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豐收的災難

站在田地裡,雲燁暴跳如雷,指着還在傻笑的藍田縣令,主簿破口大罵,李承乾,李泰咧着嘴在旁邊傻笑,鄉民們看到縣令被罵,也在那裡笑呵呵的看熱鬧。

老天爺啊,雲燁一屁股坐在田地裡,看着面前山一樣高的土豆堆,欲哭無淚,知道產量高還種這麼多?前世的時候對農作物的產量沒有什麼概念,總聽見什麼十萬畝試驗田,百萬畝試驗田多了去了,不關心,不管種出來多少,一般都會消化乾淨,十幾億人呢,有多少吃不完?

可是,如今藍田縣兩萬畝土豆試驗田是個什麼概念?旱塬上的土地全種了土豆,在視線可及之處,巨型的土豆堆數都數不清。

今年雨水好,旱塬地裡產出了近七千萬斤土豆,足夠長安人吃三年的,種是種出來了,土豆的樣子也很不錯,個頭大,都是麻皮的沙土豆,可是,這些土豆,賣給誰去?

指望牛車,小船往外運?開什麼玩笑,路費都不夠,兩倍不過百,五倍不過千,這是大唐商賈恪守的一條戒律,沒有兩倍的利潤不去百里之外,沒有五倍的利潤不去千里之外,百十里路動不動就要走上兩天三天,這些種土豆的鄉民,還傻笑着等收益,虧不死你。

“燁子,爲何發怒,如今糧食滿地,牛羊滿坡正是高興的日子,爲何獨獨你大發雷霆,這樣對他們是不是太苛求了,藍田縣令,主簿有功於國,我這就上摺子爲他們請功。”

李承乾手裡抓着兩個巨型土豆愛不釋手,也不管上面沾滿的泥土,抱在懷裡和李泰兩人嘖嘖稱奇。準備洗乾淨了當成祥瑞敬獻給皇帝。

那別的東西當祥瑞會被官員們彈劾,文人墨客唾罵,拿糧食當祥瑞,只會招來一片讚揚,一顆莊稼上結了兩個麥穗都會有一片祭天的文章送給上天,更不要說人頭大小的土豆了。

自從來到大唐,從來都沒見過吃的東西有多餘的時候,大部分的百姓還是一天只吃兩頓,而且閒時喝稀。忙時吃幹,人們腦子裡從來沒有過,莊稼收的多了,也是禍害這麼一個概念,不要說莊戶們沒有。就連李承乾,李泰這樣的精英人士也沒有這個概念,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糧食越多越好,這樣天下人都能吃飽飯,他們把雲燁的怒火認爲是另類的一種喜悅。

“現在麥子一斗六文錢,這土豆十斤最少能賣到三文錢吧,咱們這兩天就是以土豆爲食的。很好的糧食啊,既好吃數量又多,從今往後,區區災害何足道哉。”

李承乾笑着和李泰。還有藍田縣令,主簿,相互施禮慶祝,雲燁走過來。惡狠狠地說:“太子和魏王如此喜歡,那就每家收購一百萬斤土豆如何?價格不敢指望三文。您給倆文就成,這就派人往東宮,還有魏王府拉,不許阻攔。”

“燁子,一百萬斤土豆太多,我東宮只有千人,,如何吃得完?青雀府上的人數更少,兩年他也吃不完啊,這樣做就胡攪蠻纏了。”

“我胡攪蠻纏?你一千人吃不完一百萬斤,長安七十萬人就能吃完七千萬斤?這東西最多放一年,吃不完怎麼辦?白白爛掉?種土豆的不光是藍田縣種,勳貴們也種,皇家旱塬上的土地種的全是這東西,簡單算算,總量不會少於一億斤,哈哈,這麼多土豆,足以把長安城鋪滿了吧?”

雲燁把話說開,李承乾就愣住了,李泰也僵住了,藍田縣令,主簿,面色如同死灰一般,剛纔的驕傲,愉快,一瞬間全沒了。

“誰真正的把土豆當主糧吃?災年沒吃的,有土豆當然餓不死人,如今是豐年,關中大熟,河東大熟,河北大熟,江南,江北大熟,蜀中今年也是不得了的好年景,滿大唐,除了黔中道糟了兵災,沒聽說那裡遭災,嘿嘿,一億斤土豆吃不完,到了開春糟蹋了,你說上天會不會饒恕你們這種行徑?”

一番話把縣令,主簿,嚇得當場就癱倒在地上,李承乾手裡的土豆,也從不知不覺的掉在地上,李泰現在回首才發現到處堆滿的土豆有多麼嚇人了。一百萬斤土豆無非兩百貫錢而已,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根本就吃不完這些土豆,哪怕是府上天天吃,頓頓吃,也不行,遠處歡樂的莊戶們對此一無所知,依然歡天喜地的往土豆堆上堆放新挖出來的。豐收的場景的卻能感染人,太子,李泰,雲燁,帶來的家將門也歡喜的去挖土豆了。

整整一百歲的顏之推坐着牛車來看豐收場景,本來笑的合不攏嘴,聽了三個小子的話以後,臉黑的像木炭,李綱帶着幾

位老先生也坐着自己的牛車過來,恭喜的話還沒出口,就被顏之推劈頭蓋臉一通臭罵,聽明白了以後,一個個也開始唉聲嘆氣起來。

這個隊伍還在壯大,房玄齡,杜如晦親來避暑,聽到這個消息,驚訝地張口結舌,卻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歡樂在百姓中蔓延,愁容卻在勳貴中傳染,直到傳染進皇宮,李二看着桌案上的巨型土豆欲哭無淚,糧食誰敢糟蹋?這是對后土最大的不敬,大唐從來沒有經歷過糧食過剩這回事,歷史上也沒有,文景之治的時候,也不過是官倉裝滿了糧食而已,如今,不止是官倉滿了,民倉也差不多了,發動全長安百姓一起吃或許還有可能。

雲燁見到土豆就生氣,回到家裡,院子裡花園裡鋪滿了這東西,李安瀾,辛月帶着兩孩子閒的無聊數土豆玩,辛月見到雲燁回來了,喜孜孜的迎上來拉着雲燁的手指着滿院子的土豆說:“夫君,咱家的地就是好,妾身種了五十畝土豆,您看看,就把花園都要擺滿了。”

雲燁斜着眼睛拍掉這個傻娘們的手說:“好啊,你既然喜歡土豆,從明天起,你早上吃土豆,中午吃土豆,晚上還吃土豆,宵夜也換成土豆吧,可以足足吃到明年新土豆下來,怎麼樣,美得很吧。“

辛月笑着拍了丈夫一巴掌說:“就是吃個意思,誰能把土豆當命看,家裡只有幾十萬斤,相熟的人家送送,就剩不下多少了。“

李安瀾放下手裡的土豆,拍拍手衝着雲燁說:“這可是夫君的功績,有這些土豆,比你在疆場殺這些敵人都好,這纔是彪炳史冊的功績。“

“都喜歡土豆,好啊,我給家裡又買了一百萬斤,你們母子四個沒命的給我吃,吃不完不算完。“

“啊?“辛月立馬就發了急:”夫君,您沒發燒吧,家裡的土豆都吃不完,您發瘋買外面的作甚,一百萬斤咱家也沒地方擱不是,您這是笑話妾身呢。“

“沒開玩笑,承乾買了一百萬斤,青雀買了一百萬斤,我也買了一百萬斤,顏老先生買了五十萬斤,書院購置了兩百萬斤,可是還有幾千萬斤沒着落,我給水軍訂購了一百萬斤,承乾回皇宮向陛下請旨,看能不能給十六衛也購買大量的土豆,總不能讓那些旱塬上百姓的土豆賣不出去,咱家多些煩惱也就是了,不敢虧莊戶們。”

李安瀾,辛月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看地上的土豆,再瞅瞅愁眉苦臉的夫君,這糧食少是災難,如今多了居然也成了災難,這是什麼話。

雲家莊子上只要家裡沒種土豆的全部來主家拉土豆,這幾千年來,都是佃戶給主家拉糧食,從來沒聽說過從主家往佃戶家拉糧食的。一人拎着一個竹籃子,嘻嘻哈哈的來領自己的福利,結果被暴跳如雷的侯爺給罵了回去,一家子三百斤,你用籃子裝?

邊往自家的車上裝土豆一邊看侯爺的臉色,侯爺對於佔自家便宜少的人很生氣,拉少了都不行,板車堆得高高的,侯爺最後又把自己的籃子也裝滿掛在車轅上,讓趕緊滾,還說如果吃完了,還能來家裡拉。

這一回,長安的敗家子可不止雲燁一個,李承乾,李泰,還有不在京城的李恪,顏之推也當了一回敗家子,都在沒完沒了的送土豆。

送了一輪,雲燁看着田地裡好像沒有減少的土豆,愁得抓耳撓腮,藍田縣令一夜之間嘴上全是大燎泡,眼角全是眼屎,主簿也好不到哪去,田地裡的土豆一日處理不完,他們就別想有好日子過,所有的農家都給自己留足了一年的口糧,麥子,糜子不算,這一年就打算吃土豆了。一天吃三頓。

書院裡已是哀鴻一片,纔開學的學生們忽然發現,自己的飯食全部變成了土豆,早上是涼拌的土豆絲,中午是加了肉湯燉的土豆塊,晚上廚子們把土豆弄成土豆泥,配上調料沾着吃,以前不管什麼菜都只給一勺子,現在,廚子狠狠地往飯盤裡加兩大勺子,還問你夠不夠?

小丫撥拉着飯盤裡的土豆,撅着嘴纔要發脾氣,就被奶奶在後背上抽了一巴掌:“多好的飯食,還挑嘴,土豆怎麼了,你哥哥沒來接咱們的時候,有口米糠就不錯了,現在有肉,有土豆還塞不住你的嘴?”

雲燁放下筷子,原本家裡吃飯都是狼吞虎嚥的,現在一下子都變成了大家閨秀,小武剛剛把自己盤子裡的土豆全部撥給了狄仁傑,狄仁傑的眉毛都扭成一疙瘩了,這行不通啊,總這麼吃土豆,不是個事啊。

ps:第一節

第46節 文攻武衛第4節 我要上學第54節 蒙家寨子第16節 田元義的幸福生活第36節 痛苦和希望第1節 哺育第3節 不如歸去第6節 死人復活第3節 金狼旗第14節 倒黴的曹操第51節 火併?第40節 戰場上的禮貌第16節 恐怖的有教無類第25節 西域的後記第53節 人頭的秘密第3節 馮盎的酒宴第3節 殘破的朔方第9節 大門難進第37節 射鵰手第9節 美人識香第58節 打劫這回事第46節 快刀斬亂麻第56節 李家祖宗的正確性第30節 不死藥第46節 瀆神第55節 一切都很和諧第34節 天子一怒第15節 要命的秘方第52節 好事做多了就成了神仙第32節 蜀道難第57節 冬至第27節 揭瘡疤第45節 狡猾的何邵第32節 山神打鼓第13節 辛月發威(三)第47節 雲燁的遊戲第35節 小丑的睿智第29節 國家的財富第17節 肥豬來了第39節 看見了京觀第51節 狼煙至第19節 仁慈者第19節 與國同休第59節 後路第6節 華胥之國第37節 愚昧的唐朝人第61節 吃肉的草第37節 心酸的福氣第22節 商賈滿長安第7節 潛水(1)第8節 背叛第34節 雷火耀西京第49節 生活的本能第29節 不當傻子不行啊第27節 大儒逍遙子第63節 歸山第53節 我回家時燈火闌珊第30節 遼東獵人狗子第31節 大秦嶺第22節 我有親人在人間?第50節 野獸法則第6節 華胥之國第1節 希帕蒂亞的募捐第40節 弄巧成拙第30節 奪爵第50節 賤民也考試?第3節 暗道第45節 我離去時千帆競發第28節 豬爲媒?第28節 誰調教誰第64節 痛苦地選擇第28節 代價第23節 誰是英雄第32節 皇家的權利第31節 最好的男人第18節 老戰奴和走盤珠第44節 配合第16節 得道者多助第11節 反常的突厥人第10節 好人寒轍第30節 利刃第16節 誰比誰無恥第2節 牧奴的危機第21節 窮人和富人第15節 趙延齡的狂喜第62節 堅強的女人第30節 迴歸第19節 家事繁雜第42節 勝利從來都沒有僥倖的第51節 火併?第16節 又見三岔口第26節 賠償,賠償第35節 一個木球第25節 妖言第12節 赤壁大洗劫第3節 是個人都想熬鷹第21節 聚將第54節 有學問的神棍第11節 大家第19節 薛萬徹的公務
第46節 文攻武衛第4節 我要上學第54節 蒙家寨子第16節 田元義的幸福生活第36節 痛苦和希望第1節 哺育第3節 不如歸去第6節 死人復活第3節 金狼旗第14節 倒黴的曹操第51節 火併?第40節 戰場上的禮貌第16節 恐怖的有教無類第25節 西域的後記第53節 人頭的秘密第3節 馮盎的酒宴第3節 殘破的朔方第9節 大門難進第37節 射鵰手第9節 美人識香第58節 打劫這回事第46節 快刀斬亂麻第56節 李家祖宗的正確性第30節 不死藥第46節 瀆神第55節 一切都很和諧第34節 天子一怒第15節 要命的秘方第52節 好事做多了就成了神仙第32節 蜀道難第57節 冬至第27節 揭瘡疤第45節 狡猾的何邵第32節 山神打鼓第13節 辛月發威(三)第47節 雲燁的遊戲第35節 小丑的睿智第29節 國家的財富第17節 肥豬來了第39節 看見了京觀第51節 狼煙至第19節 仁慈者第19節 與國同休第59節 後路第6節 華胥之國第37節 愚昧的唐朝人第61節 吃肉的草第37節 心酸的福氣第22節 商賈滿長安第7節 潛水(1)第8節 背叛第34節 雷火耀西京第49節 生活的本能第29節 不當傻子不行啊第27節 大儒逍遙子第63節 歸山第53節 我回家時燈火闌珊第30節 遼東獵人狗子第31節 大秦嶺第22節 我有親人在人間?第50節 野獸法則第6節 華胥之國第1節 希帕蒂亞的募捐第40節 弄巧成拙第30節 奪爵第50節 賤民也考試?第3節 暗道第45節 我離去時千帆競發第28節 豬爲媒?第28節 誰調教誰第64節 痛苦地選擇第28節 代價第23節 誰是英雄第32節 皇家的權利第31節 最好的男人第18節 老戰奴和走盤珠第44節 配合第16節 得道者多助第11節 反常的突厥人第10節 好人寒轍第30節 利刃第16節 誰比誰無恥第2節 牧奴的危機第21節 窮人和富人第15節 趙延齡的狂喜第62節 堅強的女人第30節 迴歸第19節 家事繁雜第42節 勝利從來都沒有僥倖的第51節 火併?第16節 又見三岔口第26節 賠償,賠償第35節 一個木球第25節 妖言第12節 赤壁大洗劫第3節 是個人都想熬鷹第21節 聚將第54節 有學問的神棍第11節 大家第19節 薛萬徹的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