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噴赤血戰

當薩伊德的四萬軍趕到噴赤河時,他看到的卻是另他絕望的一幕,河面上火光沖天,由小船架成的浮橋已經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大火不僅燒斷了渡河的唯一之路,也燒斷了薩伊德的最後一線希望。

“完了,吐火羅算是徹底地完了!”望着熊熊火焰,薩伊德發出了最後的哀嘆。

李光弼就像一個高明的棋手,他抓住了轉瞬即逝的機會,果斷地燒燬了浮橋,將吐火羅十萬大軍一切爲二。

此時李光弼的二萬五千大軍靜靜地列陣在一片廣闊的草原上,他的輜重隊則在兩裡外,由兩千葛薩汗國駱駝騎兵護衛。

二萬五千唐軍結構並不複雜,三千弓兵,三千弩兵,八千步兵,九千輕騎兵,另外還有兩千斥候軍,其中弩兵最前,弓兵其後,然後是步兵,最後是騎兵,而兩千斥候軍爲奇兵,用於突擊敵人的最薄弱處,一般而言,還應有一支駐陣軍,以保護主帥,固定陣腳不亂,但李光弼這一次並沒有駐陣軍,他本人親率騎兵,和將士們一起衝鋒陷陣。

大風颳起一陣飛沙走石,唐軍的大旗拍得啪啪直響,李光弼一馬當先,他的眼睛在夕陽的照射下,漸漸地眯了起來,他已經看到了吐火羅大軍的影子,等待了很久地這一刻終於來臨了,他緩緩拔出了戰刀,戰刀在夕陽的照射下映射出血一樣的光芒。

時間漸漸到了黃昏,但殺人的慾望並沒有隨夜幕的即將降臨而減弱,相反,復仇的烈火在月氏國國王屈昭穆和王庭國國王阿瀾的胸中熊熊燃燒。

他們兩人咆哮着、怒吼着,指揮大軍向前快速推進,“我們的軍隊兩倍於唐軍,何懼之有?”

大軍浩浩蕩蕩,彷彿一片黑色的海洋,在草原上起伏前進,長矛儼如一眼望不見邊際的森林,在夕陽的照耀下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兩支軍隊越來越近,相隔只有三裡,這時,吐火羅大軍停了下來,在他們前方的草地插着數百支長矛,每支長矛上掛着一顆人頭,夕陽下,顯得格外猙獰。

當屈昭穆和阿瀾看到這數百顆人頭時,忽然仰天大慟,捶打着胸膛哭喊起來,這數百顆人頭正是他們兩人的妻妾兒女,是他們的父母兄弟,他們全部被唐軍斬殺,將人頭在戰場送給了他們。

在萬分悲痛中,仇恨矇蔽了他們的理智,他們此刻只有一個願望:殺!殺絕這支入侵吐火羅的唐軍,爲他們親人報仇雪恨。

“殺啊!”

屈昭穆悲憤地大喊,“殺絕唐軍!一個也不留。”

吐火羅軍隊發動了猛烈地進攻,他們怒吼着,挾帶着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儼如海嘯爆發,戰馬疾駛,步兵狂奔,揮舞着長矛和戰刀,向唐軍陣營鋪天蓋地殺去。

相比吐火羅大軍的激情迸放,唐軍卻冷靜得如同一座大山,一動不動,每個士兵的眼睛都流露出了一種殘酷的眼色,閃爍着一種儼如野獸般噬人的冷光。

李光弼的臉龐堅毅得儼如花崗岩石雕成,看不出任何表情,當吐火羅軍隊衝至還有一里時,他冷冷地下達了命令。

“弓弩手準備!”

三千弩射手和三千弓手邁步向前二十步,列成了六排,每排各一千人,排距兩步。

第一排的弩射手半跪下來,用膝蓋和臂膀拉弦上箭,調整望山,斜角向上,食指扣住了懸刀,呼吸漸漸地屏住,眼睛眯成了一線,一百五十步,這是他們第一輪打擊的距離。

無論是突厥還是吐蕃,還是契丹、回紇乃至突騎施人和大食人,所有和唐軍作戰的敵軍在談起唐軍時,最恐懼的就是唐軍的弓弩,這種遠程打擊的武器可以無情地射透他們的皮甲和木盾,令他們在未交戰之前便死傷慘重,嚴重地打擊他們進攻的銳氣,唐軍的弓弩,從來都是他們的噩夢。

因此,唐軍的敵人都會千方百計避開唐軍弓箭,他們或者用重甲士衝鋒在前,或者用精通騎術的騎兵發起第一輪攻擊,甚至根本就不會主動進攻。

李光弼也想到了這個可能,於是,那數百顆貴族的人頭就成了點燃吐火羅人滔天怒火的火種,他成功了,當他看見吐火羅大軍鋪天蓋地殺來時,他的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吐火羅大軍壯觀的氣勢隨着漸漸靠近唐軍而開始消退了,唐軍弓弩軍那冷冰冰的箭頭上籠罩着一片死亡的氣息,讓他們感到一陣陣膽寒,他們很多人都想到,夜幕將至,應該收兵回營了。

心有旁騖,使他們衝鋒的腳步開始滯頓了,但巨大的慣性使他們無法回頭,他們已身不由己地被裹夾着,向着那片死亡的箭頭奔去,越來越近,衝在最前面的步兵恐懼得慘叫起來。

兩百步,唐軍陣營中低沉而密集的鼓聲響起來了,這是在提醒唐軍,做好最後的檢查。

一百五十步,唐軍的鼓聲忽然消失了,‘咔!’撞擊的弦機聲響成一片,一千支弩箭破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密集的黑點,迅疾無比地向吐火羅士兵射去.吐火羅士兵的隊列太過於密集,幾乎不用瞄準,一千支箭瞬間射入密集的人羣,激起一片血花,他們皮甲無法抵禦唐軍強勁的弩箭,箭射穿了他們的身體,隊伍中傳來了此起彼伏的慘叫聲,戰馬悲鳴,摔倒在地,馬上騎兵滾落下地,不等他們站起身,便被後面的人馬衝翻,在地上翻滾哀嚎,最後被無情地踐踏而死。

一千人的陣亡在六萬人的海洋中只儼如撞起的一片浪花,浪花破碎,便消失在海洋中。

緊接着第二輪、第三輪箭呼嘯而至,吐火羅士兵儼如雜草般成片成片倒下,然後又是新的開始,短短的數十步,唐軍便發射了六千支弩箭,死傷四千餘人,死亡人數劇增使吐火羅的軍隊終於放慢了腳步,死亡的氣息傳到了最後,他們向前衝擊的腳步開始遲疑,已經沒有了剛開始的那種銳勁和勇氣,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開始變成渾濁的涌動。

然而,噩夢纔剛剛開始,他們已經進入了弓兵的打擊範圍,一百步,三千弓兵一起放箭,空中的箭矢陡然增加了一倍,空中的箭矢遮天蔽日,儼如夜幕提前到來,又彷彿披着黑袍的死神在空中無情地狂笑,唐軍弓弩軍的巨大殺傷力終於在這一刻體現出來了,只見大片大片的吐火羅士兵中箭倒地,他們皮甲形同虛設,無法阻擋箭矢強勁力道的穿透,他們的盾牌被射穿,他們面臨只有一種結局,死亡!

吐火羅人的生命在這一刻竟如此卑賤,就像大片任人割砍的野草,沒有辦法可以抵禦,冰冷的箭頭沒有絲毫憐憫之心。

箭矢密如雨點般落下,射透了他們的胸膛,射穿了他們的頭顱,死屍籍枕,血流成河,受傷的戰馬在戰場上悲鳴狂奔,長長的鬃毛在殘陽中飛舞,儼如來自地獄的鬼馬。

唐軍依然一動不動,儼如一座巍然的大山,至始至終,他們的陣型沒有任何變化,李光弼冷冷地望着開始混亂的吐火羅軍,他知道自己高估了這支軍隊,其實就算他們來十萬大軍,他也一樣能夠擊敗。

“繼續放箭!騎兵準備。”

吐火羅軍隊離唐軍陣營還有五十步,但已經死傷上萬人,這時王庭國國王阿瀾率領一隊騎兵從後面殺出,一直在鼓動進攻的他終於看到了令人恐怖的一幕,屍體堆積如山,大地被鮮血染紅,士兵們驚恐絕望,開始出現了潰敗的跡象。

就在這時,又是一千支弩箭呼嘯而來,直撲阿瀾和他的衛隊,他們躲避不及,被密集的箭射中,紛紛慘叫落馬,無論是貴族還是奴隸,在死神面前,他們都是一樣平等,國王阿瀾被一箭射穿了頭顱,慘叫着翻身落馬而死。

阿瀾之死成爲壓垮吐火羅大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唐軍猛烈箭陣的打擊下,吐火羅軍終於崩潰了,他們掉頭而逃,儼如大浪退潮,這時,李光弼見機會來臨,他高舉戰刀大喊:“大唐帝國的騎兵們,你們立功的機會來了,殺啊!”

“殺啊!”

鼓聲如雷,唐軍騎兵催動戰馬,一萬餘騎兵向吐火羅敗軍橫掃而去,他們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吐火羅軍隊在哀號,恐懼籠罩着他們,他們爭相逃命,紛紛倒地,憤怒的馬蹄從他們身上飛馳而過。

“抵抗!抵抗!”

屈昭穆嘶聲大喊,可無論他怎樣喝喊也沒有效果,他的軍隊士氣喪盡,已沒有任何抵抗的意志,他們只想着逃跑,對唐軍的天生恐懼終於使這支軍隊崩潰了。

而就在這時,從西北角又突然出現了一支唐軍騎兵,這是賀婁餘潤率領的六千騎兵趕到了,他們從側面向敗退中的吐火羅發動了猛烈地進攻,在兩支唐軍的夾擊下,吐火羅軍隊終於無力迴天,原野上漫山遍野都是吐火羅的潰兵,他們四散奔逃,卻逃不過唐軍騎兵的追擊,或被殺死,或跪地苦苦求饒,一直到天黑盡,唐軍追出了三十餘里,六萬吐火羅大軍終於全軍覆沒,屈昭穆也死在亂軍之中。

噴赤河之戰也成爲了李光弼的成名之戰,他以三萬唐軍全殲六萬吐火羅聯軍,斬首兩萬餘人,生俘近四萬,而唐軍傷亡不過三百餘人,戰功輝煌,唐軍弓弩的巨大威力在這一戰中得以淋漓盡致地顯露出來。

噴赤河一戰,使吐火羅諸國的抵抗之心徹底消失了,姑墨國率先投降了大唐,緊接着高附國、王庭國和月氏國也先後向李光弼投降,而薩伊德率領的四萬人馬,在驚聞噴赤河的慘敗後,軍隊出現了嚴重分裂,月氏國大將羅先率兩萬軍回國向唐軍投降,被李光弼任命爲月氏國新國王,大汗國國王多骨也率一萬本國軍隊退守都城活路城,不願跟薩伊德撤退去呼羅珊,大汗國的退出使聯軍徹底分裂,一夜之間,逃兵無數,最後薩伊德只率領三千軍隊渡過阿姆河,返回了呼羅珊。

八月二十日,李光弼率軍抵達了阿姆河邊的昆墟國,昆墟國國王開城向唐軍投降,至此,除最南方的波斯國沒有投降外,吐火羅全境向大唐投降,吐火羅戰役暫時告以段落。

而此時,李慶安進攻信德之戰同時拉開了序幕,八月下旬,李慶安率二萬中路軍抵達了健馱羅,健馱羅也就是今天的伊斯蘭堡。

........

(未完待續)

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571章 破解秘密第512章 斬斷後路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230章 收復碎葉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63章 殺楊保楊第520章 月圓之夜(中)第422章 徹底決裂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162章 相國退婚第63章 殺楊保楊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135章 石堡大戰(中)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29章 接受軍令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710章 君臨天下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13章 內室密談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490章 且城決戰第705章 包圍回紇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66章 縣令楊釗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25章 走漏消息第42章 權宦高翁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415章 霍國公主(上)第309章 慶安新縣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561章 重組崔氏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466章 貴妃失蹤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22章 石國來客
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571章 破解秘密第512章 斬斷後路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230章 收復碎葉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63章 殺楊保楊第520章 月圓之夜(中)第422章 徹底決裂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162章 相國退婚第63章 殺楊保楊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135章 石堡大戰(中)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29章 接受軍令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710章 君臨天下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13章 內室密談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490章 且城決戰第705章 包圍回紇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66章 縣令楊釗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25章 走漏消息第42章 權宦高翁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415章 霍國公主(上)第309章 慶安新縣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561章 重組崔氏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466章 貴妃失蹤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22章 石國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