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粟米

餘額不足

薛崇訓的行轅旁邊有所偏院,好像挺清淨的,他早上起來正打算在那裡練武活動筋骨,進門卻發現院子里居然養着一羣雞!朝廷機構現在都在長安,東都這些衙門裡竟然養起雞來了,也不知是誰養的,薛崇訓忽然看到這樣的情形不由覺得好笑。

門口的一個皁隸忙上來說道:“郎君見諒,我馬上把它們趕走。”

這時薛崇訓見一隻公雞正在追逐一隻母雞,頓覺有趣,便擡手製止道:“不用,我見它們挺有意思的。”

皁隸愕然,不知所以然,一旁的三娘也是無語。薛崇訓彷彿童心未泯,向那皁隸要了一把粟米,丟到地上逗起那些雞來了。

一羣雞爭着啄了一會米,又開始了公雞和母雞的遊戲。先前那隻小公雞又去追逐正在啄米的羽毛光滑的母雞;母雞撲騰着翅膀到處逃竄,但不幸還是被小公雞追上了。小公雞剛爬上母雞的雞背,不料半路里一個雄偉的大公雞殺了出來,衝上去就去啄那小公雞。兩隻公雞遂伸長了脖子開始爭鬥,可是高矮懸殊太大,沒兩個回合,小公雞就逃竄了。

於是大公雞霸佔了薛崇訓撒米的那塊地方,召集雞羣在那裡吃米,時不時還墊起一隻腳撲閃着翅膀“調戲”一番那隻母雞,母雞也不逃跑,在大公雞的周圍啄着米。那隻鬥敗的小公雞數次想過來啄米,都被大公雞追跑了。

“看,物競天職。”薛崇訓指着那些雞回頭對三娘說道。

三娘好像對這種無聊的事沒有興趣,也沒回話,只是默默地抱着手臂站在一旁。

薛崇訓沉吟道:“如果那隻母雞不是因爲大公雞能鬥才委身於它,就更好了……如果人也只能和自然萬物一樣,那咱們還是做那隻雄偉的大公雞比較好,你說呢?”

三娘還是沒有說話,弄得薛崇訓像在自言自語。

就在這時,方俞忠走了進來,抱拳道:“稟郎君,西京來了信,剛剛纔到。”說罷遞上了一封書信,薛崇訓撩了一把袖子,伸手接了過來,撕開來看。

母親來的信,說了兩件事,一是薛崇訓要的人已經跟隨監察御史一同向東都來了,不日便到;二是運河上的情況對自己這邊不利,但並不是什麼大事,太平這邊的宰相準備犧牲部分人換取主動和輿情,讓薛崇訓不必插手,只管做好另一件更關鍵的事。

薛崇訓看罷獨自沉吟道:“就等劉安了……這個劉使君,膽量不夠大,太謹慎,讓我好等。”

……

“呼!”忽然一陣猛烈的風,讓劉安的心一驚,擡頭看時,只見樹枝被吹得“嘩嘩”不住地搖曳,他不禁嘆道,“樹欲靜而風不止。”

坐在石凳上的幕僚接過話頭道:“京裡來的風聲,確是不太妙。”

劉安皺眉踱着小步子:“如履薄冰啊。官場這地方,走錯一步就能落魄一輩子,見效慢,但只要錯一步,時運就會每況愈下……”

幕僚也點頭道:“劉使君確是左右爲難。”

“左右爲難也好,難的是左右無路,現在晚了!”劉安沮喪地說道,“原本是想殿下一定能穩住的,誰想別人還沒開始動手,咱們這邊先投子認栽了。”

“今昔不可同日而語,以前殿下是要鋪開場面,現今她卻是要收取人心。上次她費勁保舉陸象先出任宰相,咱們就該看出轉變、調整對策,與時俱進的……陸象先此人名望很高,但爲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生性淡泊,絕不可能爲殿下出謀劃策怎麼對付太子,這個人根本就沒什麼用!殿下爲什麼看重他?就是爲一個名。”

劉安擦了一把額上的細汗,說道:“經你這麼一說,好像真是那麼回事……如今可有什麼補救之策?”

幕僚沉吟道:“上次衛國公要七成,爲什麼不乾脆給他七成?”

劉安瞪眼道:“那我們拿什麼送到長安去?”

幕僚道:“不送長安了。反正他薛崇訓本來就是太平公主一家子的,他把七成都拿去了,能怪到咱們頭上?”

劉安低頭沉吟不已,看了一眼幕僚,喃喃道:“這倒是一步棋……衛國公拿了大頭,他就是高個子,真要塌天了高個子就得先頂着。當時他把話撂明瞭,我也這樣想過,就是不敢確定這個人靠譜不靠譜。”

“事到如今,使君,決斷吧!”幕僚斬釘截鐵地說道。

劉安伸出白皙而有點浮腫的手,停在空中又猶豫了一陣,這才神色一狠,指着門口道:“走,隨我去薛郎的行轅。”

二人遂乘車來到了薛崇訓的住處,問明白了他的所在,又轉身去了旁邊的偏院。剛走到門口,薛崇訓已經迎了出來,滿臉堆笑道:“劉使君,我等你好久啦!”

劉安走上前去,臉色有些尷尬道:“慚愧……慚愧……”

薛崇訓大咧咧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攜其手道:“沒事,現在還不晚。你以後會明白,今天你來找我,絕對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我已經想好了,不日各地的賬目就會收齊,七成都給薛郎!”劉安低聲說道。

“哈哈……”薛崇訓仰頭大笑,然後把手裡抓的東西一把放到了劉安的手心裡。劉安張開手掌,低頭一看,是一把米,頓時感到十分迷惑。

他急忙苦思其中寓意:一把米,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指祿米?劉安突然想到,莫非意思是說因爲投效他衛國公以後就會給祿米,官位無憂?

這麼個解釋雖然有點牽強,但劉安越想越是這樣,此情此景,把一把“祿米”塞到自己手裡除了是這個意思還能有什麼意思?這是在暗示自己該表態效忠了!

劉安遂不再猶豫,當下便抱拳道:“劉某以後願以衛國公馬首是瞻,單憑差遣。”

“等下再說。”薛崇訓攜他一同進院子,回頭說道,“去拿一副運河圖紙過來。”

二人進得院子,來到一間空屋子裡,待奴僕呈上圖紙,薛崇訓便將圖紙展開擱在桌子上,招手道:“劉使君過來看。”

劉安不知道薛崇訓要搞什麼名堂,只得走到桌子跟前,埋頭一看,很普通的一副圖,而且比衙門裡專用的掉糧圖紙還要粗劣。

薛崇訓卻不計較圖紙的粗劣,他滿面紅光,興致勃勃地指着圖道:“我沿着運河一路東來,已經問明白了,從嶺南到長安,運糧時長竟達十一個月!從杭州到長安,也得九個月之久!如此長時間運輸,不僅要吃掉大部分糧食,還有險道、盜匪,天下賦稅運及長安本身就是個萬分艱難勞民傷財的事,有沒有法子改變?”

劉安沉吟道:“人與天鬥,無可奈何,但若是能清吏治,任人唯能,政通人和,或許能降低百姓的負擔。”

薛崇訓愕然道:“你這人就是想得太多,我給你說漕運之法,你怎麼扯到吏治上去了?咱們是戶部的官,又不是吏部的,吏治關我們何事?”

劉安道:“吏治是政通之根本,所以我最先想到的是吏治。衛國公有何良策?”

薛崇訓想着劉安這種在戶部幹了許多年的官,理政經驗比自己豐富多了,他都沒辦法,莫非自己想出的那法子真是紙上談兵,不能實際操作?想到這裡,薛崇訓的興奮收斂了許多,隱約有些不自信來,便說道:“那我先說說這法子,劉使君是故吏,給參詳參詳,能不能實施。”

“請衛國公明言。”

薛崇訓想了想道:“我這法子叫四段法,一句話就是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黃河,河船不入渭。分段運輸,有兩大好處:其一,各種水性裡的船隻可以在熟悉的水中航行,減少事故;其二,不必等待河水漲退,省去了滯留的時間。四段法配以另外兩個附加法令:儲倉法、僱用法。儲倉法,在揚州、汴口、河陰、渭口等地設置轉運糧倉,賦稅收上來之後,只要分段運往各地糧倉,只待適合航運的季節,再以轉運,運往長安。僱用法是爲了節省運糧戶的時間,降低百負擔,運輸由官府出面僱傭船丁,再配以軍隊護衛,這樣就不必讓運糧戶滯留在各個隘口,也不必擔憂盜匪,減少損耗。劉使君,你給參詳參詳,此三法可能實施?”

劉安久久不語,臉色變化極其豐富,一會興奮,一會苦思,良久之後才說道:“衛國公要七成錢財,就是爲了把錢用到變法上面?”

薛崇訓笑道:“正是如此!建倉、造船、通河、僱人,什麼不要錢?我很早就想到這個四段法了,就愁沒銀子,現在可好,銀子有了,我覺得可行性還是很大的。”

“哪裡是可行性很大?”劉安怔怔道。

薛崇訓皺眉道:“怎麼,有什麼問題?”

劉安嘆息道:“今日劉某對衛國公的敬佩之心再無半點虛假!此法真是天人之合、絕妙之至,曠古絕今、治世之妙策也!佩服、感概,英雄出少年,劉某人不服不行……”

“哈哈!”薛崇訓頓時大笑,“劉使君,你這恭維話實在太誇張了吧,不過我聽着舒坦呢。”

劉安鬆了一口氣:“衛國公怎麼不早說呢?早知有此妙計,一石數鳥之策,我也不用擔憂掛心那麼久了。”

薛崇訓叉着腰,得意洋洋地說道:“我只等太子那邊的人打臉打到石頭上,讓他們鬧,鬧得越大、輿情越兇,咱們越是風光,嘎嘎……”

第8章 天寶第5章 鬧市第30章 天物第30章 人海第16章 宮闈第8章 口子第71章 故人第51章 己出第35章 請酒第48章 夜宿第25章 夜深第19章 戰死第4章 兄弟第97章 防火第64章 下注第80章 憤怒第14章 楓葉第68章 梳子第2章 歸宿第9章 迎回第64章 下注第62章 出行第13章 預言第1章 遊子第92章 亡魂第30章 坐鳥第25章 傷疤第18章 公道第49章 盛夏第23章 劍舞第42章 醉酒第42章 深宮第32章 咒語第36章 和親第4章 高臺第12章 白霧第71章 科舉第57章 數學第49章 聖諭第14章 旅途第61章 孽子第67章 跑路第15章 貧道第35章 紅顏第102章 投奔第26章 樂子第19章 石頭第71章 故人第2章 雪片第73章 亂戰第59章 脈象第14章 無衣第1章 衣錦第9章 星辰第21章 釋義第43章 北進第7章 白髮第29章 便宜第21章 妹子第1章 衣錦第18章 公道第14章 驟變第96章 小車第8章 凋零第26章 喜事第62章 方見第29章 揉碎第17章 侍寢第21章 兄妹第7章 異象第98章 患難第3章 冷巷第1章 白雪第18章 臘梅第29章 便宜第62章 出發第50章 斯文第44章 會獵第33章 弩張第23章 獻第36章 金光第5章 鬧市第12章 橫走第99章 俘虜第2章 巧拙第4章 高臺第20章 三河第43章 衝鋒第43章 暗香第25章 利用第19章 夜短第50章 斯文第38章 道同第18章 臘梅第17章 火光第27章 那夜第27章 高見第14章 重量第11章 好雨第76章 承認
第8章 天寶第5章 鬧市第30章 天物第30章 人海第16章 宮闈第8章 口子第71章 故人第51章 己出第35章 請酒第48章 夜宿第25章 夜深第19章 戰死第4章 兄弟第97章 防火第64章 下注第80章 憤怒第14章 楓葉第68章 梳子第2章 歸宿第9章 迎回第64章 下注第62章 出行第13章 預言第1章 遊子第92章 亡魂第30章 坐鳥第25章 傷疤第18章 公道第49章 盛夏第23章 劍舞第42章 醉酒第42章 深宮第32章 咒語第36章 和親第4章 高臺第12章 白霧第71章 科舉第57章 數學第49章 聖諭第14章 旅途第61章 孽子第67章 跑路第15章 貧道第35章 紅顏第102章 投奔第26章 樂子第19章 石頭第71章 故人第2章 雪片第73章 亂戰第59章 脈象第14章 無衣第1章 衣錦第9章 星辰第21章 釋義第43章 北進第7章 白髮第29章 便宜第21章 妹子第1章 衣錦第18章 公道第14章 驟變第96章 小車第8章 凋零第26章 喜事第62章 方見第29章 揉碎第17章 侍寢第21章 兄妹第7章 異象第98章 患難第3章 冷巷第1章 白雪第18章 臘梅第29章 便宜第62章 出發第50章 斯文第44章 會獵第33章 弩張第23章 獻第36章 金光第5章 鬧市第12章 橫走第99章 俘虜第2章 巧拙第4章 高臺第20章 三河第43章 衝鋒第43章 暗香第25章 利用第19章 夜短第50章 斯文第38章 道同第18章 臘梅第17章 火光第27章 那夜第27章 高見第14章 重量第11章 好雨第76章 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