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兵壓境

大宋境內。

五萬禁軍隊伍從開封府外圍的幾個駐軍大營調撥過來,重新整軍後,在曹彬的帶領下,浩浩蕩蕩,旌旗蔽日,塵土飛揚,經濠州、定遠、滁州等, 一路南下。

沿途上,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等禁軍將軍,被派往江淮沿路的各地州府,調集地方廂軍,跟着一起南下作戰。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收諸藩鎮兵壯勇者入禁軍,餘留本州備役使,謂之廂軍。它相當於宋朝的駐州之鎮兵,也名爲常備軍,實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構的雜兵。

宋代初主要來自招募,受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關統管,總隸於三衙,即殿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後來廂軍主要是招募饑民,部分來自流放的罪犯,禁軍武技不合格者也會降爲廂軍。

廂軍分有步軍和馬軍兩個兵種,編制分軍、指揮、都三級,統兵官分別爲馬軍(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一軍轄五指揮,每指揮下轄五都,每都設爲百人。

目前大宋發動國戰,需要大量的兵馬, 光靠幾萬禁軍是不夠的, 所以,需要調動江淮一帶的地方廂軍參戰, 更多負責圍城、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造船、運糧以及營地巡視衛隊等。

這些雜活不能讓禁軍去作,保證精銳的禁軍,有充足的訓練和休息時間。

“鏘鏘鏘!”

大軍隊伍前行,身上鎧甲葉片不斷摩擦聲響,氣勢威武雄壯。

不得不說,禁軍軍紀嚴明,訓練有素,行軍起來整齊統一,一點也不見散漫,遠遠望去,給人一種肅殺凝重的感覺。

“轟隆轟隆!”

八千騎兵精銳隊伍,更是踏地飛奔而過,大地跟着顫動。

在討伐西蜀的時候,宋軍還沒有動用多少精銳馬軍騎兵,因爲巴蜀的道路崎嶇,多山道和棧道,騎兵不宜行軍。

但這次對戰南唐,除了渡江需要水軍之外,一旦登陸後,那騎兵部隊就能對南唐的步兵進行衝擊, 橫掃收割, 不可或缺。

只要是野戰對陣, 北宋的鐵騎,還是相當悍勇,完全可以跟契丹的騎兵硬碰硬的,江南少騎兵,所以平地上交戰,很難抵擋住大宋騎兵的衝擊。

除了作戰軍隊外,運糧車隊這一路上也是隨處可見。

在古代戰爭中,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因爲前線打仗需要的糧草動輒天文數字,雖然廂軍會自帶糧食,但那只是月餘的口糧,基本會在途中就消耗一半了,到了前線,已經剩不下多少。

一旦兩國的戰爭曠日持久,鏖戰個半年,那糧草的消耗可是一筆龐大的開銷。

如果按照一個士兵每日一斤米,那麼十萬大軍,每日消耗就是十萬斤,約八百多石,一個月下來,就是兩萬五千石米,半年呢,就是十五萬石。

這個時候,運糧壓力就來了,光這十多萬軍人的糧草所需,要源源不斷運送前線,只能用牛車驢車和民夫人力,因耕牛也有限,所以大部分都是用民力推車。

而這個時代的車軲轆都是木質的,車軸質量也差,所以行走起來,非常不便,長途跋涉,從中原各州府糧倉聚集,然後送往長江防線,甚至還要渡江,這就需要動用各地無數的民夫,來完成,途中消耗巨大。

十萬宋軍出征,後方輜重苦力和民夫徵調,就會發動數十萬人,平均一名士兵就要有四五名地方民夫差役,來進行後勤援助。

而且民夫們也要消耗糧食,運轉幾百裡之上,也會消耗小半,所以運轉的糧食要比實際使用的,還有多一倍。

因此才說,戰爭乃國之大事,馬虎不得,不光說能否取勝,就是動彈一次,消耗就非常大,有點勞民傷財。

南唐之所以在李璟時期迅速衰落,就是因爲發動了對閩國、荊楚、吳越國的戰爭,每次長途跋涉,開始順利打入對方的國家,幾乎要滅對方國了,但是缺乏戰略眼光,沒有及時經營,站穩腳跟,未能併入疆土,就被趕出來,敗退而歸。

如此損兵折將不說,糧草和軍備消耗也是巨大,耗空了國庫。

所以,到李煜登基皇位之後,接過來的就是一個爛攤子,國庫已經空虛了,讓他沒有底氣硬起來。

“報——啓稟將軍,前方十里,便抵達皖口!”

“好,我軍便在皖口一帶,安營紮寨,待三軍回合之後,伺機渡江!”曹彬發出了軍令。

“得令!”傳令旗官,轉身上馬,手持令旗,開始傳令去了。

………

吳越國,杭州城外,三萬兵馬列陣。

錢俶親自登上點將臺,封了主副帥將軍,檢閱三軍,爲北上伐唐,做着出兵動員。

此次出兵,由大將軍宋承禮掛帥,侍衛軍指揮使路彥銖擔任副帥,從杭州、越州調集了兵馬,準備北上討伐唐國。

光這三萬人馬是不夠的,蘇州還有駐軍,邊戍大營,差不多四萬人馬。

兩軍合在一起,那就是七萬人,進攻常州、潤州,錢俶覺得問題不大。

如果是吳越國單獨跟唐國叫戰,那國力稍微遜色,但現在大宋出兵了,會牽制了唐軍主力,吳越國只要攻打東路的唐軍,反而會輕鬆不少。

“唐國倒行逆施,有違天和,今日大宋出兵討伐唐國,我等從左路進攻常州、潤州,然後直取金陵城,以報當年唐國入侵我吳越之恨,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今朝便是我們向金陵李唐討債的時候了!”

錢俶煽動了將士們的仇恨種子,全都熱血起來,喊聲震天。

“滅唐!滅唐!”

三萬的人馬,齊聲吶喊,氣勢雄渾。

這一次,吳越國帶着仇恨而出。

“三軍出發——”吳越王錢俶大聲喝令,騎兵先出,然後步兵行動,兵甲鏗鏘作響。

從杭州到蘇州的路程,大約四百里,以吳越兵日行五十里的速度,八日後便可抵達蘇州城外。

十日便可抵達吳越與南唐北面的接壤邊戍,交戰的日子,不會遠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五百九十四章 菩薩蠻第一百六十七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勝券出現第七十七章 無債一身輕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三百二十六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三十章 陳年舊傷第三百一十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四百七十八章 撤軍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第四百三十章 變故起!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圍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九十八章 才子對決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數字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先綢繆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裝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計中有計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夜奪渡口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用美人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明態度第三百五十九章 夜遊秦淮河第九十七章 推波助瀾第五十七章 在商言商第六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擾第一百八十八章 挑選侍郎位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第四百六十三章 革職關押第一百七十八章 科舉打算第四百四十七章 北上邊境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益分賬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四百二十七章 渡江西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四百一十七章 備考的日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一百六十八章 選擇退婚第一百三十八章 影青出爐第五百九十一章 加強防範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三百七十二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十一章 我不想繼承億萬家產第四百一十二章 交換籌碼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五百二十一章 朝會參政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四十七章 誰是庸醫第一百五十七章 靠靠肩膀沒什麼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迷妹的崇拜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淪爲笑柄第一百八十五章 難得有心郎第五百六十五章 重回潤州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三百五十八章 乞巧節到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五百零五章 又見大周后第一章 正是江南好風景第六百四十四章 離開潤州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高光時刻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騎第四百七十八章 撤軍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騎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八十八章 沒事挑事兒第四百七十章 分配新任務!第三百一十八章 死無對證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議政第二百八十八章 血性不能丟第五百八十三章 鎮守東城門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二百章 尷尬的交談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六百五十八章 虛與蛇委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
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五百九十四章 菩薩蠻第一百六十七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勝券出現第七十七章 無債一身輕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三百二十六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三十章 陳年舊傷第三百一十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四百七十八章 撤軍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第四百三十章 變故起!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圍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九十八章 才子對決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數字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先綢繆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裝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計中有計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夜奪渡口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用美人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明態度第三百五十九章 夜遊秦淮河第九十七章 推波助瀾第五十七章 在商言商第六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擾第一百八十八章 挑選侍郎位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第四百六十三章 革職關押第一百七十八章 科舉打算第四百四十七章 北上邊境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益分賬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四百二十七章 渡江西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四百一十七章 備考的日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一百六十八章 選擇退婚第一百三十八章 影青出爐第五百九十一章 加強防範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三百七十二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十一章 我不想繼承億萬家產第四百一十二章 交換籌碼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五百二十一章 朝會參政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四十七章 誰是庸醫第一百五十七章 靠靠肩膀沒什麼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迷妹的崇拜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淪爲笑柄第一百八十五章 難得有心郎第五百六十五章 重回潤州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三百五十八章 乞巧節到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五百零五章 又見大周后第一章 正是江南好風景第六百四十四章 離開潤州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高光時刻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騎第四百七十八章 撤軍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騎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八十八章 沒事挑事兒第四百七十章 分配新任務!第三百一十八章 死無對證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議政第二百八十八章 血性不能丟第五百八十三章 鎮守東城門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二百章 尷尬的交談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六百五十八章 虛與蛇委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