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君臣相交

公孫續走了。

帶着身旁百餘親衛,縱馬西去,直奔西河。

世子的離去,對於衆將士打擊很大。他們效忠燕王,效忠燕國,也同樣效忠於世子。

燕國滅了,燕王死了,世子就是他們的主家。

可現在……

軍心低落,不可避免。

趙雲也知道衆將士的心思,別說他們了,自己心中都感覺突然少了什麼。

只是,人各有志吧!

自己要報效大漢,世子想要延續燕國社稷。

其去大周,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周王待人仁厚,先王與世子與周王雖未曾有過交集,但亦曾無甚紛爭。去了周國,或許還能如魏王一般,承燕國社稷。

不求王公,哪怕是一侯國,都足以慰世子之心了。

行至平城,趙雲便率餘下的諸騎,收拾行裝,南奔晉陽。

依大將軍布略,道人趙軍退去,自己要馳援晉陽。只是,晉陽方向,朝廷大軍雲集,有十餘萬衆。趙軍兵力雖不少,可僅是那連綿羣山,便足使其頓兵要隘之下。

疑惑歸疑惑,趙雲還是堅決的遵呂布將令,趕往晉陽。世子一走,帳下諸部也急需休整一番,恢復士氣。

晉陽,是個好地方!

也確實是個好地方!

高聳入雲的宮中樓宇之間,年近十一歲的大漢天子劉協,已經褪去了渾身童稚。

佇立在護欄之側,手持一本韓非子,明亮的目光,俯瞰着整個晉陽城。

大漢萬里疆域,短短數年之間,分崩離析至此。天下諸侯紛爭,宵逆羣起,據州割郡,肆虐縣邑。

長安成了周國的國都,洛陽成了楚國的國都,鄴城成了趙國的國都。

唉~自己緣何長大如此之慢!

想到此處,滿懷壯志的劉協,也不得不垂下龍首。

“啓稟陛下,王司徒求見!”

一名宦官快步入閣,伏身彙報。

劉協身形一轉,面色張喜,言道:“快請司徒入閣。”

說完,劉協整理衣襟,正身端坐案前,靜候王允覲見。

稍後,一名半百老者,華衣錦飾,翩然入內。

“臣允,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王允俯身作揖,聲洪音亮。

劉協急忙起身,虛扶一下,言道:“王公不必多禮!且安坐!”

“謝陛下!”

王允再躬一禮,落座右首。

隨後,劉協揮手示意周圍宦官、宮婢退下。這才興致勃勃的向王允問道:“王公,前方戰事如何了?可有捷報獻闕?”

王允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頷首作答:“回陛下,戰事尚持,無甚捷訊。”

聞言,劉協張口擡手,啞口稍頓,短嘆一聲,默不作語。

“陛下,老臣與諸公卿謀劃得當,此次大戰無需擔憂。倒是陛下傷年幼,正當汲學之時,萬不可分心他處。”

王允帶着一絲訓誡的口氣,躬禮勸言。

劉協嘴角一苦,言道:“王公,朝廷與趙逆數十萬大軍雲集太行,戰事成敗關乎國運,朕又豈會心無所慮!”

“兩軍交戰,乃臨陣大將之務。陛下既有憂慮,又能如何,難不成君臨陣前,御駕親征?”

說到這,王允的口氣已經算是非常嚴厲了。接着,又繼續說道:“陛下乃天命之子,當放眼天下,而非一軍之爭。老夫日漸年幼,能爲陛下保駕護航的時日,已然不足。此期之間,若陛下才無所學,國朝何以爲繼,老夫又有何面目去見先帝!”

“王公,朕受教了!”

見王允動氣,劉協不禁暗自自責,擡禮致意。

“陛下身系大漢社稷之重,萬民之望。三軍之爭,由公卿布籌廟堂,責大將臨陣督導。陛下無需盡知,唯善用人爾。州郡政務,亦有牧守、諸吏處置。陛下承國之治,以孝道繼之,待人以恩威,納言以忠懇,賞罰以律明即可。如此,國朝必興。”

“王公,吾大漢以儒道之國,而朕習讀韓非子這般法家著作,是否有些不妥?”

說到學業,劉協看着眼前的韓非子,疑惑的問向王允。

王允眉頭一展,不怕陛下不學習,就怕陛下習讀諸冊,卻一無所問。

“老臣斗膽,敢問陛下,治國以何爲重?”

“這……吾大漢以孝道治國,自是孝道爲重!”

劉協不假思索的說道,大漢傳承數百年,孝道爲國之大重,禮之典要。

但王允卻是搖了搖頭,問道:“臣多有不敬,再問陛下。必欲烹乃翁,幸分吾一杯羹,出爲何處?”

“……”

王允話音一落,劉協便愣神失色。

出自何處?

這根本不用想!

高祖所言,子孫又怎會不知。

劉協一下子陷入迷茫之中,高祖此言可謂是大不孝之語。偏偏高祖並天下後,又以孝道治國,頗有相駁。

“陛下,敢問漢楚之爭,誰勝誰負?”

“吾大漢!”

“那麼,陛下明白了嗎?”

“這……還請王公賜教!”

劉協雖然聰慧好學,禮儀得體,但終究還是一名十一歲的孩子。

“陛下,孝道治國,並非有誤。然此爲國運昌隆,安定長遠之用。而亂世之爭,國之重者,一如兵法所云,奇正相合。以律令治內爲正,以陰詐謀外爲奇,方百戰不殆。”

王允不急不忙的繼續說道:“正所謂,律明則吏清,吏清則民治,民治則國盛。律令之重,國之大者。法家律令,雖有嚴苛,然亂世之中當行重典,方醒人心脾,懾其餘膽。且韓非之語,重在變通。秦因變法而盛,趙因易服而強,吾大漢遭此劫難,亦乃舊律晦暗,不行變通,無以強基。”

“王公欲行變法?”

這回劉協倒是聰明的緊,當即聽出司徒所言中的要點。

王允點了下頭,算是承認此事,言道:“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聖人之道也。老臣教授陛下韓非子、法經、商鞅書等,所圖者亦爲法變。不過,變法一事,宜緩不宜急。老臣年邁,自爲陛下先驅,效商君故事。”

“王公……”

劉協探手囈語,心中頗是感懷。

商君故事!

商鞅一朝強秦,夕爲己法所殺!

縱觀行變法者,皆無所善身。大漢若是變法,只怕較於戰國諸國更難!

四百年來,不僅是漢室深入人心,連帶着漢舊律亦深入人心。

“陛下,老臣所慮者一,願陛下通熟諸律,諳習權謀之道,得以持之新政,以免臣身死法斷爾!”

“王公諄諄教誨,朕銘記於心!”

第391章 救災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353章 批評第919章 抵關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889章 決議第924章 下江油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283章 絕食流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655章 局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619章 襄陽第310章 唐姬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467章 李義第616章 無題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518章 蔡璣第267章 襲營(上)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45章 天下紛擾第358章 大徵兵第596章 新城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346章 佈置第45章 天下紛擾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255章 養病第619章 襄陽第299章 大戰,起!第115章 蓄勢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217章 甜秫杆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220章 生恨第269章 襲營(下)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212章 加以威嚴第267章 襲營(上)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246章 戰況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817章 借道第285章 過武關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911章 破勢(10)第593章 白災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597章 發!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537章 對峙第96章 出兵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578章 益南第36章 程包諫招安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597章 發!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48章 覲見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419章 屯兵武關第913章 定略(上)第834章 下晉陽第303章 兩難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587章 青州第32章 鳴金退兵第582章 營城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
第391章 救災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353章 批評第919章 抵關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889章 決議第924章 下江油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283章 絕食流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655章 局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619章 襄陽第310章 唐姬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467章 李義第616章 無題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518章 蔡璣第267章 襲營(上)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45章 天下紛擾第358章 大徵兵第596章 新城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346章 佈置第45章 天下紛擾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255章 養病第619章 襄陽第299章 大戰,起!第115章 蓄勢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217章 甜秫杆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220章 生恨第269章 襲營(下)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212章 加以威嚴第267章 襲營(上)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246章 戰況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817章 借道第285章 過武關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911章 破勢(10)第593章 白災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597章 發!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537章 對峙第96章 出兵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578章 益南第36章 程包諫招安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597章 發!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48章 覲見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419章 屯兵武關第913章 定略(上)第834章 下晉陽第303章 兩難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587章 青州第32章 鳴金退兵第582章 營城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