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共葬一土

清晨,天色微亮。

隴縣高府某一院落內,一少年手持長矛,劈橫掛挑,矛影重重,凜冽之聲更是接連不斷。

高誠赤膊上身,打了一套矛法後,便拄矛停下。

旁邊清漪見郎君稍歇,握着略溼帛布,走上前去。

冰涼的帛布在身上游走,讓高誠因劇烈運動生起的燥氣立消三分。

高誠低頭盯着清漪,握住那擦拭身軀的玉手,親暱說道:“小白,起這麼早作甚,何不多休息片刻?”

清漪微微一笑,說道:“郎君尚且早起勤練武藝,奴家又哪能安然歇息?”

聞言,高誠嘴角一揚,攬清漪入懷,低聲說道:“小白還真是賢妻良母呢!”

“郎君切莫胡言亂語,奴家能常伴郎君左右,便已心滿意足,又怎敢窺視正妻之位。”

額,好吧,這個時代說賢妻良母還真不合適。對此,高誠無奈的搖了搖頭,擁抱清漪的雙臂不禁又緊了一些。

就這樣,兩人親暱了兩刻之久,直至天色放亮,清漪才害羞離去。

吃過朝食,趙安、韓遷二人便來到高府。

“卑職見過將軍!”

二人衝着上首的高誠見禮。

今日,高誠專門穿掛甲冑,腰佩寶劍,看着下面兩個副手,神色略微深沉:“如何了,可曾告知弟兄們的親屬?”

“回稟將軍,陣亡將士的親屬都已告知了,他們已經聚到營寨內。”張安應聲說道。

高誠點了下頭,說道:“好,那吾等也過去吧。”

“諾!”

隨着高誠的起身,張安二人亦緊隨其後,往府外去。

城東三十里的大營。

一千悍卒分列兩陣,身上披掛札甲,胄上纏着白布,矛柄、旌旗更是喪布亂舞。

士卒身後則是聚集着大量百姓,有老有幼,皆是悲痛欲絕,傷心落淚。

高誠於途中披桑帶麻,頭上兜鍪亦裹着白色布條,縱馬穿過軍陣、人羣,來到一處石碑之前。

石碑高一丈,寬三尺有餘,其上書‘吾等袍澤,生則同取富貴,死亦共葬一土’,下方落款乃是漢振威中郎將高誠。

碑前擺放桌案、香爐,又有三牲五畜。

左有聯幅曰:馭馬八千里征途爲袍澤相惜

右有聯幅曰:度舟三百尺黃泉亦三生同往

生死與共!

高誠觀了良久,唉嘆一聲,取來焚香,插入香爐。

隨後轉身道:“開始吧!”

“諾!”張安應了一聲,轉身向後大喝:“迎袍澤!”

“嚯!”

一千將士齊齊轉身,對立面相,定住手中長矛,目光轉向陣尾。

“咚!咚!咚!”

三聲鼓落,張安手持名冊,大呼:“漢振威中郎將麾下軍侯,秦豐!”

陣尾轉出三人,一老者,一婦人,又有一十來歲的壯小夥。

隨後一名士卒,雙手恭捧着一個灰色罈子,闊步向前。老者、婦人、孩子望着那灰壇,頓時落淚,哭泣不已。

“請軍侯秦豐歸位!”

張安率先起調,下面衆將士盡皆高呼:“請軍侯秦豐歸位!”

士卒捧着灰壇,走上前來,身後兩名士卒分別攙扶着傷心的老者與婦人。

高誠上前兩步,扶住老者,低吟說道:“老丈,小子無能,未能將令郎安全帶回,請您責罰!”

“將軍差矣,差矣。吾兒能隨將軍,實乃三生有幸,將軍無需自責!”老者堅定目光,停下抽涕,拍着高誠手背說道。

“即日起,吾袍澤之父即是吾父,吾袍澤之子即是吾子,吾袍澤妻兒老小,吾高誠奉養!”

高誠擡頭挺胸,面視周邊,聲若洪雷。

“將軍高義!”老朽抱拳稱讚一聲。

自漢室立國以來,立碑著名者皆乃將軍,何時有人爲士卒立碑?

他們拼殺在戰場第一線,用自己的鮮血、生命,爲將軍們書寫功績,得來的或許只是些賞賜、撫卹。沒有榮耀,只有那一捧黃土,一張馬革裹屍。

而今日,高誠打算送給麾下袍澤這一份遲來的榮耀。

攙着老者,高誠目送士卒將秦豐骨灰放置背後墓中,口中喃呢:“兄弟,一路走好!”

三百一十二名陣亡弟兄,依依安置一墓之中。

隨着塵土的掩埋,營中親屬更是抱首痛哭,捨不得他們的兒子丈夫就這樣走了。

黃土覆上,又有士卒取來墓碑,埋於前。

碑上文:漢光和三年,諸君隨振威中郎將高誠,破江夏賊黃穰十萬衆,以爲英雄!

高誠接過親衛遞來的酒,敬於碑前,大喝:“諸將士,禮!”

一千將士面朝高誠,右臂拍在左胸,連作三響。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一曲秦風.無衣成爲束語...

“唉,張安,多照顧一下那些陣亡袍澤的親屬,還有那些受了重傷退伍的兄弟。若是錢財不足了,儘管與吾開口。吾等不能讓弟兄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回到家裡還爲生計難爲!”

時至午時,高誠目送一名名遺屬離去,對着身邊的張安沉聲說道。

張安點了點頭,應道:“將軍放心,卑職會處理好的!”

“嗯~吾還有要事,權且先回,這裡你在照看一下!”

“諾!恭送將軍!”

——————————————————————————————————————————————————

回到家中,高誠吃了些東西,便來到父親書房。

“辦完事了?”高衛放下書簡,低聲問道。

高誠行了一禮,說道:“阿翁,辦完了!吾等何時出城?”

“先不急!”高衛瞥了一眼自家兒子,繼續說道:“子明,汝今日收買軍心,恐怕會爲小人所趁啊!”

高誠挑了下嘴角,淺笑一聲說道:“阿翁無須擔憂,孩兒現如今官拜中郎將,怕是早就爲人所不滿。再則,等平定板盾蠻之亂後,孩兒打算藉機辭去這中郎將一職。”

“年歲十七,官拜振威中郎將,委實有點太高了,是需要沉寂一番。也好,吾兒心中自有定數,爲父就不操心了。”高衛聽着這番話,頗爲贊同,繼續說道:“先回去稍歇片刻,臨到出發時,爲父會遣人通傳於你!”

“諾,孩兒告退!”

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592章 應對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838章 潰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488章 無題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828章 進軍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669章 退兵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760章 趙宮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55章 波纔將兵第924章 下江油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592章 應對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738章 落子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12章 坐觀城破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837章 驚鴻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496章 至藺縣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49章 論兵第742章 事態茲大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241章 撤離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472章 子衿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28章 碧玉年華第61章 鍾繇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655章 局第37章 只要首級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662章 諸事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59章 焚營殺賊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877章 無題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601章 棋局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279章 臆想第524章 魏軍北望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156章 退兵第831章 爭城(下)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547章 內亂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127章 無題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485章 離間計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281章 請才第6章 大權旁落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905章 破勢(4)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913章 定略(上)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612章 攻守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154章 掘平陵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391章 救災
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592章 應對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838章 潰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488章 無題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828章 進軍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669章 退兵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760章 趙宮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55章 波纔將兵第924章 下江油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592章 應對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738章 落子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12章 坐觀城破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837章 驚鴻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496章 至藺縣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49章 論兵第742章 事態茲大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241章 撤離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472章 子衿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28章 碧玉年華第61章 鍾繇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655章 局第37章 只要首級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662章 諸事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59章 焚營殺賊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877章 無題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601章 棋局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279章 臆想第524章 魏軍北望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156章 退兵第831章 爭城(下)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547章 內亂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127章 無題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485章 離間計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281章 請才第6章 大權旁落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905章 破勢(4)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913章 定略(上)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612章 攻守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154章 掘平陵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391章 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