士族子弟,所以也玩不起那種高雅的東西,因而,一些戲曲和小說故事開始流行起來,正因爲需求開始漸漸旺盛,已經越來越的人投身進這些專供人精神享受的行業。

這幾日葉春秋看的,乃是一本新近時興的庶子風流,故事未必精彩,卻也能打發一些百無聊賴的時間,而最重要的是,葉春秋能假裝自己在看書。

轉眼,函谷關已經開了春。

嚴寒總算是過去,函谷關裡雖然守軍已經鬆了口氣,可是情況卻更加糟糕了,開春之時,萬物復甦,疫病也開始流行,在魏軍之中,爲了防止疫病,早有專門的隨軍大夫制定出許多的措施,譬如提供熱水,供士卒們清潔,譬如多煮一些防疫的湯水,各營都要配備大夫若干人,一有情況,就要立即診治,至於藥草,那更是供應充足。

可是函谷關內似乎又出了問題。

操心啊。

秦少游終於忙碌起來,他爲函谷關裡的守軍操碎了心,疫病在函谷關內已經開始流行,其實這都是常態,這時代的軍隊,大抵都是如此,因爲對疾病的妨礙水平較爲低下,更重要的是,物資補充兵不充分,所需的大夫更是少之又少,說句實在話,這時代能治病的都是讀書人,沒讀過書,談什麼治病可問題就在於,一般能讀得起書的,哪一個不是顯赫人家,而這種人,當然不可能屈尊去給人做大夫,在關中,大夫本來就鳳毛麟角,勉強有一些大夫,那也是蹩腳的很,指望他們治病,那還不如相信巫醫跳大神。

而關東的情況顯然要好得多,這既得益於生活的改善以及教育的推廣,最重要的是,太平學幾乎有專門的太平醫學院,每年從那兒培養的大夫足有上千人之多,而幾乎有三成,都直接被徵入軍中,以至於軍中的大夫不少,隨軍的大夫,幾乎成了標準的配備,而不具備這些條件的關中軍,他們現在的處境可以想象。

秦少游已經組織了一個三百多個大夫組成的緊急援助隊,並且派了使者入關,自然是表示願意提供大夫,以免疫病橫行的函谷關裡出現大規模的疫情。

他並不擔心韋玄貞拒絕,他若是拒絕,這就等於是自絕於自己的將士了,你自己沒有能力救治自己的部下,居然還不允許別人來救,這帳不算你頭上算誰的頭上,而且大家都知道,秦少游當初送禦寒之物病並沒有玩什麼花招,那麼這一次送大夫來,想必也確實是好意,絕不會落井下石。

因而韋玄貞根本沒有選擇,因爲現在的他,形象已經太過糟糕,本來就已經鬧得上下的將士怨聲載道,假若再鬧出什麼,天知道什麼時候發生譁變。

最終韋玄貞還是答應了大夫們入關,因爲某種程度,大夫是所有人都喜歡的人,救死扶傷,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

這三百個大夫其實並沒有帶去什麼使命,甚至秦少游壓根就沒有打算跟他們灌輸什麼,讓他們去刺探什麼情況,不過秦少游默送他們進入了關隘之中的時候,卻是明白,這些人不可避免的會成爲神策軍的宣傳隊,也自然而然的會成爲所有守軍們心目中的夥伴,甚至他們在關隘之中的影響和地位,會比武官們還要高一些。

不管怎麼說似乎秦少游又做了一件好事,日行一善,用在他的身上,似乎也還算貼切。

春天是播種的時節啊。

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收穫。

這場戰爭,在秦少游看來,似乎有點兒怪怪的,不過無妨,日子繼續下去就好,情況不是每天都在改善嗎

大量的草藥,也徵集了不少,隔三差五,都要往關隘裡去送,一開始,守軍派人來取得時候還扭扭捏捏,不過後來,卻是熟稔了,按着大家的默契和約定,每月上旬都要派一隊人來,然後拖着藥草入關,這些派來取藥的人,彷彿看什麼都新鮮,對這裡的一切,都顯得尤爲好奇。。

第231章 無罪第388章 寶藏第187章 聖恩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338章 誰是惡人第47章 行路難第302章 首功第114章 惡有惡報第594章 打臉第436章 權柄第28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249章 滿城殺機第558章 破城在即第103章 幹掉周興第416章 敵國之富第148章 面首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25章 造孽第38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382章 藩鎮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279章 情投意合第79章 欺君罔上第604章 攤牌第606章 痛下殺手第296章 碾碎他們第310章 搶錢 搶人 搶地第270章 神兵第200章 忠良第123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41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239章 招攬人才第272章 龍子龍孫第273章 長樂第491章 決心第299章 見過天子第257章 瘋狂反撲第374章 走着瞧第111章 御前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11章 擊鼓鳴冤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82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76章 生殺予奪 皆在帝心第614章 樹倒猢猻散第465章 優中選優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章 有姑娘看上你了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282章 霹靂手段第606章 痛下殺手第198章 殺戮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465章 優中選優第74章 君爲臣綱第613章 屠戮第477章 覲見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23章 盡忠職守第261章 惡貫滿盈臨淄王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6章 飛黃騰達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91章 喪盡天良第30章 老虎不發威第240章 築城第347章 神器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642章 莫非王土第63章 君臣會面第39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37章 走馬上任第34章 敕命第153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347章 神器第147章 誤交匪類第115章 反殺第190章 元芳,你怎麼看第215章 吾非善類第649章 希望第13章 殺手鐗第19章 拼了第557章 攻城第297章 勝者爲王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430章 人證物證第501章 決戰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618章 強攻第331章 富可敵國第478章 時不待我第353章 黎明將至第279章 母子連心第259章 大變之局
第231章 無罪第388章 寶藏第187章 聖恩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338章 誰是惡人第47章 行路難第302章 首功第114章 惡有惡報第594章 打臉第436章 權柄第28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249章 滿城殺機第558章 破城在即第103章 幹掉周興第416章 敵國之富第148章 面首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25章 造孽第38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382章 藩鎮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279章 情投意合第79章 欺君罔上第604章 攤牌第606章 痛下殺手第296章 碾碎他們第310章 搶錢 搶人 搶地第270章 神兵第200章 忠良第123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41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239章 招攬人才第272章 龍子龍孫第273章 長樂第491章 決心第299章 見過天子第257章 瘋狂反撲第374章 走着瞧第111章 御前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11章 擊鼓鳴冤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82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76章 生殺予奪 皆在帝心第614章 樹倒猢猻散第465章 優中選優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章 有姑娘看上你了第223章 二桃殺三士第282章 霹靂手段第606章 痛下殺手第198章 殺戮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465章 優中選優第74章 君爲臣綱第613章 屠戮第477章 覲見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23章 盡忠職守第261章 惡貫滿盈臨淄王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6章 飛黃騰達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91章 喪盡天良第30章 老虎不發威第240章 築城第347章 神器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642章 莫非王土第63章 君臣會面第39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32章 一言定生死第37章 走馬上任第34章 敕命第153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347章 神器第147章 誤交匪類第115章 反殺第190章 元芳,你怎麼看第215章 吾非善類第649章 希望第13章 殺手鐗第19章 拼了第557章 攻城第297章 勝者爲王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430章 人證物證第501章 決戰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618章 強攻第331章 富可敵國第478章 時不待我第353章 黎明將至第279章 母子連心第259章 大變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