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

宋子文、陳立夫、張治中一行乘客機飛回南市熙一,北祥熙飛到南昌後轉道廬山,把一沓厚厚的報告上呈蔣介石。

夜已深,蔣介石卻怎麼也睡不着,安毅沒有奉命回來助他一臂之力,這既在蔣介石的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之所以說是在意料之中,是因爲安毅如今已是實力雄厚、重兵在握的頭號軍閥頭子,麾下雄兵十萬。再也不是蔣介石心目中原來那個率直樂觀、對他言聽計從的小年輕,原來那點兒可憐的師生之情在今天已經無法對安毅起到任何牽制作用,原本輕輕鬆鬆能把安毅掌握在掌股之間的手段已經失去效力。

已經隱隱成爲地方割據軍閥代表人物的安毅自然不會再幹那些自掉身價的事情,沒有足夠讓他心動的利益,他不會返回中央、回到蔣介石身邊,這些例子在馮玉、祥、閻錫山等人身上比比皆是。何況安毅如今的地位不在閻錫山之下,名聲比起閻錫吐。來更是好上千百倍。

蔣介石意想不到的是,安毅會委託孔祥熙給他這個委員長上呈多達五份的研究報告,分別是《試論中緬邊界危機分析與對策》、《雖待改革之軍銜制度》、《中日曆次戰爭之戰例彙編與研究》、《試論國軍練系統之優劣》、《中日關係展望》。

其中的《試論中緬邊界危機分析與對策》、《壺待改革之軍銜制度》兩份報告。看得蔣介石數次拍案叫絕,愛不釋手,正好切中蔣介石心中最大的擔憂與無奈,安毅對中緬邊界危機的論述,翔實而又精闢。矛頭直指江河日下、仍在被經濟危機拖累得步履蹣跚地英國人,通過世界各國三年來對華貿易額的統計列表,以及英國三年來所佔世界貿易份額的逐年下降的對比,讓原本還有些模糊的蔣介石一眼就看到,美國國力的強勢崛起和德國經濟在夾縫中的高速發展。

這份報告是目前爲止最爲詳細、最注重實據的政論報告,是國民黨中央、參議院、軍委各部任何一個將領和所謂的國際關係理論家無法提供給蔣介石的,安毅卻做到了,而且在結論中非常肯定地指出英國的外強中乾,以及其遍及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危機,直接提出了與蔣介石不謀而合的看法和建議:

在政治上,以靈活的外交方式處理中英關係,必要時就中英關係問題與美國政府秘密商議,美國政府基於自己的在華利益以及與英國政府的盟友關係,甚至會爲此主動找上門來進行斡旋,最終達成各方妥協;在軍事上,請蔣個石和中央信任並依靠西南地方勢力,順應民意,狠狠教軍力單薄、卻又極度狂妄自大的英國殖民者,不但能爲中央政府樹立起巨大的民望,還能通過果斷強硬態度和局部軍事勝利,震懾在華北蠢蠢欲動的日本軍國主義者。

第二份《壺待改革之軍銜制度》切中時弊,正中蔣介石下懷。

前一段的總理紀念週上,蔣介石面對中央軍數百將校,痛陳目前國內混亂的軍閥割據狀態,痛斥在軍隊建設和管理方面的諸多弊病與漏洞,喊出了“我們國民黨軍隊同列強相比,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竟有一個師多達十五名將官的天下奇觀”這樣的狠話;西北軍閥馬步芳十二歲的兒子馬繼援被委派爲青海省南北邊區警備司令部的上校參謀長、而且竟然獲得中央軍委軍政部批准的例子,更是成爲中外軍界的笑柄,儘管軍政部長何應欽嚴厲處罰了麾下栓敘科的所有主官,並多次向蔣介石檢討錯誤,但這一醜聞造成的惡劣影響,已經無法挽回。????安毅在這份報告中並沒有論及其他,而是針對現行的國民黨中央政府於三一年四月頒佈的《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結合德國軍隊和美國軍隊的軍銜制度,進行對比分析,鄭重要求蔣介石和中央軍委在法理和實施手段弈面,排除一切干擾,強有力地統一全國的軍銜制度。

安毅在最後非常坦率地附上川南和滇南一個正規軍、五個地方師所奉行的軍銜制度和將官列表,安家軍十一萬軍隊中,少將以上軍官只有三十六名,而且統統報送軍委備案,比如今中央軍的一個管轄三個主力師的三萬人左右的正規軍將官還少了三分之一,且安毅麾下軍隊校尉一級將領的升遷時限非常嚴格,從今年初開始,除卓越軍功之外,所有軍官必須在本級崗位服役滿三年,才具備晉銜的首要條件,相比於目前中央軍實施的軍辮制度,更爲嚴格,比全國混亂的地方軍隊更是強了十倍百倍,引起蔣介石的強烈共鳴和高度重視,看完迅速有了較爲

另外三份報告也非常的專業,與其說是報告還不如說是論文。三份報告中附帶中央軍校教育長張治中寫給蔣介石的推薦信,懇請蔣介石把這三份報告勘定爲中央軍校將官進修班的輔助教材。

蔣介石匆匆翻閱一遍,印象極爲深刻。也對安家軍的強大憂心仲仲。

蔣介石知道,安毅敢於呈上這三份報告,不但已經猜測到蔣介石和中央政府的負面反應,而且隱隱透着一種強硬而自信的高姿態,不擔心蔣介石和中央政府對他的軍隊使出各種削弱壓制的手段。

這一點,更讓蔣介石頭疼和無奈,蔣介石清晰地認識到,安毅通過這一方式,等於向他表明了鮮明的政治態度:

一、安毅和他的軍隊在大局上仍然服從中央的領導,尊崇蔣介石中國軍隊最高統帥的地位;二、安毅和他的軍隊已經形成實質上的相對獨立,雖然表面上奉行國民黨中央政府和中央軍委的那一套,但實際上也和閻錫山、李宗仁和陳濟棠等人一樣,只是在軍事上服從領導,在政治、經濟、文教衛生各領域自行一套,根本不把懦弱無能的國民黨中央放在眼裡。

蔣介石對此深感失望,但卻又毫無辦法。由於汪精衛派系的強勢,以及全國各大反對派的百般抨擊,蔣介石需要時間蓄勢,通過讓出政府行政權力來換取更有利的政治環境和發展時間,讓權力慾旺盛的汪精衛去做擋箭牌。以減輕在一窮二白、債臺高築的政治方面必須承受的巨大壓力。????安毅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和一系列大手筆,建設川南,發展川南,不但趁亂擴大地盤,強勢介入四川、貴州、湖南、雲南的軍政領域,還與周邊勢力形成了利益共享的同盟關係。在三民主義的旗幟下。再扛起“振興民族工商業發展民生造福一方”的大旗,其巨資投入的一個個建設項目和迅速取得的成就,受到全國各界的普遍讚揚,讓各省民衆羨慕之餘,也對自己的政府怨氣叢生。

對此,南京政府包括蔣介石、汪精衛都毫無辦法,不但要違心地支持川南的建設,順應民意、讚揚安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甚至偷樑換柱地竊安毅之功,說是在國民黨中央英明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取得的非凡成就,還要在方方面面忍受安毅巧妙的要挾。長此下去,再想收服安毅、收回西南各省的統治權,就越發地困難了。

蔣介石面對安毅的一系列報告想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把孔祥熙叫來談一談,省得明日孔祥熙返回南京之後更爲麻煩。

不久孔樣熙到來,蔣介石揮退秘書和侍從官,獨自與孔祥熙密談,開口就問出一番很不高興的話:

“庸之,你們幾個這次屈尊去川南,我已經算是很給安毅的面子了。派出四名大員去做工作的事,此前我只對閻百川、馮煥章、張漢卿做過,他安毅怎麼不識得其中奧妙,爲什麼還是不願來見我?他究竟想幹什麼?”

孔祥熙微微一笑:“我那乾女兒這幾天就要生了,安毅對之前的那個孩子和楚兒深感愧疚,於是決定留在楚兒身邊陪伴她,盡到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職責,呵呵,”雖然這只是個藉口,但一點兒也不牽強,情理之中啊!”

“屁話!他安毅從北伐開始到華北抗戰,什麼時候見他兒女情長了?何況如今災民遍地,口口聲聲以國家民族利益爲畢生奮鬥目標的安毅,會因爲自己兒子的出生而至萬民於不顧嗎?”蔣介石很不高興。

孔祥熙深知蔣介石的脾氣,又是哈哈一笑,從容道來:“也不是不管不顧,他不是把楊斌和夏儉派到南昌來負責賑災了嗎?楊斌和夏儉原來分別是江西省保安司令和贛中保安司令,他們在任時期多次負責過全國和地方的賑災事務。對於災民安置和分流,非常有經驗,而且有勞先生和江南集團總經理周先生在一旁鼎力支持,安毅來不來其實問題不大。”

蔣介石已經知道楊斌和夏儉趕到了南昌,正在與熊式輝等人召開緊急會議,共同商議,也相信他們很就會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來緩解南昌的壓力,但是全國各地災民仍然源源不斷地向南昌地區涌來,各地政府的保安部隊設卡攔截都見效不大,蔣介石不得不格外重視。

第271章 鬥智鬥勇建奇功(七)第2205章 心驚膽寒第1728章 左右逢源第1543章 驚心動魄的夜(上)第1699章 奇兵入阿第2049章 向北突破(下)第560章 要打就打疼他(七)第518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六)第932章 難以獲得的信任第1499章 改弦易轍第1208章 亂象紛紜第1038章 與時俱進第326章 亡命之徒第1868章 最重要的一點第16章 危難見人心第2107章 攻守兼備第749章 商盟第918章 緩緩開動的列車第1809章 以竟全功第218章 財富大轉移第238章 切勿打草驚蛇第1915章 短兵相接第628章 不速之客第52章 經典詩朗誦(上)第1626章 運籌帷幄第1227章 同舟共濟第2158章 獵手與獵物第2199章 大捷第2132章 魚目混珠第40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1417章 利益爲先第120章 兵強馬壯的模範營第977章 福建事件第2234章 德國投降八〇章 後發制人四第1122章 深谷槍聲第768章 全方位反擊(八)第813章 冰與火的見證(三)第527章 大家都爽快第1691章 馬六甲海戰第1405章 戰略調整第150章 力挽狂瀾(中)第461章 連鎖反應第864章 咬着牙頂上第1434章 較量中的完勝第1925章 遭遇戰(一)第10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61章 徐徐進逼第1160章 卻是爲何?第1737章 最好的選擇第五四十三章 猛虎出籠三第415章 慰問團第397章 到底誰說服了誰(下)第430章 艱難的選擇第294章 怎麼也要撈一把第447章 呼之欲出的騎兵團第1052章 烽煙四起第43章 再見了,林村第814章 冰與火的見證(四)第1796章 無愧於心第1829章 絕不後悔第1500章 政治無處不在第699章 量小非君子第1526章 坦克與騎兵的對決第781章 騎虎難下第871章 你敢放火我就點燈(四)第718章 血雨腥風上海灘(三)第1484章 夜色下的突襲第459章 幕後黑手(中)第1623章 雨幕下的激戰第95章 意外的任務第1008章 滇西戰役(五)第285章 讓你開開眼界(下)第1410章 一生何求第1605章 勝利在望第2151章 不歡而散第1175章 寒潮突至第478章 外鬆內緊的日子第200章 順勢而爲的變革第1539章 家事國事第五百〇六章 西上潼關一第1621章 抽絲剝繭第854章 無心插柳第243章 兵者詭道也(中)第1800章 港九諜影第1917章 大軍強橫過嫩江第834章 冰與火的見證(二四)第644章 溪口行第2197章 大遷移和大戰略第306章 世事如棋步步險第1122章 深谷槍聲第252章 襲擾與破壞(上)第1131章 相互試探第1354章 變生肘腋第1069章 鋌而走險第5章 患難之中第2165章 牆頭草的可悲第374章 心與心的距離第1023章 今非昔比(三)
第271章 鬥智鬥勇建奇功(七)第2205章 心驚膽寒第1728章 左右逢源第1543章 驚心動魄的夜(上)第1699章 奇兵入阿第2049章 向北突破(下)第560章 要打就打疼他(七)第518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六)第932章 難以獲得的信任第1499章 改弦易轍第1208章 亂象紛紜第1038章 與時俱進第326章 亡命之徒第1868章 最重要的一點第16章 危難見人心第2107章 攻守兼備第749章 商盟第918章 緩緩開動的列車第1809章 以竟全功第218章 財富大轉移第238章 切勿打草驚蛇第1915章 短兵相接第628章 不速之客第52章 經典詩朗誦(上)第1626章 運籌帷幄第1227章 同舟共濟第2158章 獵手與獵物第2199章 大捷第2132章 魚目混珠第40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1417章 利益爲先第120章 兵強馬壯的模範營第977章 福建事件第2234章 德國投降八〇章 後發制人四第1122章 深谷槍聲第768章 全方位反擊(八)第813章 冰與火的見證(三)第527章 大家都爽快第1691章 馬六甲海戰第1405章 戰略調整第150章 力挽狂瀾(中)第461章 連鎖反應第864章 咬着牙頂上第1434章 較量中的完勝第1925章 遭遇戰(一)第10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61章 徐徐進逼第1160章 卻是爲何?第1737章 最好的選擇第五四十三章 猛虎出籠三第415章 慰問團第397章 到底誰說服了誰(下)第430章 艱難的選擇第294章 怎麼也要撈一把第447章 呼之欲出的騎兵團第1052章 烽煙四起第43章 再見了,林村第814章 冰與火的見證(四)第1796章 無愧於心第1829章 絕不後悔第1500章 政治無處不在第699章 量小非君子第1526章 坦克與騎兵的對決第781章 騎虎難下第871章 你敢放火我就點燈(四)第718章 血雨腥風上海灘(三)第1484章 夜色下的突襲第459章 幕後黑手(中)第1623章 雨幕下的激戰第95章 意外的任務第1008章 滇西戰役(五)第285章 讓你開開眼界(下)第1410章 一生何求第1605章 勝利在望第2151章 不歡而散第1175章 寒潮突至第478章 外鬆內緊的日子第200章 順勢而爲的變革第1539章 家事國事第五百〇六章 西上潼關一第1621章 抽絲剝繭第854章 無心插柳第243章 兵者詭道也(中)第1800章 港九諜影第1917章 大軍強橫過嫩江第834章 冰與火的見證(二四)第644章 溪口行第2197章 大遷移和大戰略第306章 世事如棋步步險第1122章 深谷槍聲第252章 襲擾與破壞(上)第1131章 相互試探第1354章 變生肘腋第1069章 鋌而走險第5章 患難之中第2165章 牆頭草的可悲第374章 心與心的距離第1023章 今非昔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