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少林寺

地理上的距離的確可以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距離也一同拉開,在李安瀾離開後雲燁的心情也得到了釋放,他不再裝模做樣的騎馬,騎馬實在是一件苦差事,馬背上坐一天,足以把一個人的精力抽乾,有馬車可以坐,幹嘛要委屈自己騎馬?

夏日的嵩山充滿了野趣,漫山遍野的都是茂密的樹木和野草,山嶺間偶爾可以看見開墾出來的小塊田地,種地的都是些有頭髮的和尚,穿着僧衣,念着佛號,卻不是正宗的僧人,他們是居士,寄住在寺廟裡的俗人,出家的度牒不是能輕易得到的,他們都在等待朝廷給他們做和尚的資格。

一個提着小籃子,穿着花襖的小姑娘就跟在雲燁的旁邊,頭上有兩個包子一樣的孩童髮髻,對躺在板車上的雲燁似乎很感興趣,雲燁邀請她上車,小姑娘笑着拒絕了,這是一個很有規矩的小姑娘,十歲不到的樣子,手裡的籃子並不輕,她彷彿沒有知覺,腳下走得飛快。

看出來她很想坐車,她對雲家丫鬟的漂亮衣服也很嚮往,但是她卻跟着雲燁的板車跑,一個大老爺們坐車,讓一個小姑娘跑路,這不符合雲燁的道德觀,所以他再次邀請小姑娘坐車,如果不喜歡和陌生男人坐在一起,就和那些漂亮姐姐坐一輛車也行。

這回沒有拒絕,一縱身就坐在車轅上面,甩着腿很自在的樣子,對於一個幾歲的小姑娘可以帶着十幾斤的籃子跳上馬車這件事,雲燁毫不稀奇,主要原因就是因爲這裡是少林寺,天下武學的泰山北斗,有幾件出人預料的事情,實在不是沒有什麼不可想象的。

雲燁不喜歡坐帶棚子的馬車,認爲那樣會妨礙自己看山景,雲三就把板車鋪的厚厚的,讓侯爺躺在上面,自己趕車,見一個漂亮的小丫頭跨坐在馬車上笑嘻嘻的看自己,就更加的來勁,馬車趕得飛快。

天上陰沉沉的,看樣子就要下雨了,卻一直沒有動靜,旺財脖子底下圍着一個布兜兜趕了上來,該死的單鷹把丫鬟給自己的好吃的掛在脖子下面,只能聞,不能吃,急壞了的旺財匆匆來找雲燁,希望他可以幫自己吧兜兜移到嘴巴下面。

單鷹和雲燁制定了約法三章,不能這麼幹,也不能允許別人這麼幹,所以雲燁就攤着手,對旺財表示愛莫能助。

小姑娘被旺財的古怪造型吸引了,從籃子裡摸出一塊棗糕,想了想,掰了一半,放回去一半,然後就把手裡的棗糕放在旺財嘴跟前,想看着旺財吃。

最喜歡甜食的旺財哪裡會放過這種機會,舌頭舔一下,就從小姑娘的手裡吃起糟糕來,小姑娘被旺財粗糙的舌頭舔的發癢,縮着手咯咯的笑個不停。

“你叫什麼名字,丫頭。”雲燁側眼看了小姑娘一眼,這將是又一個將要被旺財迷住的女孩子。

小姑娘不說話,露出潔白的牙齒只是笑。

少林寺的山門遠遠在望,不怎麼恢弘,就是幾根木料搭建下的,連漆皮都沒有,冷冷清清的也不見香客,難怪侯君懷疑幹嘛要去少林寺進香,這裡就不是一個做法事的寺廟。

遠遠地就看到有穿着黑衣的知客僧飄然而至,見過禮後,黑衣僧就不再理會雲燁,而是對小姑娘說:“蒔蒔,你怎麼如此的沒有規矩,修行不是讓你貪圖一時的舒適,我們是要以,誠,敬,來侍奉佛祖,期望有一天得大自在,讓你走十里山路,也是對佛心的一種磨練,今日功課,你需要加倍才成。”

小姑娘沒有辯解一句,而是雙手合十說:“謹遵師叔教誨。”說完就挎起竹籃有對雲燁施了一禮,就隨着黑衣僧進了寺廟。

程處默跳下馬,回頭看看又閉上的山門,對雲燁說:“燁子,這些禿驢似乎不歡迎咱們,哥哥我覺得他們似乎有敵意。”

“這不奇怪,自我大唐建立起來,就對佛教大加約束,光大道教,僧人的度牒取得艱難,你沒見山谷裡都是些自墾自食的居士,少林寺爲天下名寺,在規矩上,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這些僧人當年在陛下進攻王世充的時候,幫了不少的忙,佛家都希望他們能夠說動陛下放鬆對佛家的監管,多分發一些度牒,前些年,玉林僧,覺遠僧就曾經去過長安一趟,被陛下拒絕,失望而還,自然對我們這些勳貴抱有一些敵意,可以理解。”

牛見虎說:“這門口連通報的人都沒有,我們總不能闖進寺廟吧。”

“山不來就我,我去就山,咱們就在這裡紮下營寨,我就不信,這些僧人敢無禮到和種地步。更何況,白馬寺的道信大師就在少林寺做客,我與檀印老和尚算是舊識,就衝着這一點他們也不會不見我們。”

雲燁從板車上下來,吩咐管家開始紮營,自己帶着程處默,牛見虎,單鷹一起沿着臺階來到廟門前,叩響了門環,鐸鐸的敲門聲傳出好遠。

一個四十餘歲的僧人打開門對雲燁說:“善信士請回,本寺是修行寺,不接待香客,還請善信士去其他寺廟禮佛。”

瞅着僧人那對木納的眼珠子,雲燁說:“我是檀印大師的舊友,這次前來就是拜訪大師的,我身上還有一封重要的書信,需要面呈道信大師,還請大師行個方便。”

和尚雖然木納,卻很有禮貌,讓雲燁稍等,他自去通報。對於大唐時期的少林寺雲燁極其有興趣,側着耳朵聽了好久,也沒有聽見,那些武僧練武發出的響動,難道說後世少林寺裡那些坑都是後來纔有的?否則寺廟裡爲何只有木魚的咚咚聲,卻聽不見練武的聲音。

檀印老僧來了,後面跟着覺遠僧,都是老熟人,雲燁笑着就上前見禮:“檀印大師,你我麥積山一別已有四載,大師面色紅潤,想來佛法又有精進,真是可喜可賀。”

“雲燁小友不遠千里而來,老僧甚爲感激,還請進寺一敘。”檀印黑瘦的臉上也沒有笑意,只是機械性的邀請雲燁入寺,沒有半點歡愉之意。

在客舍坐定後雲燁又問:“大師已經超然物外,爲何還會有憂慮,若是俗家煩惱,儘可告與小侯,想必還能爲貴寺進一番心意。”

“小友見笑了,我少林爲禪宗一脈,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於文字,若有煩惱,也是魔障叢生,自當見佛殺佛,遇魔斬魔,以期精進,小友多慮了。”

雲燁四處嗅一嗅,對檀印說:“生老病死,老和尚還看不開麼?你們常說世間萬般苦,這位高僧就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你應當爲他高興纔是。”

程處默,牛見虎在後面嘿嘿直笑,有病了還把燁子往外面趕,實在是蠢的不可救藥。

“玉林大師圓寂就在眼前,雲侯就是不念他一代高僧,也當敬他九十歲的高齡,爲何出口相機?”覺遠到底是武僧,檀印還沒有發話,他就怒不可遏的把底掀開了。

第26節 放豬的侯爺第15節 盛唐人物第3節 雲氏三分第47節 論戰第49節 開解第18節 努力地挖第53節 陰妃的擔心第29節 權宜之計第55節 元宵節第37節 我也想當海盜第41節 勝利與疲憊第16節 大星墜,幹臣隕第41節 女奴第28節 健康的替罪羊第24節 發生了什麼事第60節 橫生的枝節第55節 辨機的命運第57節 君子和小人第21節 大小姐出世第17節 殺人滅口第36節 飛天第4節 騙死人不償命第3節 好狠的李二第43節 智多近乎妖第33節 小國的悲哀第54節 雙喜臨門第38節 前浪快死了第44節 胡說八道第27節 李靖的猜想第25節 妖言第52節 魏徵認錯第28節 肥豬王爺第9節 王的養成第1節 開幕第56節 女子書院的美男子第32節 假戲真做第24節 生活第30節 有難同當第57節 修剪第8節 背東西是學問第37節 吃大戶第12節 遺憾和憤怒第16節 關於帳篷的怨念第44節 多出來了兩個獵人第42節 高山羊子在書院第49節 還願第22節 堅守和逃避第60節 黃鼠的筏子第2節 牧奴的危機第7節 震撼第5節 錢莊(上)第30節 鄉農的奏摺第25節 長安第8節 洗澡與美食第23節 攆饕餮,救太陽,打賊偷第58節 駝城起第45節 冷暖自知第53節 一線曙光第23節 家主的義務第35節 這不是我娘第6節 兇猛的人第38節 憤怒和歡喜第41節 暢想第5節 長安風雨第43節 什麼樣的男人最精彩第44節 都是在造孽第30節 曲終人散第43節 古聖賢何苦爲難後輩第33節 轉移視線第三十七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第59節 一陣風的遭遇第8節 大唐需要銀子三十四節 那日暮的驚喜第28節 誤事第10節 爛攤子第46節 旱獺洞裡的頡利第54節 神兵案第66節 孤注一擲第59節 權臣的心態第24節 戰鬥總是要來臨的第52節 內舉不避親的雲侯第38節 該還的總要還第49節 金水河啊!第41節 嚴防死守第16節 超前的思想第53節 紛亂第58節 後會無期第20節 李靖和漁民的待遇第44節 鎏金的人心第7節 考試而已第45節 不知所謂的黑風第53節 繁榮的高句麗商業第30節 鄉農的奏摺第31節 大秦嶺第48節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16節 殺不了人,還殺不了狗第48節 老兵的期望第65節 你是誰?我是誰?第32節 金絲楠木的麻煩第44節 絕望!
第26節 放豬的侯爺第15節 盛唐人物第3節 雲氏三分第47節 論戰第49節 開解第18節 努力地挖第53節 陰妃的擔心第29節 權宜之計第55節 元宵節第37節 我也想當海盜第41節 勝利與疲憊第16節 大星墜,幹臣隕第41節 女奴第28節 健康的替罪羊第24節 發生了什麼事第60節 橫生的枝節第55節 辨機的命運第57節 君子和小人第21節 大小姐出世第17節 殺人滅口第36節 飛天第4節 騙死人不償命第3節 好狠的李二第43節 智多近乎妖第33節 小國的悲哀第54節 雙喜臨門第38節 前浪快死了第44節 胡說八道第27節 李靖的猜想第25節 妖言第52節 魏徵認錯第28節 肥豬王爺第9節 王的養成第1節 開幕第56節 女子書院的美男子第32節 假戲真做第24節 生活第30節 有難同當第57節 修剪第8節 背東西是學問第37節 吃大戶第12節 遺憾和憤怒第16節 關於帳篷的怨念第44節 多出來了兩個獵人第42節 高山羊子在書院第49節 還願第22節 堅守和逃避第60節 黃鼠的筏子第2節 牧奴的危機第7節 震撼第5節 錢莊(上)第30節 鄉農的奏摺第25節 長安第8節 洗澡與美食第23節 攆饕餮,救太陽,打賊偷第58節 駝城起第45節 冷暖自知第53節 一線曙光第23節 家主的義務第35節 這不是我娘第6節 兇猛的人第38節 憤怒和歡喜第41節 暢想第5節 長安風雨第43節 什麼樣的男人最精彩第44節 都是在造孽第30節 曲終人散第43節 古聖賢何苦爲難後輩第33節 轉移視線第三十七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第59節 一陣風的遭遇第8節 大唐需要銀子三十四節 那日暮的驚喜第28節 誤事第10節 爛攤子第46節 旱獺洞裡的頡利第54節 神兵案第66節 孤注一擲第59節 權臣的心態第24節 戰鬥總是要來臨的第52節 內舉不避親的雲侯第38節 該還的總要還第49節 金水河啊!第41節 嚴防死守第16節 超前的思想第53節 紛亂第58節 後會無期第20節 李靖和漁民的待遇第44節 鎏金的人心第7節 考試而已第45節 不知所謂的黑風第53節 繁榮的高句麗商業第30節 鄉農的奏摺第31節 大秦嶺第48節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16節 殺不了人,還殺不了狗第48節 老兵的期望第65節 你是誰?我是誰?第32節 金絲楠木的麻煩第44節 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