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諸事停當

逞強的太平公主第二天果然鬧笑話了,怎麼都起不了身。

腰痠脹的厲害,渾身沒有力氣,只好氣哼哼地躺着,心裡在咒罵着那個可惡的“子應哥哥”,把她折騰的這個樣子,也在憤憤那麼遲了,陳易也不來看她。

在陳易處完了事,過來看她時候,可是又抓又搔,又哭又笑,一直勁地叫陳易賠她什麼,並堅決不讓陳易離開。陳易在費了一番口水安慰,並用親吻、撫摸等肢體動作安慰後,她纔不情願地答應,再好好休息一下,待身體恢復了氣力就起牀。

在接下來幾天,陳易會盡量抽出時間來陪太平公主,滿足她身體方面的渴望。

初嘗男女情事的人,總是興致最高的,不論是上官婉兒還是太平公主都是一樣,她們總是隨着性子“索取”,也幸好她們身體的興奮閥值不是很高,在陳易的耐心**下,也很快就能完事。

不過,可以親近的女人太多,又不把誰冷落,陳易“工作”的很辛苦,白天黑夜都要忙。幸好他身體結實,體力上不成問題,但精氣上還是感覺到了問題。

一個直接的現實問題就是,這段時間,他竟然沒讓人懷孕上。原本還擔心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得了他的恩澤後,不小心大了肚子,鬧出麻煩事來,但在過了一兩個月,依然沒看到動靜。

府上那些妻妾們在靜默了幾個月後,一個個肚子也沒動靜,陳易這才感覺到了有問題了。

想來想去,可能是在牀上工作太勤奮,**生成數不夠他揮霍,成熟度不夠,導致數量和質量都下降了。在弄清楚情況後,他在提高“工作質量”的同時,也儘量減少“工作頻率”,讓自己有休養的機會。一段時間下來,不但精氣上感覺好一些了,也有了成果出來,上官婉兒終於懷孕了。

上官婉兒懷孕初期,陳易也不聲張,但也不讓她繼續呆在宮中,而是接回府中,在與其他妻妾們商量後,強勢地堅持,同給上官婉兒以“平妻”的身份,並告知了在府中懺悔的鄭婉頻。

鄭婉頻在知道自己女兒也被陳易騙上手後,如五雷轟頂,悲痛萬分,差點拿刀追殺陳易。

不過在陳易一番安慰,並知道了上官婉兒得了“平妻”身份後,終於還是無奈地接受,搖身一變成了陳易的岳母,但情人的身份肯定是繼續保持着的。

在得鄭婉頻同意後,陳易也爲上官婉兒補辦了婚事,只不過低調進行,沒過於聲張而已。

恰好這個時候,陳易在朝會上提出來,凡事要節儉,不要鋪張浪費的要求,他自己也趁勢低調結婚,也不讓其他大臣們拿賀禮相賀。邀請的客人也只是那些相熟的、關係最好的,其他一概擋駕。

陳易名媒正娶了上官婉兒,當然惹惱了太平公主。

陳易最終費了好多天的勸,並一再承諾,肯定會給予其相同、甚至更高的待遇和身份後,太平公主才答應下來,隱忍一段時間,避免惹惱她那位母后武則天。

太平公主也是知道,自己的母后是絕對不會同意她下嫁給陳易,除非像上官婉兒一樣懷了身子,將生米煮成熟飯纔有可能,但也會鬧出大的動靜來。爲了自己,爲了陳易,她也只能等機會。

當然她也希望自己能懷上身子,以繼成事實逼迫陳易做出迅速決斷。

只可惜,心急總是吃不了熱粥的,成了陳易的女人後大半年,太平公主的肚子依然沒動靜。

而這時候,武則天因爲一場重病,心性大變。

在一起去華清宮泡溫泉,與陳易消除了大部恩怨後,陳易會天天拿朝事問詢武則天,武則天也會偶爾發表下意見,但在這場差點要了她性命的大病後,她對朝事的興趣越來越小。

在武則天大病初癒時,陳易還會將朝政大事講與她聽,問詢她的意見,但病癒後的武則天對朝事沒一點興趣了,表現的很耐煩,後來就讓陳易不要再拿這些“俗事”去煩她了。

在問詢檢查了一陣後,陳易也知道,武則天的更年期到了,月經也沒了。

他猜測,可能是身體的生理機能變化,還有這場大病,及以往藥物的作用,讓武則天心性大變,對什麼事都淡然起來了,最終陳易聽之任之,也不去強求她什麼。

在靜性了半來年,想了太多的事後,武則天似乎感覺到了自己掌權那些年犯下的罪孽,向陳易請求,她要找個地方懺悔自己的罪過去。希望陳易不要責怪她,不要再來打擾她,她也不想再呆在長安,不想再住在大明宮,因爲她經常做惡夢,她要去洛陽長住。

陳易最終也答應了,併爲武則天在洛陽修建了一座道觀,取名爲“則天”觀,供武則天修養。

在太平公主終於懷孕,陳易過去請求將太平公主嫁給他之時,已經沉迷於道事中的武則天沒有什麼激動的反應,她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只是要求陳易好生照料太平公主,不要讓她這個女兒受委屈,就別無他言。

武則天這樣的變化,讓陳易欣喜若狂,一個最大的難題解決了,他也不要再爲自己的私事煩心,可以一心投入到朝事方面去了。

在陳易以尚書令身份執掌朝政大權後,大唐的發展方向已經徹底改變。

這些年大唐取得的成就讓許多大臣洋洋自得,任何人都知道,再也沒有外來勢力能威脅到大唐的安全,泱泱大唐就是威服天下的代名詞,任何藩屬國都要深深仰慕的,但陳易並不滿足。

在後世那種現代化的環境下生活了三十年,許多東西都很讓他流連的。

他完全相信,他個人的見識超過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他懂的他們不懂的許多知識,他要用他的知識和見識,讓大唐發展的更快一些,無論是政治、經濟、科技方面都要如此。

政治上的改革是一定要進行的,如今實現後世西方那種三權分立等形式的民主是不現實的,但他可以引領大唐往“初級民主”方面發展,併爲此做出了不少努力。

君主制度時代,展開徹底的改革是不現實的,只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慢慢改變,從量變到質變,讓人慢慢接受,並完善各種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是陳易現在最可行的手段。

有李世民當年的基礎在那裡,及陳易的威望及控制力在手,要完善三省六部制,還是容易做到的。

陳易所進行的改革,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權,加強政事堂諸宰相的權力,以相權制約皇權。

這雖然說對他自己兒子以後真正親政後,會帶來些麻煩事,但陳易覺得,有制約的權力總比任何事都是由皇帝最後決定的獨斷專行方式好,絕對的權力肯定會出現許多負面的影響,有監督的權力纔會受到制約,讓皇帝不能爲所yu爲,這樣才能讓大唐在良性循環中發展。

要讓大唐真正的長治我安,一直延存下去,肯定要有一套非常好的制度,各方面權力相互制約,才能實現。後世西方的民主制度就是權力相互制約的,即使總統也不能爲所yu爲。

陳易期望經過他的努力後,在幾十年後能初步實現這樣,皇帝依然是國家元首,是最高權力掌握者,但屬下的那些大臣也會對他行成制約,並有一套完善的監督體制。

而要完成這項非常浩大的工程,僅憑他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也需要很多年的慢慢改變纔有可能實現。陳易需要很多的人幫忙,也不能讓人才斷檔。如今已經有很多有才之士經他薦舉、提拔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但這遠遠不夠,還需要加大力量培養,並且要向這些人灌輸“民主”方面的理念。

陳易不喜歡阿諛奉迎之臣,他希望官員們都是耿直入士,能爲理而爭。

裴行儉當年制定的官員選拔制度被擺到很高的位置上,所有官員的任免、考覈、提拔都按章行事。官吏是國家的根本,治國首先要從治吏開始,官吏隊伍治理好了,其他事都好辦了!

監察制度在逐步完善之中。

制度是治本之策,陳易就是希望在他手上,能將所有制度都完善,包括官員的任免、監督、考覈。

選拔官員當然是重中之重。

可以說,如今選拔官員的最好措施還是科舉制度。

但在陳易主導下的科舉制度,已經不僅僅限於選拔合格的官員上了!

陳易令吏部尚書魏玄同,率領一般官員,依照他所提後世教育體制及科技發展方向,完善科舉制度,不但要爲朝廷選拔適合當官的人,還要將那些精通各行各業的人才都選拔出來,爲朝廷所用。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陳易非常信奉的一句名言。

在他的努力下,以往時候被稱爲“奇技yin巧”之學,如今已經登大雅之堂,從事這些技術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連科舉都設這方面的專業了,這是陳易力排衆議而推行的。

陳易期望,在他推動之下,整個社會能對“科技”知識重視起來,從而帶動整個大唐的科技水平往更高層次發展,爭取早日研製出原本要幾百年,甚至千年以後纔會出現的東西。

比如蒸汽機、火車、電器、現代火器等等,他當然知道要研製出這些東西來並不容易,但只要整個社會重視人才的培養,重視科技的發展,經過幾代人或者十幾代人的努力,花上幾十年,上百年時間,應該會有所成的。如今大唐的國力已經足夠支撐在這方面的大規模投入了。

陳易還拿出自己的家產,設立各種獎項,獎勵那些在各方面表現突出,創造出成就的人來。

當然朝廷也有這方面的重獎。

這些措施的實行後,許多士子不再謀求科舉當官一條路了,他們紛紛投入原本大多人不屑的“奇技yin巧”方面研究去了,大唐的科技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機牀在陳易主事的幾年後不研製出來,這就是其中一個奇蹟。

有了初級的機牀,製作許多東西就很方便了!

陳易不只在科技等算作“文”的方面特別重視,他也非常重視武備。

軍隊國家化、現代化的步子一直沒停過,府兵制作爲常備軍的組成方式早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只作爲預備役制度使用。各衛軍已經進行了重組改編,左、右衛等大唐十六衛繼續保留,但已經完全不同於遙領府兵時候的樣式,而差不多成了後世時候集團軍的樣子,分駐在全國各地。

大唐的武裝力量維持在八十萬左右。

各領軍將領只管軍權,不能涉及民生,軍、民徹底分開,領軍將領幾年內也會輪換,並且還有一整套監督體制,及軍隊調動的制度制定,避免領軍將領專權,給大唐埋下禍患的事發生!

火藥製造出來,以後的戰事再也不能停留在冷兵器的模式下。陳易主持了軍器監多年,在主持朝事後,對軍器監依然非常重視,甚至經常親自過問軍器監的武器研究。在他的主持下,每年朝廷都會投入大量財力製作新式武器,新制作出來的武器,主要是火器也很快就會列裝到軍隊中。

爲了培養合格的領軍將領,在完備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同時,朝廷還在洛陽、太原等地陸續建設了幾座新式的軍校,以後所有校尉以上的軍官都要經過軍事學院的培養才能擔任。

軍備投入連年增長的情況下,水師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正往海軍方向發展。

與其他大臣所想不同,陳易很注重海軍的發展,要讓大唐的領土繼續擴張,海軍是必須要大力發展的。因此他也大力推廣遠洋貿易,並花大力氣提高造船技術。遠洋貿易的發展,造船技術的不斷提高,除可以換取大唐所需的物品外,還可以積累遠洋航行的經驗,直接提升了大唐水師的力量。

陸師、水師的力量都往更加大方向發展,大唐的兵威纔會真正聲震天下!

在完備科舉的同時,朝廷還推出了武舉制度,每年都會以科舉的樣式選拔勇武之人。如今的科技條件下,是不可能完全拋卻冷兵器作戰的模式的,勇武者在戰場上,還是非常有作用的!

文武之道都要重視,重文輕武只會給國家帶來災難。

陳易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文武之道都發展,最終讓大唐稱霸世界。

當然他知道,要實現這個目標,任重而道遠,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但他肯定會爲此做準備!

要征服天下,讓中國的領土無限擴大,除軍隊戰力及其他科技方面需要發展外,一定數量的人口是必須要保證的。如今的大唐疆域面積至少比陳易穿越前所處的後世要大兩倍,如此廣闊的地方,人口也只不過六千萬左右,依陳易的估計,如今的生產力條件下,至少兩億左右的總人口,纔是合適的。

人口太少,許多事做起來有點力不從心。

軍隊要兵源,所佔之地要移民,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入口的補充。

可以說如今的大唐人口是非常欠缺的,必須要大力鼓勵生育,提高人口數量。

獎勵生育的政治早已經制定,這些年大唐的人口出生率還是不低的,但因爲醫療條件落後,幼兒的死亡率也比較高,加強基礎醫療的建設,也是重中之重。

陳易在指使官員們依他所想制定政策鼓勵生育的同時,也通過其他手段獲取人口。

戰爭是獲取現成人口最好的手段,戰時俘虜的人雖然不能完全充作人口數,但戰俘可以用來當作勞役,讓他們爲大唐的基礎建設添磚加瓦。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人口的一個直接補充!

人口增長了,素質也一定要提高。而要提高人口素質,教育是根本。

大唐的國庫收入以幾何級增加,國庫殷實,許多事就可以方便做了。

在一羣親信大臣的支持下,陳易在主政後幾年內,已經制定出一系列普及教育的政策了,雖然沒辦法普及全民教育,但一定年齡的兒童大半入學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隨着經濟規模的擴大,國家賦稅收入的增多,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開始大幅度地增加,陳易態,在十年之內,能讓天下百分之六十的適齡兒童入學,因此他也一力促成了每縣一所官辦學校的建立。

每個縣一所官辦學校還是遠遠不能滿足所需,還需要進一步擴建,許多富裕之地已經有兩三所甚至更多的學校建立起來。學校建立多了,教師的數量也必須要增加,其他配套設施比如書本等缺少也是個難題,印刷技術的改進,降低書本的成本是必須要做到的,只不過一切都要時間來解決。

陳易相信,教育方面的事可以很好地解決,只要朝廷足夠重視。

而支撐陳易進行諸多改革,並花費巨大投入做事的最大基礎,就是大唐農業的連年豐收。

民以食爲天,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糧食問題是任何朝代都最難解決,也是最需要解決的一件事。

陳易對農事的重視在剛剛得武則天重用之時就開始了,占城稻也就在那些年引進。

這些年在作物種植方面,他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指使手下之人,派人不遠萬里去到海外引進土豆、辣加、蕃茄、玉米等作物。這些作物的引進,不但極大地豐富了大唐的物產,並終於有機會可以讓天下任何一個人都不餓肚子了。土豆、玉米的高產,讓種植這些作物的百姓心花怒放。

陳易不但親自過問民間種植情況,還身體力行,親自指導官員們主抓各地的作物種植。

各級官府官員對農事也不敢輕視,在陳易的大力推動下,大唐境內精耕細作的先進種植技術得到了全面的推廣,水利灌溉設施也得到了大力的修整。數管齊下的舉措下,糧食的產量連年大幅度增長。

百姓不再需要擔心糧食夠不夠吃,他們擔心的是糧食多了,沒地方堆放。各級官府也在犯愁,多收的糧食沒地方堆放。官倉已經一再擴建,但仍然滿足不了堆放糧食所需。

陳易爲此很驕傲,他也因此威望日隆,屬下的大臣們對他敬若神明。讓百姓不再餓肚子,這在歷朝歷代都是極難做到的,但現在卻在陳易主導下做到了,如何不讓人敬佩。

糧食多了糧食深加工的產業也開始興盛起來。

唐初時候因爲糧食短缺問題,官方嚴格控制釀酒行業的發展,因爲這要消耗大量的糧食。

如今糧食不用愁了,官府也開始鼓勵包括釀酒在內的糧食深加工行業的發展。

有了富足的糧食,有了官方的支持,釀酒等糧食深加工待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但這些還是消耗不了積餘的糧食,大量的糧食被銷往海外。

大唐多餘的糧食,換來了大量的金銀器物,及其他一些新奇物種。

在以尚書令身份主持了政事堂事務後,陳易可以說將大唐的權力都掌握在手裡。

大批親信人物充作他的左右手,這些人物都是在原來歷史上很有名聲,才學能力都不凡之人,他們和陳易一樣,兢兢業業做事,一心爲大唐的強盛而做出努力。

這些人和陳易一樣,每天都精力充沛,勤於朝事,沒有偷懶的時候。

上行下效,州縣一級的官吏也都兢兢業業地做事,不敢偷懶不理事,怕被彈駭。

上下官員都勤於政事,各項制度越來越完善,大唐的發展,像被裝了火箭助推器一樣,速度驚人地朝前跑去,把周邊國家遠遠地拋在了身後,而陳易的目光開始放眼天下。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四方來賀的盛景,每年都會在大明宮含元殿上演。

請求歸附的外蕃小國每天都不少,但陳易並不滿足於此,大唐的鐵騎依然在四處征戰。

陳易主事後,並沒改年號,而是繼續以武則天掌權時候的“永昌”爲年號。

永昌十年,大唐鐵騎在蔥嶺以西近千里地方,與大食軍隊發生了一場戰役,此戰三萬大唐精銳的安西軍火槍騎兵與十五萬阿拉伯軍隊遭遇,激戰的結果就是十五萬大食軍隊遭到重創,除一萬餘人逃走外,其他不是被俘就是被殲,大唐軍隊的兵威,聲震後世那片叫中東和歐洲的地方。

“要盡取那片地方!”這是陳易給主領大唐安西軍的薛仁貴之子薛訥的指示。

得到指令的薛訥,率領他麾下的五萬人馬,直指後世西方文明的誕生地去了。

安南都護府內的安南軍,也在領軍將領程務挺的率領下,往南進軍,準備完全佔領後世中南半島那片美麗富饒、非常適應糧食種植的地方。

一個超級大帝國,已經在陳易的期望中誕生了!

許多年後的一天,大明宮延英殿,陳易與皇帝李重潤相對而坐,準備說事。

已經步入中年的陳易,外表上與年輕時候並無多大的變化,但精力方面卻是相差了挺多,當年充滿朝氣的臉,多了些風霜後讓人感覺到了更多的凝重和沉穩。

李重潤已經十八歲了,早長成一個英俊的少年郎,去年時候,在陳易的張羅下,也大婚了,娶了李重潤自己相中的狄仁傑之女狄秋云爲皇后,如今狄秋雲已經有孕在身。

李重潤已經長大成了人,陳易覺得許多事,也要交給小皇帝自己做了,他已經替兒子張羅的太多了,如今的大唐國土是空前的強大,制度越來越完善,科技產生力水平發展也越來越快。

十幾年的心血傾注在李重潤身上,所有一切都是言傳身教,甚至連親情的教育也是如此,李重潤的成長情況讓陳易很放心,很滿意,現在的結果可以說比他預料的還要好上很多。

他已經爲大唐張羅太多,替自己的兒子做的夠好了,該放李重潤單飛,他要去享受生活了!

今日就是要說這些事。

所有閒人都退下了,沒有吩咐任何人不敢進來。陳易示意李重潤靠近他身邊,在李重潤按他要求做後,慈愛地看了兩眼,再收住笑容,嚴肅地說道:“潤兒,今日有一件很大的事,我要和你說!”

“陳伯伯,你有什麼事,請儘管吩咐我吧!”李重潤心裡打了個突突。

兩人私下相處間,李重潤都是叫陳易陳伯伯的,但在外人面前,依然以君臣相稱。

“潤兒,你已經長大,今年十八歲了,從這段時間處理朝事的情況上來看,可以自己親政了,”陳易臉上又微微浮現出笑容,“我替你打理朝事這麼多年下來,已經很累了,餘生想好好休息一下,大唐的美麗江山,都想去走上一遍!因此我已經寫好了辭去所有職事的奏本,只等你批准了!”

“爲什麼?”李重潤大吃一驚,他已經習慣了在陳易庇護下過日子,一聽陳易這樣說,吃驚之下不知道怎麼說了,只能訕訕地問道:“陳伯伯,你爲什麼這麼說?你要離潤兒去了?”

“你聽我說了一件事情,你就知道我爲什麼要離開朝堂了!”陳易撫着鬍鬚笑笑。

一聽陳易這麼說,李重潤馬上猜到了什麼,但在陳易笑吟吟的目光注視下,卻不敢說什麼。

陳易當然從李重潤的眼光中讀出了異樣,心中一動,馬上將原本準備說的話收住了,換了個方式問話道:“潤兒,你已經十八了,雖未及冠,但已經可以算是成年了,這麼多年,我可是一直看着你長大的,並親自教誨,在外人眼裡,我待你,不是兒子勝似兒子……”

“不,陳伯伯,你不能這麼說!”李重潤打斷了陳易的話,閃着異樣的眼睛看着陳易,“你待我一直很好,我都記在心裡……其實,我已經猜到了你想說的事!”

“什麼?你猜到我要說的?”陳易的心劇烈地跳了兩下,不可置信地看着李重潤!

“是的!我猜到你要和我說的事了!”李重潤幾乎一字一句地說道:“你想告訴我,我是你的親生兒子,是不是?其實我早就猜到你就是我的爹爹了!你是我的親生父親,我是你的親生兒子,對不對?”

“啊?!”陳易驚訝異常,瞪大眼睛看着李重潤,“潤兒,你是怎麼猜到的?”

“爹爹!你真的是我的爹爹!”陳易沒否認,李重潤那故意裝出來的嚴肅馬上消除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覺涌上心頭來,不顧一切地拉着陳易的手,像個小孩子一樣撒交說道:“爹爹,是的,我早就猜到了!我和你長的很像,不是你兒子的話怎麼可能?而你所做一切,全然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我,爲了我這個一直長不大的皇帝,你所做一切都是爲了我而謀劃,爲了大唐的天下而做事!我要不是你的兒子,你怎麼可能這般做事,一切都爲我老虎,絲毫不爲自己的名利而謀劃!”

李重潤這樣說,陳易原本有點牽擔的心也放了下來,緊緊拉住李重潤的手,滿是疼愛地說道:“潤兒,既然你早就猜到了,那許多話我也沒必要解釋和說明了!你就是我的兒子,我的親生兒子!爲什麼會這樣,當然有很多原因!以前,你出生前後發生的許多曲折故事,你並不知道最終的真相,但我不會一直瞞着你!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講給你聽,要是你不想聽,我就不說!”

李重潤緩緩地搖搖頭:“爹爹,以前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那都是以前,都過去了,我不想知道太多,因爲所有一切,都不是我現在所能左右的!我沒必要去探究太多,知道了也沒意義!現在的現實就是,我是大唐的皇帝,是爹爹你一手扶植起來的皇帝!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一切!”

“爹爹,我記着的只有這些:這麼多年,爹爹你對我的疼愛,對我的照顧,對我的教誨,無論誰想對我不利,你都不會讓他得逞,只要有利我的,你都會幫我做到!你不但幫我這個小皇帝打理了天下,還將我培養成一個可以獨自處事的人,你在我身上傾注了太多的汗水和精力!我知道,放眼整個天下,沒有一個人會如你這般待我了!我再沒猜到你就是我父親之時,就已經把你當爹爹一樣依賴了!”

李重潤說着話的時候,雖然嘴角含笑,但笑容卻越來越難看,最終大顆大顆的淚滾落了下來。

這是類幸福感太強烈而生出一種難言的酸楚,而掉出的淚。

濃濃的親情充盈在他心頭,他感覺很滿足,很幸福,好像再沒有缺憾了。

在這之前,他雖然猜測陳易與他之間的關係,但卻沒敢完全確信,直到剛纔。

陳易的話,讓他心中所有的猜測都證實了,一切正是他所期望的,他喜極而泣了。

在陳易面前,他可以永遠像個小孩子一樣,不需要遮掩什麼,以前如此,以後也可以這樣。這就是兒子對父親的感覺,父親可以替他打理一整片天空,而來會向他索求什麼。

以後更可以無所顧忌了,因爲陳易就是他的親生父親,他相信陳易會對他永遠包容的。

陳易伸手替李重潤拭去了臉上的淚,抱住李重潤的肩膀,輕輕地拍了拍,溫言道:“潤兒,正是因爲如此,你是我的兒子,所以我不能再在朝堂上呆了!爹爹已經將所有事替你打理好了,你自己這麼多年也積下了不少的威望,以後留在朝堂上輔佐你的大臣,都是忠心事唐,非常有能力的人!有了這些人輔佐你,你也不要有任何的擔心,以後你要是有什麼不能決的事,也可以來問爹爹!”

“可是,爹爹,其他人再忠心,也不如你待潤兒這般好,其他沒有任何人會這樣全心全意待潤兒好的!”李重潤還想以自己的話將陳易說服,很動情地說道:“你在朝堂上,潤兒就不會有任何的擔心,也不怕任何的威脅,什麼事你都會解決好的!”

“潤兒,你想的太簡單了!你的身世,如今只有我們兩個人知道,並且永遠也不會有第三者知道,但爹爹在朝堂上太久,肯定會讓人懷疑什麼,不若就此遠離朝堂,去做個閒散的小民,周遊大唐天下去!以後啊,你就是大唐帝國的皇帝,你是李重潤,你不姓陳!沒有任何人會懷疑你的身份,爹爹也會忘記掉你的身份,只把你當皇帝的!”說這話間陳易有淡淡的憂傷。

陳易臉上的憂傷被李重潤看出來了,他越加把陳易的手抓緊了,“爹爹,我知道,你是怕我對你猜忌,怕揭破了我真正的身份後,我有顧忌,會對你做什麼,以免這個秘密泄露出去!但當兒子的現在就可以告訴爹爹你,這一點爹爹你永遠不要擔心,即使我不當這個皇帝,也不會對你做任何不利的事!你是我的爹爹,潤兒最親,待潤兒最好的人,沒有人比的上你,永遠也不會有!”

看着李重潤那閃着淚光的眼,聽着他那真摯的話語,陳易眼中也有淚在閃,哽咽着不知道說什麼。

“爹爹,我知道你這樣做,是爲我好,怕你在我身邊,讓我有壓力,有顧忌,但你對潤兒所做的事潤兒都看在眼裡,你要是想自己當皇帝,早就可以將我這個兒子扔到一邊了,但你沒有,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培養我,替我樹立威望,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掌領這一切!無論你在長安,還是在洛陽,我都不會感覺到來自你的任何威脅,我真不願意看到你遠離朝堂,不管潤兒!”

聽李重潤這麼說,陳易心裡那份殘存的擔心幾乎沒有了,笑着撫着與長他的差不多高的李重潤的頭說道:“潤兒,你說的,確實是爲父擔心過的,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爲父處理了這麼多年朝事,很累了,想過幾年悠閒的日子,什麼事也不管!爹爹想去周遊天下,我要去看看,經過爹爹這麼多年治理下來的大唐江山,會是什麼樣的!會不會比我想的更加美麗!這件事,爹爹已經決定了,即使不告訴你你的真實身份,也會辭官離去的!”

陳易這話讓李重潤不知道怎麼勸留了,想了好一會兒後,才咬着牙說道:“爹爹,要是你真的這麼想,那潤兒會答應你,但你也要答應潤兒,要是你玩夠了,早些回長安來,讓我多多陪伴你,以後肯定有許多事,潤兒都要討你的主意的!潤兒也沒對你盡孝過,以後一定會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對你盡孝的!我那些哥哥、弟弟及姐妹,也會給予他們更高的榮耀的!”

“潤兒,你所說這些,不要太放在心上,你的哥哥、弟弟及姐妹們,爹爹早已經安排妥當,他們會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而且也不會對你的皇位有任何的威脅!所以這些事你就不要擔心,也不要操心了!”陳易笑吟吟地阻止了李重潤的好意表示。

陳易怕李重潤知道自己的身份後,對他其他那些兒子有顧忌,因此早做了安排,更不讓他們有非份之想。但看今日李重潤的表現,明白他的擔心都是多餘的,至少現在是多餘的!

陳易也相信,只要他在世一天,就可以避免兒子之間起紛爭,更不會威脅李重潤的皇位。

李重潤明白了陳易的想法,也沒堅持:“那爹爹既然已經安排好了這些,潤兒也都聽你的!只是希望爹爹出去雲遊一番後,能早些回長安來,好不好?”

“以後我肯定會回長安來的,待我將死之時,我還期望你陪在身邊呢!呵呵!”陳易示意李重潤坐下,笑着道:“潤兒,朝事上該說的一直以來我都和你說了,今日也沒什麼吩咐的!爹爹已經將一個國家的框架打造好了,只要許多規則不去破壞,那國家是不會起亂,百姓也不會起來造反的!”

“爹爹,潤兒明白了!”李重潤莊重地點點頭,“爹爹這些年苦心打造的朝堂格局,也是潤兒很推崇的,皇權雖然有了制約,但有了制約的皇帝纔不會隨心所yu地做事,做什麼事都會三思而後行的!潤兒明白爹爹的苦心,爹爹是怕潤兒的後人,壞了這個框架,因此想在你自己有能力做事的時候,將一切規則都制定好,並要潤兒完全遵守,避免後任者破壞這一切!你放心,潤兒明白你的心思,懂你的苦心,一定會嚴格執行,並去儘量完善和改進的!”

聽李重潤這般說,陳易很欣慰,笑着道:“你能理解這一點,我也沒什麼要擔心的!如今的大唐是國強民富,天下間根本沒有可以與大唐相匹敵的外敵!爹爹相信,萬國來朝,四夷世服的盛況會在你身上延續下去的!爹爹也是非常相信,在你的治理下,大唐會越來越強盛的!”

“可是,爹爹,有你在身邊指點潤兒,潤兒不是會少犯些錯誤嗎?你是大唐最睿智的人,你所提的建議都是常人所不能料及的,你還是不要離開朝堂,繼續在朝中幫助潤兒吧?”李重潤的心思又活躍了,覺得怎麼說,陳易都應該留下來,繼續在朝堂上做事纔是正確的!

“傻孩子,爹爹已經操勞了這麼多年,你總要讓爹爹過幾年閒適的日子吧?我已經答應你的那些兄弟姐妹,還有你的孃親們,帶他們去周遊天下去!你已經長大成人,許多事要你自己獨立決斷纔可,不然你在處理朝事方面,肯定不會有很大的長進的!你自己處事多了,纔會越來越成熟,纔會越來越有經驗!”陳易說着,滿是慈愛地拍拍李重潤的肩膀。

“爹爹既然一意如此,那潤兒也答應你,一切隨你的意!”李重潤也放棄了說服陳易的想法,雖然他萬分不捨,甚至覺得陳易不在朝的時候,他會有一種少了主心骨的感覺,做事都少了自信。

陳易終不可能伴他一生,以後許多事肯定要他獨立解決的!

陳易也不再說什麼,顧自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院子裡滿園盛開的梅花。

李重潤站到陳易身邊,同樣注目着窗外的景色。

“梅花開的盛了,春天也很快就要來了,爹爹可希望在這個春天,能站在西湖邊,欣賞那裡美麗的湖光山色,呵呵,也希望大唐的天下,處處是美景!”陳易側頭瞄了眼身邊的李重潤,再笑道:“希望爹爹出遊時候,能看到一副百姓富足,沒有任何饑荒,沒有作奸犯科之人的盛景!”

李重潤信心滿懷地說道:“爹爹,肯定會的,大唐一定會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強!你放心,潤兒一定會勵精圖志,不負你的厚望的!”

“我相信你!”陳易轉過身,與李重潤相對站着,李重潤也側過身,笑着看着陳易。

父子兩人就這樣相互看看,一會兒同時大笑起來,笑的很爽朗!

窗外兩隻正在覓食鳴叫的大鳥受到了驚嚇,撲閃着翅膀從樹上飛起,並且越飛越高,直入藍天……

rs!。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44章 旖旎的清晨第109章 這怎麼可能第188章 明天晚上,會有好戲上演了第34章 妾身可以答應你任何要求第15章 我們好像都懷孕了第127章 請道長指點迷津第91章 今天本宮很高興第39章 我有個提議,不知道你認不認同第169章 娘娘,微臣想和你說點私事第15章 衝突(上)第17章 勃然大怒第86章 另外的打算第209章 李弘死了第66章 平靜只是暫時的第304章 武則天的渴望第158章 天,竟然被窺到了春光第254章 沒想到第188章 明天晚上,會有好戲上演了第63章 嬌俏可人的賀蘭敏月第317章 不切實際的想法第274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67章 再次進宮第139章 千萬不要惹出事來第48章 對韋氏的威脅第151章 上元節的刺激(上)第321章 這其中大有文章第81章 橫刀奪愛第40章 目瞪口呆第136章 陳易留下第9章 逛街去第28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34章 妾身可以答應你任何要求第308章 隨武則天泡溫泉去第21章 相伴母女花(下)第144章 接武順去第227章 連鎖反應第114章 俏丫頭頻兒(上)第4章 不告訴你第145章 賀蘭敏之的囑託第9章 輕敲重打,區別對待第27章 酒後亂性第59章 邪惡的心思第40章 武則天的猶豫第149章 你想如何待寧青第106章 唆使第293章 武則天的暴怒第117章 身世之迷(下)第12章 激情總是最讓人最嚮往的第31章 真讓人驚訝第89章 我帶你們去胡姬酒肆第95章 提醒第8章 怎麼會這樣呢第329章 哈,要不你們就以身相許吧第42章 對韋氏的吩咐第43章 是怕你有想法第134章 又當了回新郎第208章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第117章 準備結婚第36章 緊鑼密鼓地準備第96章 一箭數雕之計第75章 你……小子第7章 有貴客來訪第76章 本宮覺得越來越看不透你了第96章 一箭數雕之計第19章 旁觀者第29章 此話怎講第135章 其實,早有人猜到你的身份了第82章 先下手爲強第86章 另外的打算第142章 極致的誘惑第29章 採納意見第309章 任重道長的蘿莉養成計劃第90章 美女陪聊第266章 攔路的不速之客第143章 尷尬第55章 李顯又有動作了第115章 今天清白之身要不保了第102章 是什麼原因讓武則天這樣第20章 相伴母女花(中)第139章 千萬不要惹出事來第48章 對韋氏的威脅第105章 婚事第128章 再見武則天,怪異的感覺第282章 郎情妾意的溫情第11章 打情罵俏的感覺真好第119章 再次進宮第12章 勸唆第29章 簡單的劃時代用物第295章 誰會是主謀第194章 期待的就是這一刻第331章 荒唐的獵豔過程第16章 衝突(下)第45章 真不知如何感激你第51章 讓所有人驚愕的是第173章 春夢無痕第122章 替本宮按捏治療第72章 武則天的安排第85章 好好商量第89章 小民有個要求第51章 讓所有人驚愕的是
第144章 旖旎的清晨第109章 這怎麼可能第188章 明天晚上,會有好戲上演了第34章 妾身可以答應你任何要求第15章 我們好像都懷孕了第127章 請道長指點迷津第91章 今天本宮很高興第39章 我有個提議,不知道你認不認同第169章 娘娘,微臣想和你說點私事第15章 衝突(上)第17章 勃然大怒第86章 另外的打算第209章 李弘死了第66章 平靜只是暫時的第304章 武則天的渴望第158章 天,竟然被窺到了春光第254章 沒想到第188章 明天晚上,會有好戲上演了第63章 嬌俏可人的賀蘭敏月第317章 不切實際的想法第274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67章 再次進宮第139章 千萬不要惹出事來第48章 對韋氏的威脅第151章 上元節的刺激(上)第321章 這其中大有文章第81章 橫刀奪愛第40章 目瞪口呆第136章 陳易留下第9章 逛街去第28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34章 妾身可以答應你任何要求第308章 隨武則天泡溫泉去第21章 相伴母女花(下)第144章 接武順去第227章 連鎖反應第114章 俏丫頭頻兒(上)第4章 不告訴你第145章 賀蘭敏之的囑託第9章 輕敲重打,區別對待第27章 酒後亂性第59章 邪惡的心思第40章 武則天的猶豫第149章 你想如何待寧青第106章 唆使第293章 武則天的暴怒第117章 身世之迷(下)第12章 激情總是最讓人最嚮往的第31章 真讓人驚訝第89章 我帶你們去胡姬酒肆第95章 提醒第8章 怎麼會這樣呢第329章 哈,要不你們就以身相許吧第42章 對韋氏的吩咐第43章 是怕你有想法第134章 又當了回新郎第208章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第117章 準備結婚第36章 緊鑼密鼓地準備第96章 一箭數雕之計第75章 你……小子第7章 有貴客來訪第76章 本宮覺得越來越看不透你了第96章 一箭數雕之計第19章 旁觀者第29章 此話怎講第135章 其實,早有人猜到你的身份了第82章 先下手爲強第86章 另外的打算第142章 極致的誘惑第29章 採納意見第309章 任重道長的蘿莉養成計劃第90章 美女陪聊第266章 攔路的不速之客第143章 尷尬第55章 李顯又有動作了第115章 今天清白之身要不保了第102章 是什麼原因讓武則天這樣第20章 相伴母女花(中)第139章 千萬不要惹出事來第48章 對韋氏的威脅第105章 婚事第128章 再見武則天,怪異的感覺第282章 郎情妾意的溫情第11章 打情罵俏的感覺真好第119章 再次進宮第12章 勸唆第29章 簡單的劃時代用物第295章 誰會是主謀第194章 期待的就是這一刻第331章 荒唐的獵豔過程第16章 衝突(下)第45章 真不知如何感激你第51章 讓所有人驚愕的是第173章 春夢無痕第122章 替本宮按捏治療第72章 武則天的安排第85章 好好商量第89章 小民有個要求第51章 讓所有人驚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