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第192章 建安帝的未雨綢繆

第192章 建安帝的未雨綢繆

“不錯,微臣也是這樣認爲。”

“陛下,微臣不敢苟同……”

當建安皇帝趙傭煦拋出一個問題後,片刻的功夫整個朝廷就已經吵成了菜市口,亂作了一團。

有大臣說到激動之處時,身上的官袍無風自動,體內傳出骨頭的咔咔悶響,握起了沙包大的拳頭,甚至想要動手。

身在宮殿內的大臣們很多都是武夫,有幾個的修爲還不低的大臣向來粗鄙,此時已經在拱火,蠢蠢欲動了。

建安帝望着大殿中的這一幕,似乎早就已經習以爲常,一臉平靜的看着大臣們的脣槍舌劍。

在他眼裡,這種意見不一的狀態纔是最好的狀態。

要是大臣之間陣營分明,朝堂上向來意見一致,對他這位皇帝而言才最危險。

一旁的馮大寶火候差不多了,朗聲喊道:“肅靜!大殿之內靜止喧譁。”

建安皇帝中氣十足,冷哼一聲道:“朕要你們出謀劃策,不是讓你們來吵架的,若是再這般目無法紀,一律罰沒本月的俸祿。願石一律扣除。”

朝堂上要大打出手的魏國大臣,如此才罷休。

中書右丞蕭伯齡表情沉着冷靜,目光閃動。

他時不時的瞥建安帝兩眼,仔細揣摩建安帝在朝堂上提出這個問題的動機。

關於對趙國用兵一事,自始至終建安帝都沒有與左右丞相討論過,都是直接在大殿上召集了羣臣共同商議。

要知道,兵者乃國家大事。

過去的時候,這類大事建安皇帝都會與他們私下討論,詢問他們的意見。

畢竟一旦動兵勢必會牽扯不少勢力,不得不慎重。

這有些反常。

蕭伯齡察覺到,每到建安帝拋出類似的問題的時候,最終的結果都指向了武王趙弘明。

他不明白昔日這個不受寵的五皇子到底用了什麼手段,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身上到底隱藏着什麼樣的秘密,讓建安帝出現了這麼大的轉變。

加上宮內,近段時間時不時傳出的流言蜚語,蕭伯齡心中逐漸有了決斷。

等大殿之內,衆多大臣都安靜下來之後,他向前一步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此事乃是李幕針對穎郡用兵,趙國之君並未對我大魏宣戰。微臣以爲,既然穎郡已經劃給了武王,那麼無論是戰是和都該交由武王來決斷。”

他話音一落,立即有了其他臣子上前反駁道:“蕭丞相,什麼叫李幕對穎郡用兵,不是趙國對魏國宣戰,你的意思是穎郡不屬於我大魏領土嗎?陛下,此言當誅啊。”

站在大殿左側的的中書左丞洪道文聽完蕭伯齡之言,也很快反應過來,跟着說道:“武王的封地自然屬於我大魏,但同樣武王爲塞王,領兵駐守邊塞,而李幕也同爲定安君,實爲趙國藩王,其護衛甲士都已經萬九千人,公侯大臣見了他都要“伏而拜謁”,這的確是兩國藩王之戰,非魏趙兩國之戰事。”

“微臣亦覺得可交由武王來決斷。只要不損害我大魏利益,未有不可。”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稍微聰明一點的大臣都回過味來。

建安帝點了點頭,起身正色道:“兩位丞相說的在理,那此事就暫時交由武王去處理。今日就討論到這裡,退朝吧。”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馮大哥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句,然後恭敬的退後一步,落在了建安帝的身後。

大殿中的諸位大臣一併山呼道:“恭送陛下。”

等建安帝離開,大殿中的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

“陛下這下到底是何意?總感覺陛下對武王殿下越來越偏袒了?”

“不知道啊。”

“武王就藩短短一年的時間,就風波不斷,總感覺這位王爺有些不同尋常。其他諸如雍王、肅王、平王,就算有封地之軍,背後母妃勢力支持,也沒有武王這般能折騰。想不通,真想不通。”

“想不通就對了,咱們這位陛下就是難以揣測,不然的話,也不會在衆多武學勢力當中斡旋,遊刃有餘。”

中書右丞蕭伯齡和中書左丞洪道文兩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中都看出幾分瞭然之意,然後心照不宣的離開了大殿。

……

散朝之後的建安帝趙傭煦帶着馮大寶走到了御花園,四周無人,他忍不住發聲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

一旁的馮大寶急忙跪下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得此大勝。”

“起來吧。”趙傭煦擡了擡手,隨意道。

“謝陛下。”

建安皇帝趙傭煦收起笑容說道:“朕從登基以來,從來還沒有開疆拓土之功,朕這麒麟兒倒是給朕長臉了。”

馮大寶在旁恭維道:“這也都是陛下鼎力協助的結果,若沒有陛下慧眼識珠,武王殿下也只是平平無奇的五皇子,斷沒有今日之成就。”

建安皇帝趙傭煦顯然很是受用,心情很好:“這都是武王本身爭氣的緣故,無非就是成就早與晚的事,與朕關係不大。”

說着像是想到了什麼,他又發出長長的嘆息。

在旁的馮大寶靜候在側,並沒有發出太多言語。

建安皇帝趙傭煦走到魚池邊,望着池水中游蕩着的鯉魚,逐漸將目光移到角落裡的一隻大青鯉。

半晌後,他開口說道:“說到底他是朕的兒子,自從他母妃去世之後,朕一直都對他疏於照顧。要是朕能早一點對他投些關注,他說不定已經不止今日的成就了。這也是朕這個父親的不稱職啊。”

馮大寶面含微笑,勸解着說道:“陛下,您是一國之君,日理萬機,難免有些事情不能兼顧。您在位期間百姓安居樂業,魏國的武學勢力沒有再起禍事。在治理國家,保護黎民百姓方面,天下人都是有目共睹。奴才覺得,爲人父母並非要事無鉅細地關懷,您已經爲皇子們擋風避雨許久,他們應該感激您的付出纔是啊。”

經過馮大寶這麼一說,建安皇帝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

池塘中的大青鯉,好像是感受到了建安皇帝的目光,突然一甩尾巴,衝到了魚羣之中。

建安帝趙傭煦想起了一事,說道:“趙國李幕兵敗,在趙國朝堂中肯定面臨諸多挑戰,他爲了破局肯定會在浩然宗身上動想法,朕得去找下正一門的畢門主。”

“畢門主最近在大梁嗎?”

馮大寶道:“皇城司最近傳回的消息,顯示畢門主還在大梁中,沒有離開,她身上的暗疾需要國運暫時的壓制。”

建安帝正色道:“擺駕,去畢門主落腳地吧。”

“奴才遵命,這就去安排。”

與此同時,大梁皇宮東四所。

這座屬於四皇子的住所,裡面不斷傳出快速而又有節奏的腳步聲,像是有人在不斷踱着步子。

“四殿下,你今天已經走了一個時辰了,再這樣的走下去,過會兒華妃娘娘見到了怕是又要心疼了。”

跟在四皇子趙弘禮身後的貼身太監苦着臉勸說道。

四皇子趙弘禮咬着指甲,顯得有些煩躁:“他都已經就藩在外了,怎麼父皇還對他這般看重。明明當時本宮想要留在大梁,父皇第一時間就答應了啊。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他百思不得其解。

“華妃娘娘到!”

這時門外傳來下人的聲音。

不一會兒,一位華窈瑰麗的華妃娘娘從門外走了進來。

她身穿一襲絳紅色的長裙,裙子上鑲着一圈金絲邊,顯得格外高貴華麗,頭上戴着的一枚珍珠釵閃耀着奪目的光芒。

華妃娘娘的皮膚相對偏黑,一張國字臉顯得有些孔武有力,身材也有些魁梧了。

相比於衣着,她的相貌上則要差了不少,並不好看。

“兒臣拜見母妃。”四皇子趙弘禮急忙停下了腳步行禮道。

華妃急忙扶起了四皇子趙弘禮,拉住他的手,上下好好打量了起來,心疼道:“一段時間不見,我兒都瘦了。快,將我帶的東西都拿進來。”

“是。”

身後的下人們在華妃的催促之下,急忙將一個個禮盒給端了進來。

華妃說道:“這些都是我孃家人送來的一些武夫修煉的補品,能壯大氣血,對普通人也是有很大的裨益。你以後沒事就多吃些補一補,免得熬壞身子。”

趙弘禮對這些滋補之物並沒有任何興趣,他用略帶抱怨的語氣直接說道:“母妃大人,兒臣要的可不是這個啊。你難道就沒聽到宮裡流傳的事嗎?”

華妃壓低聲音說道:“你是說五皇子趙弘明的事嗎?”

“是,他現在是武王,可不是之前那個默默無聞的五皇子了。”趙弘禮頗有怨言說道,他依稀還記得當時他給了趙弘明一枚洗髓丹,勉勵他奮進,並以此洋洋得意。

現在看來,自己纔是該奮進的那一位。

趙弘禮焦急地問道:“都說父皇現在對他另眼相看,我們該如何是好啊?難道我們之前的努力都要白做嗎?”

華妃拍了拍趙弘禮的頭,安撫道:“你不要急,此事爲娘這邊已經有了主意。”

“娘,你有什麼主意?”

華妃將趙弘禮拉到了一側,壓低聲音道:“最近霍禹在大梁,爲娘這邊打算去替你求一門婚事。”

“啊?”趙弘禮遲疑道:“霍家現在不是說有其他想法,要是我與之結親的話,豈不是也會受到牽連?”

“此一時彼一時。”華妃解釋道:“我聽說東軍那邊與霍家有關的嫡系都全部連根拔除了,現在霍家肯定會老實很久,不敢再輕舉妄動,而陛下在霍家老祖仙逝之前,也不會對霍家下手。也就是雙方要僵持很長一段時間。”

“若你此時拋出橄欖枝,有馮家背後支撐,霍家肯定樂意至極,說不定後面能趁機掌握着霍家的那部分軍隊大權,無論對你對馮家都是有很大的好處,此爲一。”

“現在你父皇雖然沒有明說,但對於霍家他還是心有疑慮,此時你要是主動替他分憂,穩住霍家,他也會對你刮目相看,此爲二。”

“你放心,爲娘不會害你。”

趙弘禮聽完後,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破局的辦法。

他面色一喜,急忙道:“那就有勞母妃大人替兒臣促成此事。”

“你要是想要事情順利,那你就聽爲孃的,好生滋補,把身體養好。”

“兒臣一切都聽母妃大人的。”四皇子趙弘禮高興地喊道:“來人,給本宮先燉一碗蔘湯,補一補。”

……

大梁皇宮外,一處偏僻的角落裡,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

院中種着一棵古樹,枝繁葉茂,角落處有隱約可見的翠綠竹,翠豔欲滴,令人心曠神怡。

在院子的中間的,放着一座鐘靈毓秀的石刻假山,散發着寧靜和仙意,古樸而不失華麗。

在假山旁,一個身着青衣長裙的女子赤腳盤腿坐,遠遠看去如雲煙般輕柔飄逸。

清水似的雙眸,深邃幽遠,仿若古井中的倒影,細長的手指,如同翩翩舞動的柳枝,凝脂般的紅脣微張,吞吐着薄薄的霧氣,似有言語卻又不欲言。

她高貴冷豔,氣度不凡,似天瓊仙子降臨塵世。

一絲絲清香瀰漫在周圍,令人如沐春風。

凡是與她相遇的人,都會心生敬畏之情,不敢逼視。

吱呀一聲。

大門被人打開。

盤腿坐在假山旁的女子幽幽睜開了雙眼,朝着門口看了過去。

門口走進來一個威嚴的中年男子。

外貌莊重,氣度非凡,如玉般溫文爾雅,卻也蘊含着深沉的王者之氣,讓人敬畏有加。

中年男子朝着她所在的位置走了過來,步伐從容穩健。

女子開口說道:“陛下爲何有閒情逸致到我這裡來?”

建安帝趙傭煦也並沒有賣關子,開門見山的說道:“畢門主,朕需要你跑一趟河東郡了。”

畢靈君訝異道:“趙國?”

“正是。”

“陛下是遇到麻煩了?”

“也不是遇到麻煩,朕擔心浩然宗的那位宗主會出手,到時候可能需要門主幫忙抵擋一二。”

畢靈君說道:“那這次你能給我什麼?”

建安皇帝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一個吏部尚書的位置夠不夠?”

“不夠。”畢靈君搖頭道:“我們現在對朝堂上的事並不感興趣。”

“那你想要什麼?”

“一個五方軍的大將軍之位。”

寫得有點慢,都不好意思求票了,手殘的兼職黨求一下推薦票吧,給鴿子一點動力,感激。

(本章完)

第284章 目標鑄爐境第299章 齊楚國滅,魏國天下一統131.第131章 殷國古墓,上古仙道164.第164章 不同反應,東軍使者拜見160.第160章 五美腰斬於市(上)141.第141章 鎮殺殷王辛,得傳國玉璽186.第186章 大膽的猜測,武王是天縱之才214.第214章 以一殺五,全滅,泰王震驚!119.第119章 從今天開始,您就是幫主183.第183章 攻破趙軍大營,李幕敗逃62.第62章 正一門134.第134章 魏武卒初試鋒芒,完勝!第288章 雷霆破滅法身突破,雙異象疊加66.第66章 舞陰公主親送請帖(求追讀)157.第157章 籌備與陰謀第21章 韓國刺客,弦號爲柒67.第67章 赴宴(求追讀)第2章 八荒不老功第277章 君無戲言,赤河宮主出關162.第162章 武王點兵,李幕攻城42.第42章 大陣破壞,風雨欲來128.第128章 與王家結好,郡守撤銷監視162.第162章 武王點兵,李幕攻城第6章 潛龍勿用,或躍在淵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第272章 先天武胎,醞釀造化異象83.第83章 氣場的碾壓(第三更)第12章 願石的妙用78.第78章 神魔兵刃出世250.第250章 陰差陽錯,趙弘明一招殺敵第38章 新太監高延士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247.第247章 天下譁然,韓國惶恐186.第186章 大膽的猜測,武王是天縱之才42.第42章 大陣破壞,風雨欲來104.第104章 老道129.第129章 吳起練兵,魏武卒誕生第33章 韓國刺客竟敢如此囂張251.第251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給我衝!第292章 朕要這裡血流成河第290章 趙弘明出手!78.第78章 神魔兵刃出世41.第41章 赤河宮的先天武夫271.第271章 楚國求和,誕生子嗣第278章 你也是造化境武夫?157.第157章 籌備與陰謀47.第47章 融合武技183.第183章 攻破趙軍大營,李幕敗逃227.第227章 趙弘明大破十萬霍軍!231.第231章 勸阻和一意孤行,進攻正一門104.第104章 老道58.第58章 建安皇帝震驚了222.第222章 建安皇帝的清算,趙弘明提前洞264.第264章 再見陳雪容234.第234章 畢門主危在旦夕,張義獻策193.第193章 必死之局第4章 八皇子贈石29.第29章 魏國的對策第37章 好簡單的撼山拳69.第69章 原來她這麼優秀的47.第47章 融合武技52.第52章 危機萬分,出手!202.第202章 趙國割讓三十城182.第182章 你藏得好深啊(感謝暖陽1314的140.第140章 進入湖底,殷國最後一位帝王210.第210章 逼宮,四皇子篡位!第278章 你也是造化境武夫?189.第189章 通風報信第12章 願石的妙用262.第262章 阮家傳承,返回大梁111.第111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133.第133章 一擊必殺,武王的獠牙181.第181章 李幕,你言而無信44.第44章 晉升先天253.第253章 上黨降趙,晉升武膽七品(六千223.第223章 排山倒海之威,霍直慘死153.第153章 緊迫感,魏武卒擴軍三萬第279章 我不甘心啊!193.第193章 必死之局259.第259章 攻下安澤148.第148章 上仙門顯露蹤跡224.第224章 感激之情,意外的相逢223.第223章 排山倒海之威,霍直慘死177.第177章 你寸功未立,本王也很難辦121.第121章 晉升武膽境103.第103章 鮮衣怒馬與流民29.第29章 魏國的對策258.第25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14.第214章 以一殺五,全滅,泰王震驚!143.第143章 大魏有這樣的皇子,實乃大魏之169.第169章 戲耍238.第238章 回宮,建安帝想大聲長嘯221.第221章 武始經突破,恐怖的霍家老祖215.第215章 進宮,建安帝的後手!第5章 得洗髓丹一枚82.第82章 晉升先天二品(第二更)第37章 好簡單的撼山拳127.第127章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105.第105章 壽丹259.第259章 攻下安澤
第284章 目標鑄爐境第299章 齊楚國滅,魏國天下一統131.第131章 殷國古墓,上古仙道164.第164章 不同反應,東軍使者拜見160.第160章 五美腰斬於市(上)141.第141章 鎮殺殷王辛,得傳國玉璽186.第186章 大膽的猜測,武王是天縱之才214.第214章 以一殺五,全滅,泰王震驚!119.第119章 從今天開始,您就是幫主183.第183章 攻破趙軍大營,李幕敗逃62.第62章 正一門134.第134章 魏武卒初試鋒芒,完勝!第288章 雷霆破滅法身突破,雙異象疊加66.第66章 舞陰公主親送請帖(求追讀)157.第157章 籌備與陰謀第21章 韓國刺客,弦號爲柒67.第67章 赴宴(求追讀)第2章 八荒不老功第277章 君無戲言,赤河宮主出關162.第162章 武王點兵,李幕攻城42.第42章 大陣破壞,風雨欲來128.第128章 與王家結好,郡守撤銷監視162.第162章 武王點兵,李幕攻城第6章 潛龍勿用,或躍在淵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第272章 先天武胎,醞釀造化異象83.第83章 氣場的碾壓(第三更)第12章 願石的妙用78.第78章 神魔兵刃出世250.第250章 陰差陽錯,趙弘明一招殺敵第38章 新太監高延士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247.第247章 天下譁然,韓國惶恐186.第186章 大膽的猜測,武王是天縱之才42.第42章 大陣破壞,風雨欲來104.第104章 老道129.第129章 吳起練兵,魏武卒誕生第33章 韓國刺客竟敢如此囂張251.第251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給我衝!第292章 朕要這裡血流成河第290章 趙弘明出手!78.第78章 神魔兵刃出世41.第41章 赤河宮的先天武夫271.第271章 楚國求和,誕生子嗣第278章 你也是造化境武夫?157.第157章 籌備與陰謀47.第47章 融合武技183.第183章 攻破趙軍大營,李幕敗逃227.第227章 趙弘明大破十萬霍軍!231.第231章 勸阻和一意孤行,進攻正一門104.第104章 老道58.第58章 建安皇帝震驚了222.第222章 建安皇帝的清算,趙弘明提前洞264.第264章 再見陳雪容234.第234章 畢門主危在旦夕,張義獻策193.第193章 必死之局第4章 八皇子贈石29.第29章 魏國的對策第37章 好簡單的撼山拳69.第69章 原來她這麼優秀的47.第47章 融合武技52.第52章 危機萬分,出手!202.第202章 趙國割讓三十城182.第182章 你藏得好深啊(感謝暖陽1314的140.第140章 進入湖底,殷國最後一位帝王210.第210章 逼宮,四皇子篡位!第278章 你也是造化境武夫?189.第189章 通風報信第12章 願石的妙用262.第262章 阮家傳承,返回大梁111.第111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133.第133章 一擊必殺,武王的獠牙181.第181章 李幕,你言而無信44.第44章 晉升先天253.第253章 上黨降趙,晉升武膽七品(六千223.第223章 排山倒海之威,霍直慘死153.第153章 緊迫感,魏武卒擴軍三萬第279章 我不甘心啊!193.第193章 必死之局259.第259章 攻下安澤148.第148章 上仙門顯露蹤跡224.第224章 感激之情,意外的相逢223.第223章 排山倒海之威,霍直慘死177.第177章 你寸功未立,本王也很難辦121.第121章 晉升武膽境103.第103章 鮮衣怒馬與流民29.第29章 魏國的對策258.第25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14.第214章 以一殺五,全滅,泰王震驚!143.第143章 大魏有這樣的皇子,實乃大魏之169.第169章 戲耍238.第238章 回宮,建安帝想大聲長嘯221.第221章 武始經突破,恐怖的霍家老祖215.第215章 進宮,建安帝的後手!第5章 得洗髓丹一枚82.第82章 晉升先天二品(第二更)第37章 好簡單的撼山拳127.第127章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105.第105章 壽丹259.第259章 攻下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