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兵營

兵強馬壯的明光軍精銳騎兵部隊自關中東行,沿着平坦的官道大搖大擺地行軍。地方各州都得到了政令提前準備糧草給養,這種軍情自然是毫無保密性可言。之前薛崇訓在長安大張旗鼓地檢閱軍隊發兵,也是對契丹的宣戰信號。

當然關心着形勢的不僅是契丹首領李失活,幽州的那幾個掌權的地方官也急了。朝廷沒有下明文責罪,但他們心知肚明,御史下來那一趟就說明長安在懷疑他們了。現在新任封疆大吏杜暹又得了御賜寶劍,行先斬後奏之權,長史王賢之更是吃不好睡不好,每天就覺得脖子很癢。

都督趙瞿找王賢之商議,一塊兒在那猜測杜暹到幽州之後會不會拿他們開刀祭旗。王賢之的看法:“朝廷從關中大老遠地調兵過來,一定是要先對付我們,趁杜暹還沒到,早些準備,反了!”

趙瞿道:“那明光軍是驍勇善戰之師,現在才反必須先迎戰這支人馬,稍有不利,杜暹以兵權調河東、安東兩鎮兵馬圍攻,我們毫無勝算,有什麼好反的?”

“薛氏得國不正,我等帶個頭,再聯絡其他地方的忠臣良將,勝敗猶不可意料,總比坐以待斃強上百倍。”王賢之算計着,“咱們就打天啓帝(李承寧)的旗號,以恢復李唐的大義起兵,趙將軍若能挫敗杜暹前鋒,大事便有可爲。”

趙瞿搖頭道:“若要有點勝算,至少要能拉攏盧氏等士族,否則難以久持。我看盧公對咱們並無多少誠意,況且這些士家也是先圖自保的主,怕是不願意參與內戰。”

王賢之道:“盧公深明大義,豈有不明薛氏竊國之理?只要趙將軍發兵勝得一場,盧公那邊我來說服。只要盧氏答應加入我們,已他們的影響,再聯合其他地方一同起事就容易多了。”

趙瞿仍舊不同意,認爲幽州沒有良將強兵,打不過西邊那些軍隊。兩人始終說不到一塊兒,趙瞿不願意造反,其實還有個心思:他的家眷在長安,只要一造反無論勝敗他都得變成孤家寡人,只覺得這條路根本就沒有好處。

王賢之也是被逼急了才主張鋌而走險,他在幽州掌權是發了大財的,通過壓榨內附胡人的財富,從奇珍異寶到錢糧土地,幾輩子都花不完。等朝廷派封疆大吏下來搞清楚狀況,他不死也得死了,以前賺的錢自是枉然。

幽州軍政衙門內部都各懷心思沒扯清,更別說地方大族盧氏了。士族子弟們自喻國家棟梁、道德楷模,但是要他們爲了朝廷爭權奪利而犧牲家族的利益那是絕對不行的。或許有的士族在遇到異族入侵時能保留幾分氣節,但是薛崇訓政權建立的是漢家王朝,他們更不願意冒險幹什麼事,除非形勢十分明朗還可以趁勢撈一下名聲。

州衙常常派人到盧府想和盧公聯絡,這時盧公卻裝起清高來,藉口幽州官府與胡人來往沾了俗氣,不願意再與之過多往來。但去年幽州發生了一場農民起義,那時盧公卻是很積極地和官府站在一邊,又出糧又出人,最後把那幫“亂匪”鎮壓徹底才罷休。

於是事情就一番蹉跎,等到六月,全騎兵的明光軍部隊已經進入了幽州地界,速度出乎地方官的意料。現在再要幹什麼事已經來不及了。王賢之等人只得硬着頭皮準備應付,被動地等着命運的宣判。

但杜暹竟然沒有與地方官聯繫,而親率一隊輕騎,舉旗來到了幽州都督府的兵營。裡面駐紮有幽州健兵三千多人,兵權是都督趙瞿掌管。

杜暹一部突然出現在兵營門口,守營官兵按軍法規矩要印信公文,杜暹亮出王命、大印,說道:“本官奉旨節制河東、幽州、安東三鎮,三鎮兵馬一應歸我調遣,若有敢阻攔違抗者,視同謀反!”言罷踢開營門,帶一隊兵馬就闖了進去。

幽州都督的部將見情況不對,急忙趕着去城裡報信。這時校場上的將士們紛紛聚攏過來,這裡的兵馬有三千多,而現在杜暹輕騎趕來不足百人,他身邊的部將親兵都不由得爲之捏了一把汗,畢竟在長安時就聽得風聲幽州這邊不怎麼平安。

杜暹卻不以爲然,大模大樣地爬上了一處土丘,取下腰間的佩劍道:“皇帝親手賜給杜某人的寶劍,兄弟們見識見識。”將士們聽杜暹一說都湊上來瞧議論紛紛。

“諸位願意追隨陛下的意願攻打契丹嗎?”杜暹又問了一聲。

衆人喊道:“咱們吃的皇糧,薛郎說打哪就打哪。”“契丹算老幾,俺們去年剛打完突厥,閒了幾個月都閒不住了……”

杜暹忽然喝道:“這樣的軍紀成何體統,實有辱我大晉軍威!各部將領何在?”

這時將校們才急忙呵斥吆喝,讓人們站好隊列禁止喧譁。有個將領上前說道:“末將等不知大總管要來,也未接到都督的命令,不敢造次。請大總管稍候,都督馬上就來請罪。”

第26章 玉清第43章 北進第39章 黑炭第57章 數學第36章 汾哥第14章 苦寒第80章 憤怒第114章 腳趾第27章 檄文第11章 好雨第60章 內事第47章 說話第3章 勸進第17章 不對第41章 靜夜第11章 噴嚏第44章 會獵第3章 彗星第8章 華清第70章 交情第16章 那箭第28章 小計第10章 承平第50章 斯文第14章 無衣第1章 白雪第26章 喜事第69章 躲避第101章 妙計第36章 新故第13章 奇想第52章 奏疏第33章 土堆第49章 感遇第44章 會獵第26章 喜事第43章 北進第33章 馬兒第26章 道同第18章 承香第13章 對弈第69章 獨行第34章 信號第106章 止戈第54章 知己第25章 出路第9章 看花第21章 浴池第32章 孫娘第43章 北進第23章 考校第36章 和親第7章 決斷第34章 闕下第4章 鏈子第25章 出路第10章 子曰第41章 成全第4章 鏈子第6章 野味第49章 盛夏第1章 鄯州第2章 雪片第3章 不平第37章 求情第2章 雪片第17章 不對第13章 樹洞第82章 抉擇第77章 邊塞第2章 禮遇第66章 機遇第29章 鬼手第22章 薛翀第1章 天氣第10章 家國第18章 白色第47章 望鄉第26章 依依第35章 爲難第68章 品性第27章 那夜第25章 公主第59章 脈象第53章 反對第80章 天命第27章 圓圈第100章 博弈第48章 白狐第14章 驟變第61章 輾轉第42章 醉酒第38 岐州第29章 便宜第59章 冷暖第26章 滑州第5章 雙陸第27章 孤帆第49章 盛夏第6章 草蓆
第26章 玉清第43章 北進第39章 黑炭第57章 數學第36章 汾哥第14章 苦寒第80章 憤怒第114章 腳趾第27章 檄文第11章 好雨第60章 內事第47章 說話第3章 勸進第17章 不對第41章 靜夜第11章 噴嚏第44章 會獵第3章 彗星第8章 華清第70章 交情第16章 那箭第28章 小計第10章 承平第50章 斯文第14章 無衣第1章 白雪第26章 喜事第69章 躲避第101章 妙計第36章 新故第13章 奇想第52章 奏疏第33章 土堆第49章 感遇第44章 會獵第26章 喜事第43章 北進第33章 馬兒第26章 道同第18章 承香第13章 對弈第69章 獨行第34章 信號第106章 止戈第54章 知己第25章 出路第9章 看花第21章 浴池第32章 孫娘第43章 北進第23章 考校第36章 和親第7章 決斷第34章 闕下第4章 鏈子第25章 出路第10章 子曰第41章 成全第4章 鏈子第6章 野味第49章 盛夏第1章 鄯州第2章 雪片第3章 不平第37章 求情第2章 雪片第17章 不對第13章 樹洞第82章 抉擇第77章 邊塞第2章 禮遇第66章 機遇第29章 鬼手第22章 薛翀第1章 天氣第10章 家國第18章 白色第47章 望鄉第26章 依依第35章 爲難第68章 品性第27章 那夜第25章 公主第59章 脈象第53章 反對第80章 天命第27章 圓圈第100章 博弈第48章 白狐第14章 驟變第61章 輾轉第42章 醉酒第38 岐州第29章 便宜第59章 冷暖第26章 滑州第5章 雙陸第27章 孤帆第49章 盛夏第6章 草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