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義

????()????武則天政權時期,突厥可汗默啜爲了發動對唐朝的戰爭並得到名正言順的藉口,宣稱如果武后廢黜了李氏唐朝,他將率領他的所有部落入侵。但武週考慮的主要是國內的反對勢力,外族的威脅並不能左右她的計劃(當時唐帝國還沒弱小到需要去依靠外夷承認的地步)。

於是長達十幾年的“默啜攻唐之戰”爆發,直到唐中宗等勢力通過政變奪回了李唐國器匡扶正朔之後,唐突關係開始改善。景雲二年談判和親,兩國關係逐漸趨於平和。

當時唐中宗很清楚默啜攻唐的本質,但內心又對突厥人對李唐的承認有欣慰和好感。所以張之輔在默啜面前提及往事用了褒獎的態度,並沒有什麼不實。

默啜沉思了許久,若有所悟地說道:“唐使提及武周的事兒,莫不是暗有所指?我聽說大唐此時有句話‘薛氏之心路人皆知’,難道情況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張之輔臉色驟變,他心道默啜家能在草原上旋起也不是沒有道理,在這麼遠的地方也能瞭解到大唐的問題,畢竟此時薛崇訓和武后當政時不同,還未公開,一切詔書封賞仍然是用李唐的名義頒發的。

默啜饒有興致地觀察着張之輔的神情,他漸漸覺得唐使前來的目的越來越清晰了。默啜的態度此時也有了一些轉變,起先是因有求於人而熱情甚至奉承,現在淡定得多了。他見張之輔很謹慎,還未開口承認,便說道:“張總管意欲何爲?唐使就明說了罷,這裡沒有外人,你們既然來了肯定就決定了要和我商量這事,現在還有什麼猶豫的呢?”

張之輔聽罷正色道:“可汗所料不錯。”

默啜淡定地點點頭,手上把玩着那支陳舊的手杖,那手杖一頭鑲着一個小骷髏,尺寸不像是人的頭骨,也不知是什麼動物的骨頭,周圍還嵌着寶石。

“張總管是想我們故計重施再次對唐用兵?可今年冬天實在太寒冷,你也看到了我們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事,除非能得到大批的糧草牛羊援助,縱是如此這樣的天氣也不適合行軍……我很奇怪,如果突厥汗國對唐宣戰,張總管還有辦法給我們東西?長安不會說他資敵麼?”默啜說道。

張之輔沉聲道:“兵不在多,只需一小股精兵潛入唐境,薛氏與太平公主整個冬天都在華清宮……只要將其斬殺,大事可定!”

“華清宮?”默啜愕然了片刻,與兒子妹夫們面面相覷,皺眉道,“張總管讓我們派兵去華清宮?如果我沒有記錯,那座離宮是在關內離長安很近的地方,路途遙遠不說中途也有唐軍駐防,咱們的人去哪裡與送死何異?”

張之輔冷笑道:“如若突厥騎兵單方長驅直入,自然不可能湊效。但此事是可汗與大唐聯合而動就完全不同了,家父已與李姓宮室議定,又有朔方等地有名有權的好友聯絡,都不是一天兩天交情的人,全是信得過的人。有我們的幫助,可汗的人不僅補給有保障而且可以順利過關,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華清宮並非沒有可能。這事藉助可汗出兵,主要是家父等找不到一支完全不走漏風聲的人馬。

其實所需人數並不太多,我們上到宗親下到士族官員都願意冒着吵架滅族的風險,可汗爲何不能冒這個險呢?只要成功,您就是幫助李唐恢復江山匡扶正義的大功臣,要從大唐獲得過冬的糧草那不是不值一提的小事麼?”

默啜回顧左右道:“唐使說得我有些心動了,就算不成功,入虎穴那批人送死了也好過在冰天雪地裡忍飢挨凍強。”

張之輔道:“當突厥輕兵到達華清宮完成了使命,到時如果不能歸來,就地投降唐軍。接下來我們會設法保全那些將士,使之最終安全回去。”

默啜問道:“需要多少人馬?華清宮大約有多少唐兵護駕?”

張之輔道:“華清宮的具體兵力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需要進一步探知。不過羽林軍總共才一萬餘騎,太平公主前往城外的離宮是去享樂的又非打仗,不可能帶太多人過去;薛氏從河隴回來後去華清宮見太平公主,肯定不會帶兵馬,否則有逼宮的嫌疑。如此算來華清宮的兵力最多就一兩千騎作爲常規防衛,畢竟關內又沒有什麼威脅。我們的人商量的一條可行方法是送一批唐軍衣甲兵器給可汗,這樣你們的人就可以裝成唐軍隊伍,再與我方官員將領匯合,暗圖大事!”

“哈哈……”默啜輕輕拍着手杖大笑道,“那咱們也只需選一兩千人過去,我突厥汗國控弦數十萬,就算讓那批勇士戰死了也沒什麼可惜的。”

大帳中的人聽得這句話感覺有些異樣,一下子就感覺到默啜的殘暴,把自己人的性命好像都當兒戲一般。

張之輔問道:“可汗是同意了?”

“爲什麼不呢?”默啜看向兒子同俄特勒,父子倆相視而笑好像心有靈犀一般。

張之輔見到他們的眼神心裡琢磨了一陣,便強調道:“事關重大,希望可汗慎重對待。”

默啜道:“稍後咱們就按照草原上的規矩飲血酒,再按唐朝的規矩籤條呈寫名字畫押如何?”

默啜表現得非常爽快,確實這件事對他們突厥來說簡直就不算額外的風險,簡直就是一個機會。就算這件事沒幹成中途暴露了,損失一點人馬對默啜來說完全不算個事兒,會造成唐突關係緊張爆發戰爭?那正好,默啜又可以依葫蘆畫瓢高舉大義的旗幟名正言順地發動戰爭,四處搶劫財物了……匡扶唐室,手裡還有唐朝人的畫押盟約,實在是鐵板釘釘的正義之師。

果然默啜笑吟吟地說道:“我突厥汗國從來都奉李氏大唐爲正朔,雖然偶有交戰不虞,但我們總歸是大唐的臣子,前些年不是還奉大唐天子詔書聯軍合擊契丹麼?匡扶正義義不容辭!”

張之輔自然不願在這種問題上與他爭辯,馬上便說道:“可汗之義大唐皇室定然不會忘記。”

……

突厥汗帳中簡直是一拍即合,談得很攏;正在三受降城地區“巡檢防務”的張仁願也在悄無聲息地聯絡親信,一場密謀正不動聲色地展開;而朔方靈州的嗣澤王李義珣表現得也無異樣,那日在張仁願面前痛哭流涕,但並沒有因此而情緒錯亂露出馬腳,在人們眼裡他仍然是一個遠離塵世的安樂王爺。

這時從關中回來了個叫周顯的小官,本來是無關緊要的人物,去朝裡報信的。前段時間突厥遣使向唐朝借糧,張仁願懷着拖延的想法就藉口詢問朝裡的意見,從靈州派了個清水衙門的小官去朝裡報信,現在回來了。

但是張仁願此時又不在朔方鎮,周顯未經許可不能到處亂跑,只得把公文報到了官府裡然後等着。

恰好此時嗣澤王有個宴會,請了當地的不少官吏和士族,周顯沒想到自己也收到了請帖,頗有受寵若驚的感受,平時他這樣級別的官兒哪裡有資格位列宗親王府的宴席?他一想大約是自己剛從長安回來的關係,沾了一點貴氣,王府就順帶請了。

果不出其然,在宴席上幾乎沒有周顯這個等級的官員,他倒是認識幾個衙門裡的上級,可惜人家都不怎麼熟悉他,甚至有的面熟的人連周顯的字號都叫不出來。周顯倒是不以爲意,只要混在裡面享受佳餚美酒,觀賞歌妓舞蹈便可。

時值隆冬外面天寒地凍的,天氣也不太好,貴族的活動無非就是在房子裡聽聽曲看看舞,別無太多樂子。

大夥正歡樂的時候,忽見一個奴僕心急火燎地跑了進來,徑直奔上了上位,在李義珣的耳邊說了些什麼。只見李義珣的臉色驟變,樂工歌妓們一瞧這陣仗馬上就挺了下來,賓客們也安靜了許多紛紛望了過來,好奇發生了什麼事兒。

李義珣急道:“那趕緊叫郎中過去瞧瞧啊!”因爲大廳裡的聲音平息下來,他的話便讓大夥都聽見了。衆人聽得這口話,猜測可能是府上的某人突然生了急病。

奴僕道:“府裡的郎中今晚都回家去了,只能馬上派人去接。”

“府裡沒郎中?那來得及麼?”李義珣焦急地問道。

奴僕唯唯諾諾不敢作擔保,這時賓客中一個官員起身道:“王爺,是否府上有人疾病?”

說話的人周顯也認識,是自己衙門裡的上司,所以還算比較熟悉。

李義珣傷感道:“病者是孤的奶孃,相處二十多年了,孤一直把她當長輩一樣。二十多年前父兄不幸,親近凋零,孤的奶孃是常年如一日地照顧着……”

那官員忙說道:“方纔我好像看見周判官也在賓客之中,周判官可在?他懂些醫術,不如先讓他在郎中到來之前給瞧瞧應急。”

周顯一聽急忙站了起來,恭敬地抱拳道:“下官在此,可是下官只是略懂醫術,不能和王府的御醫相比,只恐才疏學淺……”

李義珣道:“哎呀,現在還說這些幹甚?你趕緊去給急救一下,讓奴僕馬上去把郎中叫回來!”

第14章 驟變第13章 戎堡第17章 搜查第35章 梳子第19章 戰死第17章 陰謀第41章 傾國第65章 反差第68章 梳子第3章 日出第57章 雨夜第27章 那夜第83章 玄虛第11章 慕容第28章 伐木第2章 太快第64章 下注第11章 紅妝第63章 雨點第43章 小楷第54章 知己第9章 大王第65章 反差第28章 修仙第31章 落白第36章 金光第54章 知己第58章 乾淨第14章 苦寒第59章 季真第42章 醉酒第4章 海天第63章 雨點第49章 盛夏第61章 孽子第18章 公道第23章 獎勵第2章 禮遇第41章 金簪第10章 承平第24章 行軍第65章 反差第48章 天蠍第48章 劍傷第42章 醉酒第5章 雙陸第21章 釋義第20章 將相第51章 審理第23章 行宮第33章 進城第6章 征途第8章 天寶第27章 高見第55章 洋相第19章 巡察第72章 尖刀第5章 鬧市第31章 紅衫第54章 知己第20章 奇兵第7章 幽獄第71章 水車第81章 愛慕第30章 白鶴第14章 重量第12章 暗室第67章 書吏第31章 獎勵第42章 工地第31章 稻草第47章 海棠第21章 筆勢第6章 草蓆第1章 守正第43章 衝鋒第107章 可憐第61章 清氣第9章 殺機第28章 修仙第14章 重量第34章 異香第77章 邊塞第4章 吹灰第75章 貴人第71章 科舉第38章 公主第3章 勸進第61章 孽子第1章 鄯州第58章 乾淨第8章 罪惡第22章 兵權第75章 貴人第38 岐州第57章 雨夜第44章 都山第60章 孝順第31章 兄弟第3章 豆粒
第14章 驟變第13章 戎堡第17章 搜查第35章 梳子第19章 戰死第17章 陰謀第41章 傾國第65章 反差第68章 梳子第3章 日出第57章 雨夜第27章 那夜第83章 玄虛第11章 慕容第28章 伐木第2章 太快第64章 下注第11章 紅妝第63章 雨點第43章 小楷第54章 知己第9章 大王第65章 反差第28章 修仙第31章 落白第36章 金光第54章 知己第58章 乾淨第14章 苦寒第59章 季真第42章 醉酒第4章 海天第63章 雨點第49章 盛夏第61章 孽子第18章 公道第23章 獎勵第2章 禮遇第41章 金簪第10章 承平第24章 行軍第65章 反差第48章 天蠍第48章 劍傷第42章 醉酒第5章 雙陸第21章 釋義第20章 將相第51章 審理第23章 行宮第33章 進城第6章 征途第8章 天寶第27章 高見第55章 洋相第19章 巡察第72章 尖刀第5章 鬧市第31章 紅衫第54章 知己第20章 奇兵第7章 幽獄第71章 水車第81章 愛慕第30章 白鶴第14章 重量第12章 暗室第67章 書吏第31章 獎勵第42章 工地第31章 稻草第47章 海棠第21章 筆勢第6章 草蓆第1章 守正第43章 衝鋒第107章 可憐第61章 清氣第9章 殺機第28章 修仙第14章 重量第34章 異香第77章 邊塞第4章 吹灰第75章 貴人第71章 科舉第38章 公主第3章 勸進第61章 孽子第1章 鄯州第58章 乾淨第8章 罪惡第22章 兵權第75章 貴人第38 岐州第57章 雨夜第44章 都山第60章 孝順第31章 兄弟第3章 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