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四個億的一盤好棋 免費

(這一章不用花錢訂閱,補上那個坑爹的單章。)

......

“國舅、斂之,你們先出去。”

“你!”

曹佾瞪着眼珠子,差點沒氣死。早幹嘛來着?正是節骨眼兒上,你讓我出去?

“你有什麼不能讓我知道的啊!?”

唐奕淡淡地看着曹佾,“我什麼都能讓你知道,可是......”頓了一下。“我卻不能什麼都讓官家知道。”

日!

曹佾一翻白眼,他就說唐奕非得讓自己留下來幹什麼,原來就是個傳聲筒。

一想也對,賈昌朝這麼敏感的一個人物是怎麼收服的?唐奕是怎麼用的?可不得讓官家心裡有個數嗎?

可是,你不能又變卦啊!

老賈問到點子上了,你又不讓聽了,好膈應。

“走走走走,沒什麼好聽的!”

卻是辜胖子躥出來,拉着曹佾就往外走。

“不是。”曹佾老大的不樂意。“你放開我。”

“走走走,去找吳相公喝茶。”

辜胖子跟沒聽見似的,根本不和曹佾講理。

傻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目送二人出去,唐奕沒有直接切入主題,而是突兀地問道:“相爺怎麼看宋之盛世?”

老賈苦笑搖頭,“盛世?哪有如此羸弱之盛世?”

“勉強算是富裕、太平吧......”

唐奕讚許點頭。老賈能這麼說,說明他心裡也有無奈。

可是,這不是唐奕的目的所在,繼續問道:“那這富裕太平又因何而來呢?”

老賈一皺眉頭,“子浩是想說你的觀瀾商合吧?”

“沒錯!今日的局面商業一途確實貢獻頗巨,但是......“

“難道子浩就想用這個來回答老夫的問題嗎?”

唐奕笑了,“非也!”

略一沉吟,“算了,我們換一個角度,換一個問題吧!”

“相爺以爲,始皇帝一統六合,根基何在?”

老賈眉頭再皺,“你到底想說什麼?”

“我想說糧食,還有人口。”

“糧食?”賈昌朝瞬間抓住脈絡。“你是想說,始皇帝之所以能夠一統六合,佔了糧食之利?”

“沒錯。”唐奕認可道。“我們不妨從糧食的角度來解讀過去,進而看清現在和將來。”

賈昌朝沉思起來,良久,方緩緩點頭,“你這麼說也沒錯。”

“戰國之前,中原以黍爲食,後產量更高的小麥傳入中原,第一個收益的就是秦國的中興之地岐山、少樑。也正是因爲如此,這個鎮守西戎的小國才能蕩平六合,一統諸國。”

唐奕接過話頭,“正是如此。”

“從上古到商周,中原農業以‘黍’爲主,養活四海之民。可是,黍米產量有限,發展至戰國時期,已經趨於飽和,養活不了更多的百姓了。”

從古至今,漢人奉行的原則就是有多少糧食,養多少孩子。

所以,糧食的產出,直接關係到人口的多寡。

夏周時期黍米能養活的人口數量,到了戰國已經是極限了。

而就是在這個時候,華夏文明處於瓶頸的時候,小麥從西邊傳入了中原。第一個獲利的就是秦國。

有糧,就有人。有人就是有戰鬥力。

正是因爲糧產引發的連鎖反映,讓秦在與魏爭奪巴國井鹽這塊大肥肉的時候佔得了先機。

有了鹽這個重要的經濟物資,秦之興盛也就更加的無可撼動了。

......

“秦以小麥振興國力,此後歷經數千年,又是小麥之利,奠定了中原富庶之地的威名。”

“可是,小麥也有和黍米一樣也有極限。其實到盛唐時期,中原人口就已經到了小麥的極限了,需要另一種高產作物來打破桎梏。”

......

“老夫明白你的意思了。”

老賈順着唐奕的思路接道:“你是說,大宋的興盛就是因爲找到了這種打破桎梏的農物。”

“所以,現在的富裕與太平除了商之興盛,還有它的功勞?”

到現在,老賈終於反應過來,唐奕要說的不是商業,而是占城稻。

唐聞言微微拱手:“相爺高見!正是占城稻。”

......

其實,華夏大地種值水稻的歷史早了去了,可以上述到七年多年前。

可惜,一是因爲產量,二是因爲生長週期和技術的緣故,水稻一直無法取代小麥,打破糧食對中原文明的制約。

產量就不用說了,中原原始的稻種產量不比小麥高,而且從插秧到成熟,要五個月的時間。再加上育苗期一個月,也就是半年的時間,一年只能種一季。

所以,水稻只在江南地區是主要糧食作物,在北方,仍然是小麥的天下。

直到占城稻的出現......

後世的人們對這種來自古代越南的水稻有一個誤區,那就是,以爲它比中原的原有水稻產量高。

其實不然。占城稻的產量就算高,也沒高到哪去,還不足以高到讓華夏大暴人口的程度。

它最大的優勢也不是產量,而是成熟期。

從下地到收割,只要三個月,有些地區甚至可以兩個月就完成從種到收。

這就太關鍵了。

江南地區完全可以種兩季,像海南這種地方可以種三季。

而且,正因爲生長週期短,完美的避開了南方的梅雨、颱風季節,規避災害更加穩定。

最最重要的是,在北方,原本只能種一季小麥的情況被徹底顛覆,時間足夠種一季水稻,再種一季小麥。

這是一個從“一”到“二”的質變!

也是兩宋爲什麼強敵在側,三冗難消且天災不斷,還能湊和着過......而且過的還不錯,甚至混成了歷史上最富的朝代的原因之一。

因爲,它趕上好時候了。

如果從糧食的角度來解讀華夏曆史,那麼小麥是第一個臺階,占城稻就是第二個。

......

老賈發現,深入的和唐奕聊天,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這個小瘋子有一種異於常人,卻能發人深思的本領。

做當大宋曾經的宰相,他想過糧食的重要性,想過怎麼多產糧,想過前人的經驗教訓會給今天帶來什麼啓發。

可是,他卻從來沒想過把糧食放在全局的角度,來審視整整一千多年的歷史......

長嘆一聲:“如些說來,我輩無能啊!”

“等到了一個千年之機,卻還是把國家弄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

唐奕看着老賈,“不是一個千年之機,是兩個!”

“兩個?”

“對,兩個!一個正在發生,一個......已經到來。”

站起身來,“相爺移步說話。”

把賈昌朝請到桌案前,取出一張大大的山河圖,緩緩展開。

老賈一搭眼,上書幾個大字:大宋疆域圖。

可是,圖挺大,字也挺大,大宋好像......有點小啊,只在圖中間畫了小小的一點。

唐奕一指圖上最右,幾乎十數倍於大宋的一大片土地。

“相爺現在應該已經知道了,海的那邊不是盡頭,而是另一片陸地。”

賈昌朝點頭,“嗯,雖然只有兩天,但涯州處處都是那片大陸的離奇傳說。”

“那相爺也應該知道,船隊帶回了那邊的東西。”

“你是指玉米?土豆和番薯?”

“對。”唐奕重重點頭。“這幾樣東西,單論產量,可以把大宋的糧產最少提升一倍!”

“而且,若是實際推廣開來,遠不止一倍,三倍、四倍也非不可能!”

“哦?”

唐奕解釋道:“相爺還不知道吧?玉米、土豆不但產量驚人,而且不挑地。”

“耐汗、耐寒、耐熱、耐鹽鹼,適應性極強,連山地、石頭縫子都種得出來。”

“相爺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www◆ ttκá n◆ ¢○

......

賈昌朝瞪圓了雙眼,萬沒想到,那小小的百艘鉅艦之中,最不起眼的一艘小船裡的種子竟是如此至寶。

“人口!”

老賈幾乎是嘶吼而出,眼中直冒綠光。

“若是如此,天下之間,無處不可耕,無處不可種,必然戶籍暴增!”

“如今大宋有戶六千萬,近億人口(宋時一戶平均不到兩個人)......”

“若能暴漲四倍,就是四億多啊!”

“呵呵。”

唐奕笑的極爲開心,問出一個讓賈昌朝之後三天都睡不着覺的問題:

“上一個千年之機我們並沒有把握好,那麼這次若是給相爺相當於四個大宋的一局好棋,相爺打算......”

“如、何、落、子!?”

......

第402章 託孤第546章 兩個大忽悠第750章 潘豐的鍋第166章 曹遇曹第864章 高傲的羅馬第682章 聊聊第60章 各懷鬼胎第56章 我給你養老第404章 西北鹽改第717章 滅了金五部第10章 再提親第201章 走了第538章 機會很大第970章 重生源自毀滅第87章 貪念起第690章 祁雪峰第912章 局勢大好第771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94章 紈絝祖宗第475章 見面切一刀第342章 歡迎來到阿鼻地獄第81章 燒刀子第929章 一言爲定第955章 攪局第572章 送考第55章 軍人的棱角第982章 越來越撲朔的局面第815章 我也有故事第491章 大宋吵架王第931章 大開眼界第267章 浦城二章第332章 從水泥中得來的思考第67章 早朝第128章 越來越熱鬧第738章 擠兌富弼幾句第167章 如願第465章 萬事俱備只缺燕雲第298章 漢夷關係第106章 價牌第496章 與你無關第341章 終於要走了第428章 缺人第602章 國士無雙第843章 宋人之名第599章 殿試之前第27章 問名 二第403章 薨逝第351章 資產拆分第250章 準備歸宋第475章 見面切一刀第363章 不要聽話的“兵”第789章 豬隊友文扒皮第892章 四方雲動第641章 功高震主,獨攬大權第415章 過往雲焑第444章 存在即合理第876章 十字軍細作第589章 起叛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483章 冬晨第159章 又爲半闕詩第976章 風起介休第458章 忽悠第648章 千年世家第945章 把唐奕搞迷糊的老太太第524章 海的盡頭第37章 一口乾了第41章 教唆第798章 兩法之弊第902章 布衣當國第186章 坑人第121章 又演了一出第745章 隔海望瓊州第261章 劫殺 三第903章 黃金搭檔第312章 曹覺之危第470章 姓耶律,還是姓趙第720章 氣冒煙兒的王繹第429章 瘤子第54章 又出餿主意第404章 西北鹽改第九十八章 奇葩將門第533章 唐奕都養不起的兵第220章 奇女子第523章 唐奕真缺錢第769章 一不小心就着了道第670章 這個問題有點兒大第244章 唐瘋子可不是真瘋子第330章 替你們着急第914章 不能第一百章 告狀第837章 狼兵第552章 解額第750章 潘豐的鍋第527章 瘋子的宣泄這不是感謝!第32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150章 水情第486章 兩尊門神第478章 一窩想當狀元的瘋子
第402章 託孤第546章 兩個大忽悠第750章 潘豐的鍋第166章 曹遇曹第864章 高傲的羅馬第682章 聊聊第60章 各懷鬼胎第56章 我給你養老第404章 西北鹽改第717章 滅了金五部第10章 再提親第201章 走了第538章 機會很大第970章 重生源自毀滅第87章 貪念起第690章 祁雪峰第912章 局勢大好第771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94章 紈絝祖宗第475章 見面切一刀第342章 歡迎來到阿鼻地獄第81章 燒刀子第929章 一言爲定第955章 攪局第572章 送考第55章 軍人的棱角第982章 越來越撲朔的局面第815章 我也有故事第491章 大宋吵架王第931章 大開眼界第267章 浦城二章第332章 從水泥中得來的思考第67章 早朝第128章 越來越熱鬧第738章 擠兌富弼幾句第167章 如願第465章 萬事俱備只缺燕雲第298章 漢夷關係第106章 價牌第496章 與你無關第341章 終於要走了第428章 缺人第602章 國士無雙第843章 宋人之名第599章 殿試之前第27章 問名 二第403章 薨逝第351章 資產拆分第250章 準備歸宋第475章 見面切一刀第363章 不要聽話的“兵”第789章 豬隊友文扒皮第892章 四方雲動第641章 功高震主,獨攬大權第415章 過往雲焑第444章 存在即合理第876章 十字軍細作第589章 起叛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483章 冬晨第159章 又爲半闕詩第976章 風起介休第458章 忽悠第648章 千年世家第945章 把唐奕搞迷糊的老太太第524章 海的盡頭第37章 一口乾了第41章 教唆第798章 兩法之弊第902章 布衣當國第186章 坑人第121章 又演了一出第745章 隔海望瓊州第261章 劫殺 三第903章 黃金搭檔第312章 曹覺之危第470章 姓耶律,還是姓趙第720章 氣冒煙兒的王繹第429章 瘤子第54章 又出餿主意第404章 西北鹽改第九十八章 奇葩將門第533章 唐奕都養不起的兵第220章 奇女子第523章 唐奕真缺錢第769章 一不小心就着了道第670章 這個問題有點兒大第244章 唐瘋子可不是真瘋子第330章 替你們着急第914章 不能第一百章 告狀第837章 狼兵第552章 解額第750章 潘豐的鍋第527章 瘋子的宣泄這不是感謝!第32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150章 水情第486章 兩尊門神第478章 一窩想當狀元的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