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習會

百獅嶺道院的祖師殿內,氣氛壓抑。

“此子初回聚泉嶺,不見就不見罷了,但此刻散發這樣的消息,是什麼意思?”孫泉宗身穿明黃色道袍,高坐中央的玉案之後,目光炯炯如藏雷霆,掃過坐在下首的董潘、趙如晦、孫不悔等人,張口問道。

孫泉宗到瀝泉,不僅代表太微宗進入瀝泉匠師會,也同時兼任百獅嶺道院監院長老。由半步道丹境修爲的上七峰內門執事長老兼任監院,也足以說明百獅嶺道院在太微宗門內的地位是何等的不凡。

而孫泉宗雖然是寒門出身,但他十五年前代表太微宗進燕京參加學宮闈選時,才學驚豔,斬獲西北域第三,那時在太微宗、在河西就有大名;之後他並沒有留在燕京修行,而是直接返回河西,直接拜入武威神侯董良門下修行,乃是武威神侯董良的六大親傳弟子之一。

孫泉宗時年才三十六歲,已經是半步道丹的修行,雖然他還沒有直接進入河西都護將軍府執掌軍政,但近年來卻在上七峰內門執掌權柄,此時又代表太微宗及董氏到瀝泉主持事務,遲早都是權傾一方的人物。

這原本是陳海也能選擇走的一條道路。

董潘雖然也是董氏子弟,但自以爲在河西的地位,還是遠遠不如孫泉宗的。

董壽率河西勤王軍四萬精銳在河陽作戰,雖說諸路勤王軍的後勤補給都由太尉府統一負責,但河西這邊也不敢馬虎,派董潘專門負責協調此事。

董潘大多數時間也在河陽軍中,這兩天才回梅塢堡,知道陳海回秦潼山,特意趕過來相見,沒想到他剛到瀝泉,就聽說陳海要在聚泉嶺搞什麼匠師修習會,卻將宗閥、宗門弟子排斥在外。

當然,陳海的條件說得也沒有那麼死,宗閥子弟還是可以登聚泉嶺中峰參加匠師修習會,但在登中峰之前要立下誓,不得將中峰修習所得帶回宗門。

且不管最後能幾名匠師會登上中峰,但陳海這是明擺着要與所有宗門世閥對立起來啊。

“陳海要自立門戶?”

坐在下首的解泉廷說道。

在陳海將聚泉嶺交給諸家共執後,河西雖然極爲惱恨、無奈,但也不會讓這邊的形勢繼續失控制下去。

而趙如晦、孫不悔、厲向海等人,與昭陽亭侯府走得太近了,也被視爲聚泉嶺形勢會失控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孫泉宗纔會過來主持諸多事務。

孫泉宗需要有熟悉昭陽亭侯府人馬的助手,於是邀陳氏閥主陳知義的女婿解泉廷一起到瀝泉來。

不僅解泉廷隨孫泉宗過來了,陳知義之女陳珏、其子解文蟾,以及解氏年輕一代裡與陳立接觸最深的解文琢,也都到百獅嶺道院修行。

這使得趙如晦、孫不悔二人雖然沒有離開百獅嶺道院,但已經被邊緣化了。

解泉廷這話雖然是以疑問的口吻說話,但落入衆人的耳朵裡卻如驚雷。

說實話,這兩年來,董潘等人心裡隱隱有一種擔憂,就怕是昭陽亭侯府會脫離河西、自立門戶,畢竟陳海太多出格而大膽到極點的言行,已經看不到忠於太微宗、忠於河西的跡象,但有時候他們又覺得這種擔憂很可笑。

不要說陳烈還沒有修成道丹,即便是踏入道丹後想要脫離河西自立門戶,陳氏老祖陳雋第一個就繞不了他;再者說了,陳烈這幾年在秦穆侯董壽身邊擔任副帥,並無執掌兵權的機會,也沒有要自立門戶的跡象。

要沒有陳烈的支持,陳海想要自立門戶,無疑就是一個笑話。

然而陳海此時剛回聚泉嶺,就要搞什麼修習會,還將諸閥子弟都排斥在外,怎麼看都像是自立門戶的前奏。

“陳海兩年前促成匠師會,一個目的是希望諸家能同心協力,共造神機戰械。此時神機戰車、神機弩等基於機關傀儡術的戰械剛剛在諸家推行下去,各家就開始各搞各的,稍有心得也都藏着掖着,不能坦誠相待,令匠師會的存在意義,只在制衡共持瀝泉,而不能推動機關傀儡術的發展,這或許是陳海想諸家能摒棄門戶之見另立修行會的緣故……”孫不悔雖然沒有揹着孫泉宗去見陳海,但這些年相處,也多少能知道陳海的心胸,他不希望孫泉宗、解泉廷等人無謂的猜疑下去,加深雙方的割裂,便站出來勸解道。

“河西三千里縱橫,才智之人,如過江之鯽,難不成還湊不到足夠多幫他造神機戰械的匠師嗎?”孫泉宗冷冷一哼,不悅孫不悔這時還幫陳海說話。

孫不悔微微一嘆,葛師說過陳海的胸懷很大,河西未必能包容下陳海的胸懷,而孫泉宗斥責陳海不以河西的利益爲念,他也實在難以馭斥什麼。

雙方的矛盾點很明確。

即便是太微宗也不會再忽視陳海的存在,但正是如此,陳海要發展機關傀儡術也好,也推廣兵術絕學也好,他要是能在太微宗門內,獨立發展一脈,河西諸多有識之士,包括世子董疇在內,都會大力支持他,不會因爲他資歷淺,就拖他的後腿。

然而,陳海想在太微宗門之外,發展推廣機關傀儡術及兵術之學,而且這些絕學一旦流傳出去,極可能反過來威脅到太微宗及河西,這顯然就不再世子及孫泉宗這些人所願接受的。

然而不是孫泉宗等人不願意接受,陳海就會不幹。

事實上,陳海這些年不僅幹了,而且是大幹特幹。

練兵實錄一二卷都流傳出去了;聚泉湖底的寶礦能年出三千萬斤淬金鐵料,但河西直接獲得的量僅有三十分之一;而神機戰車、神機弩堪比乾坤重器的戰械,也統統都流傳出去了。

從聚泉嶺流傳出去的東西,每一件越是珍貴,則越讓河西衆人不爽、惱恨,等若是眼睜睜的看着本該歸河西獨佔的瑰寶,讓陳海這個敗家子白白的送了出去。

不僅僅聚泉嶺這邊,陳海在平盧大綠洲搞得很多小動作,實際上也是限制河西的利益最大化。

現在陳海剛回聚泉嶺,連這邊見都不見,就要搞什麼修習會,孫泉宗心想他要再不採取措施、加以限制,形勢將徹底脫離他們的控制。

“我去跟陳海見一面。”趙如晦說道。

雖然孫泉宗此時也不會信任他,但趙如晦並不想看到雙方真正撕破臉。

孫泉宗看向董潘,董潘點點頭。

當初秦穆侯董壽都沒能讓陳海低頭,董潘並不想直接將事情搞砸了,讓趙如晦過去找陳海談一談,或許雙方真存在什麼誤會也說不定。

************************

陳海受趙如晦照顧極多,而且在周鈞拜入舅父陳烈門下,一直都在趙如晦座前修行,陳海也是視趙如晦如師,親自走出梅林迎接他登上中峰。

“神侯雖然一直都高深莫測,但世子一直都想用你,只是你諸多言行,我也無法琢磨,宗門內很多人更是難以容忍下去,”趙如晦走入梅林,也是開門見山的跟陳海說道,“你到底是出於什麼緣故,要在這裡搞修習會?”

“我心中所願,是希望胸中所學能傳諸於世,權閥子弟能習之,寒門子弟亦能習之,而不是被宗閥束之高閣。”陳海望着山巒間的雲海霧天,淡然說道。

“你有此胸懷,當然大好,”趙如晦是寒門出身,這些年在宗門也一直努力扶持寒門子弟,但他的胸懷或者說膽識,也只限於扶持太微宗或河西境內的寒門子弟,這時候卻是無法勸陳海什麼,直接說道,“只是你的胸懷超過有些人的心理極限,在修習會這事上,你要是不做出退步,有些人怕是會有所動作……你也應該清楚,修習會之事,其他宗閥都不能佔到便宜,這次極可能會袖手旁觀,不會助你制衡某些人的。”

“多謝趙師,”陳海朝趙如晦揖手施禮道,“不過趙師回去告訴孫泉宗,在他想搞什麼事情之前,或許可以給越城郡主去一封信,看郡主會不會支持他。”

“……”趙如晦心裡一驚,問道,“董郡主那邊能幫着說上話?”

天懸湖底砂礦一事,即便在太微宗、河西都護將軍府都是絕密,趙如晦不知道很正常,但孫泉宗真要對陳海採取什麼措施,實際上都代表着董氏、武威神侯董良的意志,而陳海話裡的意思,暗示董氏真要對他採取什麼措施,董寧就將會選擇與董氏決裂!

這怎麼可能?

趙如晦也是徹底搞糊塗了,他滿心擔憂的說道:“你要是決意如此,那我也就這話捎回給孫泉宗了——孫泉宗必會將這話轉告給世子或神侯他老人家的……”

陳海嘆了一口氣,他要是退一步,孫泉宗等人就會步步進逼,而在諸家的制肘下,他在聚泉嶺將一事無成。他必須強勢的將孫泉宗等人的異動壓制住,趁其他八家猶豫不決之際,將有些事辦成了。

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無常勢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疑第八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牽聯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五百零五章 歸京第八百三十四章 兵氣借用第七百七十七章 勸留第八百五十章 勢變第三十八章 疑慮第八百零三章 激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入彀(五)第七十三章 觀劍第八百三十七章 末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二章 巡營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島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九百五十八章 誅族(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魔再現第二百五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一十二章 止兵勸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轉機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九十二章 跋扈進城第七百九十章 雙修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麋原(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秘人第九百六十一章 進城(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逃民第八百四十一章 出戰(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出手第六百三十九章 北陵谷(九)第二百三十三章 同仇第五百九十章 血劫至第四百七十三章 攔截第二十一章 監院趙如晦第五百九十九章 血霧魔淵(九)第一百八十一章 機關傀儡第五百二十七章威逼(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選第八百零四章 罪證第七百八十三章 扶桑形勢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八百四十五章 回程(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黑燕軍危機第二百零六章 覲見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師弟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編訓成軍第九百零七章 令旨第五十四章 真意初成第七百七十四章 黑風水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章 攻寨第五百一十七章 刺客(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投敵第七百四十五章 退路第五百四十二章 風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漠之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三章 綢繆新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雨馳援第七百七十八章 血戰第一百零七章 秘約(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韓氏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源起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物資(一)第八百零一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陵城第一百一十章 秦潼關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聚泉嶺援兵(第二更求月票)第七十四章 弟子法寶第五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四十章 攻寨第三百六十六章 移駐第一百二十八章 射柳第二百五十三章 石月峽潰敵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一千零四章 屍城煞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拖延第七百九十一章 雙修(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八十章 再回藥師園第二百五十章 國使之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六百七十七章 邪煞第五百一十章 謀刺第三百五十五章 投敵第九百三十八章 真相第五十七章 有意的誤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異人(四)第七百八十章 不善領兵第六百零六章 鬼雄關(三)
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無常勢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疑第八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牽聯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五百零五章 歸京第八百三十四章 兵氣借用第七百七十七章 勸留第八百五十章 勢變第三十八章 疑慮第八百零三章 激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入彀(五)第七十三章 觀劍第八百三十七章 末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二章 巡營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島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九百五十八章 誅族(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魔再現第二百五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一十二章 止兵勸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轉機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九十二章 跋扈進城第七百九十章 雙修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麋原(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秘人第九百六十一章 進城(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逃民第八百四十一章 出戰(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出手第六百三十九章 北陵谷(九)第二百三十三章 同仇第五百九十章 血劫至第四百七十三章 攔截第二十一章 監院趙如晦第五百九十九章 血霧魔淵(九)第一百八十一章 機關傀儡第五百二十七章威逼(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選第八百零四章 罪證第七百八十三章 扶桑形勢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八百四十五章 回程(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黑燕軍危機第二百零六章 覲見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師弟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編訓成軍第九百零七章 令旨第五十四章 真意初成第七百七十四章 黑風水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章 攻寨第五百一十七章 刺客(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投敵第七百四十五章 退路第五百四十二章 風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漠之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三章 綢繆新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雨馳援第七百七十八章 血戰第一百零七章 秘約(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韓氏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源起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物資(一)第八百零一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陵城第一百一十章 秦潼關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聚泉嶺援兵(第二更求月票)第七十四章 弟子法寶第五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四十章 攻寨第三百六十六章 移駐第一百二十八章 射柳第二百五十三章 石月峽潰敵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一千零四章 屍城煞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拖延第七百九十一章 雙修(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八十章 再回藥師園第二百五十章 國使之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六百七十七章 邪煞第五百一十章 謀刺第三百五十五章 投敵第九百三十八章 真相第五十七章 有意的誤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異人(四)第七百八十章 不善領兵第六百零六章 鬼雄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