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天無三日晴

長安的生產力已經出現了過剩的狀況。

這種現象實際上在三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最早遇到問題的就是第一,第二棉紡廠,他們生產的棉布賣不出去了。

在剛開始建設長安城的時候,雲初覺得大唐社會啥都缺,不管百姓們生產出來多少糧食,多少布匹,多少物資都不夠使喚的。

尤其是布匹這種東西,在大唐人還沒有富裕到開始關注衣衫的美觀要求之前,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布匹的結實,耐磨,耐穿,保暖程度,而不是什麼顏色不正這種小問題。

當百姓們開始挑剔布匹的一些小的質量問題的時候,工坊開始以質量爭奪市場的時候,就說明布匹這個東西的社會需求已經趨於飽和狀態了。

繼布匹之後,下一個被人們挑剔的貨物,就是鐵製品!

直到長安的婦人們開始對鹹魚店裡的鹹魚挑挑揀揀的時候,雲初就知道,來自青海的鹽巴,開始擠佔官鹽的市場份額了。

很多人總以爲一個新的以質量,價格開始取勝的經濟時代到來了,就該順應這種經濟變革,讓他沿着這條光輝大路一直走下去。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的。

每一個經濟時代都應該好好的珍惜,應該儘量的將這個經濟時代的紅利儘可能地吃光,而不是吃半截子就跑去吃新的紅利,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雲初身爲一個官員,要的是平穩,要的是可持續的發展,一錘子買賣這種事情在他這裡是被嚴厲禁止的。

沒有了上層市場,就該果斷地拋棄上層市場,進入中層市場,如果中層市場也開始怨聲載道的話,那麼,市場下沉,進入底層市場就成了必然之事。

大唐的經濟結構是畸形的,在雲初的拉扯下,長安城一騎絕塵,即便是東都洛陽都不能望其項背,從長安淘汰下來的產品,到了洛陽還是有一定市場的,至於下面的州縣市場,還處在最原始的狀態中。

長安城這些年產出了巨量的物資,也向外輸送了天量的物資,可惜,這些紅利,並沒有進入百姓手中,而是被中間商給吞噬乾淨了。

李思此次的行爲,從某種程度上就是一次真正的物資下鄉。

從李思目前的幹得程度來看,雲初的看法沒有錯,在長安屬於沒人要的東西,在偃師縣這個目前窮的一塌糊塗的地方,供不應求。

新的經濟時代總是伴隨着技術的極大進步,或者社會的極大變革,雲初手裡可沒有多少能推動社會進步的技術,因此,要珍惜現有的,不像她以前的那個時代的人們過於急功近利,將百年才能吃完的經濟紅利,用二三十年的時間就給吃的乾乾淨淨。

說白了,李思的能力在雲初他們看來,還是嚴重不足的,目前,只能幹一點物資下鄉這種不動多少腦子就能完成的商業。

不過,即便是如此,外人看李思,已經覺得如同天人!

至少,李敬玄就是這樣認爲的,當他整理好了偃師縣的官府架構之後,才發現,他手中的偃師縣的鄉下,已經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商業合作社,當他開始遴選里長,村長這等人物的時候才發現,當地的百姓已經自動選出來了他們覺得可以信任的里長,村長。

李敬玄並沒有戳破這一現象,而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他所理解的長安模式開始重建偃師縣的各種社會秩序。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皇帝要求的重點,那就是在偃師縣重新安置了租庸調的政策,這個縣的土地按人分配,就像大唐開國時期一般,將無主的土地無償的分配給了這個縣裡的每一個丁壯。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在於,雖然損失了大量的富貴人家,但是上戶,中戶還在,因爲別人多佔的土地被分配給了他們,讓偃師縣裡原本趨於破產的上戶,中戶的力量得到了加強。

最重要的一點還在於,解放了大量的奴僕,也就是說,偃師縣裡的流,氓這兩種對大唐毫無貢獻度的階層人士,成爲了大唐的自耕農,大唐繼而有了大量的新的稅源。

整理完畢了田土賬冊之後,就算是李敬玄這種土著人士,也能感受到偃師縣目前還藏在土地下的洶涌澎湃的生命力。

”六千四百二十八戶人的偃師縣,不出五年,定然能成爲大唐的一個上縣。“

合上冊簿的李敬玄第一時間思考的卻不是如何向皇帝請功,而是開始琢磨如何才能把自己三個兒子中的哪一個弄來偃師縣就任縣令一職。

思慮了良久,李敬玄還是將自己的目光投射到了遠處的鄭州,目光穿越平原高山之後,就徑直落在了雲初的身上。

仔細地回憶了一遍偃師縣發生的所有事情,李敬玄就覺得遠在鄭州軍營中的雲初,正在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原本以爲這裡的富人被皇帝胡搞八搞的全部弄死之後,偃師縣將會是一潭死水,沒想到,在李思的加入之後,這一潭死水,瞬間就變成了一汪生機盎然的春水。

只要來年的春風從這片大地上拂過,偃師縣就會變得與衆不同。

只是,這發生的事情不全是好事情,壞事情一樣都不少,比如東陽公主府的長史急匆匆地自洛陽追過來,開始向他討要公主府被別人侵佔的財產。

李敬玄是一個乾脆利落的人,他不想把剛剛劃分給鄉農們的土地再收回來,把自己弄成一個言而無信的混賬官員。

更不想把這件事推到皇帝面前去解決,他很清楚的知道,皇帝把他弄來偃師縣的目的之一,就有背鍋的含義在裡面,可以說,他在偃師縣所能立下的一大半功勞,都將來自背鍋。

比如替皇帝背鍋,順便幫雲初背一口小鍋。

跟眼前巨大的收益相比較,得罪東陽公主這種守寡的公主算不得大事。

於是,來自東陽公主府的長史,以及從人,在當晚,就遭遇了沒有絞殺乾淨的惡賊,死於安定客棧。

皇帝派來的縣令,李敬玄見到了,覺得這個人傻了吧唧的,也不知道皇帝是怎麼培養的,看此人的面相,像密諜勝過像一個文人。

爲人倨傲不說,見到他這個再差一步就能成爲宰相的四品上官員毫無下官之禮,還眼高於頂的處處以皇帝門生自居,就連行動坐臥走,都處處透着傻氣。

看着就是一個很容易被架空,然後在某一天突然獲罪被砍頭,或者在某一天突然暴斃的人物。

看到此人之後,李敬玄的念頭一下子就通達了,他覺得以他兒子的目前的資質,在偃師縣充當一個主簿,應該不大不小正合適。

李敬玄開始禮賢下士的時候,是無懈可擊的,這就讓皇帝派來的這位名叫黃同的縣令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來自上官的溫暖。

他萬萬沒有想到,即便是不依靠皇帝的威嚴,他一樣能用自己的才能獲得西臺侍郎的欣賞。

甚至在來到偃師縣的第一天,就在李侍郎的幫助下,開始正式坐衙理政了,每天都要簽發大量的文書,剛剛開始的時候,每一份經他手簽署的文書,他還有機會仔細地研判,看看是否合適。

可是,隨着偃師縣在混亂的時期裡積壓了太多的文書,其中最多的就是向六部呈遞的程序性文書,這種文書籤署的多了,就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楚自己到底簽署過一些什麼樣的文書。

特意把陰森森的縣衙讓給黃縣令的李敬玄,如今居住在安定公主的產業,安定客棧裡,瞅着桌子上放着的十幾份墨跡都沒有乾透的文書,就對一個留着不長山羊鬍的文士道:”黃縣令既然已經邀請你擔任他的書吏,那就好好的幹,把這位黃縣令伺候走了,我就會想辦法讓你由吏入官。

還有,你一定要好好的盯着這個黃縣令,我總覺得以陛下的英明,收攬的人才裡面,應該不會出現如此愚蠢的蠢貨,他竟然對如何做好一個縣令的事情,一無所知。“

山羊鬍文士低聲道:”此人並非正統的讀書人,是走了門路才中了進士,聽隨同他一起來的人說,此人家中頗有資財,原本是蜀中的一個硃砂商人。

因爲向宮裡進貢了大量的好的,可以安神的硃砂,這才獲得了重用,來到偃師縣擔任縣令。“

李敬玄挑挑眉毛道:“頗有資財?這話不對吧,但凡是在蜀中有硃砂礦的人家,哪一個不是豪商巨賈?”

山羊鬍文士嘿嘿笑道:“郎君想……”

李敬玄苦笑一聲道:“孟先生,咱們家最大的不足,就是窮。”

山羊鬍文士孟先生道:“如此的話,咱們對於這位黃縣令的安排,就要重新修訂了。”

李敬玄瞅着孟先生道:“做的穩妥一些,莫要惹禍上身。”

孟先生笑道:“一個低賤的商賈既然苦心費力的繞過商賈賤籍,成了一縣之尊,以商人的本性,自然是要在這個位置上撈到十倍於弄官的錢纔會罷休。

某家以爲,在偃師縣當縣令,首要的品質就該是清正廉潔,滿足陛下的期望爲第一要務,如果一上來就猛猛的撈錢,絕對是取死之道。”

李敬玄點點頭道:“等大公子到來之後,你一定要把這個道理跟他講清楚,講透徹,想要錢,不能從偃師縣裡拿,而是應該從這位黃縣令身上想辦法。”

孟先生笑道:“學生知曉了。”

第697章 都是聰明人第906章 你退了,就別怪人家前進第375章 真公子扮演假貴人第1009章 不想死努力求活的小丫頭(求票啊,不請假不成了第1068章 不是瘋子就是傻子第1176章 都是高人啊第264章 被送去燒磚的遣唐使第955章 漢賊什麼的是最討厭的存在第788章 老臣心第263章 七百貫買幾個希望第1248章 返璞歸真的李治第698章 四面漏風的紫微宮城第1125章 程式化的戰爭再無激情可言第1218章 慘不忍睹第954章 不可輕言捨棄第708章 天下熙熙第755章 亂臣賊子第46章 吃殘了,就該離開第416章 拼圖上的人物第724章 捨我其誰第740章 蒼穹之下第243章 紛亂的情緣第1144章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第405章 人不可自滿第22章 殺羊用了牛刀第721章 銅牛定風波第72章 知夏第692章 真的平安無事?第430章 恐怖魔王從天而降第507章 娜哈需要好的教育第1209章 組織下一場牌局第194章 貪污犯最後的去處第918章 緣起於茲,緣滅於茲?第149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132章 長安第一景:巨凰吞日第115章 亡者歸,生者還第411章 文攻武衛第882章 食材無罪,罪在廚子第876章 慢慢來就好,不着急第811章 當官其實很難第116章 長安弟子樂無邊第755章 亂臣賊子第837章 雪上空留馬行處第817章 暴虎馮河第585章 太子李弘第332章 將星璀璨第788章 老臣心第326章 不能兩面都要第528章 能把人逼瘋的縣令第299章 峰迴路轉第490章 瘋狂中難得的清醒第635章 二十三年的寒禪第344章 權勢熏天李義府第845章 不要追根問底第49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91章 惡霸雲初第706章 小吏的尊嚴第1149章 最撫慰人心的不過是一碗麪第495章 真話是禍害!第1260章 秋葉凋零之美第611章 不可圖謀中原!第470章 循循善誘薛書生第1164章 雲氏麒麟兒第1116章 沒心沒肺的雲瑾第54章 老猴子的修佛方式第920章 萬古艱難一鍋燴第1194章 舞姬的兒子第575章 再見大肥第1032章 野性難馴第433章 唐人的大拯災第605章 沒有什麼事情是必然的第571章 娜哈豪奢的弘法方式第592章 娜哈的權力第836章 沒人願意真正爲國家考慮第615章 與大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298章 智慧者的天堂第903章 紛亂的情緣第989章 生活下的陰謀家第322章 第一六九生死之間的幸福第339章 請閻立本來照全家福第275章 只要成果,不計後果的李績第1025章 謠言?錯,那叫輿論學第1285章 清涼殿上真清涼第1067章 彌天大謊(感謝東海哥盟主打賞)第102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285章 清涼殿上真清涼第764章 你要習慣長安風韻第1001章 大唐的律法在皇權面前就是一個笑話第933章 難熬的麟德二年第107章 自願的跟強迫的大不同第341章 甲骨文計劃第24章 同流合污第817章 暴虎馮河第968章 我喜歡當窮人第1041章 千古名相的幼年期?第288章 珍珠翡翠白玉羹第277章 平淡中見神奇第127章 這年頭,誰信得過誰呢?第428章 一方之主
第697章 都是聰明人第906章 你退了,就別怪人家前進第375章 真公子扮演假貴人第1009章 不想死努力求活的小丫頭(求票啊,不請假不成了第1068章 不是瘋子就是傻子第1176章 都是高人啊第264章 被送去燒磚的遣唐使第955章 漢賊什麼的是最討厭的存在第788章 老臣心第263章 七百貫買幾個希望第1248章 返璞歸真的李治第698章 四面漏風的紫微宮城第1125章 程式化的戰爭再無激情可言第1218章 慘不忍睹第954章 不可輕言捨棄第708章 天下熙熙第755章 亂臣賊子第46章 吃殘了,就該離開第416章 拼圖上的人物第724章 捨我其誰第740章 蒼穹之下第243章 紛亂的情緣第1144章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第405章 人不可自滿第22章 殺羊用了牛刀第721章 銅牛定風波第72章 知夏第692章 真的平安無事?第430章 恐怖魔王從天而降第507章 娜哈需要好的教育第1209章 組織下一場牌局第194章 貪污犯最後的去處第918章 緣起於茲,緣滅於茲?第149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132章 長安第一景:巨凰吞日第115章 亡者歸,生者還第411章 文攻武衛第882章 食材無罪,罪在廚子第876章 慢慢來就好,不着急第811章 當官其實很難第116章 長安弟子樂無邊第755章 亂臣賊子第837章 雪上空留馬行處第817章 暴虎馮河第585章 太子李弘第332章 將星璀璨第788章 老臣心第326章 不能兩面都要第528章 能把人逼瘋的縣令第299章 峰迴路轉第490章 瘋狂中難得的清醒第635章 二十三年的寒禪第344章 權勢熏天李義府第845章 不要追根問底第49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91章 惡霸雲初第706章 小吏的尊嚴第1149章 最撫慰人心的不過是一碗麪第495章 真話是禍害!第1260章 秋葉凋零之美第611章 不可圖謀中原!第470章 循循善誘薛書生第1164章 雲氏麒麟兒第1116章 沒心沒肺的雲瑾第54章 老猴子的修佛方式第920章 萬古艱難一鍋燴第1194章 舞姬的兒子第575章 再見大肥第1032章 野性難馴第433章 唐人的大拯災第605章 沒有什麼事情是必然的第571章 娜哈豪奢的弘法方式第592章 娜哈的權力第836章 沒人願意真正爲國家考慮第615章 與大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298章 智慧者的天堂第903章 紛亂的情緣第989章 生活下的陰謀家第322章 第一六九生死之間的幸福第339章 請閻立本來照全家福第275章 只要成果,不計後果的李績第1025章 謠言?錯,那叫輿論學第1285章 清涼殿上真清涼第1067章 彌天大謊(感謝東海哥盟主打賞)第102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285章 清涼殿上真清涼第764章 你要習慣長安風韻第1001章 大唐的律法在皇權面前就是一個笑話第933章 難熬的麟德二年第107章 自願的跟強迫的大不同第341章 甲骨文計劃第24章 同流合污第817章 暴虎馮河第968章 我喜歡當窮人第1041章 千古名相的幼年期?第288章 珍珠翡翠白玉羹第277章 平淡中見神奇第127章 這年頭,誰信得過誰呢?第428章 一方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