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新天皇和新內閣

明治天皇逝世,讓整個日本都陷入到了悲痛之中,甚至有人爲此而切腹自盡的。日本人,就是太喜歡切腹了,什麼事都要切腹。不過,如果所有的日本人都切腹的話,那世界或許就太平了。

不過,因爲在明治天皇去世三天之前,大英帝國的國王愛德華七世也去世了。全世界的目光都被此而吸引了,以至於根本就沒有多少人去關注日本這樣的一個小國的君主去世。畢竟,相比大英帝國這個世界霸主,日本不過是一個剛剛戰敗的東方小國而已。除了遠東的國家會關注之外,主流世界根本就不會理會。

愛德華七世去世,世界各國都派遣了要員前去悼念,中華帝國也派遣了外交大臣唐紹儀前往倫敦,悼念愛德華七世。大英帝國作爲現在的世界頂級強國,愛德華七世雖然沒有什麼能力,但各國還是要給他面子的。連德皇威廉二世都會去倫敦悼念愛德華七世。畢竟,愛德華七世可是威廉二世的舅舅。

這樣的話,各國就不會派遣什麼重要人物去日本參加明治天皇的葬禮了。中國這邊也不過是讓駐日本公使代表中華帝國送上誠摯的慰問而已。

明治天皇死後,葬於京都的伏見桃山陵。而嘉仁皇太子,也於5月21日,正式登基,成爲了日本第123代天皇。

明治天皇的兒子只有嘉仁活到成年。父親死去後,嘉仁以皇太子身份繼位,以易經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不過,嘉仁明顯不是一個很好的皇位繼承人選。嬰兒時期患過腦膜炎的他,在精神方面無疑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只是。明治天皇的其他兒子,都在幼年時期就夭折了。嘉仁就成爲了唯一的選擇。幸好,在明治天皇時期。已經爲日本奠定了類似於西方的君主立憲制的體制。使得日本的大權,都掌握在元老和內閣手中。天皇起到的作用,實際上並不大,跟多的只不過是象徵意義而已。所以,即便嘉仁無法處理政務,日本也不會亂套的。

更何況,大正天皇雖然不適合作爲天皇。但是他的兒子裕仁,雖然現在還很年幼,但聰明好學。已經表現出了一代明君的潛質了。日本的元老們相信,只要細心培養的話,未來一定能夠培養出一位優秀的天皇來的。而大正天皇,只不過是一個過渡人物而已。等到裕仁長大之後,完全可以讓裕仁以太子的名義監國。這樣的話,也就對日本不會產生什麼不利的影響了。

儘管,日本民衆還沉浸在天皇去世後的悲痛之中。但對於大正天皇,他們還是充滿了期待的。期待大正天皇繼位之後,能夠給日本帶來新的氣象,讓日本發展的更加強大。

日本新的天皇登基繼位之後。日本內閣也隨之出現了更迭。因爲在對中華帝國的戰爭當中失敗,大部分的日本民衆對於西園寺內閣已經非常的不滿了。認爲正是西園寺內閣的無能,才導致了日本的慘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西園寺內閣自然只有下臺這一條路了。

不過,當時因爲明治天皇去世,爲了保證日本的穩定,西園寺內閣才繼續留任的。現在,新的天皇已經登基了,日本的社會也趨向穩定了,西園寺內閣,自然就要下臺了。

只是,下一屆的內閣人選。成爲了元老們爭論的重點。幾個元老,包括新晉成爲元老的幾人。都極力的希望忘內閣當中安插自己的人。至於內閣首相的人選,這倒是沒有什麼異議的。在當初的商議當中。元老們就已經達成了一致。新的內閣首相,將有陸軍派系的人來擔任。而陸軍派系當中,有資歷出任首相的人並不多,除了桂太郎之外,就只有寺內正毅了。桂太郎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桂太郎現在已經進位爲元老了,自然不能夠再出任首相了。(現在的日本,還沒有元老擔任首相的先例)

因此,新任首相的人選,也就呼之欲出了。除了寺內正毅之外,也不會有別人了。寺內正毅是日本陸軍派系中資歷和能力都很不錯的人,在桂太郎內閣和西園寺內閣中,他一直擔任陸軍大臣。雖然,日本陸軍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由勝而衰,開始走下坡路的。但是,這並不能抹殺寺內正毅的個人能力。更何況,山縣有朋這個元老中影響力最強的人屬意寺內正毅,這就已經讓寺內正毅的位置,不會有任何的意外了。

黃帝紀元4608年(10)5月30日,西園寺內閣向大正天皇提交辭呈。大正天皇批准了西園寺內閣的辭呈,西園寺內閣全體總辭職。

第二天,也就是5月31日,大正天皇任命原陸軍大臣寺內正毅爲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日本首相。由寺內正毅提交新的內閣名單,成立了日本政府的新一屆內閣。

在此期間,大正天皇表現很正常,彷彿他雖然腦子不清醒,但也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個傀儡,一個人形圖章而已。對於元老們的決定,大正天皇沒有半點反對,統統採納。

新一屆的內閣,除了寺內正毅出任首相之外,其他的內閣成員,都充分考慮到了各派系的利益。外務大臣有內田康哉擔任,內務大臣則依舊由原敬擔任,大藏大臣則由山本達雄擔任,陸軍大臣由石本新六擔任,海軍大臣則由八代六郎擔任,司法大臣由松田正久擔任,文部大臣則由長谷場純孝擔任,農商務大臣則由牧野伸顯擔任,遞信大臣則由原外交大臣林董擔任,內閣書記官則是由南弘擔任,法制局長官則是由岡野敬次郎擔任。

這些人,組成了日本新一屆的內閣。成爲了日本政府最頂層的官僚。不過,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出任內閣大臣,似乎並非是一個好主意。因爲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想要把日本重新發展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現在的日本,可謂是內憂外困。戰爭雖然結束了,中國海軍也從日本近海撤離了。但是,日本還需要承擔鉅額的戰爭賠款。初期的一億五千萬英鎊的戰爭賠款,已經支付給中華帝國了。這使得日本的國庫,完全空了。另外,他們還背上了沉重的負擔。那一億五千萬戰爭賠款中,英法兩國提供了五千萬英鎊的貸款,使得日本的外債再一次的提高了不少。剩餘的一億英鎊,則是日本自己籌集的。包括出售一些國有資產,日本皇室貢獻出來的財富等等。雖然好不容易籌齊了這麼多錢,但卻使得日本窮的一貧如洗了。

更何況,日本未來還面臨着多大兩千萬英鎊的戰爭賠款。另外,償還日本歷年來的對外借款,也需要兩千萬英鎊左右。這就相當於使得日本每年的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都用來支付戰爭賠款和償還外債去了。剩餘的兩千多萬英鎊,還要用來發展軍備,維持政府和國家的運轉,可謂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寺內正毅出身日本陸軍,理應將日本陸軍的利益擺在首位。所以,在他出任內閣首相之後,重建日本陸軍,那是勢在必行的。但是,日本陸軍在日俄戰爭、第一次中俄戰爭和第二次中俄戰爭當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大量的精銳士兵戰死,基層軍官損失慘重。有過戰場經歷的老兵,要麼死掉了,要麼就被中華帝國的俘虜了。可謂是使得日本陸軍的骨幹力量都被一網打盡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陸軍想要重建,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日本陸軍之外,日本海軍也需要重建才行。並且,相比日本陸軍,海軍要重建,所需要的費用更高。日本的人口不算少,使得日本陸軍有着充足的兵員。招募一些青壯,訓練幾個月之後,也就能夠勉強成軍了。但是,海軍不同。每一艘戰艦都需要長時間的建造才行。尤其是那些主力艦,每一艘都是用錢堆積起來的。中國海軍的新式無畏艦在戰爭當中的表現,讓日本人目瞪口呆,將多達十二艘的日本海軍的老式戰列艦統統消滅。這也讓日本人知道,日本想要重新發展海軍的話,必須要裝備更多的無畏艦才行。但是,每一艘的無畏艦,可不是便宜貨啊!即便是英國海軍的那種薄皮大餡的戰列艦,造價也高達一百多萬英鎊。日本海軍想要購買的話,價格還會更高。

另外,根據《中日和平條約》,日本海軍必須要在四個月之內,將受損的兩艘‘薩摩級’戰列艦修復,交給中國海軍。要經過中國海軍的驗收之後,纔算是履行了《中日和平條約》。否則的話,在朝鮮半島被俘虜的近二十萬日本陸軍,將不會得到釋放。所以,日本人只得儘快的將兩艘‘薩摩級’戰列艦修好。(。)

ps:第一更到,求訂閱,

第1129章 不得不妥協第426章 日本人的控訴第980章 裝甲對決第247章 屠殺第566章 獅子大開口第11章 酬功第1303章 突襲布里斯班第1531章 鬱悶的英國人第1128章 趁火打劫第1609章 戰沉第1237章 戰機起飛第389章 補刀第1134章 太子訪德第1280章 轟炸第594章 制空權第396章 自殺式進攻第1397章 回國作戰第195章 波詭雲譎第77章 圍點打援第962章 血戰名古屋第805章 還有機會第1103章 互相利用第111章 帝國之恥第180章 ‘龍騰級’戰列艦第176章 海軍班底第534章 開打第287章 稱帝第1405章 拿下第1605章 損失慘重第701章 求援第195章 波詭雲譎第963章 攻陷第1618章 繼續蟄伏第1400章 暴亂平息第721章 投誠第1532章 航母建造計劃第69章 日本人的阻攔第387章 偷襲第1149章 A計劃第1053章 鋌而走險第444章 美國轉變第1772章 逃命第1451章 消耗戰第871章 打狗也要看主人第1237章 戰機起飛第1570章 城市攻堅戰第874章 帝國的抗議第898章 遭遇戰第128章 欺負人第1594章 逼入沙漠第1759章 圍剿第1438章 斯大林的決心第837章 新加坡會談第428章 最後一擊第207章 收錢不辦事第12章 毒計第682章 英國人慌了第1486章 軍售第517章 下一個目標第480章 深化合作第1658章 出人意料第753章 和平和裁軍第678章 主動撤退第566章 獅子大開口第1695章 黑雲壓城第1075章 如何處置暹羅第754章 華盛頓會議第527章 戰爭爆發第1028章 異想天開第750章 對抗演習第1763章 登陸海地島第1174章 擊沉第506章 玩火第492章 南洋攻略第811章 主力對決第476章 善意勸告第762章 針鋒相對第1168章 吞槍自殺第286章 鋌而走險第1334章 大獲全勝第700章 不堪一擊第1351章 不可思議第1246章 損失慘重第1518章 反擊第1346章 突破口第324章 返回燕京第798章 重巡對決第409章 狠宰一刀第239章 必須反擊第1544章 航道打通第849章 天罰計劃第1576章 防守反擊第838章 狂喜的華人第404章 封鎖日本第94章 震驚第1742章 第一階段目標第1章 歷史的拐點第1538章 自尋死路第429章 兵臨東京灣第54章 送妹子
第1129章 不得不妥協第426章 日本人的控訴第980章 裝甲對決第247章 屠殺第566章 獅子大開口第11章 酬功第1303章 突襲布里斯班第1531章 鬱悶的英國人第1128章 趁火打劫第1609章 戰沉第1237章 戰機起飛第389章 補刀第1134章 太子訪德第1280章 轟炸第594章 制空權第396章 自殺式進攻第1397章 回國作戰第195章 波詭雲譎第77章 圍點打援第962章 血戰名古屋第805章 還有機會第1103章 互相利用第111章 帝國之恥第180章 ‘龍騰級’戰列艦第176章 海軍班底第534章 開打第287章 稱帝第1405章 拿下第1605章 損失慘重第701章 求援第195章 波詭雲譎第963章 攻陷第1618章 繼續蟄伏第1400章 暴亂平息第721章 投誠第1532章 航母建造計劃第69章 日本人的阻攔第387章 偷襲第1149章 A計劃第1053章 鋌而走險第444章 美國轉變第1772章 逃命第1451章 消耗戰第871章 打狗也要看主人第1237章 戰機起飛第1570章 城市攻堅戰第874章 帝國的抗議第898章 遭遇戰第128章 欺負人第1594章 逼入沙漠第1759章 圍剿第1438章 斯大林的決心第837章 新加坡會談第428章 最後一擊第207章 收錢不辦事第12章 毒計第682章 英國人慌了第1486章 軍售第517章 下一個目標第480章 深化合作第1658章 出人意料第753章 和平和裁軍第678章 主動撤退第566章 獅子大開口第1695章 黑雲壓城第1075章 如何處置暹羅第754章 華盛頓會議第527章 戰爭爆發第1028章 異想天開第750章 對抗演習第1763章 登陸海地島第1174章 擊沉第506章 玩火第492章 南洋攻略第811章 主力對決第476章 善意勸告第762章 針鋒相對第1168章 吞槍自殺第286章 鋌而走險第1334章 大獲全勝第700章 不堪一擊第1351章 不可思議第1246章 損失慘重第1518章 反擊第1346章 突破口第324章 返回燕京第798章 重巡對決第409章 狠宰一刀第239章 必須反擊第1544章 航道打通第849章 天罰計劃第1576章 防守反擊第838章 狂喜的華人第404章 封鎖日本第94章 震驚第1742章 第一階段目標第1章 歷史的拐點第1538章 自尋死路第429章 兵臨東京灣第54章 送妹子