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淡食之憂(明天恢復兩更)

“二十里長街八碼頭”言道的是漢水口北岸的漢口,而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及下江商人、徽商來漢進行貿易的商船,均有停泊的碼頭。漢水兩岸所停泊的船隻常在二萬四五千艘上下,一派繁忙景象,時人曾用“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霄明”的詩句將之喻爲“不夜港”。

隨着水上航運規模的擴大,漢水兩岸港區已不能滿足需要,碼頭始向武昌江岸發展,人們在武昌城北武勝門外塘角,開鑿了一條人工小河,名下新河,用以專泊來自下江的鹽船,“河中所泊鹽船常綿延十餘里”,場景十分壯觀。

“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

說的便是這新河碼頭,不過這碼頭現在卻不見了昨日的繁華,雖說現如今這江航未斷,可沿江的兵火卻也影響了這武昌碼頭的繁華,饒是偶爾有船來,那泊靠着的也是從黃州、漢陽、安陸、德安等地過來的米船,虧得這湖北是魚米之鄉,加之現在武昌城人不過數萬,倒也不至於有米糧之憂。

不至於無米糧之憂倒是不假,可偏偏這時候卻又出來了新憂,這不天方破曉,那邊在這新河碼頭處,便早早的擠來了一羣城內商販,雖說此時武昌城依是滿目瘡痍,可城市卻在迅速的恢復過來,只要城中有人,自然也就有了買賣,這買賣卻不及過去,無非都是此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柴米油鹽之類的買賣。

而這會商販們之所以會聚到新河碼頭,等得便是官府放鹽。從古至今,柴米油鹽醬醋茶,居家必備的之物,而這些東西里頭唯有食鹽,至今沒有任何物質能取代。古往今來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人之村百人食鹽,百姓人家又無自產食鹽的能力,所以只能靠買。因此只需掌控鹽的生產、營運和銷售權,稍微調整鹽價即可獲得可觀的利潤。

也正因如此,這掌握着五府之地的大都督府仍然沿襲舊制,把持着鹽售,不過與過去鹽商運鹽再售不同,現如今這湖北的都是鹽販子運來的私鹽,與過往的打壓不同,現在都督府可是雙手歡迎私鹽販子把鹽販運過來。只不過私鹽販需將鹽悉數交售於大都督府,再有大都督府運往各地發售。看似這種官售是爲了獲利,可實際上,這是因爲鹽貨不足,畢竟那些鹽販需要經過一路風險才能到達武昌,再說如今兵荒馬亂的,並不是每個鹽販都願意擔負這樣的風險。

待那些商販們等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在鹽行開門擁擠着試圖買鹽時,卻瞧着鹽行掛出了一個牌子來。

“今日無鹽!”

又沒鹽了!

這是第幾天了?

聽着沒鹽的消息,那些商販們無不是開始抱怨起來。

“嘿,我就說吧,這個什麼義軍是老鼠的尾巴長不了,別的不說,連個鹽都沒有,到時候不等朝廷的大軍打過來,他們自己個也就沒勁了!”

“可不是,沒了鹽,人就沒有力氣,沒力氣,便提不動刀把……”

“行了行了,就你們懂,你們又知道個屁啊!”

“得了,先別說人家了,眼下沒鹽吃的可是老百姓!”

“可不就是,等到家裡的那點鹽吃完了,這沒了鹽可咋弄……”

“咋弄,漲價唄!”

“你漲,漲價總得有鹽去賣吧!要不漲也是空漲……”

就在商販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在大都督府內,這會同樣也在討論着鹽。

“自揚州爲太平軍佔據後,兩淮鹽路已經完全斷絕!承攬私商表示,非是他們不願意爲大都督效命,實在是航路爲太平軍、官軍重重斷絕,鹽貨難運……”

恭立於大都督的面前,陳端看着大都督,現在太平軍據着江寧、揚州恰好切斷了兩淮鹽路。先前一個月多,各地不至於缺鹽,一來是各地存貨頗豐,二來是偶爾還有鹽販販來私鹽。雖說鹽價略漲,可卻不至於無鹽,但現在,隨着太平軍、清軍切斷江航,這鹽路自然也就斷絕了。

“何止是鹽貨難運,從鎮江到九江,這一路上清軍、太平軍設了重重關卡,清軍還好,他們船少舟少,不過也就是充個模樣,可太平軍卻大斷航路,非但鹽難運,就連咱們的那些船,雖說打着洋旗,可現在也不予放行……”

已經轉爲艦隊提督的沈明,提及此事便是連聲抱怨着,不過也就僅只是抱怨罷了,螞蟻多了咬死象,雖說現在他的“艦隊”有四艘西洋蒸氣帆船,可那畢竟只是商船,並非是能抵擋三十二磅炮甚至六十四磅炮的軍艦,而相比之下,太平軍雖說只有單桅船以及舢板之類的小船,但卻有數千艘之多,所以,他也只能眼巴巴的瞧着太平軍切斷航路。

“若是實在不行,就護航吧!給那些鹽船護航!”

沈明的建議讓朱宜鋒的眉頭微挑,這倒不是不行,只要能把鹽運進來,派“艦隊”又有可妨?

鹽,過去朱宜鋒從未想到,在大都督府成立之後,面對的最大的問題不是銀子、糧食,而是最普通的——鹽。

湖廣自古便不產鹽,所需要的鹽完全依賴淮鹽。在太平軍切斷鹽路後,雖說有那麼些存鹽,加之有鹽販爲謀暴利運鹽湖北,但因爲淮鹽難運,鹽價更是一日三漲,現在,甚至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鹽販不敢運鹽的另一個原因是,一但爲太平軍所攔,那太平軍非但會奪搶貨,甚至就連人也是拉入營中充丁,如此以來,自然沒有鹽販敢再冒險販鹽了,這樣武昌缺鹽也就理所當然了。

“大都督,這航路暢通並不能解決問題,畢竟,莫說是咱們這裡缺鹽,就是江寧城裡頭的太平軍,同樣缺鹽,畢竟這兩淮鹽場在滿清的手裡。湖廣自古以來便不產鹽,用鹽皆需仰仗淮鹽,方今淮鹽爲清廷掌握,轉運亦爲太平軍於江寧居中所斷,湖廣缺鹽,實在是難解之事,縱是以艦隊爲鹽商護航,鹽商無鹽可運,又能如何?難不成,咱們要去打下鹽場不行……”

鹽場……

林治平的建議聽在李子淵的耳中,只讓他眼前一亮,連忙說道。

“大都督,這鹽場不是不能打,過了宜昌便是川東,巫山、奉節、雲陽、萬縣和忠縣的鹽泉,自古以來盛產井鹽;巫溪的大寧和雲陽的雲安是川鹽生產重地。若是能奪得此事,非但我湖廣百姓不至淡食之慮,且又可得以鹽稅,以供軍需……”

打川東!

李子淵的建議,讓朱宜鋒的臉上現出些苦笑來,倒不是說他不想打川東,而是若真這麼幹的話,那步子邁的可就太大了,就是現在,這五府的根據地還沒經營穩固。

“子臨兄,這取川東的時機尚不成熟,”

不待朱宜鋒說話,林治平便於一旁反對道。

“且不說其它,若是取川東,必須先取荊州,荊州守軍不下萬五千人,其中萬人爲勢必死守之旗兵,而今日嶽州又有湘勇、黔勇萬人之多,雖說義軍悍勇且火器犀利,可我軍之兵力畢竟只有不過三萬五人,而今時嶽州、荊州,雖兵力不及我軍,卻是互爲犄角,無論我軍下以何處,其若是據城死守,再以偏師襲擾我軍後方,目下,正是我義軍練兵提升戰力之時,實非向外擴充之時……”

林治平的反駁自然也是有理有據,實際上也是穩妥之言,同樣也是現在大都督府的策略。現在大都督府的策略並不是盲擴張,而是一步步穩紮穩打,先鞏固現有的地盤,而不是像那太平軍一般,看似其勢磅礴,可實際上其現在控制的地盤,甚至還沒有義軍大。

“可是不想辦法,鹽怎麼辦?且不說,百姓不可一日無鹽,即便是義軍,又豈能一日無鹽,若是無鹽,非但百姓受淡食之苦,人心紛亂,恐怕就是軍隊之中,亦會軍心散亂,再則,兵士無鹽,身體即是無力,到時候……”

到時候可真就不虞自潰了……

“看來還是得想辦法運鹽,若是實在不行,就咱們自己拉個鹽隊出來,專門販鹽得了!”

“就是,淮鹽販不進來,咱們就去販川鹽,總能想着辦法……”

“鹽……不是淮鹽,便是川鹽,若是湖北能產鹽的話,又豈會有淡食之憂……”

陳端的一聲抱怨似的嘀咕,不巧恰好落到朱宜鋒的耳中,他連忙問道。

“陳書辦,你方纔說什麼?”

“啊?大都督?”

詫異的看着大都督,陳端試着答道。

“又豈會有淡食之憂?”

“再往前!”

“若是湖北能產鹽的話?”

湖北產鹽!這聲抱怨卻讓朱宜鋒的眼前一亮,他立即想到了前陣子辦學校時的一個小發明,那埋藏於頭腦深處的地質知識,立即浮現出來。

“對,沒錯!沒錯……”

突然,像是想起什麼似的朱宜鋒猛的站起身來,來回走動着,嘴裡不停的唸叨着。

“鹽場、鹽場,不對,不對,沒錯,沒錯,肯定沒錯……”

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366章 國之基石(第一更)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521章 巴拿馬(求支持)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19章 金融(第一更,求月票)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29章 謀劃未來(求推薦)第340章 改變(第二更,求推薦)第287章 子臨清風(第二更,明天加更!)第648章 江戶第639章 感嘆第676章 大後方第566章 (求支持)第14章 在江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第579章 存在第719章 飛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38章 鹽之用(第一更,求月票)第647章 天朝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482章 曾經(求支持)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第600章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344章 難題(第一更,求支持)第705章 五岔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215章 危機(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721章 二代(新書已經發布,求推薦、求收藏)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312章 金融戰(第二更,求支持)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69章 變化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249章 外來者(第二更)第628章 商人第534章 科隆第125章 命運(求推薦)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510章 向東(求支持)第685章 英國的意願第721章 二代(新書已經發布,求推薦、求收藏)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第531章 (第二更)第18章 “小公主”(求推薦)第298章 嶺南學院(第一更,求支持)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49章 遭遇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599章 命運第485章 信使(求支持)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第36章 憂慮重重(第一更,求推薦)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217章 才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610章 企業未來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64章 將來計(第二更,求推薦)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476章 潰敗(求支持)第395章 參謀部(第二更)第223章 君與臣(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88章 帝國時代(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328章 障礙(第一更,求支持)第6章 新房夜話(新書加更,求推薦)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253章 國舅爺(第一更,求支持)第23章 五千歲(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122章 天京議政(第一更,求推薦)第452章 歸源(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80章 父與子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667章 奇與正第235章 風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574章 帝國之間第444章 迎接(第二更)第34章 聰明人(求推薦、收藏)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429章 攻城(第一更)第95章 招兵旗(第三更,求推薦)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43章 何懼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502章 黑血(下)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322章 掩飾(第一更,求支持)
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366章 國之基石(第一更)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521章 巴拿馬(求支持)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19章 金融(第一更,求月票)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29章 謀劃未來(求推薦)第340章 改變(第二更,求推薦)第287章 子臨清風(第二更,明天加更!)第648章 江戶第639章 感嘆第676章 大後方第566章 (求支持)第14章 在江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第579章 存在第719章 飛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38章 鹽之用(第一更,求月票)第647章 天朝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482章 曾經(求支持)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第600章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344章 難題(第一更,求支持)第705章 五岔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215章 危機(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721章 二代(新書已經發布,求推薦、求收藏)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312章 金融戰(第二更,求支持)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69章 變化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249章 外來者(第二更)第628章 商人第534章 科隆第125章 命運(求推薦)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510章 向東(求支持)第685章 英國的意願第721章 二代(新書已經發布,求推薦、求收藏)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第531章 (第二更)第18章 “小公主”(求推薦)第298章 嶺南學院(第一更,求支持)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49章 遭遇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599章 命運第485章 信使(求支持)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第36章 憂慮重重(第一更,求推薦)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217章 才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610章 企業未來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64章 將來計(第二更,求推薦)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476章 潰敗(求支持)第395章 參謀部(第二更)第223章 君與臣(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88章 帝國時代(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328章 障礙(第一更,求支持)第6章 新房夜話(新書加更,求推薦)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253章 國舅爺(第一更,求支持)第23章 五千歲(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122章 天京議政(第一更,求推薦)第452章 歸源(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80章 父與子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667章 奇與正第235章 風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574章 帝國之間第444章 迎接(第二更)第34章 聰明人(求推薦、收藏)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429章 攻城(第一更)第95章 招兵旗(第三更,求推薦)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43章 何懼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502章 黑血(下)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322章 掩飾(第一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