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長安有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整個隴右道東部暫時歸於平靜。元氣大傷的吐蕃人急於穩定新的防線,而剛獲得大片佔領土地的唐軍也忙着新兵訓練和內部建設,所以唐吐之間便相安無事。

北方的突厥人依然時不時地南下搔擾大唐,但河西節度使崔希逸也不是什麼軟柿子,只要突厥人率兵南下劫掠一次,崔希逸便派出大軍深入突厥境內報復一次。這樣一來,突厥人在河西一帶的活動便收斂了許多。

吐蕃和突厥都是狗改不了吃屎的兩個種族,他們的姓格之中雖然有些狼姓,但也有着明顯的欺軟怕硬、色厲內荏的狗姓,一旦在隴右和河西這一帶沾不到什麼便宜之後,便自然而然地將侵略的目光投向了別處。

週二現在只是一軍之將,他沒有能力護得大唐邊疆處處安寧,所以便踏踏實實地呆在伏俟城內抓緊時間訓練和擴編自己的部隊,這讓長安城內一些曾經算計和對付過他的人們暫時鬆了一口氣。

沒有周二在長安的這一年,大家明顯覺得各種糟心的事情少了許多,看來周家二郎還真是一尊不折不扣的瘟神!

時間很快進了冬月,邊塞之地因爲冰天雪地、酷寒難耐的緣故,人們都躲進了城池房舍之中,而位於帝國腹心之地的長安,卻依然人潮如織,繁華依舊。

開元二十五年的**長安,眼看便要翻開新的篇章時,忽然出了幾件大事。

這一年末,已經擔任中書令四年期滿的張九齡,沒有按照原本歷史記載中的命運軌跡向前發展,不僅穩穩當當地官升一級,成爲了從二品的尚書左僕射,加封特進之散官職,更是受封爲韶國縣公,得勳柱國!

當此時,作爲六部尚書魁首的尚書令早已不設多年,而作爲尚書令副職的左右僕射,特別是以左爲尊的左僕射,其實便是尚書省的第一負責人。

與張九齡搭檔多年的宰相裴耀卿,這次也是得以擢升,成爲了尚書右僕射,繼續成爲張九齡的副手。

但是,雖然張九齡和裴耀卿升了官職,封了勳爵,但他們卻離開了只有宰相們纔可出入的政事堂,今後對於朝局的影響力度反而減弱了。

原因很簡單,此時的尚書左右僕射雖然對尚書省負責,但名義上歸屬於尚書省的六部尚書卻是直接聽令於政事堂,而政事堂內的幾位宰相,有的甚至直接兼任某一部的尚書職務。

這就好比後世的某協主席和某大委員長,雖然在職級上高過各部的部長和副總理,但他們手中的實權卻並不大,真正厲害的還是入閣的各位宰相!!

張九齡和裴耀卿爲別人讓開了位置,皇帝自然要任命新的中書令和各位宰相。

一直深討皇帝歡心的第三宰相李林甫,這次被皇帝授任中書令併兼知兵部尚書之職,原兵部尚書李禕因爲年事已高,被授予了太子少師的虛職,從此在京城之中頤養天年。

因爲受到李林甫的極力推薦,牛仙客這次被李隆基授予侍中之職,同時兼任工部尚書,兼知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排名第二的宰相。

當初曾擔任過壽王妃迎親副使的陳希烈,此前是代張九齡判集賢院事,這次不知道走了什麼好運,竟然被皇帝提升爲戶部尚書,兼知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政事堂的第三宰相。

大唐宰相的數目設立,從來都是由着皇帝的心情來定的。武則天在位時,最多曾設立了六位宰相,而李隆基在位時,一般只設兩到三位宰相。設兩個宰相時,便稱爲左相和右相。這一次,政事堂依然沿襲了設立三位宰相的做法,便是李林甫爲主,牛仙客和陳希烈爲輔。

除了這幾位重量級官員的任免,還有御史大夫李適之被拜爲刑部尚書,隱隱似有下一步進入政事堂的跡象;京兆府少尹鄭霽擔任了秘書少監之職;鄯州司馬、檢校尚書右丞周子諒則繼續官運亨通,在從五品下的級別上幹了僅一年時間,便再度升官,成爲正五品上的御史中丞,而且還檢校尚書左丞之職!

御史臺職務最高的官員是御史大夫,但這個官職更多的時候卻是一種榮譽職務,具體的事務卻是由御史中丞負責。如今,周子諒升任爲御史中丞,實際上就等於是御史臺的一把手,從此之後讓朝野上下的各道各州官員聞其鐵面無私之名便會膽寒!

周子諒能有如此驚人的升遷速度,一反面在於他本人確實能幹,不論是官聲和名望都很不錯,另一方面卻是沾了小兒子周承業的光。李隆基如今對於周承業抱有很大的期望,連帶着也對周子諒青眼有加,通過時不時地給周子諒升官來籠絡周承業。

除了這些官員的升遷之外,真正讓人感到意外和吃驚的,卻是原本有望進入政事堂的戶部侍郎嚴挺之,這次不僅沒有入選,反而被貶出京,成了正四品下的洺州刺史。

按照張九齡當初的設想,是準備讓嚴挺之擔任排名第二的宰相,同時兼任戶部尚書的職務,兼知中書門下平章事。只有如此,嚴挺之纔有實力與擔任首輔的李林甫較勁,制約李林甫過度膨脹的權力慾望和野心。

然而,事與願違,嚴挺之非但沒有更進一步,卻因爲一件意外之事離開朝堂,被貶到河北道的洺州擔任下州刺史。而原本被貶到澤州擔任刺史的蕭炅,不到一年竟然鹹魚翻身,又回到了戶部擔任侍郎之職!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蔚州刺史王元琰在年底之前被人告發任內貪贓,李隆基於是昭示御史臺前去蔚州覈查其狀,而御史臺覆奏其貪贓大致屬實。因爲王元琰乃是三品大員,案件例由大理寺、御史臺和刑部三司會審,大理寺便派人前去將王元琰捉拿回京,然後下至獄中,三司此後便按照辦案程序對其進行審理。

當時的中書令張九齡一向痛恨貪贓枉法的官員,而這個王元琰已經被查出來有貪贓的證據,所以老張便大筆一揮,囑咐有司秉公辦理,不可徇私舞弊。

一直暗中尋找整倒張九齡和嚴挺之等人機會的李林甫,卻從王元琰案發之後看到了一個機會!

原來,李林甫暗中得知王元琰的妻子王氏,在嫁給王元琰之前,曾是嚴挺之的妻子,而就是這一點不爲人重視的聯繫,卻讓李林甫抓住並且下了手。

李林甫手下的惡狗羅希奭,如今已經被他送到了京兆府法曹的位置上。當李林甫得知王元琰即將被捉拿回京時,便找來了羅希奭,對他說道:“王元琰被捉拿回京之後,大理寺和刑部皆無牢獄,按照慣例他們會將王元琰關押在京兆府的牢獄之中,你從明天起,給我死死地盯住王元琰,保證他不會自殺和病死的同時,不管他見過什麼人,說過什麼話,都要來向我彙報!”

羅希奭領了李林甫的命令,從此天天蹲在大牢裡面,在暗中悄悄監視着王元琰的一舉一動。

忽然一曰,王元琰的妻子王氏前來探視。

王氏問王元琰:“外間傳言你犯了貪贓之事,到底有沒有?”

王元琰一臉愧疚地回答說:“確實有一筆數目不大的錢,被我花用了,但按照慣例,本來不至於被有司當成罪證的。”

王氏流着眼淚說:“是啊,如果你真的貪污了很多錢,我是你的老婆,可從來沒有見過你往家中私帶一文錢!”

王妻又問道:“你認罪了麼?”

王元琰崔頭喪氣地回答:“人證確鑿,我怎麼可以抵賴。你也不用太過擔心,我挪用的那筆錢財數目並不大,就算按照大唐律令進行處置,最多也就是把我貶官,絕對罪不至死。”

王氏氣極而怒,斥罵說道:“你說的倒是輕巧,你當上這個三品官職容易麼?真要是被貶了官,咱們之前的那些努力和辛苦豈不是全都白費了!”

被妻子如此數落一番,王元琰也是心有不甘,只好說道:“現在我已經向三司承認了貪贓的事實,案卷上已經記錄了下來,想要判我無罪基本是上不可能了。如果你想幫我,那就只能尋找那個人在外面替我走動和說情,或許有司到時候會輕判於我,那就不用被貶官了。””

王氏聽了王元琰這話,面露猶豫之色,因爲她明白了王元琰話語中提到的那個人到底是誰!

王元琰口中提到的能幫上自己的人,便是勢頭正盛的尚書左丞兼知戶部侍郎嚴挺之。

王氏之所以露出猶豫之色,那是因爲想到自己要去求前夫嚴挺之幫忙,這面子上實在是過意不去。

“你這愚昧的婆娘!到了此時,哪裡還顧得上自己的臉面?如若爲夫被貶,你不一樣要跟着去外地受罪!”

被王元琰如此一頓罵,王氏頓時下定了決心,然後重重頷首說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厚着臉去求他一回了!”

(未完待續)

第二七八章 較量開始第一四七章 曲江篝火第七十三章 再上青樓第二六八章 週二讓島第六十章 一羣飯桶第一三六章 肆意誣陷第二七七章 挺爹第八十三章 所謂世家的操行第二零二章 刮地皮的冊婚使第二一一章 三萬畝的身價第二四三章 秘密的魔鬼訓練第二三七章 你懂個屁第四十六章 這叫試運營第十二章 紈絝該有的樣子第一八六章 豪賞第二七一章 王忠嗣的氣度第二四九章 周屠夫第五十八章 千牛衛亮刀第三十六章 亮瞎了狗眼第二四六章 孤軍深入第一百章 趁熱打鐵第二一八章 財神到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三五章 果斷出手第八十二章 牛逼的鄢陵崔家第七十二章 一顆芳心爲君系第一三九章 縫屍填石第二零零章 女婿發飆第二五七章 挖大坑第二六九章 恪守本分第一一二章 今非昔比周大郎第一三五章 果斷出手二九零章 求你別衝老子笑第二零五章 開封煙火旺第四十三章 暗生波折第七十八章 斯文敗類第二四六章 孤軍深入第十九章 佳人邀約樂遊原第一六一章 做人不可二五八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二零五章 開封煙火旺第四十五章 兔相公第二零五章 開封煙火旺第一七五章 混跡官場從來難第二八一章 有點苦第五十一章 風度不能當飯吃第一七三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零七章 權利和義務第二七一章 王忠嗣的氣度第一六零章 玉燕不嫁我第六十六章 輿論壓力第十三章 不差錢第一八二章 煩請陛下備紙筆第二五六章 以己爲餌第八十九章 該推倒時不含糊第二四四章 大戰將至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二一五章 好詩配好畫第二六四章 捷報傳長安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一三九章 縫屍填石第四十七章 貴賓卡第八十章 阿祥的傳奇身世第二四二章 將軍不是二愣子第十三章 不差錢第七十六章 科舉與門蔭第七十九章 下有對策第二三四章 替兒子出氣第二一零章 超級驚喜第五十六章 沉着應變第二七八章 較量開始二九零章 求你別衝老子笑第二章 盛世雄城第六十六章 輿論壓力第二十六章 俊俏小書童第二一一章 三萬畝的身價第七十章 長安嚴打第四十四章 阿貓阿狗在行動第五十九章 萬年縣尉第二八七章 絕對震撼第一七三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六十章 一羣飯桶第一二零章 爺仨不糊塗第六章 讀書人的臭架子第二六四章 捷報傳長安第一二八章 五同之規第一五三章 兇狠反擊第二四九章 周屠夫第九十八章 土鱉的進退之道第十九章 佳人邀約樂遊原第二六一章 爲了老崔第九十九章 御賜承恩樓第二七八章 較量開始第九十章 妖孽兒子誰敢收第九十八章 土鱉的進退之道第二三三章 陰人向來玩陰謀第一三三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七八章 較量開始第一四七章 曲江篝火第七十三章 再上青樓第二六八章 週二讓島第六十章 一羣飯桶第一三六章 肆意誣陷第二七七章 挺爹第八十三章 所謂世家的操行第二零二章 刮地皮的冊婚使第二一一章 三萬畝的身價第二四三章 秘密的魔鬼訓練第二三七章 你懂個屁第四十六章 這叫試運營第十二章 紈絝該有的樣子第一八六章 豪賞第二七一章 王忠嗣的氣度第二四九章 周屠夫第五十八章 千牛衛亮刀第三十六章 亮瞎了狗眼第二四六章 孤軍深入第一百章 趁熱打鐵第二一八章 財神到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三五章 果斷出手第八十二章 牛逼的鄢陵崔家第七十二章 一顆芳心爲君系第一三九章 縫屍填石第二零零章 女婿發飆第二五七章 挖大坑第二六九章 恪守本分第一一二章 今非昔比周大郎第一三五章 果斷出手二九零章 求你別衝老子笑第二零五章 開封煙火旺第四十三章 暗生波折第七十八章 斯文敗類第二四六章 孤軍深入第十九章 佳人邀約樂遊原第一六一章 做人不可二五八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二零五章 開封煙火旺第四十五章 兔相公第二零五章 開封煙火旺第一七五章 混跡官場從來難第二八一章 有點苦第五十一章 風度不能當飯吃第一七三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零七章 權利和義務第二七一章 王忠嗣的氣度第一六零章 玉燕不嫁我第六十六章 輿論壓力第十三章 不差錢第一八二章 煩請陛下備紙筆第二五六章 以己爲餌第八十九章 該推倒時不含糊第二四四章 大戰將至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二一五章 好詩配好畫第二六四章 捷報傳長安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一三九章 縫屍填石第四十七章 貴賓卡第八十章 阿祥的傳奇身世第二四二章 將軍不是二愣子第十三章 不差錢第七十六章 科舉與門蔭第七十九章 下有對策第二三四章 替兒子出氣第二一零章 超級驚喜第五十六章 沉着應變第二七八章 較量開始二九零章 求你別衝老子笑第二章 盛世雄城第六十六章 輿論壓力第二十六章 俊俏小書童第二一一章 三萬畝的身價第七十章 長安嚴打第四十四章 阿貓阿狗在行動第五十九章 萬年縣尉第二八七章 絕對震撼第一七三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六十章 一羣飯桶第一二零章 爺仨不糊塗第六章 讀書人的臭架子第二六四章 捷報傳長安第一二八章 五同之規第一五三章 兇狠反擊第二四九章 周屠夫第九十八章 土鱉的進退之道第十九章 佳人邀約樂遊原第二六一章 爲了老崔第九十九章 御賜承恩樓第二七八章 較量開始第九十章 妖孽兒子誰敢收第九十八章 土鱉的進退之道第二三三章 陰人向來玩陰謀第一三三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