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何況儒哉?

朱由校眼角餘光撇過演武臺入口之處,果然落入朱由校眼簾的,就是袁崇煥和他身邊人那慘白的臉色。

似乎袁崇煥身邊的那人,也是個從未見過刀光劍影,從未見過血腥的傢伙?

朱由校重重將關刀收住,刀柄敲擊在了地面之上,雙目微眯,朝着袁崇煥走了過去。

看着朱由校人都已經離開了,關刀依舊屹立在原地,雙手捧着朱由校大槍的吳三桂連忙大步朝着朱由校走了過去。

“臣,袁崇煥,見過陛下!”

看着這個額頭高高腫起,還帶着絲絲血跡的男人,朱由校伸出手,扶起了弓着身子的袁崇煥,看也不看袁崇煥身邊那似乎被嚇傻了的夏允彝,就對袁崇煥說道:“袁兵備,朕聽聞,你在海邊洗手,不知道是想要洗掉什麼?”

“是洗掉血腥呢?還是想要洗掉過去?亦或者,兼而有之?”

朱由校話音落地,夏允彝猛然驚醒。

是了!袁公佩的並不是君子之器的寶劍,而是一柄一看就是殺伐之器的長刀!

陛下說,袁公想要洗掉血腥?

這說明,袁公也是親手殺敵了的!

誰說文人,就不能殺敵了?

一股子豪邁之氣,從夏允彝的胸口,猛的翻涌而出。

擡起頭剛想說話,夏允彝卻又猛的想起了袁崇煥的話語,想起了在家中之時聽到的關於面前這位陛下的惡名,夏允彝又閉上了嘴。

他很想知道,袁崇煥到底會對天啓帝說些什麼,天啓帝,又將怎麼回答於他。

畢竟說到底,親眼君臣奏對這玩意對於朝臣而言是常事,可是對於一個從未進過中樞的文人而言,卻是寶貴的經驗和某種榮耀。

袁崇煥目光中的迷惘,此時已經散去大半,聽着天啓帝的問題,袁崇煥下意識答道:“陛下,老臣不爲了洗掉什麼,亦或者,陛下所說的二者皆有。”

“但是老臣想問陛下,陛下認爲我們這些文人,學了這一輩子的本事,到底有用,還是沒用?”

朱由校挑了挑眉,這袁崇煥的問題,還真就有點意思。

文人學了一輩子的本事到底有沒有用?

朱由校拍了拍自己剛扶起的袁崇煥,笑道:“學了一輩子的東西有沒有用,其實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要想一下,你爲了什麼,而學這些東西。”

“爲生民立命?”

“爲往聖繼絕學?”

“爲了天下蒼生?”

“亦或者爲了升官發財?”

“你忠於你自己和你的利益,還是忠於朕,忠於大明?”

“你是想要青史留名,還是想要爲百姓做點事情?”

“這些問題,袁兵備,你覺得你能回答上來麼?”

朱由校這一連串的問題,如同一串連珠炮一般,打的袁崇煥猛然一愕。

皺了皺眉,稍稍一番思考之後,袁崇煥低下頭顱,一字一句道:“陛下,臣讀書之初,爲的是青史留名,想要青史留名,那麼自然就需要升官,或者塑造良好的官聲。”

“爲了這官聲,臣年少輕狂不知自己幾斤幾兩的向陛下遞交了平遼策,卻被陛下否決並且一一反駁了。”

“而後臣爲了證明臣是有能之人,跟隨孫閣老前來遼地,親手治遼,修繕防線,也跟建奴有過往來。”

“臣以爲,建奴亦是人,也同樣可以受君子教化,兩軍交戰之時,老臣還遵從了儒家的復古,選擇不去追殺,導致建奴即便是大潰敗了,卻依舊有着餘力凌虐散落關外的大明百姓。”

“甚至在親眼見到那些百姓被凌虐之前,老臣還認爲曹將軍提出的以猛火油焚燒建奴之策有傷天和。”

“臣,見到了,臣,殺敵了,可是殺戮之後,臣覺得臣畢生所學的,文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武不能排兵佈陣一戰功成。”

“臣覺得,臣,所學的一切,都是廢的,都沒有能夠用武之地!”

“甚至在遼東,在寧遠,我都不能緩和文武關係,還和滿桂有着無數的矛盾,明明若是沒了滿桂的統兵之能和誓死之詞,寧遠衛都不會留下那麼多的軍民和臣一同面對建奴!”

“治民親軍之策,也是臣聽了孫閣老的,依樣畫葫蘆而已。”

“臣的所作所爲,在這一次被曹將軍丟出寧遠之前,可以說一直都是渾渾噩噩的!”

袁崇煥所說的,倒也確實和他原本歷史上的脈絡差不多。

原本歷史上的脈絡中,袁崇煥的確就是靠着黨內的名聲一飛沖天直抵禦前,而後就在遼東蹉跎到了寧遠之戰,陰差陽錯運氣之下,寧遠大捷,袁崇煥就這麼稀裡糊塗成了名將,隨後就好像是大徹大悟融會貫通了一般,打贏了寧錦之戰。

更是在己巳之變中,救援京師成功。

可是這其中,袁崇煥的問題出的也不少,一到遼東就要去解救十三山的遼民,卻沒有縱觀全局,導致遼民死傷慘重。

寧錦之戰後,袁崇煥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功勞,憤而辭官,再度被啓用之時,二話不說就直接幹掉了毛文龍,導致東江鎮離心。

己巳之變前,袁崇煥和皇太極當了筆友,朝中問他山海關如何的時候,袁崇煥回了個山海關穩如泰山,一隻建奴那邊的蚊子都飛不過去。

結果就是皇太極轉戰千里,從草原入寇,兵鋒直抵京師。

雖然說之後的袁崇煥救援京師成功,卻也因爲和皇太極是筆友的事情,落了賣國的口實,導致最終的凌遲而死。

綜合而論,就是袁崇煥這貨容易飄容易膨脹,而且缺乏大局觀。

然而局域戰鬥,調兵遣將,袁崇煥玩的賊溜。

用不用袁崇煥,朱由校的心中,一直都有着一個疑問。

用,又怕袁崇煥太飄太膨脹。

不用,又覺得浪費了一個能夠帶兵一方的能人。

直到這一次袁崇煥在寧遠之外斬殺了數十個建奴,更是在兩軍匯合之時,對自己提出了教化同化這個計策之後,朱由校才決定要用袁崇煥。

畢竟這貨,已經開始蛻變了。

飄就飄吧,膨脹就膨脹吧,朱由校覺得,自己只要及時敲打敲打,袁崇煥就不至於搞出大新聞來。

這一連串的問題,好像打擊的袁崇煥有點懷疑人生了,這很明顯,就是敲打過了頭。

朱由校看着陷入了自我懷疑的袁崇煥,挑眉道:“袁兵備,你忘了王陽明瞭麼?王陽明,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格物致知!而朕,要告訴你一句話,那就是學以致用!

你們學習的,是古時聖賢的學識,言論,這些東西也許在聖賢他們所在的時候,是有用的,是符合時局的,可是拿到今日,時代早就已經不再是聖賢們的時代了!

聖賢們所在的時候,天下才多大?而如今,大明的天下,又有多大?在大明之外,又有多大?

並不是學這些聖賢經典無用,而是要學會,學以致用,拿着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袁兵備,你覺得合適嗎?”

這番話一出,袁崇煥陷入了迷惘的雙眼中,閃過了一抹清明。

“陛下,你可是認爲,這些儒家的經典,只要能夠符合如今的時局,就是沒有白學,就是可以用的,對麼?

那麼就是本朝,也有着無數的大儒們在前人的基礎上註解了這些經典,按理來說老臣學的東西都是能夠用上的,可是爲何老臣依舊覺得,自己空學了一世,卻毫無用武之地呢?”

對於袁崇煥的這一番迷惘,朱由校可以說得上是忒清楚了。

這個鍋吧,還是得甩給趙宋。

趙普一句半部論語治天下,導致這句話成了至理名言,無數人都蜂擁着涌入了儒家的海洋,尋求着治天下之法和通天之梯。

畢竟這可是開國宰相的話,這能有錯嗎?

這不能!

而宋真宗的勸學詩,就是那個耳熟能詳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更是火上澆油了一把。

你看,這皇帝老兒都說了,讀書就能撈錢,讀書就能有美女,那讀書就多是一件美事了。

天下人,都已讀書爲傲,而他們讀書爲的卻只是升官發財,酒色享樂。

從這個時候開始,讀書的目標就已經變質了。

讀書明理?

不!

讀書當官!

當官發財!

這纔是讀書的目的!

雖然說有不少人,諸如范仲淹,諸如文天祥,諸如張居正之類的人,他們依舊是選擇了讀書明理,可是更多的人,都開始將讀書視作了終南捷徑。

加上趙宋一手與士大夫共天下,導致這個理念和目的被無限放大。

兩宋加上短暫的元朝,在加上大明自土木堡之變之後的重文輕武格調,這麼多年下來,還能夠恪守本心的人,早已是少之又少。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很搞笑的事情。

甭管是趙宋還是大明,到了中晚期,商賈和豪強階層基本都是富得流油。

大明尤其是這樣,因爲大明的官商勾結土地兼併之烈遠超趙宋。

兩淮的鹽商,山西的晉商,或勾結草原,或勾結倭寇,加上他們的大傘,讓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忌憚。

人心變了,就導致了吏治的崩塌,來的迅捷無比。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的極速利己思想,在這個時代極爲吃香,畢竟家比國更大,誰坐在皇位上,管他們屁事?

革新者,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如范仲淹之於趙宋。

保守者,被送上了萬人敬仰的神壇,如司馬光之於趙宋。

大明到了現在,罵張居正的人可依舊是比比皆是。

而自那大澤鄉的一聲怒吼之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潮,就銘刻在了華夏子民的血液中,記憶裡。

吏治的崩塌,就直接的成爲了官逼民反的最佳助力。

畢竟,官老爺不好見,可是小吏這玩意,又有幾個老百姓沒有打過交道?

袁崇煥能夠問出這些問題,說明了袁崇煥是個恪守良心,但是有私慾的人。

他之所以這麼迷惘,毫無疑問的也是因爲他學的,就是程朱理學那一套的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

想當聖人,卻又有了私慾,自己和自己爲敵,自己和自己矛盾。

眼見着袁崇煥似乎又要陷入迷惘,朱由校猛然爆喝道:“聖賢們原本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意思?”

“你所看的,你所讀的,你所懂的,真是聖賢當初的意思,而不是後來人以他們的思維去解讀的意思嗎?”

“袁崇煥!讀書可以,但是你要讀出來自己的道路!”

“儒學最爲燦爛的時候爲什麼是春秋戰國,儒學發展最爲迅捷的時候爲什麼是炎漢?儒學爲什麼在這數百年裡,只出了王陽明一個另類?”

“袁崇煥,來!告訴朕!”

朱由校的爆喝宛如九天雷霆一般,狠狠的將袁崇煥劈醒了過來。

同時,也將袁崇煥身邊那弓着身子的夏允彝嚇了一跳。

夏允彝從來都不知道,居然會有人對儒家的思想,抱有這般的看法。

“是了,王陽明的道,是格物致知,陛下的道,是學以致用!公羊儒的道,是十世之仇尤可報也!程朱的道,是存天理滅人慾!”

“我悟了!我的道,又是什麼?”

“草民,謝過陛下指點!”

沒等呢喃着,抽抽着的袁崇煥說出什麼來,夏允彝反倒是先行一步明白了過來,端端正正的五體投地跪在了地上,行了個大禮。

看着這一幕,朱由校眼角一抽。

這丫誰啊?這麼自來熟的?

“你是何人?”

看着五體投地的夏允彝,朱由校低聲道。

此時的夏允彝哪還有一入場時,覺得天啓帝連問都不問自己,覺得天啓帝是輕視自己的那種不忿。

一聽天啓帝問自己是誰,當即朗聲道:“草民松江府夏允彝,末學後進能見陛下天顏,聞陛下教誨,死亦無怨也!”

夏允彝?

朱由校雙眼微微眯起,這名字有點耳熟,但是卻又不是很記得。

既然是袁崇煥帶來的,沒準就是袁崇煥的學生之類的,朱由校也沒多在意,反而是看着夏允彝道:“若是你不知道你的道是什麼,那麼朕,爲你指一條道,也爲天下儒生指一條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何況儒哉?”

“君且記,夫子也是憂國憂民之人!夫子也是希望魯國富強之人!”

“若是連憂國憂民都做不到,若是連希望國家富強都做不到,也配叫做儒生?”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這不是人,這只是一件商品。”

“你,明白了嗎?”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九十章 全軍啓程第一百九十七章 斬將奪旗!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期而遇第五十章 勾連蒙古!意圖謀反!證據確鑿!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防啊陛下!第三百零七章 現在不逃在這等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二人,都是高手!第二百零四章 京觀?京觀!第四百九十七章 本官要隨陛下殺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你們爲何!第六章 居然是個武俠位面?第二百二十五章 百騎劫營曹文詔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防啊陛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爭也不行了。第二百零一章 海東青之殤第一百五十四章 很好,很有精神第一百四十七章 臣有話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防啊陛下!第五百四十章 哦?什麼秘密?第四十四章 拿下!第四章 殺爾心腹,壯朕之威,何如?第一百一十三章 被打臉的駱養性。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院火起,老奴落幕。第四百零一章 爲何要救祖大壽?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二百二十章 咋地?又是貴族是吧?第四百七十九章 悍勇!第五百一十五章 換個思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你的刀不錯,然後就是我的了第三章 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行,我得小心點!第四百九十八章 碎!第四百五十章 決戰之日,不是今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自責第一百八十七章 川軍已至,君備好否?第三百零五章 第一步,斬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咱們小心爲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青春的熱血,是這樣子的!第三十三章 重創!第三十五章 天下誰的第一又如何?!第一百一十七章 就由朕來結束。第七十八章 皇弟,你說完了吧?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六字真言!第四百零八章 停止追擊,大明萬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祖大壽等待的機會,到了!第十八章 這牌子,也摘了罷!第六十六章 鷂兒嶺覆盤第二百七十二章 關外難民,迴歸!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能否認歷史第一百六十五章 民族意識第七十五章 好好見一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會如何做?第五百四十九章 看到了,沒用了。第三百零六章 誘餌兀庫兒!第四百零一章 爲何要救祖大壽?第四百四十三章 好建奴,納命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舉旗而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所以,我拒絕!第二百五十四章 留他一命,還有用處第四百二十章 要麼?咱們撤?第二百六十章 忽悠,接着忽悠,持續不斷忽悠第五百三十章 亂套了!第八十九章 何須什麼賠禮道歉?第二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暴露身份,朕無所謂!第一百六十一章 拳出如龍曹文詔!第五百四十九章 看到了,沒用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又有什麼看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窮則分割擊破,富則聚而殲之第五百三十三章 斬!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對對,都是陛下做的!第八章 何人所爲?第五百一十章 東林逆黨袁崇煥!第九十六章 加錦衣衛千戶,隨朕出征遼東第二百四十三章 逃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臣,遵旨!第二百三十章 願爲將軍,射殺飛鳥!第三百一十八章 帶孝子莽古爾泰第二百五十七章 慷慨激昂皇太極第八十九章 何須什麼賠禮道歉?第五十八章 行刺?第二百七十九章 添橋?!糟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古井不波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金國藥丸?第三百四十八章 蒙古?第三百三十六章 啥叫哥哥啊?第六十八章 個人勇武可否?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是笑話!第五章 以炸爐,欺東林!第三百一十二章 朕累了,交給你們了第一百零五章 什麼叫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六十七章 自責第三百二十七章 從何而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就這就這啊?第四百三十一章 還請兄長教我第一百二十七章 陛下,出來了!第三百章 設局坑奴酋第三百三十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九十章 全軍啓程第一百九十七章 斬將奪旗!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期而遇第五十章 勾連蒙古!意圖謀反!證據確鑿!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防啊陛下!第三百零七章 現在不逃在這等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二人,都是高手!第二百零四章 京觀?京觀!第四百九十七章 本官要隨陛下殺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你們爲何!第六章 居然是個武俠位面?第二百二十五章 百騎劫營曹文詔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防啊陛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爭也不行了。第二百零一章 海東青之殤第一百五十四章 很好,很有精神第一百四十七章 臣有話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防啊陛下!第五百四十章 哦?什麼秘密?第四十四章 拿下!第四章 殺爾心腹,壯朕之威,何如?第一百一十三章 被打臉的駱養性。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院火起,老奴落幕。第四百零一章 爲何要救祖大壽?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二百二十章 咋地?又是貴族是吧?第四百七十九章 悍勇!第五百一十五章 換個思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你的刀不錯,然後就是我的了第三章 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行,我得小心點!第四百九十八章 碎!第四百五十章 決戰之日,不是今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自責第一百八十七章 川軍已至,君備好否?第三百零五章 第一步,斬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咱們小心爲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青春的熱血,是這樣子的!第三十三章 重創!第三十五章 天下誰的第一又如何?!第一百一十七章 就由朕來結束。第七十八章 皇弟,你說完了吧?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六字真言!第四百零八章 停止追擊,大明萬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祖大壽等待的機會,到了!第十八章 這牌子,也摘了罷!第六十六章 鷂兒嶺覆盤第二百七十二章 關外難民,迴歸!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能否認歷史第一百六十五章 民族意識第七十五章 好好見一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會如何做?第五百四十九章 看到了,沒用了。第三百零六章 誘餌兀庫兒!第四百零一章 爲何要救祖大壽?第四百四十三章 好建奴,納命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舉旗而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所以,我拒絕!第二百五十四章 留他一命,還有用處第四百二十章 要麼?咱們撤?第二百六十章 忽悠,接着忽悠,持續不斷忽悠第五百三十章 亂套了!第八十九章 何須什麼賠禮道歉?第二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暴露身份,朕無所謂!第一百六十一章 拳出如龍曹文詔!第五百四十九章 看到了,沒用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又有什麼看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窮則分割擊破,富則聚而殲之第五百三十三章 斬!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對對,都是陛下做的!第八章 何人所爲?第五百一十章 東林逆黨袁崇煥!第九十六章 加錦衣衛千戶,隨朕出征遼東第二百四十三章 逃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臣,遵旨!第二百三十章 願爲將軍,射殺飛鳥!第三百一十八章 帶孝子莽古爾泰第二百五十七章 慷慨激昂皇太極第八十九章 何須什麼賠禮道歉?第五十八章 行刺?第二百七十九章 添橋?!糟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古井不波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金國藥丸?第三百四十八章 蒙古?第三百三十六章 啥叫哥哥啊?第六十八章 個人勇武可否?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是笑話!第五章 以炸爐,欺東林!第三百一十二章 朕累了,交給你們了第一百零五章 什麼叫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六十七章 自責第三百二十七章 從何而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就這就這啊?第四百三十一章 還請兄長教我第一百二十七章 陛下,出來了!第三百章 設局坑奴酋第三百三十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