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第一口唾沫

從大唐建立的那一天起,長安城就沒有改變過它固有的節奏,一百零八個坊市次第開啓,人們似乎忘記了昨日的喧囂,依舊開始自己每一天的勞作,關心那些高高在上的豪門,不如關心一下今日的米價,要知道,今年冬天米價可是足足漲了三成,也不知那些吃光了長安糧食的災民走了沒有。

有嘴饞的孩子揉着惺忪的眼睛,看看街角的榆樹,總是奇怪那些那些小小的榆錢總是長不大,昨天就看見嫩枝上已經有了綠色的苞芽,怎今天還是老樣子。恨恨的在樹根上澆了一泡尿,這該死的老榆樹,又一次讓人失望。

再看看道路兩旁的槐樹,吸一口口水,相比榆錢,槐花纔是真正的美味,捋一把白白的槐花和糙米放在一起蒸熟,那種香甜的味道可以傳到街市上來,只可惜,槐樹要到四月纔開花,現在還是光禿禿的枝子,上面什麼都沒有。

快馬揚起的灰塵總是那麼討厭,春天的長安城,如果不下雨,總是灰濛濛的。

騎士從馬上跳了下來,手裡拎着一桶漿糊,用排筆蘸上漿糊,在牆上刷了兩下,又從馬背上的竹筒裡抽出一張紙,貼在坊牆上,上下看一眼發現貼的不錯,就跨上馬,奔向下一個目標。

這樣的騎士可不止一兩個,到處都有,只是做的工作相同,就是刷漿糊,貼紙片。

這就新鮮了,長安城除了官府在城門口貼過告示。再就是有兩張江洋大盜的畫影圖形,誰見過有人把金貴的紙貼的滿城都是。上面還寫着字,一個都不認識,這不是急死人嗎。

有好事的立刻就把雜貨店的老闆被叫了出來,街坊裡就數他學問好,誰家辦個紅白喜事,那一次缺的了他。

雜貨店掌櫃咳嗽了兩下。清清嗓子準備大聲的念,好顯擺顯擺自己的學問,誰知道。剛看清楚上面寫着什麼,就立刻捂上嘴巴,滋溜一聲就竄回雜貨店。上了擋板,關門大吉,連生意都不做了。

看雜貨店掌櫃像受驚的驢,街坊就更加的着急,不知道上面到底寫着什麼,難道是官府又要在城裡按人頭收稅了?衆說紛紜,一時也沒個頭緒,坊正和武侯現在都在向金吾衛的差官報備,一時也找不出個識文斷字的。

一個穿着圓領袍服的文士走了過來,一看就是一位讀書的相公。年紀大的老人就上前抱拳問好,年青士子倒也好說話,二話不說就來到榜文下面,瞄了一眼就對周圍的街坊說:“長安城裡出現了惡賊,專門喜歡用人來做蠟燭。就是那種給人的嘴插上漏斗,把燒滾的蠟油灌進人的肚子裡,活活燙死,再插上燈芯,當蠟燭用,以前長安城不是總是丟孩子麼。說不定就是這個惡賊把孩子做成蠟燭了,晚上照亮用了。

文士的話還沒說完,就有人抓着文士問這惡賊是誰?他家孩子都丟了兩年了,文士告訴他,這事啊,本來誰都沒發現,結果被藍田侯在興化坊竇家發現一尊,仔細一看這蠟燭他還認識,原來是東市邊上平康坊的一位歌姬,叫綠竹,前兩天還看她跳舞來着,誰知道一眨眼就成了蠟燭了,侯爺當然不高興,所以就貼了告示,警告街坊們小心看好自己的孩子和閨女,別被人家騙了去做成蠟燭了,他自己親自到長安縣衙去告狀,爲那個可憐的女子討個公道。

文士一說完就拱拱手準備離開離開,走的時候還警告街坊們小心自家的閨女小子,看着嚎啕大哭的丟孩子的街坊,嘆口氣就離開了。

過了街角,從袖子裡掏出一撮小鬍子黏在嘴脣上,轉到下一個街角,繼續給不明真相的街坊們解釋……

剛剛還在對着榆樹嫩芽流口水的孩子立刻就被母親揪回家裡,屁股上捱了好幾巴掌才聽母親給他講竇家把孩子做蠟燭的慘事,嚇的孩子連哭都不會了,一個勁的往母親懷裡鑽。

長安城裡原本到處亂竄的孩子不見了,年紀輕輕喜歡逛街的少女不見了,就是有些不得已必須出來的,也腳步匆匆的像被狼攆,左瞄右看的宛如賊偷。

到了日頭偏西,人們總算鬆了一口氣,有聰明的以爲這又是哪家的紈絝在胡鬧,準備回家把鎖在屋子裡一天的孩子放出來透透氣,誰料想,雲家侯爺真的拿着狀紙去長安縣衙告狀去了,從東頭一直走到西頭,大半個長安城的人都看見了這位,義薄雲天,俠肝義膽的侯爺,一臉滄桑的去了長安縣衙。

明明縣老爺就站在衙門口迎接,他卻偏偏要把縣衙兩側的鐘鼓都敲一遍。百姓告狀之前總要敲一敲鐘鼓,催促一下懶惰的大老爺升堂辦案,這規矩從漢朝就有了,雲燁沒機會敲這東西,如果他有了冤情一般都是找皇帝陛下解決,但是今天他穿着常服,就註定他只能以百姓的方式進行自己的司法程序。

百姓是沒辦法告官的,以民告官先以有罪,哪怕官司贏了,脊杖八十,不會少一下,流放三千里,也絕對不會少一里。回頭看看身後一大羣的長安市民,雲燁嘴角有了一絲笑意,竇家,竇家會淹沒在這片浪潮裡。

長安縣令左奎從未像今天一樣痛恨自己爲什麼要當官,站在縣衙門口眼睜睜的看着那個侯爺敲響了催堂鼓,那就不是在敲鼓,那是在催命。

縣丞,縣尉,同樣面如土色,昨天傍晚,竇家的人就告訴他們,如果雲燁前來告狀,如果膽敢收下狀紙,他們全家最好的命運就是被髮配嶺南。

雲燁坐在縣衙大堂上喝着一碗酸奶,悠閒的看着三位官員在看自己的狀子,他們不得不看,也不得不接,雲燁看到洪城穿着衙役的衣服站在公堂一側,拄着竹杖背靠着肅靜的大牌子在打瞌睡。

弄死一個賤藉的歌姬不算什麼事,刑律中也只規定了罰銅和杖責,最重不過發配一年的刑罰而已,長安城每年莫名其妙被弄死的僕役丫鬟不知有多少,也沒見有誰跑來告官,大都是賠一點錢糧了事。良人的事都忙不過來,誰有功夫理會賤人的事,所以官府對於這種事歷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誰知道,夜路走的多了,遲早會遇見鬼,或許是賤人的冤魂在長安積累了太多的怨氣,終於催生出一位侯爺狀告國公家凌虐殺人的大事件,罪名很奇特,反人類罪,翻遍大唐律法也找不出這麼一條奇怪的罪狀。

林奎咬咬牙對雲燁說:“雲侯,我大唐自武德七年頒佈《武德律》以來,從未有過這條反人類罪,下官作爲親民官,對於歷朝歷代的律法也有涉獵,對這條律法卻聞所未聞,還望雲侯給下官講解一二。”

“自古以來的律法都是爲了矯正天下子民的行爲規範而制定的,用嚴刑律法來告訴我們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可以做,自秦以來,仁恕之道一直貫徹其中,苛刻的刑罰越來越少,歷史上那些殘酷的肉刑如今在我大唐只剩下鞭笞和板子,五馬分屍不見了,宮刑不見了,挖眼割舌之刑不見了,就連十惡之首的謀逆,也不過是主犯斬首,他的父親,子侄罪減一等判絞刑留個全屍。

可見,朝廷建立律法的意圖就是爲了教育子民不要去犯法,起到懲前毖後,教育救人的目的,不是想要把某個好好的人硬要弄去流放,硬要弄去砍頭,誰喜歡把事情弄得血淋淋的。就在去年,哪怕是大災之年,我大唐被砍頭的罪犯不也才二十七個人嗎麼?

何也?這就是盛世即將到來的徵兆,在邊關我朝平滅突厥,活捉頡利,在朝中諸位親民官功不可沒,一方面要爲前方的大軍供需糧草軍械,一方面又要爲那些遭了災的百姓提供食糧,免得他們凍餓而死。

如今春天到了,我大唐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年份,我們都在摩拳擦掌的準備爲即將到來的盛世再努力拼搏一把,讓我們所有人都有好日子過,我們有英明的君主,勇敢的將士,睿智的官員,勤勞的百姓,憑什麼我們不能有個好日子過?”

唐朝人沒聽到過演講,雖然雲燁自己已經被自己的話噁心到了,但是案几後面的官員,衙門口的百姓,他們第一次聽到關於盛世即將到來的宣言,無不羣情激憤,就連在哪裡打瞌睡的洪城也瞪大了眼睛,似乎第一次認識雲燁。

雲燁的話剛一停,百姓們轟然叫好,今天的主體是他們,雲燁轉過身來面對人頭涌涌的百姓聲嘶力竭的大喊:“在這個春和景明的好日子裡,總有一些不爲人知的噁心事發生。就是那個詩禮傳家住在興化坊的竇家,他們爲了泄憤,把一個十五歲的女子活活的做成了人蠟。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長到成人,要經歷多少磨難,父母需要付出多少心血,我們都抱着最深的愛意幻想自己的孩兒長大成人之後,男子可以光宗耀祖,女子可以嫁個好人家,歡快一生,有誰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蠟燭?告訴我,有誰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蠟燭?我大唐的人很少,諾大的版圖上只有幾百萬人,陛下每一次祭天都會誠心的祈禱天下百姓子孫繁盛,六畜繁衍,而你竇家在做什麼,你在草菅人命啊!

竇家,你何其的忍心,我們見到受傷的小狗都會惻隱之心大作,爲何你們不理會那個可憐女子的哀求,不理會她在哪裡哭訴求饒?爲什忍心將滾燙的蠟油灌進那個女子的腹中?天理何在,你竇家人心何在?萬世家族,詩禮傳家,我呸!”

隨着雲燁的一口唾沫出口,憤怒的長安百姓齊齊的朝興化坊方向吐出了一口唾沫。(未完待續。。)

第58節 駝城起第1節 愛的禮物第16節 誰比誰無恥第2節 大希望第11節 雲府夜宴(4)第26節 兩個老賊第27節 富人就該努力的花錢第56節 侯君集的命運(2)第10節 老賊的遠見第44節 多出來了兩個獵人第57節 修剪第30節 有難同當第49節 金水河啊!第48節 程咬金的愛情第58節 颶風第46節 虎視眈眈第3節 白羊原第56節 兕子出走第27節 痛苦第48節 瑣事第3節 死不見長安第11節 李代桃僵第24節 秦王破陣樂第12節 又回到了原點第25節 大目標下的小犧牲第65節 你是誰?我是誰?第45節 誰都 別想太舒坦第25節 壽比南山不老鬆第55節 皇帝的作用我們一起爽吧第39節 名將死光了第65節 朋友第59節 後路第3節 白羊原第11節 李二的怨念第52節 少數派報告第4節 道具最後的求票單張第33節 枉做小人第5節 飛濺的鋼花第14節 孕事第35節 雲燁的威脅第38節 身不由己第48節 瑣事第17節 富裕的雲家第26節 被誤解的高士第37節 白玉京的呼喚第59節 李代桃僵第18節 胡思亂想燭龍的眼睛龍生九子第30節 偉大的心第三十七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第16節 寒冬記事第61節 先兆第46節 暗訪第38節 天空之城第43節 雲家沒傻子第50節 糊塗海第4節 吞舟魚第18節 胡思亂想第56節 牽絆和反噬第40節 知識的力量第59節 一陣風的遭遇第38節 木蘭舟第54節 功與名第12節 離別和來訪第21節 賠禮第23節 攆饕餮,救太陽,打賊偷第35節 雲燁的威脅第45節 都是道理啊第23節 逛街,殺人第52節 活體實驗(3)第38節 荒城第65節 你是誰?我是誰?第38節 仇恨傳播者第19節 家事繁雜第28節 圖騰的代價第66節 孤注一擲第34節 陰符沒變化第47節 無家可歸的人第3節 金狼旗第41節 商人的權利第12節 秦懷玉第2節 倒計時第41節 小武的心思第11節 皇家童話第10節 做好事人快樂第29節 要命的大事第4節 騙死人不償命第11節 辛月發威(一)第18節 爺爺生在天地間第63節 肉中刺第8節 安魂第十九 燈河第40節 殺吧!第53節 同袍之義第41節 殺一是爲罪第25節 惡龍的等待第28節 老壽星來了第1節 馬賊
第58節 駝城起第1節 愛的禮物第16節 誰比誰無恥第2節 大希望第11節 雲府夜宴(4)第26節 兩個老賊第27節 富人就該努力的花錢第56節 侯君集的命運(2)第10節 老賊的遠見第44節 多出來了兩個獵人第57節 修剪第30節 有難同當第49節 金水河啊!第48節 程咬金的愛情第58節 颶風第46節 虎視眈眈第3節 白羊原第56節 兕子出走第27節 痛苦第48節 瑣事第3節 死不見長安第11節 李代桃僵第24節 秦王破陣樂第12節 又回到了原點第25節 大目標下的小犧牲第65節 你是誰?我是誰?第45節 誰都 別想太舒坦第25節 壽比南山不老鬆第55節 皇帝的作用我們一起爽吧第39節 名將死光了第65節 朋友第59節 後路第3節 白羊原第11節 李二的怨念第52節 少數派報告第4節 道具最後的求票單張第33節 枉做小人第5節 飛濺的鋼花第14節 孕事第35節 雲燁的威脅第38節 身不由己第48節 瑣事第17節 富裕的雲家第26節 被誤解的高士第37節 白玉京的呼喚第59節 李代桃僵第18節 胡思亂想燭龍的眼睛龍生九子第30節 偉大的心第三十七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第16節 寒冬記事第61節 先兆第46節 暗訪第38節 天空之城第43節 雲家沒傻子第50節 糊塗海第4節 吞舟魚第18節 胡思亂想第56節 牽絆和反噬第40節 知識的力量第59節 一陣風的遭遇第38節 木蘭舟第54節 功與名第12節 離別和來訪第21節 賠禮第23節 攆饕餮,救太陽,打賊偷第35節 雲燁的威脅第45節 都是道理啊第23節 逛街,殺人第52節 活體實驗(3)第38節 荒城第65節 你是誰?我是誰?第38節 仇恨傳播者第19節 家事繁雜第28節 圖騰的代價第66節 孤注一擲第34節 陰符沒變化第47節 無家可歸的人第3節 金狼旗第41節 商人的權利第12節 秦懷玉第2節 倒計時第41節 小武的心思第11節 皇家童話第10節 做好事人快樂第29節 要命的大事第4節 騙死人不償命第11節 辛月發威(一)第18節 爺爺生在天地間第63節 肉中刺第8節 安魂第十九 燈河第40節 殺吧!第53節 同袍之義第41節 殺一是爲罪第25節 惡龍的等待第28節 老壽星來了第1節 馬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