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阻斷(新書上架求支持)

人這一輩子,誰都不曾料到自己會走到那一步,總是有太多的偶然會改變人的命運。

至少,對於陳端來說,當初義軍進城的時候,對那些所謂的義軍滿腹不滿的他從未曾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進義軍大帥的幕府。

可現在,他卻是這武昌大漢都督府政事部中的一員,其實這倒也不怪,誰那政事部主吏林治平是他的知交好友,當初在黃州的時候,其就曾力邀他入幕,只不屢次三番爲他所拒,直到其奪取武昌後,他才受邀入幕。

這倒也不是說陳端覺得如今事成,而是因爲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看到這義軍與粵匪確實有不同之處,論其軍紀嚴明,即是官軍亦也是拍馬難及。加之其亦非如流寇一般,四處劫掠,而是每奪一地,便設官府、徵稅賦,在他看來,這便是奪天下的前兆。

人總是現實的,幾乎是在大漢都督府開武昌設府,再次收到好友的信後,陳端便別妻攜子到了武昌入了督府。至於這大漢都督府是大帥奇兵奪取武昌後設立,自然的總攬湖北一切大權,下設軍令、軍務、參謀、政事四部,雖說瞧着這設置新奇,可於陳端看來,這四部還是有那麼些“草創”之感,更重要的是其重軍輕民。

最近幾天,陳端成日所尋思着的,便是如何調整這都督府的設置,從而令其能夠更便捷的統轄一省之地,以便將來作長久打算,即然已經投身其中,他自然甘願爲其所驅使。

“只是不知道大都督什麼時候有時間?”

又一次,陳端把視線投向大都督辦公的廳堂,那裡曾是湖廣總督的公堂所在,這會那公堂雖是門堂敞開,但在門外丈遠之處,數名衛兵荷槍而立,阻絕了他人的探聽。

“……荊州的八旗兵,有什麼消息?”

擡眼看着面前的張森,朱宜鋒有些關切的問道,整個湖北,兵最多的地方就是荊州,荊州滿城內足足有近萬八旗兵,現在安陸既然已經拿了下來,這大半個湖北也就盡落自己之手,這荊州那邊不能還沒有任何動靜。

“回大都督,荊州那邊除了募勇五千以爲守城之外,滿城除去接連閉城,倒也沒有什麼新的消息……”

張森的回答,讓朱宜鋒的眉頭微微一皺,在督府的體系之中,張森是某種程度上的外人,而這個外人之所以能夠進入朱宜鋒的眼中,全是因爲他在武昌的那個建議——令漢勇殺楚勇湘勇。

那一天,也就是在張森的建議下,近四千楚勇湘勇被斬殺於城外,直到現在,朱宜鋒都記得的進城時看到的四千腦袋瓜子——辮子倒繫着掛於城牆上。那種震撼遠非砍幾個腦袋所能相比,即便是到現在,偶爾的他也會想到那令人驚悸的一幕——數千個腦袋瓜子就那麼吊着辮子被吊在城牆上,甚至就連那城牆上,都能看到些許血污。

一開始的時候,朱宜鋒曾想過一刀砍了張森的腦袋,把他和那四千個腦袋一般都系在城牆上。

可卻正像林治平所說的一般,若沒有這四千個腦袋,騎兵營又豈能憑着數百人控制武昌,再則,有了這血淋淋的幾千個人頭,將來辦起事來,自然也就順當的多。就是憑着這四千個腦袋,漢陽、漢口兩地主動開了城,甚至就連德安府,亦是如此。倒不是說他們是爲義軍的“嗜殺”所嚇,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看到了負隅頑抗的代價。

至於各地的士紳,也是紛紛主動的配合着,正如當初配合“官府”一般,那幾千個腦袋,讓人們看到了頑抗的下場,要勢不及的情況下,對於他們而言,好好的配合,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或許朱宜鋒可以留張森一條性命,但卻不可能把這個“殺神”放歸軍中,若不然,誰知道將來會給自己若出什麼亂子來,可要把這個心狠手辣之人放在什麼地方?

最終,朱宜鋒想到了另一種可能——讓他從事情報工作,也許這種職業更適當像他這樣心狠手辣的人。

還別說,這也算是歪打正着,這個十年寒窗未曾考中秀才,卻又憑着讀書識字的優勢,常年於碼頭上混跡的傢伙,幹起情報來倒也是頗有天賦,不過只是兩個月的功夫,便藉着地方上的水陸碼頭,建起了一個連貫湖北的情報網,這倒也讓朱宜鋒刮目相看,當然,更爲重要的一點是,佔據着長江中游的他並沒有切斷航路的打算,如此一來,隨着船運的恢復,居中之下,藉助船幫之力,張森纔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起了爲督府所用的情報網。

“那北邊滿清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回都督,清廷已經委任湖南的曾國藩徵募十營湘勇,並率其進入嶽州,另自貴州等地調勇練,以阻擋我軍進入湖南……”

曾國藩!

聽到這個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居然去了嶽州,朱宜鋒的神情頓時爲之一肅,或許對於其它人來說,曾國藩只是一個書生,頂多也就是曾經的禮部侍郎,一省團練的總辦,可對於瞭解歷史的朱宜鋒而言,他卻深知此人的厲害之處。

這位所謂的“中興之臣”幾乎是力挽狂瀾,挽滿清於危亡,正是其剿滅了太平軍,但是現在,他沒有對上太平軍,反倒是在嶽州與自己扛上了。

難道這就是歷史的改變?

心底這般尋思着,朱宜鋒便走到了地圖邊,若是說這間公堂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恐怕就是牆上張貼的幾幅地圖,除去幾張英文的長江流域的地圖之外,還有兩份湖廣的地圖,這是滿清繪製的,雖說不標準,可卻也勉強可用。

“黃州、武昌、漢陽、德安、安陸……”

看着地圖上的五府,這五府幾乎佔據了半個湖北,同樣也是湖北最富庶之地,現在都已經盡數爲自己所控制,而清廷控制着什麼地方?

“襄陽府、勳陽府、宜昌府、施南府、荊州府、荊門州……”

先於那並不標準的地圖上記下各地之後,朱宜鋒又轉向另一份英文地圖,儘管那份地圖最遠處只到宜昌,且只繪計沿江航路,但他依然能從地圖上看出嶽州的擱置,其恰好位於長江畔,切斷了逆江而上進入荊州的道路。

“嶽州、九江……”

這兩處分別部署了湖南以及江西團練,兩地互相配合,恰好切斷了自己順江擴張的可能,不過九江那邊不足爲懼,畢竟已經完全爲太平軍所糜爛。唯一讓人擔心的是嶽州。

“誰說滿清官府中盡是庸才……”

盯視着地圖,朱宜鋒暗自思索道。

“十營兵,也就是五千,進攻不足,防守有餘,也就是說,短期內,不需要考慮湘勇的威脅……”

“大都督,這湘勇,畢竟是湘勇,曾氏畢竟是湖南團練總辦,若是沒有清廷旨意,其勢必不能領兵出湘,以卑職看來,嶽州湘勇,不足爲懼……”

朱宜鋒皺皺眉頭,而後搖搖頭說道。

“你不懂,對咱們來說,嶽州的這五千湘勇,就是一着殺招。”

“這當真是招妙棋啊!”

張森或許不懂,但是林治平在看到地圖之後,立即連聲讚歎道。

“大人,你看這地圖!湖北多江川,除了施南府不通航路,其它各府或是沿江,或是沿河,只要舟船充足,我軍據以武昌,向北可以沿漢江,奪以襄陽、勳陽,進逼陝西興安府,向西,或沿長江取荊州、奪宜昌,兵逼四川,若論用兵,當數這一路最爲險難,與它地團勇或降或散不同,如若我軍攻城,荊州近萬滿兵勢必死守,而曾國藩往嶽州一駐,便陷我軍於兩難之地!”

林治平的感嘆讓朱宜鋒深以爲然的點點頭。

“可不是,若是我棄江河之利,以安陸出擊奪以荊州,以荊州萬五守軍,勢必需要動員兩萬以上兵力,再考慮到後勤等問題,到時候,咱們的三萬義軍,十之七八都要用於荊州,到時後方自然爲之空虛,到時候若是曾國藩像太平軍一般,來個順江而下……”

到時候,那可不是得不償失那麼簡單了,自己甚至可能會成爲喪家之犬,至於這剛奪的五府之地,恐怕也會瞬間變幻城頭大王旗。

或許曾國藩現在沒有那個能力“偷襲”自己,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他要是冒這個險,自己又該怎麼辦?更何況這人是名,樹是影,在曾國藩這個人的面前,朱宜鋒可以絲毫不敢託大。

“大都督,那現在怎麼辦?”

大都督的憂慮,讓張森不禁的認真看幾眼地圖,他還真沒想到那麼多,細想想確實有這種可能。

“怎麼辦……”

盯着地圖,朱宜鋒緩聲吐出兩字來!

“練兵!”

這恐怕就是眼下最好的選擇了,既然他們堵住了自己的擴張之路,那自己正好抓住時間練兵。

“當務之急就是練兵,既然他們不給咱們機會打,那咱們就先把兵練好!只要練好了咱們的兵,這天下,還不任我取之!”

第107章 狙擊(第一更,求推薦)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471章 計劃(求支持)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376章 應來之事(第二更)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295章 兵艦開拓(第一更,今天加更!)第195章 說服(第二更)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388章 汝州太平(第二更)第283章 零丁洋(第二更,求支持)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372章 阻敵(第三更)第131章 義軍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360章 從軍(第一更)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66章 嶽武穆(第二更,求推薦)第387章 激戰(第一更,今天加更)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593章 忠臣(求支持)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154章 商議(第二更)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第564章 印度(求支持)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223章 君與臣(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101章 武昌(第一更)第56章 鴻門宴(求推薦、求收藏)第579章 存在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578章 本性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633章 潛入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14章 珍珠(上)第640章 勝利者第8章 難題(新書已發佈)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208章 朝議(第二更)第509章 帝國初嘀(求支持)第82章 義軍(第一更,求推薦)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232章 刺(第二更,求訂閱,求支持)第569章 變化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364章 工部大學堂(第一更)第628章 商人第480章 結局(求支持)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一更)第567章 軍人職責(求支持)第273章 後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366章 國之基石(第一更)第505章 外交風雲(求支持)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263章 珠江(第二更,求支持)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38章 未來的機遇(第一更,求推薦)第202章 故友相逢(第二更)第366章 國之基石(第一更)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445章 北上(第一更)第632章 棋手與棋子第546章 動員(第二更)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321章 靈感(第二更,求推薦)第67章 欽差大臣(第一更,求推薦)第261章 賞識(第二更,求支持)第262章 將功贖罪(第一更,求支持)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85章 長沙(第一更,求推薦)第221章 天將變(第一更,求月票)第462章 漢陽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公債(第二更,求訂閱)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597章 君臣(求支持)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668章 過湖
第107章 狙擊(第一更,求推薦)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471章 計劃(求支持)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376章 應來之事(第二更)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295章 兵艦開拓(第一更,今天加更!)第195章 說服(第二更)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388章 汝州太平(第二更)第283章 零丁洋(第二更,求支持)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372章 阻敵(第三更)第131章 義軍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360章 從軍(第一更)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66章 嶽武穆(第二更,求推薦)第387章 激戰(第一更,今天加更)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593章 忠臣(求支持)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154章 商議(第二更)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第564章 印度(求支持)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223章 君與臣(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101章 武昌(第一更)第56章 鴻門宴(求推薦、求收藏)第579章 存在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578章 本性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633章 潛入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14章 珍珠(上)第640章 勝利者第8章 難題(新書已發佈)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208章 朝議(第二更)第509章 帝國初嘀(求支持)第82章 義軍(第一更,求推薦)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232章 刺(第二更,求訂閱,求支持)第569章 變化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364章 工部大學堂(第一更)第628章 商人第480章 結局(求支持)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一更)第567章 軍人職責(求支持)第273章 後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366章 國之基石(第一更)第505章 外交風雲(求支持)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263章 珠江(第二更,求支持)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38章 未來的機遇(第一更,求推薦)第202章 故友相逢(第二更)第366章 國之基石(第一更)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445章 北上(第一更)第632章 棋手與棋子第546章 動員(第二更)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321章 靈感(第二更,求推薦)第67章 欽差大臣(第一更,求推薦)第261章 賞識(第二更,求支持)第262章 將功贖罪(第一更,求支持)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85章 長沙(第一更,求推薦)第221章 天將變(第一更,求月票)第462章 漢陽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公債(第二更,求訂閱)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597章 君臣(求支持)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668章 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