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練兵實錄

看文勃源拿起《練兵實錄》,陳海不動聲色的說道:

“蒙朝廷信任,陳海在伏蛟嶺任職也快滿一年了。雖然陳海幼時得異人傳授兵術,但真正有機會在伏蛟嶺操練甲卒,以及率兵進入秦潼山隨衛帥、樊帥平剿民亂,自己的所思所想與早年所學,纔有融會貫通的機會。這些天在大營裡偷閒,就不自量力的想着將條理梳理得更清楚一些。到時候多謄寫幾本交給下面的營將學習掌握,我就可以省很多事情了。”

陳海在伏蛟嶺十餘種武道秘形融入基礎步法、拳法、腿法、戟法、盾法之中,傳授給基層將卒,闢靈境以上的武修弟子,或許都不屑修練這些最簡單的武道絕學,但如此簡單的武道絕學,普通將卒修煉嫺熟後就能摧動百骸精氣,也恰恰是這些基礎武學最具價值的部分。

只是這些基礎武學,既不是姚氏一族秘傳,與太微宗及陳氏一族也沒有關係。

而陳海練兵方式又是那樣的獨特及有效,無論是文勃源,還是董潘、吳雄等人,都只能認定陳海以往有過其他不爲外人所知的機緣。

這也是不令人意外。

燕州有史以來,幾乎每一名如星辰般耀眼的絕世強者問世,或多或少都有過世人莫及的無上機緣。

陳海曾得到過怎樣的傳承,幼時傳授他諸術絕學的異人到底是誰,旁人都不便直截了當的當面追問,但聽他說這次是將幼時異人傳授的兵術,與這一年來的練兵實踐結合錄寫成冊傳授給其他將領,文勃源都覺得手裡這份文稿的分量不輕。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文勃源原以爲陳海不可能將他胸中所學及異人傳授的兵術,真正寫出來傳授給其他將領,但他翻開練兵實錄,看到第一頁見字字珠玉,每一字每一句細細琢磨都有不盡義理蘊藏在裡面,絕對是最頂尖的兵術之學,神色也是難以掩飾的一變。

玄法修行也罷、武道絕學也罷,以及兵術、制器、煉丹之法,都是宗門及宗閥世族的不傳之秘,絕不會輕授他人,誰能想象陳海竟然輕易就將一本曠古絕古的兵術秘傳抄錄下來,要傳授給第一營諸將?

董潘、吳雄卻也不管陳海到底是怎麼想,這會兒都情不自禁都湊到文勃源的身邊看他繼續將《練兵實錄》翻看下去。

董潘、吳雄都有着豐富的領兵、治兵經驗,甚至比文勃源更清楚這本《練兵實錄》的價值所在。

這本實錄除了問計、規戒、武訓、兵形諸篇,提出當世兵典一些前所未聞的用兵思想及治兵之法外,陳海在器械篇裡還將沙盤製作、連環甲馬、連環船陣、三弓牀弩、偏廂車、雲梯、鐵牌車、登樓車等以及他古玩造舊所涉及到的幾種合金鑄造之法抄錄下來。

“這連環甲馬陣真是精妙,真是聞所未聞……”董潘、吳雄都是用豐富作戰經驗的將領,看到實錄裡寫到“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只露得四蹄懸地;人披鎧,只露著一對眼睛。教三千匹騎軍,做一排擺着,每三十匹一連,以鐵環連鎖結陣,所向披靡……”兩人都忍不住手舞足蹈的想當場推演戰陣……

“這沙盤製作之法看似簡單,但用於兵陣推演卻極爲精妙。異人所傳的兵術果真了得啊!”

陳海心裡一笑,他要想拿這本《練兵實錄》金蟬脫殼,就要確保這本實錄有足夠的份量跟價值。

英王贏述及文勃源是看中他的治軍之能,纔會想着要用如此惡毒的手段去控制他,他想脫身必然要留足夠分量的替代品。

要不然的話,他就算有再多的藉口,英王贏述及文勃源都不會輕易許他離開西園軍。

董潘、吳雄也不顧文勃源在場,直截了當的就問陳海:“這本練兵實錄,河西能否抄錄一份?”

文勃源臉色微微一變,玄法仙訣之所以萬人敬仰、會被世人奉爲珍寶,最爲關鍵的就是嚴格控制傳播渠道,唯有在有限的人羣裡進行傳授,才越發珍貴,倘若燕州人人得而傳習,所謂的玄法仙訣又有多少價值可言?

兵術絕學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是太微宗是陳海的師傳宗門所在,陳海本質上還是董寧借用給他們這邊的客將,陳海所修所悟,自然要第一個奉獻給所修行的宗門。

董潘、吳雄這時候只是提出抄錄一份,而沒有要求陳海不將這份實錄傳播出去,就已經夠仁義已盡了,他有什麼藉口阻止?

“我畢生所求是玄法大道,治兵之術於我不過是雕蟲小技,怎麼會蔽帚自珍?太微宗及世子對我恩重如山,倘若能稍稍回報宗門及世子,陳海又怎麼會不願意?”陳海大義凜然的笑道,他這些話辭都是爲以後脫離西園軍鋪路,笑盈盈的將練兵實錄從文勃源手裡先拿過來,遞給董潘,說道,“那就煩請董帥找人多抄幾份,過兩天也給文大人送幾份過去……”

陳海的話也不會引起方勃源、董潘等人的質疑。

寒族子弟困於修煉資源有限,這纔會先取功名利祿,但在這個強者爲尊的世界,功名利祿最終還是需要更高的修爲境界及實力進行鞏固。

陳海雖然不同於尋常的寒族子弟,但此時擔任宿衛將軍,還是遠遠高過他此時的修爲境界,他想潛心苦修以證玄法大道,都是極正常的想法。

大多數的年輕宗閥子弟而言,進入軍中任職也多爲歷練,就像此前雷陽谷大潰,很多武官營將逃跑起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大不了直接逃回各自的宗閥、宗門潛心苦修,一點都不用怕太尉府能責罰到他們頭上去。

見陳海流露出隱退的意思,文勃源也沒有說什麼,心想着待董潘抄尋過後,他要細看這份練兵實錄到底有多大的價值。

***************************

《練兵實錄》著好,抄錄起來極是方便;何況踏入明竅境的玄修強者,都可以直接將實錄內容分毫不差的“拓印”到識海之中,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過目不忘。

董潘那邊將陳海所著的《練兵實錄》原件給扣了下來,說是已經傳回太微宗,交給世子董疇審閱去了,此外抄錄了十二件副本給陳海送了回來。

陳海將這些副本傳給趙融、屠子驥、冉虎、厲玉麟、岑雲飛等人,又給文勃源及屠重錦都分別送過去一本;還給陳青送過去一本。

想起那天董寧想加入扈衛營卻被他拒絕後的蕭瑟神色,陳海還是讓蠻奴鐵鯤拿了一本《練兵實錄》的抄本,專程給董寧送去。

陳海沒有要衆人立下神魂大誓,也就不拘衆人繼續將練兵實錄所載的治兵等法傳授給他人,甚至不拘衆人抄錄更多的副本傳播出去,但很快文勃源與董潘還是一起找上門來,送來《大日焚天劍訣》、《戮神戟》的殘卷抄本作爲謝禮。

《大日焚天劍訣》是劍修、武修能修煉的無上劍訣,學宮所珍藏的殘卷,只錄有大日焚天劍訣前五式絕學;文勃源送來的殘卷抄本,只錄有大日焚天劍訣前四式絕學;即便是如此,大日焚天劍前四式絕學,也是明竅境後期劍修強者纔有可能完全掌握的無上劍訣。

《戮神戟》太微宗所保留的殘卷,也只錄有前兩式玄戟絕學。

陳海在宗門時已經修習戮神戟的前兩式絕學,也在這兩式絕學的基礎上,融合其他玄戟戰訣,創出他此時所掌握的最強戰戟十步斷水斬。

不過,董潘送過來的殘卷,是經武威神侯董良修訂過的,董良在《戮神戟》前兩式絕學及總綱的基礎下,摧導到第三、第四式戮神戟,可以說價值不在《大日焚天劍訣》殘卷之下。

陳海表示他畢生所求是玄法大道,文勃源及董潘就送過來諸修羨慕的戟訣、劍訣,可謂是寵恩浩大,但作爲交換條件,陳海不能再讓《練兵實錄》不受限制的流傳出去。

陳海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至於他已經十餘副本送給屠重錦、屠子驥、厲玉麟、董寧等人,《練兵實錄》會不會經他們的手傳播出來,自有文勃源、董潘去做他們的工作,就與陳海無關了。

不要說董寧了,屠子驥、冉虎、厲玉麟、岑雲飛等人,都是趙氏、屠氏或太微宗的弟子,自然會聽文勃源及董潘的招呼,確定《練兵實錄》今後就是僅能在有數宗門、宗閥內部流傳的兵術絕學。

另一方面,他們這段時間都跟隨在陳海的身邊,對陳海的治兵之法最爲了解,也清楚這本《練兵實錄》所載兵術,體系更爲完整,價值更高,有些總結性的闡述可謂是字字珠玉。

雖然不是孤本,但大家都清楚手裡所得這本《練兵實錄》的價值,都送來不菲的謝禮,陳海也都是不客氣的笑納下來。

第三百章 戰前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七十八章 欠債要還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四百六十六章 紫電雷芒第七百七十八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嶺第九百九十五章 伏殺(一)第一百零八章 流民塞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九百五十章 劫第一百七十八章 餌第一百八十章 破心第三百零四章 擊潰敵騎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第八章驅趕下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挑戰第五十一章 更名改姓第九百四十一章 噩耗第四百二十二章 傳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潰敗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陵谷(六)第九百七十九章 魔頭計都第九百三十一章 自絕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謀第七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匯合(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蠻奴鐵鯤第一百八十一章 機關傀儡第十九章 少年孔桐第六百二十四章 役魔(十)第七十章 再入宗門第二百六十章 伐兵真意第四百零五章 攝政第七百七十九章 慘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四百五十七章 冰凝丹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慘烈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九百二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九百七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五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械第二百零五章 婚約第二百九十章 潛伏第九百六十二章 進城(二)第二百零九章 文府高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四百九十二章 石鏡第一百六十二章 左津谷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媚魔真形(第三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八百五十四章 應對第七十二章 試煉塔第八百二十三章 殛天塔第二百二十六章 匠師會(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誘敵(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戰將至(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潰敵第六百九十四章 真君第一百四十四章 杖斃第四十七章 境界通玄第四百二十一章 秘議第四十五章 部曲家將第七百七十九章 慘勝第七百三十九章 伏兵第六十四章 失禮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師兄第三百八十六章 潼口血戰(二)第九百三十五章 議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九百八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二章 專務修行第五百四十六章 擁立第六百七十一章 平臺第二十九章 傳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戰後(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奪山第六百零二章 龍椎鞭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甘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遇敵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麻煩第一百零三章 擇木而棲第六十三章 侯府家臣第八百五十章 勢變第四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血霧魔淵(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羞辱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
第三百章 戰前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七十八章 欠債要還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四百六十六章 紫電雷芒第七百七十八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嶺第九百九十五章 伏殺(一)第一百零八章 流民塞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九百五十章 劫第一百七十八章 餌第一百八十章 破心第三百零四章 擊潰敵騎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第八章驅趕下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挑戰第五十一章 更名改姓第九百四十一章 噩耗第四百二十二章 傳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潰敗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陵谷(六)第九百七十九章 魔頭計都第九百三十一章 自絕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謀第七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匯合(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蠻奴鐵鯤第一百八十一章 機關傀儡第十九章 少年孔桐第六百二十四章 役魔(十)第七十章 再入宗門第二百六十章 伐兵真意第四百零五章 攝政第七百七十九章 慘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四百五十七章 冰凝丹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慘烈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九百二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九百七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五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械第二百零五章 婚約第二百九十章 潛伏第九百六十二章 進城(二)第二百零九章 文府高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四百九十二章 石鏡第一百六十二章 左津谷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媚魔真形(第三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八百五十四章 應對第七十二章 試煉塔第八百二十三章 殛天塔第二百二十六章 匠師會(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誘敵(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戰將至(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潰敵第六百九十四章 真君第一百四十四章 杖斃第四十七章 境界通玄第四百二十一章 秘議第四十五章 部曲家將第七百七十九章 慘勝第七百三十九章 伏兵第六十四章 失禮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師兄第三百八十六章 潼口血戰(二)第九百三十五章 議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九百八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二章 專務修行第五百四十六章 擁立第六百七十一章 平臺第二十九章 傳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戰後(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奪山第六百零二章 龍椎鞭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甘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遇敵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麻煩第一百零三章 擇木而棲第六十三章 侯府家臣第八百五十章 勢變第四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血霧魔淵(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羞辱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